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国际关系史(16世纪到20世纪末)(时殷弘著) Flashcards
德约的思想
路德维希·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
现代世界史随世界国际关系史开始:随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权势衰落,“基督教世界”即中世纪国际秩序分崩离析。
《不牢靠平衡》糅合了三个地缘政治关系理念,即海权对陆权、欧洲均势对海外优势、传统中等列强对侧翼超级大国,不同于兰克,他是全球眼界。
德约的的图景不是欧洲列强和军事,而是他们和另一类力量和构造的并存和互动。那就是有最终决定意义的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这源于英国的约翰·西利,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和俄国。这个到现在还有解释力。
现代国际体系的新陈代谢过程
15世纪开始逐步领有半个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力图建立普遍帝国,到17世纪中叶完败于法国领导的反哈布斯堡阵营;随后,法王路易十四的称霸努力导致英、荷兰和奥地利结盟,18世纪初最终战胜法国;18和19世纪之交,由于大革命而国力剧增的法国经全欧抗法力量最终失败。
在全球系霸权和权势完全分散两端之间往复运动。
中世纪国际秩序
(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没有哪一个实体能拥有现代意义上的主权,但同时有通行欧洲的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相当有限,几乎相对应的政治体制。那时候的规范是类似欧洲公法的东西,是确立已久的习俗和被广泛公认的原则。
欧洲中世纪国际秩序和现代国际构造的相同是保持政治分裂。一,欧洲的地形减少了外部势力的入侵;二,气候决定了产生不同的产品,河流促成了交换,沿海促成了新的财富中心的确立;三,没有中央政府的那种苛税体系对商业盘剥,不存在统一权威阻碍贸易发展。各力量间加强军备,防止某一国家建立大一统的普遍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衰落,利于教廷的兴盛,终使教皇压倒皇帝,这之后又促成了欧洲政治分裂的继续,并成为对教皇的成功挑战。在法兰西和德意志有了民族主义的最初流露(抗争教皇)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德约:亚平宁半岛的五大国,之间不存在压倒一切的法则,在平衡中容忍对方的存在,这种国际体系是欧洲体系的先驱。
德约:威尼斯可以说是英国的雏形,一是分而治之,第二是以相对宽松的控制支配据点式属地或势力范围。
1494年,视为起源:1 法国西班牙入侵意大利内部事务,使得欧洲中心转移;2 葡萄牙和西班牙经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规定东经48°左右为各自范围。可以说现代国际体系从一开始,就有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的共存。
葡萄牙对于演进的初始阶段有贡献,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西方历史第一个形成并巩固的民族国家。在15世纪里开辟新航路,比如迪亚士(好望角),达伽马(印度),还开启了洲际贸易,显露全球性政治经济的端倪。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法国逐步巩固自身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英国随百年战争失败逐渐发现海洋,促进自身的贸易繁荣。16世纪末期以后,开始了居间制衡,扶弱抑强,保障本土安全和海外优势。
西班牙腾飞始于1469年,收复失地运动,巩固了西班牙人的天主教信仰,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1494-1559意大利战争
战争的起点是法国国王路易八世发兵意大利,主角是法国和西班牙。西方国际构造的中心由意大利和地中海转移到北大西洋东岸。1494-1515年法国极力挑战欧洲现状。1515年之后,西班牙转变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积极追求者,法国则遏制统领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法国在意大利的势力大多被西班牙取代。意大利战争的影响:意大利国际体系的奔溃;意大利成为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附属部分;逐渐将法西以外的中西欧卷入,开启了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联系,为范围广大和多元的欧洲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常驻外交使节得到了推广。
查理五世的称霸图谋和失败
坐拥西班牙和奥地利,随后又入匈牙利和波希尼亚,世界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要建立“普遍帝国”,政教合一的,有王朝野心和宗教狂热为其追求提供强劲的心理和意识形态。想抵挡奥斯曼土耳其,但权势延伸到法国和德意志。征服永久化,是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的核心部分在体制和经济方面保持相对落后的原因。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使德意志保持政治分裂,确立了宗教分裂,教随国定。1559年《卡托·堪布累齐和约》是法西两国确立了大致的势均力敌居面。法兰西斯一世和异教土耳其的同盟对阻止查理五世独霸欧洲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现代史上欧洲均势的外部源泉或动因的最终表现,那就是法国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
腓力二世的称霸图谋和失败
腓力二世是救世式的帝国主义,将宗教原则凌驾于战略判断和常识之上。其目标是:1 保住西班牙所有部分 2 建立欧洲霸权 3 消灭新教,恢复天主教大一统。腓力二世始终把马德里作为统治枢纽,伊比利亚半岛作为帝国防务的核心。腓力二世时期德意志邦国稳定,法国陷入宗教内战,英国有通婚关系,等。都利于腓力二世称霸。但是英国和荷兰崛起了
荷兰:1571年,尼德兰的北方省脱离西班牙成立联省共和国,奥兰治亲王,1609年,西班牙承认,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承认荷兰独立。荷兰对腓力二世进行了持久打击,拖垮西班牙帝国。此外荷兰的贡献:格老秀斯《公海自由》;主权国家体系;多元的国内政治和宗教体制等。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更专注海权;集中领导;关注民族国家利益;居间制衡者。
但是遭到了英荷的反对。英王伊丽莎白一世掌权前十年还借西抗法,但随着法国内乱和西班牙开进尼德兰使得其调转矛头。英国初步的滋生了其对外政策,担任balancer。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征战英国时毁于海上风暴,帝国命运急转直下,只留下了奥地利作为哈布斯堡列强,而法国的亨利四世坚决抗西。之后,多强的欧洲格局保存下来。
从西班牙衰落到法国勃兴期间的欧洲国际体系
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基于否定哈布斯堡霸权,11年后《比利牛斯和约》使西班牙彻底败于法国,不再是欧洲和世界的一大角色。
欧陆的冲突的主要场所在德意志,交战双方大致以哈布斯堡西班牙和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为一方,法国、瑞典、丹麦和德意志新教同盟为另一方。《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确定欧洲各国各自平等地拥有主权,比如德意志各邦和荷兰的主权;德意志极端碎片化,欧洲自由依赖于德意志自由。但是,不涉及格局的大变动,欧洲权势重心的大局没有改变。
法国的黎塞留时期,确立国家利益至上,坚决推行中央集权,努力实现宗教宽容,分工有序,条理清楚的军事或官僚机器。马扎然增加税收,打击‘投石党’,镇压农民和平民起义。一种新的,忠于王权即中央集权的政治态度流行与中等阶层,人口和资源是勃兴的内在条件。1649年,克伦威尔为护国公,成功把英国推上海洋帝国主义道路。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进出英国港口的货物都要用英国船装载,引发英荷战争,战后使其在海外贸易和海军力量上都独占鳌头。再加上地缘战略优势,铸就了强国的关键条件。
路易十四的显赫优势和霸权目标
法国具有优势的原因:奥地利和西班牙都羸弱;英荷瑞典都弱于法国;国家统一;三十年战争订立的《威约》使其包括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初级形态的民族主义;柯尔培尔发展重商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力量。路易十四霸权追逐的最大动力是荣誉(比如恢复天主教在欧洲的优势地位),是一个较大倒退。
路易十四的目标:1 向东北和东实现其自然疆界;(移归权战争和荷兰战争等)2 控制英国斯图亚特复辟王朝;3 趁哈布斯堡西班牙的卡洛斯二世死后无嗣登其王位,让波旁法国同时据有西班牙帝国,用波旁轴心取代哈布斯堡轴心。从1701年开始的西班牙继承战争使路易十四的称霸努力完全失败。
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兴起(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经久传统)
奥兰治亲王威廉(入住英国后是威廉三世)在外交孤立和法国的入侵下,拯救了荷兰,1678年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亲法的复辟王朝。
作为英国国王与荷兰执政,威廉三世集英荷两国力量于一身,英国和荷兰、奥地利、西班牙、勃兰登堡和罗马等一起加入反法阵线。威廉三世建立了真正广泛的反霸大联盟,是现代国际体系演进的巨大创新。目的就是维护欧洲的自由和均衡,削弱法国的过大权势。从光荣革命到西班牙继承战争的约四分之一世纪,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经久传统真正形成。第一,在维护和扩展海外优势的同时,英国为balancer,维护欧洲均势;第二,防卫性联盟是维护欧洲均势的一个主要工具;第三,在大联盟战争中英国向欧陆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必不可少,纯海洋战略不足依靠;第四,有英国独特的战争方式(对敌人包围,多线攻击,财政支助);第五,以欧洲均势原则支配媾和与战后安排。
《乌德勒支和约》
《乌德勒支和约》是结束西班牙继承战争后签订的。把均势原则提升为国际社会宪法性原则的地位,均势成为各国指导思想,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继续增进。
虽然承认波旁家族的腓力为西班牙国王,不得兼有法国王位;西属尼德兰被割给奥地利作为飞地,实际上成了后者按照英国意志监控法国的一个哨所;英国获得直布罗陀;法国拆除敦刻尔克要塞。该和约把均势原则抬高到欧洲国际社会宪法性原则的地位。均势的起源和流行的历史表明它真正形成并开始盛行是在路易十四当政时期。西班牙继承战争前后的英国开始了他的“世界领导者”阶段。有赖于:1 现代宪政制度;2 现代国家财政制度。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
俄国变为强国对欧洲的国际体系的意义
1 它构建的反瑞典阵线使之与东欧、中欧和北欧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了向西连环的中东欧体系;2 西班牙继承战争后,中西欧主要国家出于对俄国实力扩展的不安,进行了很多遏制俄国外交活动和结盟的努力。因为俄国的加入,海权对陆权的两极体系变成了海权对陆权加上陆权对陆权的“双环”体系;或者,西欧体系加中欧体系的构造变成了更广大更复杂西欧、中西欧、中东欧三大体系的构造。同时,俄国像英国一样是欧洲均势的居间制衡者。俄国是以后欧洲维持多元局面、阻止一国独霸的关键因素。
之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将俄国权势推进到黑海(通过对土耳其参战获得第聂伯河口和克里米亚),和普奥两国瓜分波兰,向西增加俄国领土。
普鲁士的崛起
18世纪初,普鲁士经中央集权、军备建设、联盟外交和有限战争,扩张了版图和提升了地位。(三个统治者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训练有素的陆军;稳定的国家财政;有效的军政官僚。外部:北部瑞典的崩溃,东部波兰的羸弱,奥地利分神于帝国战争;法国足够远,有时可以一起反奥)
普鲁士强国权势的决定性成就者是弗雷德里克大王,只追求国家利益,典型的现实政治,精确确定所需战略。通过奥地利继承战争夺得了西里西亚,他背弃了法国等盟国。1756年,针对奥地利和法国结盟以夺取被普鲁士兼并的西里西亚,弗雷德里克急忙和先前敌国英国结盟,由此促成了欧洲国际阵列的急剧变更,为“外交革命”。七年战争随之爆发。在战争中,抵挡住了奥法俄的联盟,保住了自己和西里西亚。之后,1772年,普奥俄瓜分波兰,这种现实政治传统一直影响到俾斯麦。打劫,权变和搭车。
拿破仑三目标
1 牢固兼并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地区;2 造就以法国为基地的欧洲大陆帝国,将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所有其余国家统统变成法国的附庸;3 建立法国海外帝国。1799到1802和英国签署《亚眠和约》为止,拿破仑主要从事并实现第一方面的目标。在1812年前的十年里,主要致力于造就欧洲大陆帝国,打败普奥俄。1806到1807年,建立对英国的关闭欧陆市场的大陆封锁体系,还有以规定俄国为盟邦的《提尔希特和约》。而这两大事件标志其鼎盛。其他各国都扩充武力,进行以抗击法国意识形态和帝国权势征服为总体性目的的战争。在目标和手段方面都有革命性转换。法国大革命是国际革命,造就了强烈的跨国意识形态和跨国情感。外交的转换:从相互谈判调整利益变为宣传手段,以影响别国公众。战争的转化:战争和和平,国际战争和内战,战争和革命之间的区别模糊了起来。
拿破仑帝国败亡的国际政治机理
三大机理导致了帝国的败亡:1 侧翼大国—英俄两国进行抗霸和恢复欧洲均势的决定性奋斗;2 海权一如既往地阻遏了旨在横霸欧洲的陆权 3法国的侵略和征服激发了欧洲广泛的反法民族主义以至“解放战争”。
英国的作用:控制制海权、贸易优势和南欧边缘。埃德蒙·伯克首先意识到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根本安全有巨大危险。英国之所以起到如此作用:1 英国皮特计划(1805年),主要内容为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往后的领土扩张所得,按照欧洲均势需要重构中欧版图,维持英俄普奥四强同盟。并为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得到大致贯彻。2 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源。迅速增长的工商业为英国政府提供了巨量的财政资源。
另一个侧翼大国是俄国。1807年《提尔希特和约》,其实质是用助法制英换取俄国向南向东扩张的希望。但是,法国主宰欧洲大陆危及俄国霸权,危及俄国的基本安全。表现:1 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俄国经济生活必需的对英粮食和木材出口以及英国制成品的进口2 法国军队在其控制的“华沙大公国”对俄虎视眈眈 3拿破仑为阻断英国的东方通道而要夺占近东和西亚。1812年,拿破仑折戟俄国后,四强共同反法的大同盟决战局面终于出现。
当时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对峙,是海权和陆权的对峙,因此要结束这种情况,就要海上力量由海上力量克制,陆上力量由陆上力量克制。拿破仑曾想通过海上力量来阻击英国,但都失败。最后一次特拉法加海战后,拿破仑大陆封锁,但最终招致俄国的仇视。
法国的败亡也是反法民族主义的结果。源生地除法国外,便是遭受法国侵略的德意志,而且,它在那里相当迅速地转化为激发大众爱憎、造就大众信仰的情感力量。1813年,民族主义激励下的反法联军打赢拿破仑战争中的最大的一次战役—史称民族大战的莱比锡战役。兰克:之后就是民族化和民族国家化。
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力量格局结果
最根本的结果就是权势向欧洲两翼聚集。出现极化趋势,而首先就是英国。这有三大来源:1 海军霸权和对世界主要航道的控制,对远洋航运和海外殖民的主宰;2 工业革命使其在生产技术、运输能力和工商业总量方面有优势 3 反拿破仑战争及其胜利给英国带来的在欧洲的巨大政治影响和外交优势(欧陆盟国的援助,战后对欧陆均衡局面的协调)因此,形成了19世纪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世界政治影响
19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到1870年时大致改变了中西欧和北美这两大区域的经济、社会面貌,而且业已波及俄国,同时即将波及日本。英国因此有了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但同时,英国在有优势的同时,也会遇见其他因此壮大的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主要标志是内燃机、电气工业等。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新帝国主义与之相随,美国和德国在其中壮大,想改变国际权势分布和地位排列现状。
为什么欧洲不是唯一的全球国际体系
1 欧洲国家海外殖民和商业扩张 2 欧洲以外兴起现代强国,必然构造起自己的区域性现代国际体系。外部新力量一次又一次进入欧洲拯救国际权势平衡,有力助成非欧强国的勃兴和欧洲的相对衰落。
欧洲海外扩张
从航海大发现开始,有两种模式,第一是西班牙的帝国征服和归并,第二是葡萄牙和荷兰的商业和宗主模式。17 18世纪,英法在美洲建立了自治程度大于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东方(印度)则继承了葡萄牙和荷兰模式。另一种模式,是欧洲人和中国外加奥斯曼苏丹的一种按照当地习俗的模式。这是其扩张阶段的前半段历史。从哥伦布和达·加马往后的300年里,欧洲对美洲除外的非欧世界远未建立压倒性优势和统治。到19世纪,工业革命导致世界政治地图大变。19世纪30年代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1840年,列强签约共保苏丹,恢复帝国完整,领土政治商业利益均沾,列强使奥斯曼帝国完全沦为欧洲的半殖民地(治外法权,财政管制)。中国殖民化程度加深,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建立依附性同盟,镇压1857年民族大起义和接管东印度公司)。英国又占据新加坡,缅甸,新西兰等;法国占领了柬埔寨等。19世纪的后四分之一时间,欧洲为中心的现代国际体系已囊括了新旧大陆的大部分。
现代帝国主义扩张狂潮
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和20世纪头十年,是列强海外扩张的第三轮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唤起了各国掠夺投资场所、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来源的强烈冲动。
在非洲,1881年,法国把突尼斯变为保护国。1882英国占领埃及。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1912年,意大利占领利比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扩张的环节:1 比利时占领刚果,1884-1885年的柏林会议予以承认,对非洲的占领要“有效占领” 2德国在1884-1885建立了德属东非,德属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纳米比亚)3 英国1899年对苏丹进行了英埃联合控制。同时经布尔战争,得到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得到金矿和钻石矿。英国还得到罗德西亚和博茨瓦纳。构成了南部非洲帝国主义扩张大潮。
俄国:向西兼并东欧弱国(因波兰被瓜分和德奥阻挡停顿),向西南蚕食奥斯曼土耳其及其属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和1878年俄土战争未果停止),向南突入波斯、中亚和阿富汗等,向东席卷西伯利亚和东北亚(海参崴,西伯利亚铁路,控制东北和朝鲜,这与日本碰撞,日俄战争)
1880年俄国获得了中亚全部和伊朗和阿富汗北部。19世纪列强关系英俄大角逐:英国1878年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使阿富汗交出外交权;1903年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试图使西藏和中国中央政府承诺不允许俄国染指西藏。在波斯,英俄用经济租让权益。
太平洋:英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取得了斐济、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东部等。美国在1898年兼并夏威夷;英德瓜分萨摩亚群岛;美国经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门户开放成为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非欧现代区域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全球性的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除了地理范围上囊括全世界外,在于有了非欧现代强国为中心的非欧现代居于国际体系。
由来已久的是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体系。独立的美洲观念:避开欧洲的国际纷争的牵累和危险,集中经历于美国的繁荣和扩张,并且争取对整个美洲的控制。对欧对立和大陆领土扩张是独立战争后美对外政策史上第一大时期,到19世纪40年代末为止。前者有利于美国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保持安宁,后者使美国版图从局限于密西西比河以东扩展到大半个北美。另外的引入注目的是:门罗主义。门罗主义宣布美洲体系的独立和不可侵犯,第二是美国是这个体系的中心。欧洲列强自此遵守了门罗主义,默认了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体系。
对外政策第二时期,从大约内战到二战时期。1895年,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和英属圭亚那的领土争执。之后美国夺得对古巴的控制权,兼并波多黎各。之后的西奥多·罗斯福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美独占运河;1904,罗斯福推论,发表国际警察的言论;之后的塔夫脱的“金元外交”;威尔逊时期干涉多打20次,反复出兵墨西哥,干涉错综复杂的变革过程。美国的美洲体系建立。
第二个非欧区域是日俄美竞争为中心的东亚太平洋体系。巴勒克拉夫:这个体系的形成是欧洲衰落的决定性因素。甲午战争后日本胜利,意欲继续控制东北,但俄国和法德一起三国干涉还辽,使得日本对俄国记恨在心,。1902年,英国和日本结盟,日本以此为重要外交条件打赢了俄国。此后,日美矛盾凸显。
美国西进:1 以东亚太平洋商业前景为一大动机 2 商业和传教活动渐增。美西战争是东亚太平洋政策史的转折点之一,是帝国主义的扩张,也是出于戒备日本的动机。但是,美国在东亚大陆(中国)仍是经济和文化扩张,其中表现就是门户开放。还没有足够权势。这也是帝国主义的一种形态—非领土性帝国主义。
1905年以前,美国在日美俄三角中偏向日本。但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美国则从维持东亚均势出发助成了日俄朴茨茅斯和约。引起日本的反美情绪
美洲体系和欧洲体系的关系:美国的独立有赖于法国的帮助。还有俄国的武装中立联盟。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欧洲体系的引力和美国国内的亲法和亲英情绪,倾向于把美国拉入战火。但华盛顿和亚当斯坚持中立,维护了美国独立和和平发展的机会。同时,大陆扩张和门罗主义也有赖于欧洲的纠纷。大陆扩张:杰斐逊总统趁拿破仑欧战之需购得路易斯安那;门罗主义:门罗主义见效的前提是英国反对神圣同盟干涉,并依靠其制海权遏制。美国的霸权其实依赖于英国的优势地位和欧陆均势。美国第一次干预欧洲事务是摩洛哥危机,并参加了1906年的阿尔及西拉斯会议。此后开始了新大陆对旧大陆的干预。
东亚和欧洲体系的关系:法德两国干涉还辽,法国是因为法俄同盟和使俄国的更多注意力到东亚,结果是日本人对欧洲怀恨在心。英国和日本结盟,帮助其打败了俄国;俄日战争的失败使俄国转向了巴尔干,未来一战的根源由此形成。日俄战争还使德国试图吸引俄国与之结成反英同盟,甚至希望刚和英结盟的法国也加入其中,这挑起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俄国因在远东的战败调整了政策,这促成了欧洲两大集团对抗最终形成的1907英俄协约。这就是东亚太平洋体系影响欧洲体系。
英俄两国的显赫优势和多极格局的近乎颠覆
现代国际关系在至少一个半世纪的面貌反映了多个强国间力量对比的大致均衡和相对稳定(比如乌德勒支和约,欧洲协调,均势论)。到19世纪情况变化:国际权势构造出现极化,出现了超级大国的雏形;另一方面,新兴强国的迅猛崛起,原有的稳定不复存在。极化的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极大的贸易量,金融地位无人能及,制海权近乎垄断,是非传统形态的世界性霸权。在传统性方面,比如陆军,和俄国几乎并列。在除了陆军方面的其他所有方面达到了全球霸权地步。
俄国:1848年镇压欧洲革命,派遣大军扑灭匈牙利的造反拯救哈布斯堡王朝,力促普鲁士扼杀自由主义运动,达到了雅尔塔体系前俄国的巅峰状态。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跌入谷底。麦金德认为俄国占据中心地位,成为世界帝国为期不远。法国托克维尔:美俄将各主世界一半命运。拥有更强大的洲际大国的资本。
三大新兴强国的急剧崛起(德美日)
19世纪国际权势的另一大变化,在于新兴强国的崛起和列强相对地位的变动。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结束、普奥和普法战争结束、日本明治维新,这使得国际格局变动的时代来临。欧洲协调衰亡:外交共识不再;某些国家变得过于强大。国际力量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俾斯麦破坏了欧洲列强格局:欧洲大陆均势,普奥之间的平衡和俄普奥三国基于正统和保守主义观念的联盟体系。德意志的统一改变了欧陆地缘政治的构造:历来作为列强缓冲地带和交易筹码的德意志各邦被并入单一强国,灵活性大为减少;奥匈帝国和法国受到直接撞击;各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统一的德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普鲁士式专制政治、军国主义和以崇拜国家顺从权威为特征的政治文化,大大增强了德国的权势。德国短暂的发展甚至使其超越了英国,资本主义世界不平衡是一战的重要根源。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制衡德国,而英俄缺乏政治远见无法结盟。
德国担心的原因在于美俄。美国的发展迅速,在一战时,美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和汽车等在内的工业产品总量成倍超越别的列强。受马汉影响,美国1890-1914年间,使海军军费在政府总开支中的比例增加了两倍。而英国以在美洲问题上退让的方式努力取悦于美国,逐渐转让其世界领导权。
日本。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强大。因为佩里叩关后日本人感觉受到了羞辱;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倍受列强欺凌使日本有了危机感。富国强兵之道在于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科学,中央集权和行政-军事机器(普鲁士)。日本开始工业化,随工业化发展的是武力(日本常备军制度建立)。新阶层还筑起精神实力,弘扬日本神道,灌输天皇崇拜;接受西方的国际规范,成为俱乐部一员。赢得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短时间内和西方修约,取消不平等条款
传统强国的显著衰落(奥法英)
奥地利(普奥战争后的奥匈帝国)。当时为一等强国,其作为欧洲平衡者有赖于三个条件;1 另一强国的支持2 普鲁士的羸弱和奥地利在德意志世界的优势 3 内聚力(1848年革命后大为衰减)。但普鲁士进攻它时,它全然没有了这三个条件。1879年德奥同盟往后的历史表明其已经失去强国的地位,是德国附庸。
法国。普法战争后的法国的致命弱点:1 农业和其他产业小规模经验使得工业和技术发展欠缺(大大弱于德国) 2 多党议会的法国从头到尾充满党派斗争和意识形态冲突(德雷福斯事件对法国军队造成了重大损害)3法国的战略地缘战略位置相当不利。倾向于在几个方向上分散资源,尤其面对德国。有漫长海岸线和边界 4 法国的殖民扩张分散精力,并且到处树敌。
英国的衰落对世界政治影响最广泛最重大。英国在美洲、土耳其、近东、波斯湾等地区都遇到了强大阻力,穷于应对。深刻原因:在于工业化扩散和新技术革命潮流中英国更严重的相对颓势,在新技术革命中,英国技术竞争力减弱,殖民优势衰落,各国纷纷保护性政策减少贸易量。布尔战争就显示了英国的衰落。另外海军优势地位下降:法国在1880年代中期发展巡洋舰、鱼雷快艇等;德国建造新一代主力战舰,对英国有严重威胁。从长远看,确定并开始对付德国威胁的过程就是区分利益主次、收缩竞争战线和减少海外敌手的过程,也就是英国调控衰落的过程。
现代大众政治兴起的原因
工业革命使传统依附关系瓦解和人口高度集中,产生了倾向于要求按照各自的利益予以解决,并且以自己的政治参与主动要求追求这种解决的种种新力量。19世纪后三十年,广泛的代议制建立
选民范围急剧扩大对国家政治运作方式有了革命变化。第一,争取选民的原因使得政党作用大,因此可以说是政党政治或政党政府。第二,产生了各种利益集团;第三,因上述变化,加上教育普及和信息传播加快,出现了现当代意义上的公众舆论。
初生的公众舆论和利益集团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
19世纪后半叶,公众舆论开始变得重要。较早的是拿破仑三世对于公众舆论的关注,他认为这是皇位合法化的一个工具,使其政策急功近利,摇摆不定。又如,英国的反德厌德情绪成了英德联盟失败的一大原因,加重了一战的英德敌意。
利益集团同样在19世纪后半期更加重要。殖民、经济和军事利益集团最引人注目。德意志殖民协会等团体使得德国开始掠夺殖民地。同时,经济利益集团,比如容克地主占据国内市场和提高粮食价格,使得俄国谷物被排除在外。德俄和解破灭。军事利益集团和经济利益集团很难区分,他们使得德国和英国海军竞赛。用艾森豪威尔的话说就是军事-工业复合体。
初生的大众政治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泛滥
法国大革命首创大众政治,也宣告了民族主义兴起。民族主义和大众政治是一对孪生物,其逻辑关系是:作为超越地方和社会阶层的广泛的文化心理现象和政治现象,民族主义说到底是民族大众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想除非转移到民族大众,变为激励他们的情绪、心态和情感,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工业革命和社会大转型,大众心理对此不适应,原先的道德观念、习俗和组织体制无法挽回,民族主义凭借广泛的认同感,给新生的大众社会增添了凝聚力。这使得大众希望自己的国家无可匹敌,有时对政府的决策是决定性的。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在两个世纪里的基本停滞
19世纪中期以前的200年里,基本停滞。物质条件限制,保守的战略战术,经典外交制约战争,战争目的有限(不涉及取消别国独立或改变基本体制,不强加意识形态)。这一点也被当成维持均势的手段。1648到1850年间,并不诉诸较为致命的武器。对新型武器有排斥心态。
战争规模的突飞猛进
战争的变革真正发生在1805年,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同盟。克劳塞维茨指出拿破仑是“革命的皇帝”。大革命的最大革新之一就是大众征兵制。还有以战养战。民族主义的激励。总体战(全民参与)
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性质,首次集中表现在于投入战争的兵源数量和经济资源的急剧增加。战争的目的根本变化:革命和反革命,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民族征服或民族抵抗,欧洲霸权或欧洲自由等支配了当年的法国和反法联盟的行为。最后,军队规模剧增,士兵斗志高昂。比如使大约25万占领军丧命的西班牙人民抗法战争。
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
战争技术:拿破仑的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战略筹划以决战决胜为目的。拿破仑即使是在防御时,也会包抄打击敌军的侧翼或后方,拿破仑靠的是自觉的违背或破除欧洲传统的军事法则。
另一方面,武器方面,在工业革命时期进入了“武器机械化”的新时代。三大类主要武器:长射程快发轻武器、火药填充弹重炮和蒸汽动力铁甲舰。还有,在普法战争时,铁路在运送兵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推进了军事思想的严谨,德国的老毛奇发明了“战略包围论”,要义在于:通过将动员、集中、运动和战术结合起来的依次一连串战略包围敌人,然后在大歼灭和大合围中摧毁其军队。老毛奇还创立了现代参谋本部制度。
海军武器的革新和世纪之交的军备竞赛
主力舰、自动推进鱼雷和潜艇。鱼雷和潜艇的合体出现是一战成为危及英国远洋运输乃至整个战争能力的撒手锏。
主力舰建造狂潮,德国和英国是主角。同时,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也进行建造。列强纷争、国内政治和海上武器技术革新三大因素互相交织,形成了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
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总体战的出现及其国际政治含义
战争目的是总体性的:关系到国家的独立生存、国内社会的基本体制、民族大众的生活方式,整个国际体系的根本面貌和核心规范。战争的手段是总体性的:大众征召军队,社会资源被动员起来服务于战争,科学技术在最大程度上被用于战场厮杀。目的和手段的结合使得战争极端残酷和极具破坏性,并且异常持久。
拿破仑有着综合的战争目的,这样的目的加上军事能力使其破坏力巨大,同样的还有美国内战,联邦军在格兰特之后就大规模优势兵力发动进攻,死伤无数。而德国的速决战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的总体战包含着一种最为灾难的可能性,那就是除了战争的目的、手段和烈度之外,战争的范围也变为总体的:毁灭性的战火席卷欧洲甚至全球。
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
大战的基本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兴强国之急剧崛起和国际力量结构的急剧变更,而这是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变迁和欧洲内外重大地缘变动决定的。德国的实力的剧增,军事强权,极端民族主义,使其有和一流强国相称的地位。在扩张主义民族要求方面,俾斯麦1890年辞职,开始了“世界政策”时期,德国的首要敌人是英国(status quo, revisionist)。然后是俄国首先,德国需要依靠奥匈,压抑法国。俄国不仅面临者无法追求巴尔干扩张的目标,还有可能在欧陆孤立无援;其次,德国如果取得欧洲霸权,俄国会成为二流国家。德国和英国、俄国之间“所有这些困难的根子在于这么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两大世界强国属于一个与旧大陆列强不同的规模等级。威廉二世及其幕僚要用德国剧增了的国力弥补等级差距,这是一战的核心成因”。
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后就着手避免反德大同盟。因此用极高的外交战略制定了一个精妙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1879年德奥同盟、1881年续订的三皇同盟以及1882年三国(德奥意)同盟。这样,奥匈、俄国和意大利在柏林的网络之中,法国无法得到支持,而彼此矛盾可以稍缓。鼓励法国扩张,让其和英意产生矛盾,让其孤立。同时,支持英国在埃及的立场。这样使得列强斗争远离欧洲不至使得德国再有新敌。
但是,体系归于精妙,只有俾斯麦可以调整;其宗旨寄希望于奥匈的长久存在,但实际不是如此。俾斯麦也失去了大环境,除了伴随经济技术跃进、大众政治兴起和帝国主义思潮泛滥而来的所有有关变化外,还有:俾斯麦原来所用的民族主义强劲的冲击了国内政治根基(德国的民族主义不可能在完成德国统一后就满足,必然成为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泛斯拉夫主义则以后会在东欧给德国惹上麻烦。还有,1873年经济危机,使得德国依靠海外殖民扩张来确保商品销路和原料供应。这和俾斯麦逻辑难以相容。
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德国外交政策咄咄逼人,使得俄国和法国结成联盟(1894)。英国则很难确定究竟谁是它第一大敌人。但德国在海外地区触碰了英国利益,掀起了造舰狂潮。这使得英国政府形成了两大信念:德国权势膨胀威胁英国世界地位和本土安全,必须遏制;尽可能集中英国本身力量,同时和德国的对手合作。因此,1904和法国同盟,1907和俄国同盟。因此变成了两大集团的对峙。
这个体系的特征:1 两极对立异常僵化,无缓和可能,并且有军备竞赛 2 两大集团对盟友的必需使得对盟友背弃的恐惧,因此支持盟友的偏执和危险的行为 3势均力敌,一方的增长都被认为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因而必须大力阻止或消灭;另一方面,无论一方怎么增强武力,都无法确信自己的起码安全有足够保障。因此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
欧洲的外交堕落和政治病态与两极对抗的急剧升级
两次摩洛哥危机、波黑问题、斐迪南大公被刺。(德国旨在侮辱和孤立法国并威吓英国的挑衅外交,英国逐渐援助法国的道义责任及军事义务,奥俄对巴尔干争夺加剧,并终将全部盟友拖入战争。)
外交的堕落是最直接导致一战的一项主要的结构性近因。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1萨拉热窝事件以前的德国外交;2萨拉热窝事件以后的所有欧洲大国的行为。德国外交的拙劣表现在两次摩洛哥危机和英国倒向法俄前英德间的外交尝试:德国经常用战争威胁另一个国家,导致了敌对同盟的那种恐惧。而在英国的谈判中,德国要订立军事同盟,这是英国不会同意的。另外,德国在波黑问题上得罪了俄国。而萨拉热窝事件后的欧洲,各国本末倒置,竟然是为了维持同盟。英国也没有很早的表明态度,因此未对德国造成威慑。
欧洲政治机体的病变。在俄国和德国,尼古拉二世和威廉二世都是异常低下的素质。比如德国的政治决策分散,十分混乱。还有就是欧洲各国的军事决策能够主宰最重大的政治决定。军事没有从属于政治。政治上的病变是欧洲社会心理的病变,帝国主义和互相敌对的极端民族主义广泛流行于欧洲大众之中。公众并不反对战争,甚至鼓励战争(工业化导致社会急速转型,各国都有紧张和不安,大战前使得这种力量发泄)。
一战给欧洲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个后果:生命和物质的损毁,精神和心理破坏以及国际格局的严重失衡。
生命:阵亡者800万,永久致残700万,重伤者1500万
物质损毁:2600亿美元左右,对美国大举借债。从根本上损害了欧洲的长远经济前景(1海外资产减少,进一步丧失了世界债主和金融中心的地位2欧洲支付能力由此减弱,欧洲海外市场更加萎缩3东欧国家增多了,贸易保护变本加厉,欧洲市场支离破碎;【因对阵亡将士的遗孀子女还有伤残者支付年金】战后税收增加)经济因素是欧洲衰落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损毁严重,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规模总体战;狂热的复仇情绪和愤怒使得军事压倒政治(达到了极端程度);原来的同盟体系使得战争是全欧的而非局部的。
精神和心理创伤:几乎整个摧毁了民族主义、护国精神和战争热情,最大的幻灭出自战后生计困难,幻灭感: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和无用的。
国际政治力量分布严重失衡:凡尔赛体系,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凡尔赛和约》的目的在于严厉惩罚德国和尽量削弱德国。赔款条约无视德国民众的困苦,全然不顾德国的实际缴纳能力,同时还把责任推给德国。因此德国人肯定视此为不正义。当然,这也有利于以后的纳粹兴起,而另外的还有
·对东欧问题的简单处理。不是按均势原则,而是按照民族自决(首先,各小国充斥着族际敌意和争斗,加剧了国家的混乱;其次,民族归并和人为划界引起的领土争端使得很多国家势不两立;第三,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随德国一起战败,心怀不满,有推翻现状的动机;最后,各小国创造的贸易壁垒使得经济格局很不健全)
· 十月革命后,苏联鼓励在大国体系外,东面钳制德国的力量消失,并且苏联也敌视凡尔赛体系
· 美国回到孤立主义状态。
一战和美国权势的兴盛(威尔逊的思想)
美国参战原因:美国有亲协约国倾向,美英之间有共同的纽带,协约国失败将会使美国失去门罗主义的保障(英国的制海权),德国如果称霸则和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主义秩序不相符。
美国帮助协约国改变了命运。美国商船队和美国海军护航使得德国的潜艇战失败;国会上百亿美元的贷款使得协约国有了资金支持;军事上的资源,投入了210万兵力;因为美国的支持各协约国有了精神鼓励;威尔逊的民主、公理、持久和平的道义口号深得人心。
美国的目的是废止传统的国际政治运行模式,改行美国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新规范和新机制,以此实现普遍持久和平。威尔逊认为战争起源于均势和专制制度。他认为和平就要确立民主制度。除了国内政治民主,还要国际政治民主,即用公开外交取代秘密外交,用民族自决取代强权政治,使民主安存于世界。普遍持久和平还依赖于自由贸易原则支配的国际经济关系,比如航海自由等;最后,威尔逊要建立国际组织,改变无政府的状态。威尔逊主义代表了两种现实:1与欧洲均势共存但被漠视的大洋霸权体系,后者的非领土控制机制和经典的权势政治很不相同,它导致的国际政治视野、理解方式和抱负难免与之格格不入2美国为世界强国,而欧洲的领土调整、兼并等对其毫无意义,只有威尔逊的一体化的世界秩序,才契合美国的军事安全、经济福利和政治欲望,否则美国宁可处于体系之外。威尔逊主义的实质是新型的美国世界霸权
威尔逊思想渊源:16世纪往后的欧洲理性主义国关思想,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边沁的19世纪英国自由国际主义,但更多的来自美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民族宗教。例外主义,使命意识,构成主流的国际观。威尔逊前任塔夫脱就认为美国的商业和意识形态突出体现了美国的主流国际观,而威尔逊只是把美国外交哲学推进世界舞台。
但是,威尔逊的主张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重建。他认为均势破坏国际秩序,因此在和会中丧失了合法性;民族自决使得东欧国家增多,利于增加德国以后的权势;威尔逊主张公正和平,使得没能经久制服德国;不同意和法国构建对于德国的军事同盟。
但是,美国没有独霸,凡尔赛体系与和约是妥协的结果。首先,威尔逊迁就协约国的复仇情绪,制定了苛刻和不公正的条款,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理;其次,为了让英法日等国同意国际联盟,满足了其领土要求,比如日本接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而美国拒签《国际联盟盟约》使得遏制德国扩张的愿望幻灭;最后,威尔逊的公理没有贯彻到关于处置德国的三个重要方面,即裁剪军备、德意志民族自决权利和大战责任。威尔逊主义使物质和心理两方面失衡,从而种下了未来世界战争的祸根。
国际联盟的虚幻
国联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国际集体安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理论和实践都是虚妄的。
集体安全有两个前提,主观:各国是否愿意接受和履行集体安全义务;客观:总的力量格局是否适合集体安全的有效运行。
第一个前提:很多国家想改变现状,即使英法也对此没有足够信心。和平不可分割(即侵略在任何一地的得逞将导致和平在所有地方的土崩瓦解)也不符合常理。各国仍然关注各自的利益,而不去过多关注世界普遍和平和人类共同利益(但集体安全义务的普遍接受性假设是:各国或者将本国利益完全等同于有世界普遍和平定义的人类共同利益,或者完全不管自己利益而乐意维持世界和平)。
第二个前提:这个前提是要动用压倒性优势来威慑潜在侵略国。而事实上,日德意轴心有着强大力量,另国联无力威慑,而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因此也没有实际效力。因此,威尔逊主义的集体安全无力挫败强国的侵略行动。
英法歧义和法国强硬预防政策的破产
英国首先是自满的虚幻的安全感,认为德国的海军被消灭了,根本缺乏安全警觉。威尔逊主义也在英国蔓延增长。第二是英国趋向于否定凡尔赛体系并逐渐损害之。英国对德国有内疚情绪,这种同情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根源。并且英国厌恶东欧小国,几年后事实上放纵德国东进的《洛迦诺公约》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保障德国东部边界,可以扩张了)。最后,英国在法国武装占领鲁尔期间,英国扶德抑法的倾向变得相当明确,根本误读了法国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因和真实性质:这是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头号错误判断,大大加剧了否定和损害凡尔赛体系的倾向。
对于法国,害怕德国东山再起,也知道自己的羸弱,政策只能是防御性,而只有英国把法国看成是谋求霸权的扩张主义国家。法国确保安全的最佳方法在于彻底消弱德国,即通过领土肢解和资源榨取根本铲除德国威胁的可能性,如果不行,法国退一步谋求主要战胜国的对德军事同盟(就像当年的肖蒙条约对付法国一样)。此外还可以和东欧小国结成同盟网络,但只能起补充作用。但这都是法国的一厢情愿。1922年,法国出兵鲁尔区,使得法国和英国公开碰撞,最后,近乎彻底的外交孤立、急剧恶化的财政状况和德国的抵抗使得法国听任英国摆布,强硬预防政策破产,法国的权势和意志一蹶不振。
英德协调和英国半面包容的祸患
鲁尔事件后的十年,英国政策的核心是英德协调。具体就是包容德国,制衡法国,孤立和隔绝苏联,促使欧洲经济复兴。英国不认为东欧领土现状合理正当,为德国向东扩张留有可能,也给了英国安抚和笼络德国的余地(半面包容)。但是德国抗拒《凡尔赛和约》,和苏俄进行接触,订立《拉巴洛条约》,冒犯而来英国,法国因此恐慌。
德国上台的斯特莱斯曼虽然希望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但其从实际出发,和英国合作,逐渐变更现状。英德迎合的首要标志是《洛迦诺公约》。德国的动机:确保鲁尔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缓和德法关系,促使莱茵左岸协约军队提前撤离,并且为和平修改德国东部边界留有余地。英国动机:促成法德和解,把德国纳入西方大国俱乐部。给予法国的是有限同盟,即只保障法比和法德边界。最后,德国仅被要求不以武力改变东部边界,却没有任何约束措施。
法国在鲁尔事件和《洛迦诺公约》后,完全放弃了独立的对外政策。法国外长白里安认为法德差距过大,只能缓和法德关系,还要依靠英国和国联的集体安全制度。法兰西成了英国的俘虏,马奇诺防线的建立体现了法国的萎靡,且无意于东欧盟国的命运。
纳粹挑战面前法国的瘫痪和英国的绥靖
1933希特勒上台,实现了国内集权统治,伪装德国外交政策不变,然后退出国联和裁军讨论,1935希特勒宣布德国军备不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和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并且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之后,实现德奥合并,攫取苏台德地区,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还有消灭波兰,全在于英国的姑息的法国的瘫痪。
法国社会在30年代的经济打击、政治动荡和社会分裂中处于奔溃状态中。军界心理瘫痪和麻木不仁。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使得德国不用担心两线作战之险,法国对东欧的贸易壁垒使得东欧依赖德国;1935年的法苏同盟因为波兰的不加入和巴尔都后继者的对于英德的恐惧而形同虚设;法国在遏制德国扩张的问题上依赖英国,而英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最不可依赖的。
英国也十分虚弱。经济虚弱:世界性萧条和以邻为壑的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生产急剧跌落,外贸萎缩,航运、保险和海外投资的锐减不能弥补其贸易逆差。民族心理虚弱:帝国自处,自由国际主义,还有和平主义倾向;国家议程几乎集中到国内改良和社会福利问题,迟到二战开始才开始大力发展军备。英国的虚弱还出于大战略困境:自治领和殖民地的牵制;还有同时遏制德日的难题。而那时美国中立,苏联在体系之外。同时,英国的领导人,如鲍德温和张伯伦都外交卑俗,虚妄,懦弱。张伯伦:缺乏政治才能,欧洲必须以英德法意相互协调、共同主宰为秩序基础,认为集体安全、小国权益和禁止侵略等徒劳无益。
二战和美国在欧优势的确立
外部力量突入欧洲,决定性的挫败了单独一国称霸的图谋,结束了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最显赫地位。
富兰克林·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的孤立。1937年以前,罗斯福对法西斯持消极无为的态度,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普遍,经济大萧条后注意力在国内救济和复兴方面,同时对战争深恶痛绝。但是,随法西斯的加剧,1937发表检疫隔离演说,这是其转向,虽然孤立主义仍盛,但国会同意美国大规模扩充海空军备。慕尼黑协定是罗斯福态度的真正转折点,罗斯福最大的历史功绩,或许在于说服了有孤立主义情绪和自我安全感的美利坚民族,使之转变成为法西斯的克星。在英法对德宣战后提出新中立法案并使国会通过。美国对于德国若控制欧洲的思考:贸易要按区域集团的方式重新构造,对国内的干预影响自由企业制度,破坏个人权利,希特勒占有有田和产粮区等也会威胁美国的军事安全。因此,美国随后通过租借法案,摧毁大部分德国舰艇,然后对法西斯宣战。美国的优势地位是决定盟国战略的最重要因素,美国倾向于集中优势兵力迎头打击德军主力,力求在尽可能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并且,英国必须遵从美国的权势。1943年,美国支持俄国,促使英国不得不收回盟军分兵巴尔干的主张,承诺横渡海峡的战役。这是二战后两极世界的最初征兆,根本上是美英力量对比决定的。罗斯福参战不是要恢复欧洲的旧均势,而是要建立威尔逊的新国际秩序。1941年,《大西洋宪章》(对英优势的体现)有威尔逊的自决原则,自由贸易和裁剪军备。英国一再让步,美国占据了绝对优势。美国的优势还表现其反对秘密外交,因此英苏在巴尔干划分势力范围按照“百分比协议”(英国在希腊独大,致使在希腊革命时,斯大林没有给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