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 Flashcards

1
Q

幼儿的游戏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

A

1.霍尔的复演说

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2.席勒和斯宾塞精力过剩说

游戏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3.彪勒夫妇机能快乐说

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4.格罗斯生活准备说

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5.拉扎勒斯和帕特里克娱乐放松说

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来自放松的需要。

  1. 博伊千介克成熟说: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2. 帕特里克能量匮乏论

游戏的作用是在儿童完成新任务而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为儿童补充能量。(补充)

8.巴特森游戏元交际理论

游戏是信息的交流和操作的过程,其特征就是元交际。(补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幼儿的游戏

(二)当代游戏理论

A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行为主义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补充和克服;埃里克森 健康的发泄)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无意识)成分,游戏是①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②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埃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2.认知动力说(皮亚杰 认识、巩固、结合——同化)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①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②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③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之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行为的评价,其中的差别将反映在生活于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的游戏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的特点

A
  1. 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2. 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的八章大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幼儿的游戏

(四)游戏的作用

A

1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可以使儿童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

3.游戏使得儿童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4游戏可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

  1. 游戏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重要作用。
  2. 游戏同样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幼儿的游戏

(五)游戏的种类

A

概念+目的or作用

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1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利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角色游戏、建筑性游戏、表演游戏等。

创造性游戏通过多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了_激发_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氛围,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2教学游戏

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长远来看,教学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所做的准备和适应现实的一种手段。

3.活动性游戏

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是发展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适应形式。由此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_培养_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

此外,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及有规则的游戏。

帕滕则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幼儿词汇的发展表现

A

量的增加+质的深化+范围扩大+积极词汇的增长

总:儿童词汇的发展有先后顺序,对_情境的依赖性较强_,且_发展不均衡_,呈阶段性。

分:主要表现为:

1.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3~4岁时增长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词汇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增加,对掌握的每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和深刻。

3.词类范围的扩大

幼儿先后掌握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对虚词掌握较晚,掌握的数量也较少且没有明显增加。

4.积极词汇的增长

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是指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其积极词汇比婴儿期显著增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幼儿言语的发展

(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A

语法掌握 两个方面四个特点;口语表达 两个方面(依据时间)

1.语法的掌握

儿童语法的发展通常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句子的长短和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研究表明,幼儿所使用句子的结构发展有如下趋势:

(1) 从简单句(单句)到复合句(复句);
(2) 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补充)
2.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是3~5岁,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1)独白言语

3岁前儿童的口语表达主要是对话言语

到了幼儿期,随着儿童活动的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加,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成人,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言语的发展。

在正确教育下,一般到幼儿晚期,儿童就能较清楚、系统、绘声绘色地讲述看过或听过的事件或故事了。

(2)连贯言语

幼儿初期,儿童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明白。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幼儿认知的发展(高频考点)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A

1.记忆容量的增加

成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而7岁前儿童尚未达到这一标准。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2.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和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但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晚期的儿童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逐步发展起来。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

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儿童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而语词记忆效果的发展速率要高于形象记忆。

研究表明,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形象记忆效果都优于语词记忆效果。

4.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解释: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儿童的自传式记忆在3岁以后才有一定的准确性,而其准确性在随后的整个幼儿期逐步缓慢地提高

但婴幼儿对于事件的记忆非常容易被误导,他们会以为一些虚构的事件或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5.记忆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解释: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手段。

个体的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弗拉维尔等人提出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5岁,无策略;5~7岁,不能主动运用策略,需要诱导;10岁以后,可以主动自觉运用策略,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年幼儿童自发运用记忆策略还有困难,但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

两种记忆策略的形成:复述+系统化(组织)

(1)复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存策略

相对来说,7~10岁儿童能更有效地使用复述策略,而且复述得越多,记忆成绩越好。并且,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的复述方式是不同的。

(2)组织(系统化)指个体找出要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间的意义联系,依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储存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

6.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包括:有关①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②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有关③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即使是3~4岁的儿童也知道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且有些信息更容易学习和保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幼儿认知的发展(高频考点)

(二)幼儿思维的特点

A

具体形象性 抽象逻辑性萌芽 语言的作用提高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

具体形象性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幼儿初期的儿童更多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对立的,它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是伴随行动进行,最后才成为行动计划。

思维活动起初主要依靠行动进行,后来才主要依靠言语进行,并开始带有逻辑的性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幼儿认知的发展(高频考点)

(三)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A

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1.三座山测验

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

实验是这样的,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一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的十字架,还有一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上放着这个模型。

实验一中,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实验二中,实验者向儿童出示了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所看到的那张;实验三中,实验者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要儿童按娃娃所见把三座山排好

结果显示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大部分儿童是以自己的观察角度而不是娃娃的观察角度来选择或搭建模型。因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

博克设计了农场景观模型,测验结果比皮亚杰的要好,说明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观点的。

2.守恒

守恒是皮亚杰的术语,指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有关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液体守恒实验中,3~4岁的幼儿只能注意到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似乎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同时考虑两个维度还有困难。皮亚杰认为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

3.类包含

类包含指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

如他给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回答“红花多”。

此外,皮亚杰还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来④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

【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控制。(补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幼儿认知的发展(高频考点)

(四)心理理论

A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

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测试。

错误信念是信念这种心理状态对世界的错误表征,也是人们不能正确地表征他人对现实的表征。

信念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及人们关于某事或某物是正确的思想,它因人而异,且可能与现实不符,而引导个体行为的往往正是其心理表征而非客观现实本身。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A

五种特点(分)+总结

  1. 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2. 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 从带有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 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高频考点)

A

1、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对偶故事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这种他律性实际是幼儿认知的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

(1)前道德阶段(0~4、5岁)

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行为受其结果所支配。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

他律道德阶段又称道德实在论阶段,

儿童认为规则固定不变的、由权威给予的

他们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结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

自律道德阶段又称道德相对论阶段,

儿童更多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判断行为好坏,

认识到规则可通过协商讨论而调整和改变,形成自己的内化了的道德标准。

2、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两难故事法)

科尔伯格采用横向研究,运用道德两难法做出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划分出了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并认为各阶段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而逐步发展。

(1)前习俗水平(4~10岁)

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

  • ①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
  • 这一时期儿童尚缺是非善恶观念,服从规则以及避免惩罚
  • ②第二阶段:天真的利己主义
  • 这一时期行为好坏在于结果,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2)习俗水平(10~13岁)

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主要满足社会期望

  • ③第三阶段:“好孩子”的定向
  • 为了做一个“好孩子”而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 ④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 遵从权威,避免受到遣责。判断是非时,初具法治观念

(3)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

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 ⑤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 ⑥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
  • 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的尊严,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攻击行为

A

攻击行为相关概念(概念、分类、特点)

理论(精神分析、生态学、新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社会信息加工)

如何控制

概念: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任何有目的地伤害他人(或其他生物)而被伤害者则试图回避的行为。

分类:攻击可以是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基本特点:

(1)被害者知觉为是不友好的、消极的;(2)攻击者有意实施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1.攻击行为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敌意的、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这种死亡本能有时也指向内部,如自我惩罚、自残甚至自杀。

(2)生态学理论

人有基本的攻击本能。按照洛伦茨的观点,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攻击本能是进化的结果。

(3)新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者把攻击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攻击行为。攻击可以减轻挫折的痛苦,且被攻击者发出的痛苦信号可以被视为二级强化物

(4)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把攻击行为看成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他认为内部状态也许促发了攻击行为,但不是必需条件。攻击行为既然是习得的,那么也可以矫正。

(5)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认为一个人对挫折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并不过多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

2.攻击行为的控制

(1) 消除对攻击行为的奖赏和关注;——去强化
(2) 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社会学习
(3) 移情训练;——改变攻击者的特质
(4) 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减少诱发攻击性的线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四)亲社会行为

A

概念、理论(社会生物学、精神分析、社会学习、认知发展、社会规范)、亲社会行为的训练(三个训练+榜样示范+良好的社会氛围)

概念: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捐助、分享、赞扬等。

1.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观点

该理论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

(2)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3)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4)认知发展理论

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到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5)社会规范理论

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对人的亲社会行为有引导作用

2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1) 角色扮演训练:——移情
(2) 行为强化训练;
(3) 自我概念训练;
(4) 榜样示范;——社会学习
(5) 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知觉线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五)性别角色

A

性别角色的理解(概念+三种理解 社会角色、社会化定向、行为规范)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标准、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角色偏爱)

1.对性别角色的理解(补充)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对性别角色的理解:

(1)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标准所划分社会角色
(2) 性别角色的划定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3)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

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1)理解性别(性别认同):

是指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

(2)获得标准(性别角色标准):

是指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3)取得认同(性别角色认同):

是指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4)形成偏爱(性别角色偏爱):

是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17
Q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六)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和发展

A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个性、社会性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伴关系的作用(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学习的作用;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体系;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

同伴关系的发展(婴儿期:松散、有限;幼儿园:开始主动 增多;3-4,数量和重要性增加,社会性的游戏增多)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

1.同伴关系作用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受到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同伴榜样在改变儿童行为和态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儿童常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将其同化到自己的行为结构中去。

(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儿童常从同伴那里获得不能从成人那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并在将自己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对自我的评价。

(4)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当儿童面临陌生或恐怖情境时,好友在场可起到与父母同样的作用来消除紧张和压抑

2.同伴关系的发展

(1) 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最松散意义上的存在,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2) 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
(3) 3~4岁,儿童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语言的发展也使同伴间的交往更加有效。

To sum up: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①地理位置接近(邻居)、②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③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