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 Flashcards

1
Q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A

1⃣️本我(id)
◽️人格中的生物成分,遵循快乐原则。(原始、本能、最难接近的人格部分)
◽️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需求的对象,提供能量和动力。
◽️本我及其【初级思维过程】关注的是获得满足,而不管满足的途径是否实际或是否为环境所允许。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大。

2⃣️自我(ego)
◽️人格中的心理成分,遵循现实原则。
◽️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发展出来的,在现实的基础上满足个体的需要。并且还要受到超我的制约。
◽️自我能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这种合理的思维过程被弗洛伊德称为【二级思维过程】。

3⃣️超我(super ego)
◽️人格中的社会成分,遵循道德原则。
◽️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是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内化。
◽️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超我中的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自我理想是个体为之奋斗的部分。
◽️作用:① 抑制本我的冲动;② 对自我进行监控;③ 追求完善的境界。

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帮助本我以合理的方式满足需要,故而它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超我以是非为标准,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甚至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
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态;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A

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个人理解:追求身体快乐的本能),因此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他把与生存本能联系并用以满足机体性的需要的心理能量称为力比多。弗洛伊德以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力比多在何处集中为标准,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

❶ 口唇期(0~1岁)
❷ 肛门期(1~3岁)
❸ 性器期/前生殖器期(3~6岁)
🔺俄狄浦斯情结的出现与解决
❹ 潜伏期(6~11岁)
❺ 青春期/生殖器期(11或13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中,_______是儿童学会如何获得爱和赞赏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儿童不能被父母正确对待,人格就会残留恐惧、内疚和蔑视的痕迹,这种残留会导致成人以后尖酸刻薄、出现强迫行为。

A

肛门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性器期的儿童会模仿父母中的同性别者,爱慕异性别者,这一阶段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和伊莱克特拉情结(恋母情结)的顺利解决有助于?

A

① 使儿童获得男性和女性的认知风格。
② 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东西,使之形成超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进入青春期后,个体的心理从______转变到______。

A

从“自恋”转变到“异性恋”

异性恋倾向一旦形成就不再变化,并持续一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A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的区别在于,他既承认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他以人格特质为标准把个体的一生划分为8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❶ 婴儿期(0~2岁)
▫️发展任务: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生理需要得到满足)
▫️发展品质:希望

❷ 儿童早期/学步期(2~4岁)
▫️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 /疑虑感
(自己穿衣、走路,被允许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获得表扬)
▫️发展品质:意志

❸ 学前期/游戏期(4~7岁)
▫️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多问多动,好奇心和行动力不被父母打击;对世界、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游戏式探索)
▫️发展品质:目的

❹ 学龄期(7~12岁)
▫️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发展品质:能力

❺ 青年期(12~18岁)
▫️发展任务: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
▫️发展品质:忠实

❻ 成年早期(18~25岁)
▫️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前提:在自我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
▫️发展品质:爱情

❼ 成年中期(25~50岁)
▫️发展任务:获得繁殖(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发展品质:关怀

❽ 成年晚期/老年期(50岁~)
▫️发展任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和厌倦感
▫️发展品质:智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合法延缓期

A

埃里克森认为,刚刚步入成年期的青年可能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之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埃里克森独创的发展阶段有?

A

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观点的比较

A

埃里克森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扩展与修订。

1⃣️ 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作用、本能的力量,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性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本我。

2⃣️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局限在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埃里克森将人格的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3⃣️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任务未完成会产生病理性的后果;埃里克森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然未完成,但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同时,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不等于这个矛盾就不存在了,在以后的阶段里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经解决的矛盾。

4⃣️ 弗洛伊德对人格阶段的划分只到青春期,埃里克森则将人格阶段扩大至个体的一生。

5⃣️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本性非善也非恶,儿童出生后存在着向任一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并且埃里克森对于儿童向善的方向发展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理论

A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并且都可以用客观的刺激-反应(S-R)公式来论证。华生是名副其实的环境决定论者,这种论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否认遗传的作用
① 行为由刺激引起,刺激与遗传无关,故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② 承认机体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构造上的遗传不能证明机体上的遗传,构造的未来形式取决于环境。

2⃣️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① 认为个体在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② 提出教育万能论,认为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培养成任何职业的成人。
③ 认为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控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华生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重点是

A

在怕、怒、爱这三种非习得性的情绪反应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A

与华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不同点在于,斯金纳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
❶ 塑造
▫️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的动作若是得到教育者的强化,该动作再次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概率随之增大,这便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
❷ 强化与消退
▫️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只练习而不强化,行为将难以巩固和发展。
❸ 及时强化
▫️教育者应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强化不及时将不利于行为发展。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强化可以增加反应的概率,其可分为积极强化(阳性强化)和消极强化(阴性强化)。积极强化是由于喜爱刺激的增加而导致操作行为概率提升;消极强化是由于厌恶刺激减少而导致操作行为概率提升。斯金纳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强化的积极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A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相较刺激-反应学习来说,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可以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❶ 注意过程;❷ 保持过程❸ 运动复现过程;❹ 动机过程。
▫️强化既可以是直接强化,也可以是替代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
(斯金纳只有直接强化,班杜拉引入内因,提出后两种强化方式,认为行为的变化是由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决定的。)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① 攻击性
② 亲社会行为
③ 性别化
④ 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儿童从榜样身上学到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标准,当自身行为达到标准后,就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维果茨基的理论包括哪些部分?

A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发展的实质/标志/原因)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4⃣️内化学说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A

维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工具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得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进化规律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两种工具观:
❶ 物质生产工具的使用使人得以用间接方式适应自然,而不再像动物一样用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人由此区别于动物)
❷ 语言、符号等精神生产工具的出现使得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高级心理机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高级心理过程如何发展?
(维果茨基)

A

高级心理过程是在同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类文化历史的制约。人使用物质工具进行劳动操作,使自己脱离了动物世界。同时使用符号、语言等精神工具进行精神生产,使其心理机能发生质的变化,上升到高级阶段,具有随意性、主动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的实质/标志4/原因3)

A

1⃣️心理的发展的实质:
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2⃣️心理发展的标志:
①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②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③ 各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建构主义)

3⃣️心理机能发展的原因:
①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② 从个体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语言符号等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③ 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外部知识经验转为内部语言符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内化学说

A

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最早的提出人之一。
内化学说的基础是维果茨基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是各种符号,学生早年不会使用这类工具,因此心理活动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之后,心理活动变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

19
Q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

A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1⃣️最近发展区
🔻两种发展水平:
① 现有发展水平
(i.e, 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② 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i.e, 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表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学有助于消除“最近发展区”,还可以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特点、速度等诸多方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儿童学习某一技能存在最佳年龄(e.g, 口语:3~6岁/依恋:3岁之前),脱离最佳年龄的学习不利于发展。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且必须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20
Q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__________。

A

“发生认识论”

21
Q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___________,而其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A

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既非先天成熟,也非后天经验)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22
Q

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A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23
Q

皮亚杰认为,适应的本质是

A

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24
Q

皮亚杰认为,适应的形式是

A

同化和顺应

25
Q

同化

A

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它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量变)

26
Q

顺应

A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质变)

27
Q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

先天:
❶ 成熟
后天:
❷ 物理因素(物理感觉经验、数理逻辑经验)
❸ 社会经验(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语言、教育、人际)
❹ 平衡(机体-环境)

28
Q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结构包括?

A

❶ 图式
❷ 同化
❸ 顺应
❹ 平衡

29
Q

低级的图式经过_____________而逐步构成新的图式。

A

同化、顺应、平衡

30
Q

皮亚杰认为,思维结构的基本特征有

A

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

31
Q

皮亚杰所言的“平衡”是指?

A

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使机体与环境之间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平衡既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

32
Q

皮亚杰关于发展阶段的观点

A

① 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② 各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质的差异),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 各阶段的出现有一定的次序,也存在一定的交叉;
④ 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顺序不变;
⑤ 每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
⑥ 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融合而成的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Tips:
连续阶段共存,独特年龄特征
顺序存在交叉,提前推迟不变
前为必要条件,逐步组成整体

33
Q

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包括?

A

分类依据: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

34
Q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A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形成某些低级动作图式,智力活动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阶段特点:
① 形成客体永久性(1岁左右)/ i.e, 形成表象
② 但对客体存在的认识仍依赖于动作(“A非B”错误)
③ 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

35
Q

前运算阶段(2~7岁)

A

感知和动作内化,形成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

阶段特点:
① 具体性(初级的表象,具体事物的表象)
② 不可逆性(A>B,无法逆推导)
③ 自我中心性(三山实验)
④ 刻板性(不灵活,上述①~③都属于)
⑤ 集中化(不守恒)
⑥ 集体独白(看似交谈,实际自言自语)
⑦ 泛灵论(认为所有物体都有生命)

36
Q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A

思维已摆脱感知觉的局限,能够服从逻辑规则,但认知活动还比较具体(如需要手指的辅助),不能在头脑中直接进行抽象运算。

阶段特点:
① 去集中化(8岁左右:客体守恒)
② 去中心化(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③ 思维可逆性(A>B,可逆向推导B小于A)

37
Q

形式运算阶段(12岁~)

A

思维形式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智力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8
Q

对皮亚杰发展阶段理论的批评有?

A

⒈ 许多重要的认知能力在儿童十分年幼时就已经存在。
⒉ 形式运算阶段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佩里)。

39
Q

佩里认为,形式运算阶段不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思维发展的阶段还有:

A

1⃣️二元论水平:非黑即白
2⃣️相对论水平:辩证思考,非绝对
3⃣️约定性水平:根据大多数人认同的原则来评价

40
Q

皮亚杰认为,_____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A

图式
(与认知中的“图式”不同,认知中的图式是心理上而非动作上的结构或组织)

41
Q

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

A

发展的个体嵌套在从直接环境到间接环境的一整套相互作用的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环境系统中,个体与系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
环境系统由里到外分别是:
❶ 微观系统
◽️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学校),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❷中间系统
◽️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
❸ 外层系统
◽️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社区服务、大众传媒等)
❹ 宏观系统
◽️指存在于3个以上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
❺ 时间系统
◽️模型中的时间维度,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如重大生活事件、社会历史变迁等)可能影响个体的发展。

42
Q

简述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与皮亚杰发展观的异同,以及两种发展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A

1⃣️相同点:
① 两者都强调主体的活动在发展中的作用
② 两者都强调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2⃣️不同点
① 发展的原因
🔹皮亚杰:个体发展是生物适应的过程,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维果茨基:个体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制约,强调人的社会本性
② 发展的关键
🔹皮亚杰:发展的关键在于儿童的独立探索活动,成人的直接教育不重要
🔸维果茨基: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的质量决定智力发展的质量
③ 是否存在阶段性
🔹皮亚杰:存在阶段性
🔸维果茨基:发展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阶段
④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皮亚杰:思维决定语言的发展
🔸维果茨基:语言决定思维的发展

3⃣️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❶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示:
⑴ 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
⑵ 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水平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
❷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启示:
⑴ 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⑵ 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决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⑶ 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

43
Q

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是?

A

8岁左右形成客体守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