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知识点 Flashcards
常模
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建立起来的,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量量表。是对原始分数 导出分数 常模团体的具体描述。
常模团体
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组成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样本
建立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惩戒特大时代】
- 过程描述明确详尽:大小 方法 时间
- 界限:简明扼要性质特征
- 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结合
- 大小要适当,一般30-100,全国性的2000-3000
- 近时
- 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克服取样误差 随机化 统计学方法抽取
使用加权求和进行分数合成的前提
- 特质之间有代偿性
- 数据类型是连续型的
- 同时获得
使用多重回归进行分数合成的前提
- 所测特质之间有代偿性
- 预测源和效标线性相关
- 连续型数据
- 同时获得
智龄 智力商数 离差智商
智龄:最多能完成哪个年龄的题目/第一个年龄量表
智力商数:推孟/斯坦福-比内/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韦克斯勒
大规模系统测量人格差异的先驱
高尔顿
谁首次提出测验 和心理测量的术语
高尔顿
谁首次使用【心理测验】的术语
卡特尔
第一个智力量表哪年推出
1905 用于诊断异常儿童
第一个年龄量表哪年推出
1908;智龄
第一个标准化教育成就测验
桑代克编制
最早进行人格测量的是谁
克雷佩林 自由联想法
人格测量的信度通常低于能力或成就测验对吗?
✅
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问卷
- 16PF
- EPQ
- NEO-PRI
- JAS
明尼苏达多项人问卷采用的编制方法
经验标准法
使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问卷
JAS EPPS 显性焦虑量表 个人资料调查表
📒JAS用于测量A型人格
📒EPPS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社会赞许,创新地使用迫选法(明显需要理论)
采用T分数的人格问卷
MMPI(剖面图)
EPQ
📒16PF采用标准十分制
心理测量的特征
- 间接性:外显行为
- 相对性:与团体大多数人或人为确定的标准比较
- 客观性:即标准化
经典心理测量理论(CTT)的【可预测性假设】
心理特征客观存在,凡客观存在均有数量,凡有数量均可测量
对信度最严格的测试
稳定性-等值性系数
一个测验可以有多个分半信度 对吗
✅
可以按奇偶 内容 难度 分半
影响信度的因素和提升信度的方法
信度反应随机误差 💡影响因素 1.被试健康动机注意力态度等 2.团体同质性(低信度就大),平均水平(过高过低都会低估信度) 3.主试是否按规范施策 4.施策环境光线温度等 💡提升方法 1.长度 2.难度中等 3.区分度高 4.适宜的被试团体 5.主试严格按规则施策
效标关联法可以确定结构效度吗
可以
影响效度的因素和提高效度的方法
1.测验构成
2.实测过程
3.被试个人情况和同质性
4.所选效标与测验分数是否符合线性关系,性质
5.信度
💡提高办法
1.精心编制问卷避免系统误差 2.妥善组织测验避免随机误差 3.创立标准应试情境 4.选择恰当的效标和计算公式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 信度反应随机误差,效度反应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所以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但想让效度高信度一定要高
2. 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上限
测量误差的来源
- 测验自身的难度 长度 用词 项目代表性
- 施测环境和过程(环境/时间/主试/意外/记分)
- 被试:动机/焦虑/经验/练习/生理变化
双向细目表提高哪一种效度
内容效度,克服专家评定法的不足
校标选择的要求
有效性:校标必须能够最有效地反应测验的目标,即校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
可靠性: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变化
实用性:校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适用
可操作性性:校标能客观地加以测量,能用量化的数据或等级来表示。
测验四要素
行为样本
难度与应答率
标准化
信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