焦虑障碍 Flashcards

1
Q

焦虑的概述(高频考点)

A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焦虑的功能(高频考点)

A

(1)信号功能:它向个体发出危险信号,当这种信号出现在意识中时,人们就能采取有效措施对付
危险,或者逃避,或者设法消除它。
(2)动员机体处于战斗准备状态:焦虑发生时,个体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器官产生兴奋状态,警觉
增强,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升高,为采取行动对付危险作出适当准备的
(3)参加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焦虑帮助人们提高预见危险的能力,帮助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行
为,学习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和策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焦虑的特点(高频考点)

A

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的焦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
(2)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死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3)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4)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
度不相称。
(5)在焦虑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焦虑障碍(高频考点)

A

在DSM-IV中,焦虑障碍是指过分地、没有理由地担忧为主要症状的一类心理障碍,它包括恐怖

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主要类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恐怖症

A

恐怖症又译恐惧症,是指对于特定事物或处境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

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临床表现与诊断广场恐怖症

A

广场恐怖症又译场所恐怖症,所恐惧的对象是特定场所或处境,如害怕开放的空间、害怕离家、

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的地方。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广场恐怖症临床特点

A

①焦虑症状:患者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而无亲友救助,或失去自控又无法迅速离开;
②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多数场合是拥挤人群、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地方等情境;
③回避行为,即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对广场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A

①-I对广场恐怖的诊断标准(作为附属于惊恐障碍的一种状态进行诊断)
1)对置身于某处感到焦虑,觉得难以逃脱(或感到难堪),或感到在发生意想不到的惊恐发作时找
不到帮助。典型的广场恐怖易发生的情景有:独自离家在外在一群人中或正在站队;在一座桥上;
在公共汽车、火车里。(注:如只是某一个或一二个特殊情景,考虑特殊恐怖症;如果仅限于社交
情景,那就应诊断为社交恐怖症。)
2)患者设法避免这种情景,或者带着痛苦忍受着,或者带着焦虑心情担心惊恐发作的发生,或者就
此提出要有人陪伴。
3)排除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PTSD或离别性焦虑障碍等引起的各种焦虑或恐怖性回避
②DSM-5对广场恐怖症的诊断标准(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诊断)
1)对下列5种情况中的2种及以上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
20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火车等);想是香微质特1
b.处于开放的空间(如停车场、集市等);一会日创客意主人可
c.处于封闭的空间(如商店、剧院等):
d.排队或处于人群中;
e.独自离家。
2)个体恐惧或回避这些情况是因为想到一旦出现惊恐样症状时或其他失去功能或窘迫的症状时害怕
难以逃离或得不到帮助。
3)广场恐惧情况几乎总是促发害怕或焦虑。受
4)个体总是主动回避广场恐惧情况,需要人陪伴或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业
5)这种害怕或焦虑与广场恐惧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危险不相称。
6)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8)即使有其他躯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存在,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也是明显过度的。
9)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不二之选
注:无论是否存在惊恐障碍都可以诊断为广场恐怖症。如果个体的表现符合惊恐障碍和广场恐
怖症的诊断标准,则可同时给予2个诊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社交恐怖症(高频考点)

A

社交恐怖症也称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社交恐怖症(高频考点)临床特点

A

①害怕与别人对视,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
②害怕自己当众出丑,害怕见人脸红被他人看到。深信周围人在注意自己,因此感到惴惴不安;
③出现心慌、震颤、出汗、恶心、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④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害怕别人评论自己;
⑤拒绝参加各类聚会,也可能避免所有公众场合。害怕出门,不敢与人交往,甚至长期脱离社会生活,无法工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社交恐怖症(高频考点)对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A
①s-I对社交恐怖的诊断标准
1)患者对某种或多种社交场合有显著或持久的恐惧。在这些场合下,患者被暴露于不熟悉的人们面
前或可能有人在注意或观察,害怕自己可能会作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或表现出焦虑症状。如果是
儿童,则是在与年龄相称的熟悉的人们交往时发生问题或在同伴中出现焦虑,而不是与成人的交
往问题。
2)一旦暴露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便引起焦虑,并可能出现与处境密切相联系的惊恐发作。如果是儿
童,焦虑可表现为大哭大闹、发呆或从社交处境中退缩。
3)患者知道自己的害怕是过分的或没有道理的。如果是儿童,这一点可以没有。
4)患者设法回避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否则便要忍受极度的焦虑或痛苦。
5)对恐怖处境的回避、焦虑性期待或者痛苦,显著妨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或社交活动,或者对于
患有恐怖症感到极度的精神痛苦。
6)如患者年龄小于18岁,病程应持续至少6个月。
快
7)这种害怕或回避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一般性躯体状况所致的直接生理性反应,并排除其他精神障
碍而引起的焦虑或恐怖性回避。
8)如存在某种一般躯体情况或其他精神障碍,那么标准的害怕与之无关。之选
②DSM-5对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1)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
注:儿童的焦虑必须出现在与同伴交往时,而不仅仅是与成人互动时。
2)个体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
3)社交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害怕或焦虑。
注:儿童的害怕或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依恋他人、畏缩或不敢在社交情况
中讲话。
4)同DSM-IV中4)的内容。
5)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社会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不相称。
6)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7)同DSM-IV中5)的内容。
8)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9)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10)如果其他躯体疾病存在,则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明确与其不相关或是过度的(3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特殊恐怖症

A

特殊恐怖症又称单纯恐怖症,是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的不合理焦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特殊恐怖症临床特点

A

①在接触特殊的恐怖对象和场合时感到焦虑,甚至出现惊恐发作,可伴有某些植物性神经症状,如
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血液、外伤恐怖症除外)、出汗、头晕等
素因会协
②通常有回避恐怖情境的习惯,导致功能残缺的程度取决于患者回避恐怖情境的难易程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对特殊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A

①DM-IV对特殊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的豪青一式
1)由于存在或预期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显著或不合理的持续害怕
2)暴露于所恐惧的刺激时,几乎不可避免地立即产生焦虑,并可能出现仅限于此情境的惊恐发作。
注:若是儿童,焦虑可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或紧紧地拖住他人。
3)患者认识到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或过度的。注:若是儿童,则无此项
4)患者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情景,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忍着二之选
5)这种对恐怖情境的避免、焦虑的期待或害怕反应,显著地干扰个人的生活、工作或社交,或者对
于患有恐怖症感到极度的精神痛苦。
6)如患者年龄小于18岁,应至少有6个月病程。
7)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症、PTSD、分离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惊恐障碍而引起的焦虑、惊
恐发作或恐怖性回避。
注明类型:动物型、自然环境型(例如高度、雷雨、水)、血液一注射一外伤型、情景型(例
如飞机、电梯、闭室)、其他型(例如惊恐性地躲避会导致息,如是儿童,躲避响声或某种服装)
②DSM-5对特殊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1)同DSM-IV中1)的内容。
2)恐惧的事物或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3)同DSM-IV中4)的内容。
众学简快网校 www.jkclass.cn.cn
4)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特定事物或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
5)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6)同DSM-IV中5)的内容。
7)同DSM-IV中5)的内容。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恐怖症的病因

A

1.生物学因素
恐怖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防御反应。个体害怕被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所支配,通过置换
的防御机制,焦虑被外在对象或情境替代。个体通过回避这些对象或情境来避免严重的焦虑。
(2)行为理论:恐怖症通过条件反射和间接学习建立。
(3)认知理论:恐怖症的患者高估所害怕情境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
(4)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行为退缩的婴儿长大后易发生恐怖症:不当的教养方式(阻止正常社交、
采用羞辱作为惩罚)可能导致恐怖症,特别是社交恐怖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恐怖症的治疗

A
1.药物治疗
理学考研不二之选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从整体上说是辅助治疗,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或伴随的抑郁情绪,
使心理治疗容易进行
2.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
常用的行为疗法包括: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和模仿法。
(2)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挑战负性的、不合理的想法而起到治疗作用。通常与行为治疗技术联
合使用。
(3)森田疗法
其治疗原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让患者不再关心体察心理症状,而是带着症状像正常人一样交往,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17
Q

惊恐障碍

A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指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地担

心再次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焦虑障碍。

18
Q

惊恐障碍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特点

A

(1)有的惊恐发作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有关有的可自行产生,没有明显诱因。
(2)惊恐发作常突然产生,10分钟内症状就达到高峰。最主要的精神症状是极度的恐惧、濒死感、
末日感,且患者不知道自己恐惧的来由,同时伴有许多急性发作的躯体症状

(3)患者出现多种令其苦恼的想法。

19
Q

对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A
(1)DSM-IV对不伴广场恐怖(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下列两点必须同时存在:
1)复发性难以预料的惊恐发作
学简快
2)至少在一次恐慌发作后,表现出至少下列1项持续1个月以上时间:
a.持续性担心会有再次发作:
b.担心发作会产生并发症或其他后果;
心理学考研不二之选
c.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显著变化。
内式检学主式
②没有广场恐怖(存在广场恐怖)。
③这种惊恐发作并非由于某种物质或一般躯体变化所致的生理性效应。
④排除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离别性焦虑障碍、抑郁症等继发的惊
恐发作。
(2)DSM-5对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发作期间出现惊恐发作的4项及以上症状。
②至少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
1)持续地担忧或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
2)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③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④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20
Q

【惊恐发作】

A

【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是症状,不是精神障碍这里呈现是为了帮助确认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是指在一个独立的具有强烈恐惧或不适感的阶段,下列症状中的4项或更多突然出现,
并在10分钟内达到顶峰。
a心悸或心跳加速;b.出汗;c.震颤或发抖:d.感觉气短或窒息感;e.感觉喉部有堵塞感f.胸部
疼痛或不适感;g.恶心或腹部难受h.感到头晕,站立不稳或晕倒;i.现实解体或人格解体;j害
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k.濒死恐怖;1.感觉异常:m.寒战或潮热感。

21
Q

惊恐障碍的病因P

A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惊恐障碍的生物学易感性部分与遗传有关。
(2)神经递质学说:NE活性的异常可能与惊恐发作有关。
(3)乳酸盐假说:给焦虑症患者静脉滴注乳酸钠,可使大多数患者惊恐发作。
(4)神经解剖学:惊恐发作与脑干蓝斑的功能异常有关,期待性焦虑与边缘系统的功能损害有关,
恐怖性回避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异常反应有关。
2.心理社会因素
17
(1)心理分析理论:对抗焦虑的防御失败;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可能和成年后惊恐障碍有关
(2)行为主义学派:对恐惧的恐惧;认为惊恐障碍与内感受害怕有关。
(3)认知学派:惊恐障碍患者对自己的躯体感受过于敏感,并易于对这些感受作出灾难化的解释和
评价。
22
Q

惊恐障碍的治疗

A

1.药物治疗
(1)抗抑郁类药物:5-HT再摄取抑制剂。
(2)苯二氮草类药物: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用于抗抑郁药不能耐受者;预期焦虑或恐怖性回避
突出,需要快速控制症状者。
2.心理治疗
()解释惊恐障碍①指出惊恐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不是器质性病变,也不是性格上的弱点
②向患者保证他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③告诉患者惊恐障碍症状表现形式的特点;
④指出药物是用以纠正生物学方面异常的一个手段,仅需暂时服用上
⑤应让配偶、家属及其对患者有重大影响的人一同参与治疗。
(2)心理治疗技术自然得以
①行为治疗
最常用的是逐级暴露法或系统脱敏法,具体做法为:让患者暴露于现实的或想象的恐怖情境,
并反复进行,直至对所害怕的情境不再感到恐惧或焦虑。
②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三部曲为:1)找出消极或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2)挑战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3)
用积极的或者更为有益的想法代替消极想法。
③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做某种练习,稳定地引起类似惊恐的感觉当患者感受到类似惊恐发作的症
状时,要求患者体会这些症状是安全的,应用已经学到的认知和放松技术缓解症状。

23
Q

广泛性焦虑障碍

A

广泛性焦虑障碍简称为GAD,是指对一系列生活事件或活动感到过分的、难以控制的担忧的焦

虑障碍。其基本特征是慢性、不可控的担忧。

24
Q

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特点

A

(1)漂浮不定的焦虑。焦虑与现实生活似有联系,但其担忧的内容及严重程度跟日常生活中的琐碎
事物是不相称。
(2)焦虑的同时伴有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难以作决定以及害怕犯错误的情况。
(3)患者往往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势僵硬不自然,常伴有震颤,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运动性不安。
(4)睡眠障碍。典型者为入睡困难,也有的患者睡眠浅而多梦。

25
Q

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表现与诊断

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A

(1)DSM-IV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①对多种事件或活动呈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忧(提心吊胆的等待和期待),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②患者感到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忧。
③焦虑和担忧同时伴有至少如下3项(至少在6个月的大多数时间里)注:如是儿童只需1项
1)坐立不安或感到紧张
2)容易疲劳
3)思想难以集中或脑子一下子变得空白
4)易激惹;
5)肌肉紧张
6)睡眠障碍。
④排除发生在其他轴Ⅰ精神障碍的焦虑和担忧。
⑤焦虑、担心和躯体症状造成了患者的严重痛苦,并且患者的人际交往、工作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⑥排除某种药物、躯体疾病、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的焦虑症状。
(2)DSM-5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5将DSM-IV“④排除发生在其他轴I精神障碍的焦虑和担忧”,改为“这种障碍不能用其
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其余部分保持一致

26
Q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因

A
1.生物学因素
理学考研不二之选
(1)遗传因素:研究者认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中等程度的家族性障碍,其遗传因素约为30%。
(2)神经生物学研究:与大脑边缘系统的y-氨基丁酸不足或GABA受体不足有关。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自我与本能冲动之间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导致了飘忽不定的焦虑。
(2)人本主义:当外在的信息与价值条件化的自我概念不一致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
(3)存在主义:人类对自身存在的限制和责任的害怕。
(4)认知行为理论:不可控的思维倾向;对危险的过度评价;对危险信息的负性评价。
27
Q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

A

1.药物治疗
症状严重或有短暂的危机发生时,服用快速作用的苯二氮草类药物。2.心理治疗
一中2
(1)心理分析理论:帮助患者认识到心理矛盾冲突的真正根源,主要集中于患者在童年时代与母亲
的早期关系,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儿童时的关系问题
(2)人本主义:创造一种有利于患者成长的人际关系,使患者拥有心理上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
无拘束地表达自我和探索自我,认识自己真正的需要、思想和情感。当患者达到对自我的理解和接
受,焦虑或其他症状就自然得以消除。
(3)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4)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危险”评价。

28
Q

强迫症

A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焦虑障碍
【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冲动意向。主要包括强迫思维(强
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性恐惧以及强迫意向。
【强迫动作】是为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而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常见的形式有强迫洗涤、
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计数、强迫整理、强迫仪式行为以及强迫性迟缓

29
Q

强迫症 临床表现

A

(1)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
(2)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愿”;
中又的思
(3)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
(4)患者明知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并有一种强迫抵抗的欲望,但难以控
制和摆脱。

30
Q

对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A
(1)DSM-IV对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①或者是强迫思维,或者是强迫动作
1)强迫思维的定义
a.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时宜地闯入头脑,
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b.这种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
c.患者企图忽视或压制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d.患者认识到这些强迫性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都是他自己头脑的产物。
2)强迫动作的定义
a患者感到为了被迫作为应对强迫思维的反应或按照应当僵硬执行的规则而不得不进行的反复行为
或精神活动
b.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目的在于预防或减少痛苦,或为了预防某些可怕事件或情景的发生;然而这
些行为或精神活动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所设想的中和或预防作用,或者实际上是明显过分的。
②在病程中的某一时,患者自己曾认识到这种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
注:这一点不适用于儿童。
③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是费时的或明显干扰了正常的日常活动、职业功能或平常的社交活动或关系。
④如有另一种轴I型诊断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它。
⑤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药物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若有伴自知力不全的情况,请注明。
(2)DSM-5对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学简快
①具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两者都有。
1)强迫思维的定义
心理学考研不二之选
同DSM-IV对强迫思维的定义中a和c的内容。
2)强迫行为的定义
a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
规则而被迫执行的。
b.同DSM-IV对强迫行为的定义中b的内容。
注:幼儿可能不能明确地表达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
②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或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
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③此强迫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④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31
Q

强迫症的病因

A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学:强迫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其
6)(2)脑影像学: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额叶眶区一基底节丘脑结构的神经回路异常
(3)生化机制: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5-HT功能异常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强迫行为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与强迫症相关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分离、
替代、反向形成和消退四种。

(2)行为主义:通过条件反射,将中性事物与恐惧联系在一起;能够减轻焦虑痛苦的回避和逃避行
为通过强化保留下来。
(3)认知观点:难以消除正常的重复性的、闯入性的、消极的念头的个体就有可能发展成强迫症。

32
Q

强迫症的治疗

A
强迫症的治疗P226
1.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氯丙咪嗪。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百优解(盐酸氟西汀)、帕罗西汀
2.心理治疗
水
(1)心理分析疗法:揭示被压抑的欲望或冲动,让患者面对其所真正害怕的东西,让患者领悟症状
中无意识的真实含义。
(2)认知行为疗法:暴露与反应阻止法。即要求患者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引发焦虑、强迫思维或强
迫行为的物体和情境,同时克制强迫行为。
(3)森田疗法:“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忍受痛苦,有所不为;寻找痛苦,为所怕为”。
33
Q

创伤后应激障碍(高频考点)

A

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为PTSD,是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

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的一种焦虑障碍。

34
Q

创伤后应激障碍(高频考点临床特点)

A

(1)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
众学简快网校www www.jkclass.cn.cn
(3)警觉性增高。
(4)其他表现:常见内疚和自责的情绪反应

35
Q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A
(1)DSM-IV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①患者曾暴露于某一(精神)创伤性事件,存在以下二者:
1)患者亲自体验、目睹或遭遇某一或数件涉及到真正的或几乎导致死亡或严重的损伤,或者涉及到
自己或他人躯体完整性遭到威胁的事件。
2)患者有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反应。注:如是儿童,则代之表现为行为紊乱或激越
②长时间反复地再体验创伤性事件的经历,至少表现出下列1项以上:
1)反复地闯入性地出现有关创伤性事件的痛苦回忆包括意象、想法或知觉。注:如是儿童,为反
复地进行表达创伤主题相关的一些游戏。
现关于类似创伤性事件的梦境。注:如是儿童,可能是叙述不清的令人可怕的梦
3)突然发生的情感体验或行为,似乎创伤性事件又在重演注如是儿童,可出现持续创伤的再现。
4)患者接触类似创伤性的处境或接触象征该创伤性事件的刺激时,产生极大的精神痛苦。
5)患者接触类似创伤性的处境或接触象征该创伤性事件的刺激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
③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处境和事件,或有普遍性反应迟钝或麻木(创伤前不存在),至
少包括以下3项:
1)努力避免有关创伤性事件的想法、感受或话题;
2)努力避免从事或接触可以唤起痛苦回忆的各种活动、处境或人物;
3)不能回忆创伤性事件的某些重要方面;
4)对多种重要活动的兴趣显著减退;
5)与其他人疏远,对亲人有陌生人似的情感;
6)情感范围显著变窄;
7)对未来失去向往,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希望和打算。
④警觉性增高的症状,表现出下列2项以上:
1)难入睡,不能维持长时期熟睡,易醒;2)易激惹或易发怒
3)注意力难以集中
C
4)过分警觉
5)过分的惊跳反应。
⑤病程超过1个月。
⑥此障碍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
(2)DSM-5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2
①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1)直接经历创伤事件;
2)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事件;业一交一
3)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事件必
须是暴力的或事故;
4)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
注:诊断标准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此接触与工作相关。
②同DSM-IV的内容。
③创伤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项或2项情况:
1
觉之选
1)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事件或与其高度密切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2)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
④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
更多)情况:
1)无法记住创伤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
2)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性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
3)由于对创伤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4)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
5)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6)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7)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
⑤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
更多)情况:
1)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2)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3)过度警觉;
4)过分的惊跳反应
5)注意力有问题
6)睡眠障碍。
⑥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⑦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⑧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益或其他躯体疾病。
36
Q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

A
1.创伤性事件
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是发病的直接因素。创伤性事件持续的时间长容
易诱发本症,症状也较严重。创伤性事件可分为人为灾难、自然灾难以及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事
牛三类。
2.生物学因素
理学考研不二之选
(1)遗传因素: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神经生物学:海马和杏仁核的改变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3.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观点:痛苦的记忆通过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加以克制,或被无意识地压抑。
(2)学习理论:PTSD的产生是害怕的一种条件反射。创伤记忆(CS)引发焦虑和恐惧(CR),个
体回避或逃避CS,使焦虑和恐惧水平下降;于是,对于CS的回避行为得到了负强化
(3)认知理论:创伤影响个体的预存信念系统,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创伤后反应。
(4)信息加工理论:PTSD的症状源于记忆中已建立的一个恐惧网络。
37
Q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A

1药物治疗(1)苯二氮草类:用于急性焦虑
(2)抗抑郁药:用于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I)、c或SSRI
2.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采用以暴露于患者害怕的事件或情境为主的技术,系统脱敏法是首选的方法之一
(2)认知疗法:主要帮助患者处理被创伤破坏的想法和信念,常与行为疗法联合使用
(3)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中产生一种神经生物状态,用以减轻由海马调节的关于创伤性事件的
记忆发作强度,减轻相关记忆和负性情感,促进将那些与创伤相关的负性认知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