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国际关系史(16世纪到20世纪末)(时殷弘著) Flashcards

1
Q

德约的思想

A

路德维希·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
现代世界史随世界国际关系史开始:随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权势衰落,“基督教世界”即中世纪国际秩序分崩离析。
《不牢靠平衡》糅合了三个地缘政治关系理念,即海权对陆权、欧洲均势对海外优势、传统中等列强对侧翼超级大国,不同于兰克,他是全球眼界。

德约的的图景不是欧洲列强和军事,而是他们和另一类力量和构造的并存和互动。那就是有最终决定意义的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这源于英国的约翰·西利,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和俄国。这个到现在还有解释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现代国际体系的新陈代谢过程

A

15世纪开始逐步领有半个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力图建立普遍帝国,到17世纪中叶完败于法国领导的反哈布斯堡阵营;随后,法王路易十四的称霸努力导致英、荷兰和奥地利结盟,18世纪初最终战胜法国;18和19世纪之交,由于大革命而国力剧增的法国经全欧抗法力量最终失败。
在全球系霸权和权势完全分散两端之间往复运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中世纪国际秩序

A

(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没有哪一个实体能拥有现代意义上的主权,但同时有通行欧洲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相当有限,几乎相对应的政治体制。那时候的规范是类似欧洲公法的东西,是确立已久的习俗和被广泛公认的原则。
欧洲中世纪国际秩序和现代国际构造的相同是保持政治分裂。一,欧洲的地形减少了外部势力的入侵;二,气候决定了产生不同的产品,河流促成了交换,沿海促成了新的财富中心的确立;三,没有中央政府的那种苛税体系对商业盘剥,不存在统一权威阻碍贸易发展。各力量间加强军备,防止某一国家建立大一统的普遍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衰落,利于教廷的兴盛,终使教皇压倒皇帝,这之后又促成了欧洲政治分裂的继续,并成为对教皇的成功挑战。在法兰西和德意志有了民族主义的最初流露(抗争教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A

德约:亚平宁半岛的五大国,之间不存在压倒一切的法则,在平衡中容忍对方的存在,这种国际体系是欧洲体系的先驱。
德约:威尼斯可以说是英国的雏形,一是分而治之,第二是以相对宽松的控制支配据点式属地或势力范围。

1494年,视为起源:1 法国西班牙入侵意大利内部事务,使得欧洲中心转移;2 葡萄牙和西班牙经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规定东经48°左右为各自范围。可以说现代国际体系从一开始,就有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的共存。

葡萄牙对于演进的初始阶段有贡献,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西方历史第一个形成并巩固的民族国家。在15世纪里开辟新航路,比如迪亚士(好望角),达伽马(印度),还开启了洲际贸易,显露全球性政治经济的端倪。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法国逐步巩固自身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英国随百年战争失败逐渐发现海洋,促进自身的贸易繁荣。16世纪末期以后,开始了居间制衡,扶弱抑强,保障本土安全和海外优势。
西班牙腾飞始于1469年,收复失地运动,巩固了西班牙人的天主教信仰,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1494-1559意大利战争

A

战争的起点是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发兵意大利,主角是法国和西班牙。西方国际构造的中心由意大利和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东岸。1494-1515年法国极力挑战欧洲现状。1515年之后,西班牙转变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积极追求者,法国则遏制统领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法国在意大利的势力大多被西班牙取代。意大利战争的影响:意大利国际体系的奔溃;意大利成为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附属部分;逐渐将法西以外的中西欧卷入,开启了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联系,为范围广大和多元的欧洲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常驻外交使节得到了推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查理五世的称霸图谋和失败

A

坐拥西班牙和奥地利,随后又入匈牙利和波希尼亚,世界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要建立“普遍帝国”,政教合一的,有王朝野心和宗教狂热为其追求提供强劲的心理和意识形态。想抵挡奥斯曼土耳其,但权势延伸到法国和德意志。征服永久化,是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的核心部分在体制和经济方面保持相对落后的原因。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使德意志保持政治分裂,确立了宗教分裂,教随国定。1559年《卡托·堪布累齐和约》是法西两国确立了大致的势均力敌居面。法兰西斯一世和异教土耳其的同盟对阻止查理五世独霸欧洲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现代史上欧洲均势的外部源泉或动因的最终表现,那就是法国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腓力二世的称霸图谋和失败

A

腓力二世是救世式的帝国主义,将宗教原则凌驾于战略判断和常识之上。其目标是:1 保住西班牙所有部分 2 建立欧洲霸权 3 消灭新教,恢复天主教大一统。腓力二世始终把马德里作为统治枢纽,伊比利亚半岛作为帝国防务的核心。腓力二世时期德意志邦国稳定,法国陷入宗教内战,英国有通婚关系,等。都利于腓力二世称霸。但是英国和荷兰崛起了

荷兰:1571年,尼德兰的北方省脱离西班牙成立联省共和国,奥兰治亲王,1609年,西班牙承认,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对腓力二世进行了持久打击,拖垮西班牙帝国。此外荷兰的贡献:格老秀斯《公海自由》;主权国家体系;多元的国内政治和宗教体制等。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更专注海权;集中领导;关注民族国家利益;居间制衡者。

但是遭到了英荷的反对。英王伊丽莎白一世掌权前十年还借西抗法,但随着法国内乱和西班牙开进尼德兰使得其调转矛头。英国初步的滋生了其对外政策,担任balancer。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征战英国时毁于海上风暴,帝国命运急转直下,只留下了奥地利作为哈布斯堡列强,而法国的亨利四世坚决抗西。之后,多强的欧洲格局保存下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从西班牙衰落到法国勃兴期间的欧洲国际体系

A

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基于否定哈布斯堡霸权,11年后《比利牛斯和约》使西班牙彻底败于法国,不再是欧洲和世界的一大角色。
欧陆的冲突的主要场所在德意志,交战双方大致以哈布斯堡西班牙和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为一方,法国、瑞典、丹麦和德意志新教同盟为另一方。《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确定欧洲各国各自平等地拥有主权,比如德意志各邦和荷兰的主权;德意志极端碎片化,欧洲自由依赖于德意志自由。但是,不涉及格局的大变动,欧洲权势重心的大局没有改变。
法国的黎塞留时期,确立国家利益至上,坚决推行中央集权,努力实现宗教宽容,分工有序,条理清楚的军事或官僚机器。马扎然增加税收,打击‘投石党’,镇压农民和平民起义。一种新的,忠于王权即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流行与中等阶层,人口和资源是勃兴的内在条件。1649年,克伦威尔为护国公,成功把英国推上海洋帝国主义道路。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进出英国港口的货物都要用英国船装载,引发英荷战争,战后使其在海外贸易和海军力量上都独占鳌头。再加上地缘战略优势,铸就了强国的关键条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路易十四的显赫优势和霸权目标

A

法国具有优势的原因:奥地利和西班牙都羸弱;英荷瑞典都弱于法国;国家统一;三十年战争订立的《威约》使其包括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初级形态的民族主义;柯尔培尔发展重商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力量。路易十四霸权追逐的最大动力是荣誉(比如恢复天主教在欧洲的优势地位),是一个较大倒退。
路易十四的目标:1 向东北和东实现其自然疆界;(移归权战争和荷兰战争等)2 控制英国斯图亚特复辟王朝;3 趁哈布斯堡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死后无嗣登其王位,让波旁法国同时据有西班牙帝国,用波旁轴心取代哈布斯堡轴心。从1701年开始的西班牙继承战争使路易十四的称霸努力完全失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兴起(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经久传统)

A

奥兰治亲王威廉(入住英国后是威廉三世)在外交孤立和法国的入侵下,拯救了荷兰,1678年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亲法的复辟王朝。
作为英国国王与荷兰执政,威廉三世集英荷两国力量于一身,英国和荷兰、奥地利、西班牙、勃兰登堡和罗马等一起加入反法阵线。威廉三世建立了真正广泛的反霸大联盟,是现代国际体系演进的巨大创新。目的就是维护欧洲的自由和均衡,削弱法国的过大权势。从光荣革命到西班牙继承战争的约四分之一世纪,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经久传统真正形成。第一,在维护和扩展海外优势的同时,英国为balancer,维护欧洲均势;第二,防卫性联盟是维护欧洲均势的一个主要工具;第三,在大联盟战争中英国向欧陆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必不可少,纯海洋战略不足依靠;第四,有英国独特的战争方式(对敌人包围,多线攻击,财政支助);第五,以欧洲均势原则支配媾和与战后安排。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乌德勒支和约》

A

《乌德勒支和约》是结束西班牙继承战争后签订的。把均势原则提升为国际社会宪法性原则的地位,均势成为各国指导思想,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继续增进。
虽然承认波旁家族的腓力为西班牙国王,不得兼有法国王位;西属尼德兰被割给奥地利作为飞地,实际上成了后者按照英国意志监控法国的一个哨所;英国获得直布罗陀;法国拆除敦刻尔克要塞。该和约把均势原则抬高到欧洲国际社会宪法性原则的地位。均势的起源和流行的历史表明它真正形成并开始盛行是在路易十四当政时期。西班牙继承战争前后的英国开始了他的“世界领导者”阶段。有赖于:1 现代宪政制度;2 现代国家财政制度。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俄国变为强国对欧洲的国际体系的意义

A

1 它构建的反瑞典阵线使之与东欧、中欧和北欧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了向西连环的中东欧体系;2 西班牙继承战争后,中西欧主要国家出于对俄国实力扩展的不安,进行了很多遏制俄国外交活动和结盟的努力。因为俄国的加入,海权对陆权的两极体系变成了海权对陆权加上陆权对陆权的“双环”体系;或者,西欧体系加中欧体系的构造变成了更广大更复杂西欧、中西欧、中东欧三大体系的构造。同时,俄国像英国一样是欧洲均势的居间制衡者。俄国是以后欧洲维持多元局面、阻止一国独霸的关键因素。
之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将俄国权势推进到黑海(通过对土耳其参战获得第聂伯河口和克里米亚),和普奥两国瓜分波兰,向西增加俄国领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普鲁士的崛起

A

18世纪初,普鲁士经中央集权、军备建设、联盟外交和有限战争,扩张了版图和提升了地位。(三个统治者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训练有素的陆军;稳定的国家财政;有效的军政官僚。外部:北部瑞典的崩溃,东部波兰的羸弱,奥地利分神于帝国战争;法国足够远,有时可以一起反奥)

普鲁士强国权势的决定性成就者是弗雷德里克大王,只追求国家利益,典型的现实政治,精确确定所需战略。通过奥地利继承战争夺得了西里西亚,他背弃了法国等盟国。1756年,针对奥地利和法国结盟以夺取被普鲁士兼并的西里西亚,弗雷德里克急忙和先前敌国英国结盟,由此促成了欧洲国际阵列的急剧变更,为“外交革命”。七年战争随之爆发。在战争中,抵挡住了奥法俄的联盟,保住了自己和西里西亚。之后,1772年,普奥俄瓜分波兰,这种现实政治传统一直影响到俾斯麦。打劫,权变和搭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拿破仑三目标

A

1 牢固兼并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地区;2 造就以法国为基地的欧洲大陆帝国,将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所有其余国家统统变成法国的附庸;3 建立法国海外帝国。1799到1802和英国签署《亚眠和约》为止,拿破仑主要从事并实现第一方面的目标。在1812年前的十年里,主要致力于造就欧洲大陆帝国,打败普奥俄。1806到1807年,建立对英国的关闭欧陆市场的大陆封锁体系,还有以规定俄国为盟邦的《提尔希特和约》。而这两大事件标志其鼎盛。其他各国都扩充武力,进行以抗击法国意识形态和帝国权势征服为总体性目的的战争。在目标和手段方面都有革命性转换。法国大革命是国际革命,造就了强烈的跨国意识形态和跨国情感。外交的转换:从相互谈判调整利益变为宣传手段,以影响别国公众。战争的转化:战争和和平,国际战争和内战,战争和革命之间的区别模糊了起来。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拿破仑帝国败亡的国际政治机理

A

三大机理导致了帝国的败亡:1 侧翼大国—英俄两国进行抗霸和恢复欧洲均势的决定性奋斗;2 海权一如既往地阻遏了旨在横霸欧洲的陆权 3法国的侵略和征服激发了欧洲广泛的反法民族主义以至“解放战争”。

英国的作用:控制制海权、贸易优势和南欧边缘。埃德蒙·伯克首先意识到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根本安全有巨大危险。英国之所以起到如此作用:1 英国皮特计划(1805年),主要内容为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往后的领土扩张所得,按照欧洲均势需要重构中欧版图,维持英俄普奥四强同盟。并为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得到大致贯彻。2 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源。迅速增长的工商业为英国政府提供了巨量的财政资源。

另一个侧翼大国是俄国。1807年《提尔希特和约》,其实质是用助法制英换取俄国向南向东扩张的希望。但是,法国主宰欧洲大陆危及俄国霸权,危及俄国的基本安全。表现:1 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俄国经济生活必需的对英粮食和木材出口以及英国制成品的进口2 法国军队在其控制的“华沙大公国”对俄虎视眈眈 3拿破仑为阻断英国的东方通道而要夺占近东和西亚。1812年,拿破仑折戟俄国后,四强共同反法的大同盟决战局面终于出现。

当时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对峙,是海权和陆权的对峙,因此要结束这种情况,就要海上力量由海上力量克制,陆上力量由陆上力量克制。拿破仑曾想通过海上力量来阻击英国,但都失败。最后一次特拉法加海战后,拿破仑大陆封锁,但最终招致俄国的仇视。

法国的败亡也是反法民族主义的结果。源生地除法国外,便是遭受法国侵略的德意志,而且,它在那里相当迅速地转化为激发大众爱憎、造就大众信仰的情感力量。1813年,民族主义激励下的反法联军打赢拿破仑战争中的最大的一次战役—史称民族大战的莱比锡战役。兰克:之后就是民族化和民族国家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力量格局结果

A

最根本的结果就是权势向欧洲两翼聚集。出现极化趋势,而首先就是英国。这有三大来源:1 海军霸权和对世界主要航道的控制,对远洋航运和海外殖民的主宰;2 工业革命使其在生产技术、运输能力和工商业总量方面有优势 3 反拿破仑战争及其胜利给英国带来的在欧洲的巨大政治影响和外交优势(欧陆盟国的援助,战后对欧陆均衡局面的协调)因此,形成了19世纪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世界政治影响

A

19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到1870年时大致改变了中西欧和北美这两大区域的经济、社会面貌,而且业已波及俄国,同时即将波及日本。英国因此有了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但同时,英国在有优势的同时,也会遇见其他因此壮大的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主要标志是内燃机、电气工业等。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新帝国主义与之相随,美国和德国在其中壮大,想改变国际权势分布和地位排列现状。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为什么欧洲不是唯一的全球国际体系

A

1 欧洲国家海外殖民和商业扩张 2 欧洲以外兴起现代强国,必然构造起自己的区域性现代国际体系。外部新力量一次又一次进入欧洲拯救国际权势平衡,有力助成非欧强国的勃兴和欧洲的相对衰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欧洲海外扩张

A

从航海大发现开始,有两种模式,第一是西班牙的帝国征服和归并,第二是葡萄牙和荷兰的商业和宗主模式。17 18世纪,英法在美洲建立了自治程度大于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东方(印度)则继承了葡萄牙和荷兰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欧洲人和中国外加奥斯曼苏丹的一种按照当地习俗的模式。这是其扩张阶段的前半段历史。从哥伦布和达·加马往后的300年里,欧洲对美洲除外的非欧世界远未建立压倒性优势和统治。到19世纪,工业革命导致世界政治地图大变。19世纪30年代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1840年,列强签约共保苏丹,恢复帝国完整,领土政治商业利益均沾,列强使奥斯曼帝国完全沦为欧洲的半殖民地(治外法权,财政管制)。中国殖民化程度加深,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建立依附性同盟,镇压1857年民族大起义和接管东印度公司)。英国又占据新加坡,缅甸,新西兰等;法国占领了柬埔寨等。19世纪的后四分之一时间,欧洲为中心的现代国际体系已囊括了新旧大陆的大部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现代帝国主义扩张狂潮

A

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和20世纪头十年,是列强海外扩张的第三轮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唤起了各国掠夺投资场所、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强烈冲动。
在非洲,1881年,法国把突尼斯变为保护国。1882英国占领埃及。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1912年,意大利占领利比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扩张的环节:1 比利时占领刚果,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予以承认,对非洲的占领要“有效占领” 2德国在1884-1885建立了德属东非,德属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纳米比亚)3 英国1899年对苏丹进行了英埃联合控制。同时经布尔战争,得到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得到金矿和钻石矿。英国还得到罗德西亚和博茨瓦纳。构成了南部非洲帝国主义扩张大潮。
俄国:向西兼并东欧弱国(因波兰被瓜分和德奥阻挡停顿),向西南蚕食奥斯曼土耳其及其属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和1878年俄土战争未果停止),向南突入波斯、中亚和阿富汗等,向东席卷西伯利亚和东北亚(海参崴,西伯利亚铁路,控制东北和朝鲜,这与日本碰撞,日俄战争)

1880年俄国获得了中亚全部和伊朗和阿富汗北部。19世纪列强关系英俄大角逐:英国1878年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使阿富汗交出外交权;1903年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试图使西藏和中国中央政府承诺不允许俄国染指西藏。在波斯,英俄用经济租让权益。

太平洋:英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取得了斐济、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东部等。美国在1898年兼并夏威夷;英德瓜分萨摩亚群岛;美国经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门户开放成为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非欧现代区域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A

全球性的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除了地理范围上囊括全世界外,在于有了非欧现代强国为中心的非欧现代居于国际体系。
由来已久的是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体系。独立的美洲观念:避开欧洲的国际纷争的牵累和危险,集中经历于美国的繁荣和扩张,并且争取对整个美洲的控制。对欧对立和大陆领土扩张是独立战争后美对外政策史上第一大时期,到19世纪40年代末为止。前者有利于美国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保持安宁,后者使美国版图从局限于密西西比河以东扩展到大半个北美。另外的引入注目的是:门罗主义。门罗主义宣布美洲体系的独立和不可侵犯,第二是美国是这个体系的中心。欧洲列强自此遵守了门罗主义,默认了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体系。

对外政策第二时期,从大约内战到二战时期。1895年,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和英属圭亚那的领土争执。之后美国夺得对古巴的控制权,兼并波多黎各。之后的西奥多·罗斯福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美独占运河;1904,罗斯福推论,发表国际警察的言论;之后的塔夫脱的“金元外交”;威尔逊时期干涉多打20次,反复出兵墨西哥,干涉错综复杂的变革过程。美国的美洲体系建立。

第二个非欧区域是日俄美竞争为中心的东亚太平洋体系。巴勒克拉夫:这个体系的形成是欧洲衰落的决定性因素。甲午战争后日本胜利,意欲继续控制东北,但俄国和法德一起三国干涉还辽,使得日本对俄国记恨在心,。1902年,英国和日本结盟,日本以此为重要外交条件打赢了俄国。此后,日美矛盾凸显。
美国西进:1 以东亚太平洋商业前景为一大动机 2 商业和传教活动渐增。美西战争是东亚太平洋政策史的转折点之一,是帝国主义的扩张,也是出于戒备日本的动机。但是,美国在东亚大陆(中国)仍是经济和文化扩张,其中表现就是门户开放。还没有足够权势。这也是帝国主义的一种形态—非领土性帝国主义。
1905年以前,美国在日美俄三角中偏向日本。但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美国则从维持东亚均势出发助成了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引起日本的反美情绪
美洲体系和欧洲体系的关系:美国的独立有赖于法国的帮助。还有俄国的武装中立联盟。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欧洲体系的引力和美国国内的亲法和亲英情绪,倾向于把美国拉入战火。但华盛顿和亚当斯坚持中立,维护了美国独立和和平发展的机会。同时,大陆扩张和门罗主义也有赖于欧洲的纠纷。大陆扩张:杰斐逊总统趁拿破仑欧战之需购得路易斯安那;门罗主义:门罗主义见效的前提是英国反对神圣同盟干涉,并依靠其制海权遏制。美国的霸权其实依赖于英国的优势地位和欧陆均势。美国第一次干预欧洲事务是摩洛哥危机,并参加了1906年的阿尔及西拉斯会议。此后开始了新大陆对旧大陆的干预。
东亚和欧洲体系的关系:法德两国干涉还辽,法国是因为法俄同盟和使俄国的更多注意力到东亚,结果是日本人对欧洲怀恨在心。英国和日本结盟,帮助其打败了俄国;俄日战争的失败使俄国转向了巴尔干,未来一战的根源由此形成。日俄战争还使德国试图吸引俄国与之结成反英同盟,甚至希望刚和英结盟的法国也加入其中,这挑起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俄国因在远东的战败调整了政策,这促成了欧洲两大集团对抗最终形成的1907英俄协约。这就是东亚太平洋体系影响欧洲体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英俄两国的显赫优势和多极格局的近乎颠覆

A

现代国际关系在至少一个半世纪的面貌反映了多个强国间力量对比的大致均衡和相对稳定(比如乌德勒支和约,欧洲协调,均势论)。到19世纪情况变化:国际权势构造出现极化,出现了超级大国的雏形;另一方面,新兴强国的迅猛崛起,原有的稳定不复存在。极化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极大的贸易量,金融地位无人能及,制海权近乎垄断,是非传统形态的世界性霸权。在传统性方面,比如陆军,和俄国几乎并列。在除了陆军方面的其他所有方面达到了全球霸权地步。
俄国:1848年镇压欧洲革命,派遣大军扑灭匈牙利的造反拯救哈布斯堡王朝,力促普鲁士扼杀自由主义运动,达到了雅尔塔体系前俄国的巅峰状态。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跌入谷底。麦金德认为俄国占据中心地位,成为世界帝国为期不远。法国托克维尔:美俄将各主世界一半命运。拥有更强大的洲际大国的资本。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三大新兴强国的急剧崛起(德美日)

A

19世纪国际权势的另一大变化,在于新兴强国的崛起和列强相对地位的变动。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结束、普奥和普法战争结束、日本明治维新,这使得国际格局变动的时代来临。欧洲协调衰亡:外交共识不再;某些国家变得过于强大。国际力量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俾斯麦破坏了欧洲列强格局:欧洲大陆均势,普奥之间的平衡和俄普奥三国基于正统和保守主义观念的联盟体系。德意志的统一改变了欧陆地缘政治的构造:历来作为列强缓冲地带和交易筹码的德意志各邦被并入单一强国,灵活性大为减少;奥匈帝国和法国受到直接撞击;各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统一的德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普鲁士式专制政治、军国主义和以崇拜国家顺从权威为特征的政治文化,大大增强了德国的权势。德国短暂的发展甚至使其超越了英国,资本主义世界不平衡是一战的重要根源。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制衡德国,而英俄缺乏政治远见无法结盟。
德国担心的原因在于美俄。美国的发展迅速,在一战时,美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和汽车等在内的工业产品总量成倍超越别的列强。受马汉影响,美国1890-1914年间,使海军军费在政府总开支中的比例增加了两倍。而英国以在美洲问题上退让的方式努力取悦于美国,逐渐转让其世界领导权。
日本。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强大。因为佩里叩关后日本人感觉受到了羞辱;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倍受列强欺凌使日本有了危机感。富国强兵之道在于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科学,中央集权和行政-军事机器(普鲁士)。日本开始工业化,随工业化发展的是武力(日本常备军制度建立)。新阶层还筑起精神实力,弘扬日本神道,灌输天皇崇拜;接受西方的国际规范,成为俱乐部一员。赢得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短时间内和西方修约,取消不平等条款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传统强国的显著衰落(奥法英)

A

奥地利(普奥战争后的奥匈帝国)。当时为一等强国,其作为欧洲平衡者有赖于三个条件;1 另一强国的支持2 普鲁士的羸弱和奥地利在德意志世界的优势 3 内聚力(1848年革命后大为衰减)。但普鲁士进攻它时,它全然没有了这三个条件。1879年德奥同盟往后的历史表明其已经失去强国的地位,是德国附庸。
法国。普法战争后的法国的致命弱点:1 农业和其他产业小规模经验使得工业和技术发展欠缺(大大弱于德国) 2 多党议会的法国从头到尾充满党派斗争和意识形态冲突(德雷福斯事件对法国军队造成了重大损害)3法国的战略地缘战略位置相当不利。倾向于在几个方向上分散资源,尤其面对德国。有漫长海岸线和边界 4 法国的殖民扩张分散精力,并且到处树敌。
英国的衰落对世界政治影响最广泛最重大。英国在美洲、土耳其、近东、波斯湾等地区都遇到了强大阻力,穷于应对。深刻原因:在于工业化扩散和新技术革命潮流中英国更严重的相对颓势,在新技术革命中,英国技术竞争力减弱,殖民优势衰落,各国纷纷保护性政策减少贸易量。布尔战争就显示了英国的衰落。另外海军优势地位下降:法国在1880年代中期发展巡洋舰、鱼雷快艇等;德国建造新一代主力战舰,对英国有严重威胁。从长远看,确定并开始对付德国威胁的过程就是区分利益主次、收缩竞争战线和减少海外敌手的过程,也就是英国调控衰落的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Q

现代大众政治兴起的原因

A

工业革命使传统依附关系瓦解和人口高度集中,产生了倾向于要求按照各自的利益予以解决,并且以自己的政治参与主动要求追求这种解决的种种新力量。19世纪后三十年,广泛的代议制建立
选民范围急剧扩大对国家政治运作方式有了革命变化。第一,争取选民的原因使得政党作用大,因此可以说是政党政治或政党政府。第二,产生了各种利益集团;第三,因上述变化,加上教育普及和信息传播加快,出现了现当代意义上的公众舆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6
Q

初生的公众舆论和利益集团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

A

19世纪后半叶,公众舆论开始变得重要。较早的是拿破仑三世对于公众舆论的关注,他认为这是皇位合法化的一个工具,使其政策急功近利,摇摆不定。又如,英国的反德厌德情绪成了英德联盟失败的一大原因,加重了一战的英德敌意。
利益集团同样在19世纪后半期更加重要。殖民、经济和军事利益集团最引人注目。德意志殖民协会等团体使得德国开始掠夺殖民地。同时,经济利益集团,比如容克地主占据国内市场和提高粮食价格,使得俄国谷物被排除在外。德俄和解破灭。军事利益集团和经济利益集团很难区分,他们使得德国和英国海军竞赛。用艾森豪威尔的话说就是军事-工业复合体。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7
Q

初生的大众政治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泛滥

A

法国大革命首创大众政治,也宣告了民族主义兴起。民族主义和大众政治是一对孪生物,其逻辑关系是:作为超越地方和社会阶层的广泛的文化心理现象和政治现象,民族主义说到底是民族大众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想除非转移到民族大众,变为激励他们的情绪、心态和情感,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工业革命和社会大转型,大众心理对此不适应,原先的道德观念、习俗和组织体制无法挽回,民族主义凭借广泛的认同感,给新生的大众社会增添了凝聚力。这使得大众希望自己的国家无可匹敌,有时对政府的决策是决定性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8
Q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在两个世纪里的基本停滞

A

19世纪中期以前的200年里,基本停滞。物质条件限制,保守的战略战术,经典外交制约战争,战争目的有限(不涉及取消别国独立或改变基本体制,不强加意识形态)。这一点也被当成维持均势的手段。1648到1850年间,并不诉诸较为致命的武器。对新型武器有排斥心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9
Q

战争规模的突飞猛进

A

战争的变革真正发生在1805年,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同盟。克劳塞维茨指出拿破仑是“革命的皇帝”。大革命的最大革新之一就是大众征兵制。还有以战养战。民族主义的激励。总体战(全民参与)
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性质,首次集中表现在于投入战争的兵源数量和经济资源的急剧增加。战争的目的根本变化:革命和反革命,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民族征服或民族抵抗,欧洲霸权或欧洲自由等支配了当年的法国和反法联盟的行为。最后,军队规模剧增,士兵斗志高昂。比如使大约25万占领军丧命的西班牙人民抗法战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0
Q

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

A

战争技术:拿破仑的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战略筹划以决战决胜为目的。拿破仑即使是在防御时,也会包抄打击敌军的侧翼或后方,拿破仑靠的是自觉的违背或破除欧洲传统的军事法则。

另一方面,武器方面,在工业革命时期进入了“武器机械化”的新时代。三大类主要武器:长射程快发轻武器、火药填充弹重炮和蒸汽动力铁甲舰。还有,在普法战争时,铁路在运送兵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推进了军事思想的严谨,德国的老毛奇发明了“战略包围论”,要义在于:通过将动员、集中、运动和战术结合起来的依次一连串战略包围敌人,然后在大歼灭和大合围中摧毁其军队。老毛奇还创立了现代参谋本部制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1
Q

海军武器的革新和世纪之交的军备竞赛

A

主力舰、自动推进鱼雷和潜艇。鱼雷和潜艇的合体出现是一战成为危及英国远洋运输乃至整个战争能力的撒手锏。

主力舰建造狂潮,德国和英国是主角。同时,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也进行建造。列强纷争、国内政治和海上武器技术革新三大因素互相交织,形成了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2
Q

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总体战的出现及其国际政治含义

A

战争目的是总体性的:关系到国家的独立生存、国内社会的基本体制、民族大众的生活方式,整个国际体系的根本面貌和核心规范。战争的手段是总体性的:大众征召军队,社会资源被动员起来服务于战争,科学技术在最大程度上被用于战场厮杀。目的和手段的结合使得战争极端残酷和极具破坏性,并且异常持久。
拿破仑有着综合的战争目的,这样的目的加上军事能力使其破坏力巨大,同样的还有美国内战,联邦军在格兰特之后就大规模优势兵力发动进攻,死伤无数。而德国的速决战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的总体战包含着一种最为灾难的可能性,那就是除了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烈度之外,战争的范围也变为总体的:毁灭性的战火席卷欧洲甚至全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3
Q

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

A

大战的基本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兴强国之急剧崛起和国际力量结构的急剧变更,而这是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变迁和欧洲内外重大地缘变动决定的。德国的实力的剧增,军事强权,极端民族主义,使其有和一流强国相称的地位。在扩张主义民族要求方面,俾斯麦1890年辞职,开始了“世界政策”时期,德国的首要敌人是英国(status quo, revisionist)。然后是俄国首先,德国需要依靠奥匈,压抑法国。俄国不仅面临者无法追求巴尔干扩张的目标,还有可能在欧陆孤立无援;其次,德国如果取得欧洲霸权,俄国会成为二流国家。德国和英国、俄国之间“所有这些困难的根子在于这么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两大世界强国属于一个与旧大陆列强不同的规模等级。威廉二世及其幕僚要用德国剧增了的国力弥补等级差距,这是一战的核心成因”。
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后就着手避免反德大同盟。因此用极高的外交战略制定了一个精妙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1879年德奥同盟、1881年续订的三皇同盟以及1882年三国(德奥意)同盟。这样,奥匈、俄国和意大利在柏林的网络之中,法国无法得到支持,而彼此矛盾可以稍缓。鼓励法国扩张,让其和英意产生矛盾,让其孤立。同时,支持英国在埃及的立场。这样使得列强斗争远离欧洲不至使得德国再有新敌。
但是,体系归于精妙,只有俾斯麦可以调整;其宗旨寄希望于奥匈的长久存在,但实际不是如此。俾斯麦也失去了大环境,除了伴随经济技术跃进、大众政治兴起和帝国主义思潮泛滥而来的所有有关变化外,还有:俾斯麦原来所用的民族主义强劲的冲击了国内政治根基(德国的民族主义不可能在完成德国统一后就满足,必然成为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泛斯拉夫主义则以后会在东欧给德国惹上麻烦。还有,1873年经济危机,使得德国依靠海外殖民扩张来确保商品销路和原料供应。这和俾斯麦逻辑难以相容。
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德国外交政策咄咄逼人,使得俄国和法国结成联盟(1894)。英国则很难确定究竟谁是它第一大敌人。但德国在海外地区触碰了英国利益,掀起了造舰狂潮。这使得英国政府形成了两大信念:德国权势膨胀威胁英国世界地位和本土安全,必须遏制;尽可能集中英国本身力量,同时和德国的对手合作。因此,1904和法国同盟,1907和俄国同盟。因此变成了两大集团的对峙。
这个体系的特征:1 两极对立异常僵化,无缓和可能,并且有军备竞赛 2 两大集团对盟友的必需使得对盟友背弃的恐惧,因此支持盟友的偏执和危险的行为 3势均力敌,一方的增长都被认为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因而必须大力阻止或消灭;另一方面,无论一方怎么增强武力,都无法确信自己的起码安全有足够保障。因此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4
Q

欧洲的外交堕落和政治病态与两极对抗的急剧升级

A

两次摩洛哥危机、波黑问题、斐迪南大公被刺。(德国旨在侮辱和孤立法国并威吓英国的挑衅外交,英国逐渐援助法国的道义责任及军事义务,奥俄对巴尔干争夺加剧,并终将全部盟友拖入战争。)
外交的堕落是最直接导致一战的一项主要的结构性近因。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1萨拉热窝事件以前的德国外交;2萨拉热窝事件以后的所有欧洲大国的行为。德国外交的拙劣表现在两次摩洛哥危机和英国倒向法俄前英德间的外交尝试:德国经常用战争威胁另一个国家,导致了敌对同盟的那种恐惧。而在英国的谈判中,德国要订立军事同盟,这是英国不会同意的。另外,德国在波黑问题上得罪了俄国。而萨拉热窝事件后的欧洲,各国本末倒置,竟然是为了维持同盟。英国也没有很早的表明态度,因此未对德国造成威慑。
欧洲政治机体的病变。在俄国和德国,尼古拉二世和威廉二世都是异常低下的素质。比如德国的政治决策分散,十分混乱。还有就是欧洲各国的军事决策能够主宰最重大的政治决定。军事没有从属于政治。政治上的病变是欧洲社会心理的病变,帝国主义和互相敌对的极端民族主义广泛流行于欧洲大众之中。公众并不反对战争,甚至鼓励战争(工业化导致社会急速转型,各国都有紧张和不安,大战前使得这种力量发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5
Q

一战给欧洲造成的严重后果

A

三个后果:生命和物质的损毁,精神和心理破坏以及国际格局的严重失衡。
生命:阵亡者800万,永久致残700万,重伤者1500万
物质损毁:2600亿美元左右,对美国大举借债。从根本上损害了欧洲的长远经济前景(1海外资产减少,进一步丧失了世界债主和金融中心的地位2欧洲支付能力由此减弱,欧洲海外市场更加萎缩3东欧国家增多了,贸易保护变本加厉,欧洲市场支离破碎;【因对阵亡将士的遗孀子女还有伤残者支付年金】战后税收增加)经济因素是欧洲衰落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损毁严重,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规模总体战;狂热的复仇情绪和愤怒使得军事压倒政治(达到了极端程度);原来的同盟体系使得战争是全欧的而非局部的。

精神和心理创伤:几乎整个摧毁了民族主义、护国精神和战争热情,最大的幻灭出自战后生计困难,幻灭感: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和无用的。

国际政治力量分布严重失衡:凡尔赛体系,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凡尔赛和约》的目的在于严厉惩罚德国和尽量削弱德国。赔款条约无视德国民众的困苦,全然不顾德国的实际缴纳能力,同时还把责任推给德国。因此德国人肯定视此为不正义。当然,这也有利于以后的纳粹兴起,而另外的还有
·对东欧问题的简单处理。不是按均势原则,而是按照民族自决(首先,各小国充斥着族际敌意和争斗,加剧了国家的混乱;其次,民族归并和人为划界引起的领土争端使得很多国家势不两立;第三,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随德国一起战败,心怀不满,有推翻现状的动机;最后,各小国创造的贸易壁垒使得经济格局很不健全)
· 十月革命后,苏联鼓励在大国体系外,东面钳制德国的力量消失,并且苏联也敌视凡尔赛体系
· 美国回到孤立主义状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6
Q

一战和美国权势的兴盛(威尔逊的思想)

A

美国参战原因:美国有亲协约国倾向,美英之间有共同的纽带,协约国失败将会使美国失去门罗主义的保障(英国的制海权),德国如果称霸则和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秩序不相符。

美国帮助协约国改变了命运。美国商船队和美国海军护航使得德国的潜艇战失败;国会上百亿美元的贷款使得协约国有了资金支持;军事上的资源,投入了210万兵力;因为美国的支持各协约国有了精神鼓励;威尔逊的民主、公理、持久和平的道义口号深得人心。

美国的目的是废止传统的国际政治运行模式,改行美国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新规范和新机制,以此实现普遍持久和平。威尔逊认为战争起源于均势和专制制度。他认为和平就要确立民主制度。除了国内政治民主,还要国际政治民主,即用公开外交取代秘密外交,用民族自决取代强权政治,使民主安存于世界。普遍持久和平还依赖于自由贸易原则支配的国际经济关系,比如航海自由等;最后,威尔逊要建立国际组织,改变无政府的状态。威尔逊主义代表了两种现实:1与欧洲均势共存但被漠视的大洋霸权体系,后者的非领土控制机制和经典的权势政治很不相同,它导致的国际政治视野、理解方式和抱负难免与之格格不入2美国为世界强国,而欧洲的领土调整、兼并等对其毫无意义,只有威尔逊的一体化的世界秩序,才契合美国的军事安全、经济福利和政治欲望,否则美国宁可处于体系之外。威尔逊主义的实质是新型的美国世界霸权

威尔逊思想渊源:16世纪往后的欧洲理性主义国关思想,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边沁的19世纪英国自由国际主义,但更多的来自美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民族宗教。例外主义,使命意识,构成主流的国际观。威尔逊前任塔夫脱就认为美国的商业和意识形态突出体现了美国的主流国际观,而威尔逊只是把美国外交哲学推进世界舞台。
但是,威尔逊的主张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重建。他认为均势破坏国际秩序,因此在和会中丧失了合法性;民族自决使得东欧国家增多,利于增加德国以后的权势;威尔逊主张公正和平,使得没能经久制服德国;不同意和法国构建对于德国的军事同盟。
但是,美国没有独霸,凡尔赛体系与和约是妥协的结果。首先,威尔逊迁就协约国的复仇情绪,制定了苛刻和不公正的条款,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理;其次,为了让英法日等国同意国际联盟,满足了其领土要求,比如日本接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而美国拒签《国际联盟盟约》使得遏制德国扩张的愿望幻灭;最后,威尔逊的公理没有贯彻到关于处置德国的三个重要方面,即裁剪军备、德意志民族自决权利和大战责任。威尔逊主义使物质和心理两方面失衡,从而种下了未来世界战争的祸根。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7
Q

国际联盟的虚幻

A

国联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国际集体安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理论和实践都是虚妄的。
集体安全有两个前提,主观:各国是否愿意接受和履行集体安全义务;客观:总的力量格局是否适合集体安全的有效运行。

第一个前提:很多国家想改变现状,即使英法也对此没有足够信心。和平不可分割(即侵略在任何一地的得逞将导致和平在所有地方的土崩瓦解)也不符合常理。各国仍然关注各自的利益,而不去过多关注世界普遍和平和人类共同利益(但集体安全义务的普遍接受性假设是:各国或者将本国利益完全等同于有世界普遍和平定义的人类共同利益,或者完全不管自己利益而乐意维持世界和平)。
第二个前提:这个前提是要动用压倒性优势来威慑潜在侵略国。而事实上,日德意轴心有着强大力量,另国联无力威慑,而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因此也没有实际效力。因此,威尔逊主义的集体安全无力挫败强国的侵略行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8
Q

英法歧义和法国强硬预防政策的破产

A

英国首先是自满的虚幻的安全感,认为德国的海军被消灭了,根本缺乏安全警觉。威尔逊主义也在英国蔓延增长。第二是英国趋向于否定凡尔赛体系并逐渐损害之。英国对德国有内疚情绪,这种同情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根源。并且英国厌恶东欧小国,几年后事实上放纵德国东进的《洛迦诺公约》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保障德国东部边界,可以扩张了)。最后,英国在法国武装占领鲁尔期间,英国扶德抑法的倾向变得相当明确,根本误读了法国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因和真实性质:这是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头号错误判断,大大加剧了否定和损害凡尔赛体系的倾向。
对于法国,害怕德国东山再起,也知道自己的羸弱,政策只能是防御性,而只有英国把法国看成是谋求霸权的扩张主义国家。法国确保安全的最佳方法在于彻底消弱德国,即通过领土肢解和资源榨取根本铲除德国威胁的可能性,如果不行,法国退一步谋求主要战胜国的对德军事同盟(就像当年的肖蒙条约对付法国一样)。此外还可以和东欧小国结成同盟网络,但只能起补充作用。但这都是法国的一厢情愿。1922年,法国出兵鲁尔区,使得法国和英国公开碰撞,最后,近乎彻底的外交孤立、急剧恶化的财政状况和德国的抵抗使得法国听任英国摆布,强硬预防政策破产,法国的权势和意志一蹶不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9
Q

英德协调和英国半面包容的祸患

A

鲁尔事件后的十年,英国政策的核心是英德协调。具体就是包容德国,制衡法国,孤立和隔绝苏联,促使欧洲经济复兴。英国不认为东欧领土现状合理正当,为德国向东扩张留有可能,也给了英国安抚和笼络德国的余地(半面包容)。但是德国抗拒《凡尔赛和约》,和苏俄进行接触,订立《拉巴洛条约》,冒犯而来英国,法国因此恐慌。
德国上台的斯特莱斯曼虽然希望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但其从实际出发,和英国合作,逐渐变更现状。英德迎合的首要标志是《洛迦诺公约》。德国的动机:确保鲁尔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缓和德法关系,促使莱茵左岸协约军队提前撤离,并且为和平修改德国东部边界留有余地。英国动机:促成法德和解,把德国纳入西方大国俱乐部。给予法国的是有限同盟,即只保障法比和法德边界。最后,德国仅被要求不以武力改变东部边界,却没有任何约束措施。
法国在鲁尔事件和《洛迦诺公约》后,完全放弃了独立的对外政策。法国外长白里安认为法德差距过大,只能缓和法德关系,还要依靠英国和国联的集体安全制度。法兰西成了英国的俘虏,马奇诺防线的建立体现了法国的萎靡,且无意于东欧盟国的命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0
Q

纳粹挑战面前法国的瘫痪和英国的绥靖

A

1933希特勒上台,实现了国内集权统治,伪装德国外交政策不变,然后退出国联和裁军讨论,1935希特勒宣布德国军备不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和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并且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之后,实现德奥合并,攫取苏台德地区,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还有消灭波兰,全在于英国的姑息的法国的瘫痪。
法国社会在30年代的经济打击、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中处于奔溃状态中。军界心理瘫痪和麻木不仁。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使得德国不用担心两线作战之险,法国对东欧的贸易壁垒使得东欧依赖德国;1935年的法苏同盟因为波兰的不加入和巴尔都后继者的对于英德的恐惧而形同虚设;法国在遏制德国扩张的问题上依赖英国,而英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最不可依赖的。
英国也十分虚弱。经济虚弱:世界性萧条和以邻为壑的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生产急剧跌落,外贸萎缩,航运、保险和海外投资的锐减不能弥补其贸易逆差。民族心理虚弱:帝国自处,自由国际主义,还有和平主义倾向;国家议程几乎集中到国内改良和社会福利问题,迟到二战开始才开始大力发展军备。英国的虚弱还出于大战略困境:自治领和殖民地的牵制;还有同时遏制德日的难题。而那时美国中立,苏联在体系之外。同时,英国的领导人,如鲍德温和张伯伦都外交卑俗,虚妄,懦弱。张伯伦:缺乏政治才能,欧洲必须以英德法意相互协调、共同主宰为秩序基础,认为集体安全、小国权益和禁止侵略等徒劳无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1
Q

二战和美国在欧优势的确立

A

外部力量突入欧洲,决定性的挫败了单独一国称霸的图谋,结束了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最显赫地位。
富兰克林·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的孤立。1937年以前,罗斯福对法西斯持消极无为的态度,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普遍,经济大萧条后注意力在国内救济和复兴方面,同时对战争深恶痛绝。但是,随法西斯的加剧,1937发表检疫隔离演说,这是其转向,虽然孤立主义仍盛,但国会同意美国大规模扩充海空军备。慕尼黑协定是罗斯福态度的真正转折点,罗斯福最大的历史功绩,或许在于说服了有孤立主义情绪和自我安全感的美利坚民族,使之转变成为法西斯的克星。在英法对德宣战后提出新中立法案并使国会通过。美国对于德国若控制欧洲的思考:贸易要按区域集团的方式重新构造,对国内的干预影响自由企业制度,破坏个人权利,希特勒占有有田和产粮区等也会威胁美国的军事安全。因此,美国随后通过租借法案,摧毁大部分德国舰艇,然后对法西斯宣战。美国的优势地位是决定盟国战略的最重要因素,美国倾向于集中优势兵力迎头打击德军主力,力求在尽可能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并且,英国必须遵从美国的权势。1943年,美国支持俄国,促使英国不得不收回盟军分兵巴尔干的主张,承诺横渡海峡的战役。这是二战后两极世界的最初征兆,根本上是美英力量对比决定的。罗斯福参战不是要恢复欧洲的旧均势,而是要建立威尔逊的新国际秩序。1941年,《大西洋宪章》(对英优势的体现)有威尔逊的自决原则,自由贸易和裁剪军备。英国一再让步,美国占据了绝对优势。美国的优势还表现其反对秘密外交,因此英苏在巴尔干划分势力范围按照“百分比协议”(英国在希腊独大,致使在希腊革命时,斯大林没有给与帮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2
Q

二战和美国东亚太平洋优势的确立

A

日本是一战的受益者,在东亚独霸。日本通过二十一条控制中国(第一至第四款,山东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南满和内蒙东部成为事实上日本殖民地)。控制了德国太平洋岛屿。美日争斗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日本优势下的美日争斗,这在巴黎会议上处理山东问题上达到了顶点,第二阶段1921年华盛顿会议,日本受挫。美国就是要恢复远东平衡。
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四国公约》确定取消英日同盟;《五国海军协定》为日本规定了只及美英两国各一半的战舰吨位比例;《九国公约》宣告维护中国独立、主权、领土和行政完整,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各国机会均等,日本的“二十一条”实际上被宣布非法。华盛顿体系实际上是美日均势,这个前提之一是日本被约束和自我约束,第二是美国能维持足够的介入和进行有效的干预。但九一八事变后,就都不存在了。918后,史汀生主义:不承认日本侵略的合法性,罗斯福在第一任期内,也对日本相当软弱。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逐渐抗日。有了检疫隔离的演说,给中国提供贷款。法国败降和英国抗战,日德意结成轴心,日苏中立等使美国转向,而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是美国对日政策决定性改变,美国冻结全部在日资产。诱发了珍珠港。最后,珍珠港事件开始了美日之间的全面大冲突,日本被彻底征服,美国确立了东亚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43
Q

国力极端羸弱情况下的苏俄对外政策

A

苏联的全部历史是沙俄的延续,即俄国的强盛总是和俄国的虚弱并存,权势大起或大落,这是由地缘政治、民族心理和文化以及制度因素决定的。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羸弱至极,但是奉行革命外交,号召无产阶级用革命斗争来争取国际和平和被剥削群众的解放。俄国否定传统的国际法。但之后,俄国要关注如何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巩固起来,因此有了《布列斯特和约》。一战后,俄国和德国以《拉巴洛条约》为开端,形成战略伙伴关系。1922年热那亚会议上,苏联在欧洲外交舞台正式亮相,符合外交官规范。列宁提出了作为帝国主义时代周期性战争之间的间歇和国际阶级斗争特殊形式的和平共处。1924年,所有欧洲大国承认了苏联。俄国更加开放,建立和西方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往来,缓和和周边国家关系,支持民族自决。1919年的国际共运组织也表现了这一趋势。

44
Q

斯大林和苏联国力的剧增

A

不断革命:在国际范围内,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舞台上,苏联大力支持革命,不惜以自身安全为代价。
斯大林按照实际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去制定对外政策。1927年时完全战胜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及其支持者。斯大林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强制集体化(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进行了大清洗。虽有弊端,但导致国力剧增,成为新兴工业大国,保证了它在二战的生存和胜利,成为除美国之外最强大的国家。斯大林的功和过难以分离,互为因果。

45
Q

苏联的内在虚弱和斯大林的外交

A

强制性集体化使得农业大破坏,工业生产失调,产品难以更新,军队的将官和校官在大清洗中消失。苏联的虚弱使得斯大林希望和德国交好,但是德国并没有这么做,因此苏联在1934年加入国联,和法国、捷克斯洛伐克订立互助同盟。但是苏联的努力并没有很大成效。英国希望德意法英四国协调,而不是反对德意的联合阵线;对于法国,依赖英国,法苏盟约一纸空文。此外,大清洗和暧昧的苏联外交加深了西方对苏联的不信任感,其外交风格的暧昧迂回则加深了这样的感觉。慕尼黑协定后,苏联主动向德国示好,1939年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认为给了苏联备战时间,又将波兰东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划归苏联,得到西部缓冲地带。但是,另一个角度,协定的签署使得德国不再担心两线作战,从而肆无忌惮发动战争。这个比英国的绥靖政策更甚,因为和德国瓜分了小国,其目的在于保护自己而不是为了防止战争。还有,德国攻打波兰后,英法还宣战,但苏联还物资帮助德国。

46
Q

二战和苏联权势的兴盛

A

1941年的苏德战争是世界格局变化的关键事态。希特勒攻打苏联的根本原因除了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狂热和征服整个欧洲大陆的帝国野心外,还在于对苏联潜力的低估和对英战争受挫后的新战略。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是它的宏伟国力。苏联有充足的人力,有辽阔的疆土,有无比的战略优势。因此老毛奇的大规模运动歼灭战在苏联完全失败。重武器的生产数量极多。苏德战争的结果,是西部边界大幅度西移和它对东欧控制权的确立。此外,根据雅尔塔秘密协定,重得萨哈林岛南部,兼并千岛群岛,恢复了在中国东北的实力范围和特权;在德国和奥地利占领着苏占区,朝鲜半岛北部驻军。总之,苏联有了欧亚大陆上首屈一指的权势。

47
Q

全球国际体系的新构成

A

美苏格局的国际体系有看起来矛盾的状况:一方面,这一体系本身的全球性质和同样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达到高潮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解放,表现了现代世界政治在地理和文化上的扩展;另一方面,德日英法意这样中等国家权势的衰落和美苏的兴盛,表现了国际力量等级结构顶层部分的收缩或集中。二战后的世界由扩展和集中的双重效应决定。
国际体系由欧洲、美洲和东亚太平洋体系变成了美国领导的大西洋体系、苏联主宰的苏联-东欧体系以及依美苏两国和当地力量合成作用运行的东亚体系。大西洋体系不是为了缔造世界均势,而是为了维持美国在几乎所有各大功能领域的显赫优势或霸权。这个体系的维持和运作是依靠基本利益大体一致基础上的相互协调,是一种基于相互依赖和广泛认同的“多元安全共同体”,不存在武力威胁。
苏联的体系就是靠苏联的强制性的旨意执行,在东欧的军事存在是主宰这个体系的终极手段,威慑西方,防止东欧国家造反。勃列日涅夫主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不得与世界社会主义利益对立起来。但是维持价格高昂,这也损害了苏联的发展,加剧了经济上的低效和政治上的脆弱,是解体的原因之一。

48
Q

美苏关系史的基本性质和冷战的特质和历程

A

两国都有改造国际社会的长远目标,不时面临具体需要和长远目标互相抵触的形式,这些形式要求它们主要根据现实环境和当前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决定有关政策,进行协调、达成妥协和谋求合作。美国相比苏联相对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
冷战是两大国既非和平也非战争的对抗和竞争状态。一方面,冷战有传统性质的强国利益冲突内容,有鲜明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含义,另一方面尤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真正的特征。还包括史无前例的核军备竞赛和冷战自我控制机制,后者使两国对抗和争斗但不兵戎相见。
冷战的起源上溯到二战间苏联和西方盟国间的矛盾,战后两年内,冷战因美苏关系加剧,20世纪40到50年代最高潮。斯大林去世到60年代初,先缓和继而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的10几年,欧洲局势政策化,美苏军备控制谈判取得进展,冷战缓和下来。70年代后,苏联在第三世界频繁的干涉使关系紧张,直到戈尔巴乔夫上任后缓和。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结束。

49
Q

冷战起源的历史说明

A

战时对苏租借和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促进了美苏间的对立,在卫国战争中的头两年,由于运输困难等,美国向苏联实际交付的租借援助物资大大少于其承诺,加深了斯大林历来持有的对西方的怀疑和反感。乔治·凯南的八千字长电报认为苏联的国内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决定它谋求无限度的政治扩张,美国不能依靠外交谈判与之打交道,而必须要凭实力抵制其扩张,而不引起美苏战争。美国支持冷战的行动:支持丘吉尔在美国发表著名的富尔顿演说,其中强调只有凭实力才能阻止苏联的无限扩张;在联合国就苏联未及时在伊朗撤军与其摊牌;维持核垄断的“巴鲁克计划”,排除和苏联协商建立原子能国际管制的可能;鼓励土耳其拒绝关于苏土共管黑海海峡和建立苏军基地的要求;在德国问题上,公开宣布美国将努力实现西方占领区的统一,即建立西德国家。1947年,杜鲁门主义将世界政治归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的两极对立,使其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美苏关系由冷战支配到此毋庸置疑。

50
Q

冷战起源的理论说明

A

国际体系层次:
填补真空论。德约:冷战结束后,有沦落为权势真空的危险,而东西方冲突不容许有真空的出现。海勒认为消灭德国后权势要由美国或苏联来弥补。
安全两难:概念由约翰·赫兹提出。即使在无政府状态下,一国总是担心被其他国家侵害,因为为求得安全必须追求实力和权势,而这令其他国家不安,因此追求更大的实力和权势以防不测,结果是循环不已,权势竞争步步升级。
均势:凯南认为,美英要制衡德国和苏联,必须和其中一个合作,而结果是合作者占领东欧大部分,成为美英必须再予以制衡的对象。

国家层次:美国国民中间的厌苏情绪和反共意识形态;美国巨大的实力优势一方面刺激了扩张和创设美国世纪的欲望,另一方面认为它能长期遏制苏联,直到政权瓦解。而在苏联层面,凯南的长电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后初期苏联对西方的政策,促成了冷战。

51
Q

美苏冷战格局的完全形成

A

1947-1949年完成,尤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计划、西德国家的成立和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连同东欧剧变。马歇尔计划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决定性启动了中西欧复兴和一体化进程,铸造了新的美欧模式。马歇尔计划的首要动机,在于拯救中西欧经济,防止革命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美国和英国“双区”和法占区经济合作,准备建立西德,单独货币改革,使苏联实行了“柏林封锁”,美苏第一次危机。斯大林不能达到目的。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不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标志冷战对峙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战略界限最终落定
北约的缔结:西方国家的主动,1948年英法比荷卢森《布鲁塞尔条约》;苏联封锁柏林使得美国加快了缔约过程。虽然西欧国家不愿意,但美国希望把西德并入北约,同时增加各国的安全感。虽然凯南本意不想把遏制政治化和军事化,但杜鲁门的遏制是军事化倾向。特别是苏联原子弹爆炸的成功和中国的建立,杜鲁门因此认为自由世界处于危险。1950年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认为苏联势力十分可怕,自由制度在任何一处的失败就是在所有地方的失败,美国必须大力扩充军备,美国从此走上了全球干涉主义和黩武主义道路。
苏联方面:1945-1947年,苏联对东欧的控制主要在外交和防务上,而不涉及内政,各国相应有自主权。但是从1947到1949年,马歇尔计划使美国担心东欧国家可能被吸引到西方一边;马歇尔计划标志的美国在欧洲长期存在的迹象,加上西德复兴的前景,使斯大林担心被敌对阵营包围;东欧各共产党之间的政策差异和行动分歧越来越多,斯大林担心会危及苏联的支配(南斯拉夫)。因此,斯大林取消东欧共产党自主权,实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政领域的改造,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共产党一党执政,畸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取消私有制,践踏法制,限制宗教等。1950年,与西方极端截然对立的苏联-东欧集团完全确立。

52
Q

冷战的最高潮

A

朝鲜战争爆发后三年是最高潮阶段。朝鲜战争使美国决定性的落实新的全球战略的战争:出兵朝鲜,将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显著增强对法国印度支那殖民战争的援助;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建立美日、美韩、美菲、美澳军事同盟;数师美军派驻欧洲,设立欧盟最高司令部,北约成为真正军事实体;联邦德国重新武装,纳入西欧或北大西洋军事同盟体系;增加美国军费开支。这使得苏联军事负担沉重,成为最大输家。另外的最高潮反应: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和苏联的清晰内部敌人运动,仇视美国运动和反南斯拉夫狂暴。

53
Q

冷战最高潮过后的两大对抗浪峰

A

第一浪是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第二浪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

1958柏林危机的原因。取消西柏林成为民主德国人逃去的门户,从而帮助维持民主德国政府的有效生存;向美国施压,使其保证不让联邦德国染指核武器;用此来打动中国;遏制美国第二次台海危机采取的强硬行动;离间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和美英法盟友之间的关系。1958年苏联照会美英法三国,若不在6个月内将其占领军撤出西柏林,使之成为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和“独立的政治单位”,苏联将和民主德国单独订立和约,将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交给更倾向于搞柏林封锁的民主德国政府控制。1961年,赫鲁晓夫重提关于西柏林的最后通牒,第二次柏林危机开始。肯尼迪希望和苏联协商解决,虽然表面上咄咄逼人。赫鲁晓夫危机开始后两个月筑起柏林墙。最后,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宣告了三大事态结束,即柏林平息危机,赫鲁晓夫的恐吓外交破产。

第二次是勃列日涅夫主政时期,自70年代中叶,在亚非两周频频进行军事干涉,以追求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最重要的例子就是入侵阿富汗。而美国1979年随苏联入侵阿富汗改变了对俄国人的看法,认为这是二战以来对和平的最大威胁,而里根的入主白宫则增加军费,研制新武器等,星球大战,这都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导致苏联解体

54
Q

冷战期间的缓和或局部缓和

A

1953-1956,欧洲领土和现状确定下来,斯大林去世,对抗气氛缓解。奥地利问题得到解决,美苏英法在日内瓦举行最高会晤,苏联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62古巴导弹危机后,也是缓和时期,在核军备控制领域取得重要协议,包括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8年防止核扩散条约以及1972年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联邦德国推行东方政策获得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呼应,1975年在赫尔辛基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军备控制领域和欧洲的缓和未能掩盖美苏在欠发达世界的争夺、对立和竞争

55
Q

冷战对抗的基本特征

A

美苏冷战对抗有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在于其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性质,第二在于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第三是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第四是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56
Q

冷战对抗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含义

A

全球性规模。整个冷战期间美苏不断评估世界各有关地区的战略价值,他们的地缘政治就是按照世界地图进行的超级强国权势斗争。旨在遏制的地缘战略分为两种,一种是周线防御,像杜鲁门主义和国安会68号文件显示的那样,内月牙形所有部分为重要,要用保全该部分所必需的力量制止之,而不考虑可用资源的限度;另一种为“要点防御”,区别不同地区的重要性,集中有限的资源,守护重点地区。以国安会68号文件和朝鲜战争为转折点,由后者变成前者。艾森豪威尔时期,“多米洛骨牌”成为此后数届政府决定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将中苏外围各国概念化为可能连锁倒下的多米洛骨牌,因而必须防止其中任何一块先倒下。这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军事干涉的地缘政治逻辑。但是在欧洲,美苏两国形势简单的多,就是两个国家的战略僵持

57
Q

冷战对抗的意识形态色彩

A

国安会68号文件极端的表现了意识形态至上,决策的根本出发点是被意识形态化了的世界政治本质:自由思想对奴役思想,自由制度对奴役制度。美国认为国内制度的极权主义是苏联对外行为的根本原因,杜鲁门1949年开始追求的目标是促使苏联和东欧内部发生根本变化,激变战略:通过煽动性的敌对宣传和隐蔽行动,在苏联东欧助长社会紧张,加剧或激发反政府的情绪和造反行动,争取由苏联和东欧内部的反对势力搞垮政权。比如欧洲电台和解放电台,还有解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副本。但随斯大林去世和东西缓和,演变取代激变,成为主导战略。完全形成于苏共二十大之后,演变的内涵即使逐渐的根本改变国家性质。80年代,随东欧大动荡和里根执政,激变由回来,表现为壮大了波兰工会。
苏联方面的意思形态色彩不如美国浓烈,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苏联往往处于安全或权势扩张等实际利益考虑而将意识形态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但信仰、合法性需要和追求对第三世界激进国家和全世界激进运动需要坚持其社会主义大家庭领导者的意识形态身份。

58
Q

美苏军备竞赛

A

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是美苏冷战的重要方面。原因:国际体系层面:国家对相互抵触的地理的追求,连同往往由此而来的互相猜疑好恐惧。冲突在军备领域导致安全两难和在加强军备方面的作用和反作用互激效果。国家层面:包括利益集团的影响,国家经济状况和政府财政信念、流行的战略理论观念、技术的发展和变更状况。

美国在试验成功原子弹后,苏联在1949年爆炸成功,再加上朝鲜战争的刺激,美国地面部队增加两倍,增加北约盟国军队数量,但是杜鲁门的政策招到了不满。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随后他和国务卿杜勒斯强化了核武器在美国武力构成中的中心地位,扩充空军,削减陆军。“新面貌”核心就是“大规模报复”,苏联集团在任何地方的任何种类的侵略都可能招致美国对苏联及其盟国境内核打击,从而使美国用较小的代价保证自由世界的安全。

对于苏联,20世纪50年代和美国相似,但是1955年,赫鲁晓夫注重核武器的发展,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美国大为震惊,是50年代美苏军备竞赛中最具戏剧性的事态。这使得“大规模报复”丧失了可信性。肯尼迪发展“灵活反应”能力,能以核报复对付核打击,以常规战争对付常规侵略,因此美国的常规力量和核力量都大幅度发展,到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形成了核潜艇、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三足鼎立的战略武器系统。1964年继任的勃列日涅夫倾苏联所有,基本上和美国在核武器和常规力量上平起平坐,美国和苏联因此开始局部抑制核军备竞赛,分别是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定》。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里根开始实施旨在截击苏联核导弹、从而威胁剥夺其核攻击和核报复能力的“星球大战计划”,最后以苏联的失败而告终。

59
Q

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A

使得两国始终保持和平状态。美苏关系构成了一个有其最低限度共同利益和共同准则的国际体系,最低限度共同利益就是避免美苏战争,最低限度共同准则就是不把战争放在优先地位。两国之间的规则:1 危机处理,防止美苏间包含严重的直接军事冲突风险的局势升级为战争 (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2 防止美苏各自的盟友之间的冲突发展为两国的直接碰撞(朝鲜战争) 3 美国或苏联不在被对方认为是至关紧要的实力范围进行任何武装干涉,其他形式的干涉尽可能的审慎和隐蔽(1956年波匈事件)

60
Q

当地力量、全球战略和全球性竞争

A

世界政治的两重性:地理上扩展;统治中心数目减少。集中和扩展的结合效应是冷战的全球化。1955年起,赫鲁晓夫对欠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军事援助。客观的说,苏联权势的兴起有助于欠发达国家反对西方统治的斗争。美国在欠发达世界被动的多,它站在殖民者以及封建半封建势力一边。迁就西欧殖民国家有损于美国的影响和地位和威望。

新独立的国家对美苏都有戒心,采取中立政策,这是第三世界国家中间最典型的一种对外态势。但是美国不认同中立政策,比如撤销了对阿斯旺大坝的援助。对于苏联,赫鲁晓夫之后逐渐接受,被认为是“新的强大因素”,总之,美国在欠发达国家进行的冷战竞争中显著落后

61
Q

美苏与东亚的革命和拉美的变更

A

一般来说,亚洲和拉美出现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的激进运动,美国会以抵制共产主义的名义反对和干涉,结果是该国寻求苏联的帮助,或增强和苏联的联系。
美国在1949年以后的20年里,其东亚遏制(主要是越南)是由意识形态、情绪和被扭曲了的国家利益观驱动,在越南遭到了立国以来最大的失败。

在拉美,1954年,美国颠覆了危地马拉阿斯本政府。1959年,卡斯特罗多的古巴政权,到1960年米高扬访问古巴,古苏两国达成贸易和经济援助协议。1961年,美国发动的猪湾入侵惨败,往后对古巴经济封锁和政治颠覆。1962年导弹危机时,冷战在拉美有了它最极端的形态。

62
Q

在中近东和非洲的美苏竞争

A

是欧洲殖民地衰退或瓦解的结果。埃及的纳赛尔坚持中立主义外交和民族主义,比如在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上,在这个问题的反复拉扯中,英法实力急剧衰退,苏联赢得了好感,于是196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美国包围中东各国,艾森豪威尔主义是中东冷战宣言,犹如杜鲁门主义是欧洲冷战宣言那样。

1967年中东战争,在这个六天战争中,以色列先发制人,阿拉伯失败。苏联因祸得福,成了埃及和叙利亚重建军队的靠山。美国方面,1967年战争成了它和以色列建立真正的特殊关系的开端,美国的战略利益向大力援助和保护以色列一边倾斜,或者说以色列成了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战略资产。1973年埃及的萨达特实行了亲美政策,苏联在中东的影响从此衰落。

在非洲,苏联和美国在刚果和安哥拉有争夺。

63
Q

冷战与苏联危机

A

苏联的瓦解最终结束了冷战,和其诞生一样,苏联的瓦解是20世纪里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殖民统治普遍崩溃之外最重大的政治事态。原因:1在欠发达世界的广泛介入和干预(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弊大于利。从大战略角度看,提供了一个目标超越能力、权势过度伸展的典型,比如在阿富汗。2 斯大林以来异常沉重的军备竞赛负担无法承受,比如里根发动空前的重整军备,给苏联造成了巨大压力 3苏联用以维持东欧势力范围的那套机制僵硬刻板,导致政治上脆弱经济上低效。东欧是苏联的负担,加剧了经济困难,从而引发社会和民族矛盾

此外,冷战环境和冷战思想的束缚非常严重损害了通过改革尝试纠正苏联内部弊端的可能。缓和时期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苏联和西方国家间的人员、信息、文化和经济交流对苏联瓦解起了作用,是渐进性和长期性的。

64
Q

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和苏联的瓦解

A

提出了“新思维“,其理论核心就是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当成全球统一的国际社会,将苏联当成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斯大林的两大阵营论。新思维在理论上强调国际相互依存,废除分立和对立;强调普遍共同安全,废除国家军事自助;强调全人类利益,废除国家利益和阶级利益。主张遵从国际规范,使苏联得到西方国际社会的接纳;以普遍的人类价值为第一指导,解决当代世界的各种问题。就实践动机而言,就是要淡化外在威胁,急剧收缩乃至取消苏联的国外势力,和西方全面和解。脱缰似的国内政治变革加上对外政策转型,是苏联瓦解的直接近因。

65
Q

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A

美国取得了四大根本成功:1美国已与传统民族心理和政治文化不那么吻合的坚韧,组建和维持了一个总的来说有利于自己的力量对比优势格局,长达45年;2 美国组建和领导了成功的国际联盟,虽然成员有差异,但维持了下去;3在战后的权势竞争中,美国相比苏联更持久 4 美国的战略都完成了美国社会要求它完成的大部分任务,同时没有伤累国家。

很大程度上,冷战是20世纪初以来国际体系内的力量分布格局越来越趋于极化的后果,反过来,冷战有作为基本原因,使这极化趋势在一些重要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那就是在一些重大问题领域和重要地理区域,形成了非常显著的美国霸权。另一方面,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宽待日本和德国,使其成为一流强国,并成为竞争对手;同样,马歇尔计划开启了欧洲一体化,使得欧洲日后成为美国竞争对手;因为远程战略武器和反美恐怖势力,结束了美国地理位置上的不易受伤害性;最后美国从二战前的后方强国变成了代价高风险高的前线强国。历史可能最终证明,冷战的真正结果并非美国的真正胜利。

66
Q

德国历史和民族道路的特殊性

A

德国晚了好几个世纪才成为民族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和同族奥地利并存,因而可谓残缺不全的民族国家。以德国为战场的三十年战争使之丧失三分之一人口和无数财产,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则使德意志的极端分裂合法化。此后的两个多世纪,法国等的国策就是使其分裂,甚至成为了道德准则和法理,这也得到奥地利和普鲁士认可

造成三个后果:1 不具备深刻和广博的目的观 2深深的不安全感,因此总加强军备 3 极端顺从权威。这些和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结合在一起,有助于促成德国的军事帝国主义。

67
Q

第二帝国的世界强国追求

A

在俾斯麦时期,并不追求军事帝国主义,只是为了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得和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是强烈的憧憬和追求,想突破欧陆狭隘界限,造就世界均势,如德约所说,1914年以前,德国的思想家大都一致认为德国的历史任务是将欧洲军事转变为一种包容全世界的均势。
军事强权是追求世界强国的主要手段,在威廉二世治下这种气氛举世无双,这种气氛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威廉二世德国的侵略性有社会基础,那就是特殊利益集团(容克,陆海军,重工业)和公众舆论。此外,“世界政策”还有层次上原因,除非德国取得世界强国能力,否则它就容易受英国这样拥有此等能力的国家的伤害。
一战期间,德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都是要在地位、资源和权势范围三方面使德国成为世界强国。大战爆发的前几年,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支配;随着海外联系被切断,想在中东欧建立资源高度自给自足的国家集团,由德国领导,成员包括在经济上和德国连为一体的所有中东欧国家,但宰相霍尔维克希望包含俄国在内的东部疆域;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支配德国外交后,其帝国目标的最大展示就是《布里厄斯特和约》,这是从威廉二世到希特勒对外政策的过渡形态。
德国的战败,原因:各国惧怕类似于布列斯特和约相同的和约;国际体系结构原因,地处中央的德国势头太猛,需要各国的联合反对,维持均势。

68
Q

纳粹暴政的根源和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

A

纳粹兴起的两大土壤,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的社会政治状况和德意志的主要思想传统。前者:1 旧统治阶层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2 社会民主党中、右翼势力保守和懦弱,无力捍卫共和体制 3 大恐惧(害怕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害怕特别迅猛的现代化)。后者:三十年战争形成的历史状态,体现在其浪漫主义潮流上,实质是逆反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浪漫主义迷恋死亡、崇尚神秘、颂扬暴力,从精神方面支持了纳粹主义。第二个就是德意志思想的精髓—19世纪德国哲学。费希特:犹太和拉丁民族腐朽不堪,德意志人绝顶优秀;黑格尔:国家上升到拟神地位,强调其支配个人的无限权力;而尼采等人,贬低理性,颂扬暴力,崇拜领袖等,这些和种族主义观念或情绪一起,直接促成了纳粹主义。

对于一战后德国的命运而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是那套以大陆扩张、武力征服和种族统治为根本的德意志世界强国思想。他是最凶残的种族主义者,奉张伯伦为其精神导师,雅利安人是优秀民族,纯种日耳曼人是雅利安的精华。这个和生存空间论(豪斯霍费尔:种族作为有机体,和它赖以生存和繁盛的领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若领土不扩张,种族必然腐朽下去)一起,成为希特勒国际政治观的核心和纳粹疯狂侵略的首要动力。反犹主义占有突出地位。

69
Q

希特勒的世界强国追求

A

征服法国,然后东征,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和包括但泽在内的波兰西部,然后征服苏联。然后在非洲攫取殖民地,从而成为和美国,英国,日本一样的强国。希特勒在美国参战前始终视英国为头号对手,他没有漠视英国的坚强的民族性格,没有看轻英国的优越的战略位置,强有力的海空武力等,他希望和英国平起平坐,他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英国始终不接受其世界强国的地位。希特勒同时轻视了美国。
德约:只要有欧洲大陆被其内一个超级强国统治的危险,欧洲侧翼已有的世界强国就会出于共同利益来阻止这危险。德意志的民族抱负至多只能是欧洲强国而非世界强国。

70
Q

和平扩张抑或帝国征服:日本的军国主义选择

A

和平扩张主义出于对西欧北美强国的了解,和模仿意愿。
军事帝国主义作为另一种选择,在明治维新后开始,恶性的发展起来。明治重臣山县有朋强调发展军事帝国主义,认为朝鲜决不能让清政府控制。他的安全理念和极端民族主义和强权政治观结合起来,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以甲午战争和10年后的日俄战争为标志,日本做出了对自己和东亚命运攸关的选择,那就是发展军事帝国主义,直接导致一战后日本权势的扩张。日本夺得了台湾等地,俄国的干涉还辽使日本人产生了仇恨,何况其控制的东北也是日本下决心争夺的。对付俄国的关键之一是1902年的英日同盟。对俄战争的胜利扩展了日本在东亚的帝国主义权势,激励了其帝国主义野心。日本吞并朝鲜,控制南满,和俄国分割内蒙势力范围,有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雏形。一战期间,日本趁机攫取在中国的权力,同时需注意的是军部,军部的独占性,最高指挥权,在军事行动方面不受内阁节制。

71
Q

20年代:军事帝国主义的暂时落潮

A

原因:1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困境(日本工业品比不过卷土重来的欧洲产品;米骚动劳工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等)2美国对日本的制约(《四国公约》取代英日同盟,《九国公约》将机会均等和维持中国独立与完整规定为国际共同规范。威尔逊主义在东亚压倒了军事帝国主义)3和平扩张主义思想在日本的暂时复兴(战后,和平扩张主义是日本政坛的主流,承认美国力量的优势,主张协调外交)
另一方面,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仍然存在军部帝国主义阴影。军国主义信奉者认为日本必须进行首先针对中国东北、然后针对华北的武力扩张,以保证可靠的独占性原料来源和市场,并且奠定必备的基础,以实现其教化和统一其他亚洲人的使命

72
Q

当前日本的国家方向选择问题

A

日本对其军国主义的历史罪行认识和反省不够,淡化、掩饰和忘怀其军事侵略和施暴的历史;日本决心做正常国家,成为政治甚至政治军事强国;多数日本民众变得右倾化和民族主义化,有中国威胁感。日本人认为正常国家第一有大国的政治影响力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第二是有联合国宪章内正常的军事权利。集中于谋求“商业福利”性质的国家目标就是具有二战后民族道路连续性的未来日本应有特色,而如果其专注于美日同盟框架内的“专守防卫”,则会有问题

73
Q

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历史轨迹

A

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打开时,现代世界和中国大致隔绝的状况结束,中国被纳入了权势中心为西方列强的国际社会,其行为规范是西方“文明标准“及其界定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关系: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成立,然后20世纪70年代主动加入。所谓国际社会,是有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共同规范和共同运作机制的国家群体,呈现有秩序的社会状态。这个体系以西方国家为侧重,发展于19世纪。西方的扩展引发了不发达世界的不同反应:抵抗(抵制国际社会的扩展,抗拒其规范和不平等地位,力图置身西方权势之外)、屈服(接受不平等,受压迫的地位,被迫服从西方规范,但仍然有不顺从发生)、趋同(趋同于国际社会主流,追求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造反(脱离现有社会,建造新型国际社会)、协调(一边改造自己,一边改造国际社会)。中国的阶段:1840-1860,抵抗;1860-1919,屈服;1919-1949趋同;1949-1971造反;1971以后协调。

74
Q

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趋同倾向与造反倾向

A

一种是在国家组织和国际行为方式上较主动地趋同于西方,争取其认同,从而逐步取得在现有国际社会内的改良的道路;第二种是将中国的被压迫被歧视归因于现有国际社会根本性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独立自由无法在此框架内通过西方的允准而实现。要建立新型国际社会。前者是改良派(北洋和国民政府,以夷制夷),后者是革命派(共产党)。前者的渐进性和有限性不能不满足现代民族主义者。后者始终有革命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励和列宁国际政治观影响,都是否认现有国际社会的。范式的三种形态:国际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两者结合。推进国外革命,否定现有的国际社会法律规范。处理实际事务则从利益和现实出发。中国的矛盾:加入国际社会,还是脱离。美国为何遏制中国:中苏同盟,出兵朝鲜,援助越南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支持其他民族解放运动;中国本身的共产党革命使得美国的权势受到破坏,损害了美国世界领导者的自尊自信。
1949年后20年中国对外关系的根本性质:1 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抵制中国2中国抵制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非西方国家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的大规模造反;还有中苏同盟,出兵朝鲜,帮助在越南抗美,支持其他民族解放和革命运动等)。

75
Q

中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

A

首先,中国改变了过去对现有国际社会的总的抵制态度,开始严格遵循国际社会的共同规则,参与国际政治的大部分运行机制,中国将广泛参与国际社会并为此遵循其共同规则当做现代化的一大条件,当做中国求富求强的前提,因此,对外开放被当成国策。第二,不按阶级划分,而是按民族国家作为国际政治的基本单位,按照国家利益理解各国的对外政策和确立自身的政策。
一个全局意义的变化在于中国改变了过去认为大国间战争很难避免并且认为迫在眉睫的观点,邓小平提出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主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的“社会化”:一个社会的新加入者将该社会的规则和价值观念内在化。就是上面所说的。中国社会化的外在表现:与西方和世界的外交交往之外,还有非政治交往,形成相互依赖之网

76
Q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三个典型阶段

A

巴勒克拉夫总结的三个历史阶段:1原始民族主义的准备阶段(西方激起了以仇恨西方人和眷恋旧传统为主要特征的反抗运动)2 现代民族主义的真正出现(开明精英领导,社会基础由城市部分有产者和知识分子构成,目标是争取民族权利和政治文化进步)3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勃兴和大发展(动员大众,组织进一个旨在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的运动中去。和第一个阶段比,不徒然眷恋过去,与第二阶段比,在于广大的社会基础)

77
Q

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出现和兴起

A

代表是中国印度和土耳其。
中国:甲午战败后,两大原始民族主义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905年,上海总商会为抗议美国,发起大规模抵制美货运动,可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开端。而之后的湖广铁路保路运动和反对二十一条而起的抵制日货是现代民族主义广泛兴起的标志,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上述的第三个阶段。

印度:国大党的领导,然后是甘地领导下进入第三个阶段
土耳其:基马尔革命
印尼,越南,菲律宾也有民族主义运动

78
Q

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出现和兴起的基本原因

A

原因有两个:1根本性的,即伴随西方入侵而来的新社会因素和当地人民固有的民族自豪和自尊感;2形势性的,包括世界政治形势的激励及其提供的机会、俄国两次革命的感召和威尔逊主义自决原则的影响。

第一个的例子:西方带来了先进的经济文化政治新力量,为民族国家勃兴提供动力,而自豪感和自尊感是深刻持久的推动力
第二个的例子:激励就是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的激励。还有一战提供了机会(英国法国等从殖民地抽调物资和人力打仗,这就需要政治让步来补偿;回来的人带来先进思想;协约国和同盟国旨在打击对方鼓动其属地造反的战时宣传起了作用)
此外还有1905年和1917年两次俄国革命,布尔什维克主义注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威尔逊主义包含民族自决的合法性。
此外还有埃及(华夫脱党)突尼斯的民族主义(宪政党)。主要在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到20世纪40年代甚至更晚。

79
Q

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列强的对策

A

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里,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有了很大发展,前面所说的第三阶段,是精英和大众,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相结合为根本特征,与此相应,西方列强的对策也从大致单一的镇压变得多样化了。

土耳其的基马尔革命是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首次重大胜利(1922年《洛桑条约》平等的签订);中国的孙中山和毛泽东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印度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使得英国队印度的殖民统治由此越来越难以维持;越南的胡志明组建越盟,二战后进行了八月革命,宣告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西方的对此的政治手段:1 向殖民地国家许诺并多少实施逐步自治,希望以此抵挡甚至消除独立要求(英国对印度:蒙塔吉-契姆斯福改革),而对半殖民地国家则以逐步放弃某些特权为让步,试图保住另一些特权以及总的影响或控制(北伐战争期间,列强基本不干涉,1928年关税自主权交还中国,1929取消治外法权)。2 实行间接统治,即保留和扶持那些从自身利益出发愿意同殖民半殖民国家合作的当地统治者,通过他们去控制和盘剥当地社会3殖民国家培育受西方教育的当地现代精英阶层,以铲除原始民族主义的危险。当然,最有用的是武装镇压。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及其内部组成是多样的,这多样性问题既来自民族运动的对内目标与对 外目标之间的关系,也来自民族运动所用的基本手段的性质。第一类是内外目标和手段都是温和的,如突尼斯宪政党;第二类是全是革命的,如中国和越南共产党;第三类是对外目标革命,对内目标改良,如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甘地引导的印度独立运动;最后是对外目标革命,争取目标的手段是改良的。

80
Q

西方统治的急剧瓦解及其基本原因

A

二战后殖民半殖民统治急剧瓦解,其原因首推民族自决、人民自决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殖民半殖民统治由此丧失了合法性。
在亚洲,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出自社会结构进化,城市化的大发展使得关心政治、了解政治和意愿积极参与政治的人急剧增多。还有三类事态有助于民族独立和解放浪潮:1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2美国为了和苏联竞争而对某些老殖民国家施加压力3民族解放运动互相团结、互相支援。
亚洲:中国,荷兰向印度尼西亚移交主权,法国则退出了越南。
此外,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有头等重要性,导致了民族主义席卷非洲;比利时退出刚果;戴高乐趁人阿尔及利亚独立,并放弃了其他法属殖民地;1974年,莫桑比克独立。
伟大的历史变革从根本上说,是由欠发达世界杯压迫民族的造反造成;与此同时,也出自西方国家的非殖民化行动。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20世纪不可阻挡的潮流。

81
Q

第三世界运动的萌发和兴盛

A

第三世界的兴起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态,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特征:1都有过殖民或半殖民的经历,这是塑造其国际政治观的根本因素2争取更大程度的独立自主3都立志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认为现存的国际经济体制是贫穷落后的重要或主要原因。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超级强国构成的权势集中趋势相对立,相交错的权势分散趋势。

第三世界政治观的萌发以南斯拉夫提出的最为系统、明确:1国家不论大小,不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必须遵循国际法的根本准则,不能干涉别国内政2反对世界分为大国势力范围 3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要建立公众、合理的经济关系

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是完全由亚洲和非洲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弘扬民族自决权利,提倡和平共处原则。20世纪6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多数,联合国议题倾向与禁止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等,西方强国不再操控世界政治议题和国家法的制定等。

不结盟运动。出于避免卷入美苏及其盟国对抗或竞争引起的危险的需要,从而有利于本国安全;出于迎合民族自主情绪强烈的本国民众需要,从而防止卷入国内部族、民族、阶层对立的激化;出于从美苏两家而非一家获得经济援助。这是一种积极的中立主义,即试图调停和缓和冷战以及与冷战密切相关的其他国际争端,主张持久和平、国际平等公正和民族普遍解放的国际秩序。

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试图团结起来改变现存世界安排的努力发展到高潮,那就是七十七国集团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运动。第三世界经济要求的基本性质,是要依靠他们在其中占多数的国际组织,对相当部分世界资源和财富进行“权威性”分配而不是“市场式”分配。宣告自己有权利分配世界财富,而不是强调先前的用打动西方的伦理和殖民补偿来获得财富。这和西方流行观念冲突,因为西方认为有“权利”获得资源和财富。

82
Q

第三世界运动的落潮和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

A

三大负面遗产:1多数民族压迫少数民族。比如凯末尔的土耳其 2 民族冲突,一些民族想归并其他民族。1947和1965年两次印巴战争,1975年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战争3 人权问题严重。

还掩盖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健康生存至关紧要的问题:1 经济问题 2 族裔分裂(第一是国家疆界和种族、部族或民族群体的分野严重不符,使得一个群体被分割在两个甚至更多国家里;也指一国之内多个种族、部族或民族全体之间没有足够的认同意识,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还未成为文化上的民族)3政治和社会体制虚弱低效。民族主义在一些地方严重蜕化。蜕化将民族和国家概念混同,认为每个民族都要组成一个国家,或者国家只有包含一个民族才合理,在实践中变现为分离主义。“民族主义从创立国家阶段到了打碎国家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

第三世界运动迅速落潮的原因: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抵制改革呼声;西方的滞涨的影响;第三世界国家间团结没能持续;最后的原因:印度和中国交恶,打了边界战争,还有印巴战争以及印苏准同盟,丧失了其风貌;纳赛尔的埃及谋求阿拉伯领导地位,当年阿拉伯敌人是以色列,但随着1978年埃以达成和平协议,使得阿拉伯内部龃龉;中苏分裂和竞争也产生了不好影响,等等

最后,要认识到最深刻最经久的推动力在于非西方民族的自我意识、对本民族文化和尊严的珍视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志愿。

83
Q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方民主国家

A

两战之间西方自由民主制国家的对外政策受本国公众舆论主宰。对于决策者,过于关注公职而过于倾听公众舆论而不去引导舆论(用威尔逊的公开外交来说,就是自由民主制下的处理内政的民主可以用来处理外交以防战争)。公众方面,分三个层次:1对国际事务所知很多,兴趣很大也很能表达的极少数“关心的公众”2对主要的外国有较确定的态度,对某一国际问题有所了解并有能力表达意见的公众,两到三成 3 大部分公众对国际问题无兴趣、没知识、不表达。
例子,英国首相张伯伦自己有绥靖思想,也出于当时英国避战情绪和对纳粹德国的幻想。

公众舆论除了在对外政策方面起主宰作用外,西方自由民主制国家的外交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大众环境下外加操作方式的变化,包括外交操作者的变换(由外交官变成政府首脑本人和各色代表,比如英国的劳合乔治对外交部嗤之以鼻,大搞首脑外交。不再是冷静的思考国家利益,而是用虚话来打动公众)和外交形式的交换(多国会议和最高级会晤的流行和泛滥,还有宣言式外交和议会式外交。出于对秘密外交的厌恶和对公开外交的迷信。多半是急救式的,不精确,往往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实质性问题规划的)

宣言式外交:基于公众舆论可以对政府造成巨大压力这一大众政治效应,发表旨在煽动别国舆论的演讲和声明,以便经过这舆论迫使别国政府按照煽动者的意愿行事。威尔逊是第一人,希特勒是最娴熟。议会式外交:国际联盟外交

另一个现象是外交大权落入议会之手的趋向,美国参议院不批准《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盟约。还有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的三次中立法,剥夺了美国总统很大的外交权力,束缚了反法西斯手脚。

84
Q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纳粹集权国家

A

希特勒的大众宣传战略。其上台后,大众政治从获取政权的工具变成侵略扩张的工具。极权主义独裁者不仅操纵本国的大众政治,也试图操纵对手国家的大众政治,就是用宣言式外交。希特勒用此博得同情。

85
Q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二战后的美国

A

突出是麦卡锡主义的盛行,原因:1二战后对于世界将如美国所愿的强烈幻灭感;2 遏制政策引起沮丧(苏联问题不能一蹴而就)3直接原因:中国的出现。麦卡锡主义和国安会68号文件,提供了美国此后20年东亚政策的总框架,或说规定了根本方向。越战使得公众舆论趋向限制行政当局的对外干涉,而里根政府军事急剧扩张的基本原因就是公众情绪的再度转向。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分散为各种公众集团,不同的社团和群体控制不同的问题和政策。

外交革命的积极意义:1比如美国越战反战运动,联合国大会这样的议会式外交给弱小国家提供了机会2 议会式外交使得全球问题成为世界政治议程上的重要问题 3 自由民主制国家的公众舆论有健康的本质

86
Q

大众政治与国际宣传和国际颠覆

A

大众政治和传播技术的急速发展一起使对外政策有了新手段—国际宣传。一国政府对外宣传的主要目的就是影响别国的国民或某些社会集团,然后通过他们影响该国政府,使之采取有利于宣传国的态度和政策。例子就是苏联,通过广播发射装置宣传苏联的各方面,对准了准西方的欠发达国家民族主义,使相应国采取对苏联有利的政策。

国际颠覆:大众政治的勃发使得许多国家存在可供外国利用的、规模相当大的反对派群体,这些团体又乐意得到国外支持,甚至忠于国外的或其代表的跨国性意识形态;此外,有的国家乐意对外国内战采取行动而为未其合法政府同意。例子,希特勒,在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用到过。

87
Q

“指令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A

在政府的有力刺激、资助、指导和控制下的技术进步就是“指令性技术”,它在工业高度发展的阶段上,是实现一些较大规模和系统的尖端技术创造的唯一途径。二战期间,“指令性技术创新”体制有了新的大发展,科学第一次被大规模和系统地纳入其中。原子弹的研制(曼哈顿工程)构成了科技组织规模及其复杂程度的空前的大革命

历史性的影响一些国际政治事态:英德海军竞赛,工业化的总体战,美苏核军备。战略层面:空中力量和坦克装甲车装备的机械化部队改变了战争进行的方式。比如德国当年征服波兰。

88
Q

核武器与世界政治

A

核武器在量上和质上都不同于以往的武器(跨越),跨越三个传统屏障:空间时间和常规军队,由此而来的是对领土国家的怀疑和对新的安全保障的寻求。其次,核武器一方面造成了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小国如果有核武器,使得核武器是“大均值器”。还有,大概只有无核国家能有免遭核打击和核威慑的好处。最后,核武器改变了核战争和政治的关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不适用于核战争,军事的有用性减小。核武器的摧毁力使得国家不再有重大的领土争端。

在国政中,军事力量有三项功能:1作为实战手段2作为威慑手段 3 作为强制性外交手段。核武器的真正作用是后两项。超级强国间,冷战能否转为热战在于核威慑的有效性,而核威慑的有效性取决于可信性和稳定性。核威慑要是可信的,被威慑者就必须相信威慑者既有遭到进攻后进行核报复的足够能力,又有意图。比如,美苏的核军备竞赛是为了维持核报复的可信性。

核威慑的稳定性问题更为复杂。双方要确保二次打击能力,增大隐蔽性和机动性,增加核武器数量,分散部署,加固其发射平台。装备了中远程潜射核导弹的核潜艇是一类战略武器,因为综合了大部分方法。

核战略有威慑可信性和稳定性考虑支配。美国的战略是“打击军事力量”,因为苏联更关心其军事设施,并且道义上更恰当。但是,批评者指出缺乏稳定性,因为苏联可能抢先动手。事实上,美苏都是兼用“打击军事力量”和“打击城市”两种核战略。肯尼迪末期的麦克纳马拉提出“相互确保摧毁”,1972年的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大致体现了这一思想。1980年,星球大战;再过20年,克林顿开始试验“国家导弹防御”装置;2001年,导弹防御体系正式构建,说明美国寻求绝对安全,基辛格则认为这是对国际体系内所有其他国家的绝对不安全。

强制性外交手段,就是核讹诈。但是,只能用于没有核报复能力又没有和核武器国家结盟的国家,第二是核武器的巨大摧毁力和追求的政治目的是否相称。因此,这个缺乏足够的可信性。

89
Q

防止核武器扩散

A

二战后核武器扩散有四个原因:1核科学和核工艺知识的传播,加上核反应堆和核材料的扩散,大大减小了研制和生产核武器的困难2随战争潜在破坏性剧增,某些无核国家倾向于研制自己的核武器,因为他们怀疑盟国是否会冒核打击风险维护其利益,3某些国家受到强国的严重和持久的威胁,因而对核威慑能力有向往和追求4随主权国家数目的增加,安全方面的冲突地区化和局部化,某些国家不能得到大国或安全机构的保证,倾向于自己获得核武器

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以色列已有核武器;1993-1994年,第一次朝核危机,十年后第二次朝核危机。防止核扩散需要:1争取所有大国就此达成和保持一致2确立能有效地核查核扩散行为的国际体制3如果需要采取为制止核扩散必须得制裁措施,那么此类措施的范围和力度要适当,防止被制裁国家因压力过大而走险4将制裁措施和外交说服和谈判结合起来,尽可能以外交说服和谈判为主5将制止核扩散与缓和或和平解决有关国际对抗或冲突努力结合起来,消减或消除国家获得核武器的动机

90
Q

信息技术革命与世界政治

A

当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控制、存储和传输技术,正推动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巨大转变。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权势载体的增生、权势性质的重要变化和权势行驶机制的高度多样化。新时代的‘现实政治’就是计算机政治。对军事的影响大为惊人。同时,改变了社会力量的构成,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人数增多,庞大的中产阶级形成,更关注生态、环境、人权等因素,影响国内外的政治议题。在国家安全方面,抑制了一些战争的冲突,使得信息战成为新形式,使得国家更加关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引起了跨国权势和国家主权抵触的问题,信息技术使得透明度增加,在人权、军备建设等问题上主权遭到侵蚀,尤其削弱了欠发达国家的主权

信息技术的权势效应:1 权势载体及其活动领域的互相连接 2 权势分散化 3 交往中介体和其权势的消退(股票交易所)4 无场所化 5 权势载体交往和其权势交易的加速 6 规模增大 7 不对称性。较小的竞争者可以向较强的竞争者一样拥有电子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革命对军事权势的自相矛盾的影响:1 对战争的“信息性支配” 2 不对称战争—计算机空间战争,或信息站,来打击像美国这样的国家。

91
Q

大众政治与新技术的结合—20世纪的总体战

A

作为总体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特点除其范围空前广大外,在于它们非常广泛和深入地运用了大众政治和工业时代新技术提供的总体性手段。
整个社会都直接或间接的投身于战争,广泛和深入运用了大众政治和工业时代新技术提供的总体性手段。这使得战争的真正打击目标不再是敌国军队本身,而是敌国整个社会不断向军队提供人员和物资补充的能力和意愿。战争的打击范围和破坏程度急剧增长。一战相当明显的是一场基于跨国战时经济的总体战;二战是基于全球性大众动员,并和原子弹为象征的新技术一起,决定了至少50年内世界政治的根本面貌。

92
Q

20世纪以前现代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

A

从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到欧洲国际社会规范的演变。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通行的时间大致是16-17世纪,是西方的基督教世界的普遍宗教、政治组织瓦解的最后阶段,同时是现代国家及其国际体系生成、发展的最初阶段。两大思想模式:第一是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思想;第二是以格劳修斯为泰斗的自然法国际关系思想。基督教国际社会时期国际权力和义务的载体归根结底是个人。并非只有国家可以使用暴力,也并非只有采用特定的正当方式去使用暴力;对于国际共处的另两条,国际协议被视为私人契约,国家人口和领土被视为可割让或更换的世袭财产。到了欧洲国际社会时代(18-19世纪)差不多完全改变了。18世纪,出现了将欧洲文化分开出来的意识。19世纪出现了文明标准,这成了构成国家合法性标准和国家权利准绳的一部分。文明标准,即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是国际权力和义务的唯一载体。国际规范的来源被认为完全不包括自然法,而只是由国家的实践构成、由条约和国际惯例表现的国家间共同同意。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政治理念支配了国关思想:国际政治和国家法与道德无关,国家有权去做它要做的一切,除非如此侵犯了别国的同样权利。国际共处规则改变:主权国家至高无上,垄断了暴力使用权;国家进行的战争就是正义战争,战争原因或理由正当与否被排除;对战争手段或方式的限制适用于战争双方,而不再用于“不正义”一方

93
Q

世界政治中的新力量与国际规范体系的巨变

A

20世纪的国际规范是历史的局部回归,重新出现格劳修斯的某些基本的国际规范特征,根本伦理和道德准则重现。还有就是西方“文明标准”形式上消除殆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了塑造世界的新力量。非西方吸纳民族主义是塑造新规范的一大力量,对西方的造反把头等重大的紧迫的正义问题提到了世界政治议程前列(这使得殖民半殖民消除)。另一个塑造新规范的是美国,威尔逊主义后,美国的国际规范基本方向是限制国家主权,美国对民族自决、集体安全、维护人权等有很大作用。苏联促成了禁止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等重大新规范逐渐形成。
参与塑造新规范的还有西方发达国家内的和平运动和关于人权、社会福利、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民间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绿党等民间组织增多。

94
Q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巨变

A

国际共同观念是国际规范的基础,其重大变化总是导致国际规范的广泛变动。20世纪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巨变由三大变化构成:流行或认同范围的急剧扩展;根本来源的变化;根本内容的变化。国际价值观的重大变化,特别重要的是,民族自决、人民自决和种族平等成了流行政治和伦理观念。其中更大的历史潮流回归到了自然法,公正是根本伦理,并且从正义而非秩序的角度对待社会规范的应有目的。还有,20世纪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首要特点是变革优先于稳定。

新价值观念的根本内容,除了非西方民族主义宣扬的国家平等和种族/民族平等外,还有国家间分配正义、个人正义(人类正义)和世界正义。国家间分配正义:在贸易条件、资源开发、投资分配、技术转让、债务处理等方面穷国有充分的得到公正的优惠权利,同时富国应承担援助穷国的足够义务。个人正义:就是实现关于个人作为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和公正(比如纽伦堡的审判说明把个人对人类共同体的义务置于个人对所有国家的义务之上)。世界正义:就是世界社会正义或人类共同体正义,意味着所有人类群体互相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物之间的平等和公正。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人道主义援助运动,妇女权利等

95
Q

当代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载体认定与人权国际规范

A

20世纪的国际规范中,最根本性的是对国际社会成员资格的认定,也就是国际权利与国际义务的载体认定,最有时代特征和世界政治影响的是人权国际规范。
国际权利与义务的载体是这么一种实体:能够拥有国际权利和义务,能够对国际侵权行为提出惩罚或赔偿等要求,能在国际上缔结有效的条约和协议,并且有不受国家管辖的特权和豁免权。比如联合国。个人成为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载体是历史的回归(格劳修斯时代)。个人重新承担义务和责任来自于法西斯的警示,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章程规定,必须追究破坏和平罪、反人类罪和战争暴行罪的个人罪责。

人权:个人及其群体的权利。流行的原因,第一是纳粹暴行,第二是劳特派特的立法倡导。《联合国宪章》将维护人权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一起规定为联合国的基本目的,从而开始了当代人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一代人权观念: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弘扬的个人的公民和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第二代人权是由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和部分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者倡导,内容为借助于国家的积极干预甚至组织而事实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人权;第三代人权问世于20世纪非西方对西方造反的伟大浪潮,这个人权包括免于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等,还有民族自决、各国行驶的经济的自然资源主权的权利。第四代人权观念和全球性问题意识密切相连,它将享有和平、发展、健全的生态环境、人类共同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在人道主义灾难中获救的权利包括在人权当中。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联合国开始监察各国人权规范的履行情况;人权问题开始进入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影响国家间关系;促进人权的非政府组织显著增加。80年代,人权公约或宣言增加,许多压制人权的政府垮台;90年代联合国开始多次进行人权干涉。区域人权:欧洲 美洲 非洲都有自己相关的人权宣言,并且有一定特殊性(非洲)。

以文化、道德相对主义否认基本人权是根本错误的。个人人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有赖于集体人权的实现。公民和政治权利是人权一部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力同等重要;生存权利应当优先于其他人权。考察人权应注意不同国家、区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差异。不能认为人权一概高于主权,也不能认为主权一概高于人权。

96
Q

当代国际规范的根本来源和根本特征

A

20世纪国际规范的根本来源是世界所有各民族在其文明时代共有的根本道德规范和概念。意味着尤其给予个人和其他弱小的国际行为体起码的尊重,并且在国际关系中保持公平、通情达理和守信。国际的根本伦理对国际法有四大作用。1 是国际法能扩展到国际关系的“社会”领域,特别是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之中;2 促成了人权国际规范和贯彻自决原则的各类禁止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国际法规;3对国际暴力的法律限制有绝对性影响,促成了对核武器之类的武器的限制或禁止;4使国际分配正义问题进入国际立法领域。从根本伦理出发的新规范有鲜明的根本特征,即侧重道义规定而非现状确认,侧重弘扬正义而非维持秩序,侧重变革而非追求稳定,这符合符合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和兴起为超级大国的美苏的政治性质,也符合西方内部和平与人权等运动的伦理追求。

97
Q

当代国际规范体系的主体新内容

A

20世纪国际规范最突出的是国际暴力和国家主权。国际暴力的规则的新内容主要在于重新引入了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从国际联盟盟约开始,经过1928年非战公约,最后到《联合国宪章》,战争终于被重新定义为正义和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不是正义战争,应予禁止和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自卫战争和对侵略国的集体武力惩罚是正义战争,所有爱好和平和遵守法律的国家都应该支持。新的国际规范不仅禁止侵略战争,也禁止以武力威胁等,并且有国际组织干预和调整程序。原因1一战后人们对战争的沉痛认识2人们对法西斯国家引起的憎恶和警觉

实际情况:自卫的概念模糊不清;安理会因大国分歧做不出必要决定;美国等过行动有时撇开联合国,因此有局限性

另一个国家主权。虽然干预和限制国家主权的规则更多,也更有时代特征,但是国家主权得到了扩大、巩固和维护。所谓扩大主权,是指许多沿海国家的管辖范围扩大到原先属于公海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1973年《海洋法公约》。在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新规则上,第三世界国家起主导作用。1965年,通过了《关于不允许干涉各国内战的宣言》。不得已侵害受援国主权为条件提供经济援助,反干涉必须限制在发生内战的国家领土之内,联合国不能干涉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权的事务等。

让·博丹的主权概念是有限制的,即在神法之外受到自然法、万国法和包括王位继承法在内的本国根本大法的限制。但他强调主权是国家的绝对和永久的权力,是最大的支配权。霍布斯开始,国家主权被绝对化了,即使主权的载体由君主变成了国家全体公民或民族,主权无限制的观点没有改变,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有绝对自由。20世纪后半叶,“国际关切”扩展,“国内管辖”受到侵蚀。国际关切关注的最严重对象是国际罪行(大规模侵略,大规模破坏自决权,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联合国越来越多将一些领域内的重要问题移出国内管辖的范围,成为国际关切和干预的对象。联合国的干预和干涉大多被认为合法。包括领土争端,基本人权,非殖民地化和民族自决等
人权保护的新情况:用武力保护无辜者;保护少数民族等

人道主义滥用还有不够(卢旺达),民族自决和国家主权的关系

98
Q

世界政治基本性质的变更与稳定

A

变更而非稳定将仍是新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尤为本质的内涵。然而,稳定和秩序也将是构成世界政治中本质性的一大方面。国际和跨国依赖促成三大事态:1 非国家行为体的迅速增多与其作用的显著增大;2民族国家及其主权被侵蚀、被削弱的明显趋势2国际事务和国内事务的传统区分渐趋模糊。相互依赖的关键是交往的制约或代价。随相互依赖的急剧发展,非国家行为体增多,反映了传统的民族国家无法充分管理的部分,涉及四大功能领域:1物质保护,即安全2经济的发展和调控3其余公共利益4群体地位。非国家行为体和国家构成“复杂聚合体系”,前者有着重要作用。

相互依赖和非国家行为体增多的负面影响:1 大量跨国经济、科技等活动跨越国界,很多是国家主权难以或无法控制的;2跨国性问题超出民族国家力量所及,因此权威和所得的忠诚难免减小;3西方自由国际主义理论提倡主权过时论;4国际规范在20世纪的重大变化

但是国际体系在本质上将保持稳定,即领土性的主权国家仍是全球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国家间的对立冲突协调合作构成世界政治的主要内容。全球经济一体化因为国家的政策原因远未实现。即使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不意味着政治一体化。虽然国家行使权利时有时会和人权抵触,但当代国家是其国内人权的主要保护者和促进者

99
Q

国家行为和国际安排应有的根本原则

A

1 国家个体利益和国际社会总体利益、国家自主与国际治理之间彼此协调和兼容;2国家间通过互相尊重、互相容忍和互相妥协来缓解或尽可能避免冲突,以求和平相处。

第一项规定了国际社会的秩序和正义条件。不管国家有何权利,都受制于国际社会的权利,这是起码的国际秩序条件;确认的国家权利不得侵害,构成了正义条件。这就是平衡国家个体利益和国际社会总体利益,最大的代表就是19世纪的兰克。当今来说,国家个体利益的核心是国家的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还有根本体制和国民基本经济福祉的维持,而国际社会的总体利益主要在于国际安全和稳定,加上较为健康的世界经济、较为健全的世界生态环境以及不过于辱没人类尊严的世界人权状况

第二项就是温和、稳健的国际关系思想家所提倡的,例如摩根索将这样特征的外交奉为“通过协调求和平”的法宝。国家间要认识到共同利益,追求安全时不能使对方感到严重不安全,还需要在捍卫自身的合理利益和价值观的同时尊重对对方的合理利益和价值观。

战争作为国家利益工具的价值总的来说迅速衰减,二战后,有五大事态使得战争价值衰减:1 武器的发展导致战争的耗费和破坏性剧增 2 多数场合更利于防御而进攻,意欲侵略的国家因为不好的前景而觉得没必要先发制人;3军事技术的发展减小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差距;4卫星侦查、情报减小了由于误判而盲目乐观引起的发动战争的可能性;5二战的可怕回忆是抑制战争的首要因素。

对有的国家来说,战争的价值衰减的趋势相当有限,首先,美国的霸权追求不仅依靠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主义的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它依旧依靠硬权力,那就是军事优势、有限战争和武装干涉。其次,战争是欠发达世界内部较为多发的国际政治现象。(但这也正体现了第二项的意义)

100
Q

世界广大欠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

A

五大任务,即国家的巩固和成熟(抑制或消除族裔分裂,改变政治社会体制的虚弱低效状况),政治民主化(取得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成为满足公众正义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改善国家及其素质的必要条件。而法制建设、现代公民教育和足够有力的国家机器是成功民主化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和社会大发展(坚持可持久发展战略,并逐渐改良现存世界经济体质),国内外持久和平(欠发达国家国内的和相邻欠发达国家互相间的持久和平)以及反对滥施国际干涉(坚决维护自己主权、法理平等和自决权利,抵制霸权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认识到国际规范的变化,具体看待每一个问题,关注国内人权状况)

101
Q

时代特征:世界基本格局与基本潮流

A

格局是空间意义,潮流是时间意义。世界格局只要指国家间实力和权势的基本分布状态,大致的事实是,美国及其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共同体在大部分功能领域(政治、军事、外交)占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冷战结束后,美国因为四大事态权势更加显著增长:苏联瓦解;美国发动和展开的信息技术革命;新军事革命;上世纪90年代的大调整和大发展。尤其911之后,美国的权势跃进式的发展。500年来前所未有,难以造就真正的均势局面。

世界格局的晚近变化: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美国优势的衰减。中国减小和美国的差距,亚洲格局的变动尤为明显。美国的限制:越来越依靠外国资本自助其过度的公私消费;相对小规模的志愿军队;关注不足使得难以就国家构建人物确立共识;公众舆论不愿涉足国外。

当代世界基本潮流分为相互交错的四个时代趋势。一是全球化(由四大事态标志:国际或跨国交往增多;全球国际体系中非国家行为体迅速增多;民族国家及其主权越来越被侵蚀;国内外事务区分模糊)。二是多极化(变现为中国的崛起和美国权势的相对衰减;大西洋共同体内的不和甚至分裂;欧洲一体化的进展;印度等快速发展);三是社会政治生活现当代化,特别是法制化和民主化,在西方外扩展;四是国际规范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的变化。

两者的关系:第一,全球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现当代意味着现金的基本技术方式、经济方式和社会政治生活组织方式的全球性传播,为多极化(权势分散化)提供了根本原因和必然动力。第二,世界格局是“平面构造”,世界潮流是“网状构造”,世界政治的时代特征之一在于两者的复杂复合,即国家间政治和跨国政治的复合

102
Q

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必要条件

A

和平崛起的应有含义在于基本和平地崛起为真正可持续的世界强国,意味着中国不经历和其他强国的全面战争,同时,要有可信的,在绝对必需情况下能赢得军事胜利的能力和意志,也就是军事威慑。

在基本格局中有最重要的两项事态或趋势:美国将持久的拥有力量优势和潜在的局部霸权,以及中国的和美国差距的缩小。而在世界潮流中,最重要的是全球化,第二是多极化。

中国的战略机遇:1只要中国坚持不和美国大规模冲突和对抗的基本国策,连同广泛的睦邻关系的基本方针,中国的处境就会相对简单,有助于集中战略方向和资源,从而保证成功的大战略。2 美国有很多有限事项,比如反恐,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中东问题,和中国有较广泛的共同利益,不会以中国为主要敌手,其对华政策将长时间保持战略警戒和威慑、政治压力、缓解对抗、协调合作;3在东亚政治中,长期趋势是美国权势衰减,中国影响增长(特别是在中国能阻止台湾独立、较好处理朝鲜半岛问题和防止中日经久敌对的情况下)4 中国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实现中国广泛的政治经济影响;5多极化潮流有助于中国制约美国和构建自身更大的国际力量。

中国的和平崛起重在历史创新。首先要考虑中国怎么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实现重大创新(可持续发展,公正的富裕社会,建立具有中国特征的民主和法治制度);然后,要注意和邻国打好交道,处理好在东亚的问题。能否成为强国,还取决于在基本自由、社会正义、全面发展、生态保护和国际公正秩序的贡献。

中国的崛起首要舞台是亚洲,尤其是东亚,其次是中亚和较小意义上的南亚。需要几个平台,第一个是中国至少参与主导的多个亚洲此区域多边安全体制,还有此区域的多边经济合作体制;第二个平台应当是对外经济战略,特别是对周边经济近邻的经济战略。对外经济战略应当成为初期阶段内的首要战略分支

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和可行的四条:1根据目标发展军事力量并且时刻注意美国的反应;2构架对外经济战略体系;3 对于和平崛起的精神资源,中国政府要引导和教育公众舆论,积累大众政治经验;4形成和确立国家战略和政策决策体制及机制,特别是在国家安全领域。

103
Q

要成为持久的头等强国

A

1 实现重大的根本性的创新 2 享有重大的历史性机遇;3 “基础设施”,包括国家规模,地理,民族性格等;4基本正确的中长期国家根本目标、外交哲学和大战略传统;5赢得一两场命运攸关的“根本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