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Flashcards
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基本条件。能力和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且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却不是全部心理条件,其他影响因素诸如人格并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心理条件。
2、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即“怎么做”。
3、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按活动方式不同,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力活动)。
4、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只有那些能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所具有的潜力。例如:书呆子
5、知识、技能和能力又密切相关。首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不断积累,人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影响知识、技能的掌握。一个能力强的人吧啦吧啦,能力弱的付出较多
能力、才能和天才的关系
1、才能:人们要完成某项活动,常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的相互结合,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称为才能。
2、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称为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组合,它能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往往聚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等。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智力。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2、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实现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3、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力是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卡特尔提出
1、流体能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的能力等。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禀赋。一般人20岁以后流体能力达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2、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有在25岁以后逐渐平缓。
3、流体和晶体的关系:
a.晶体智力的发展依赖于流体智力,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流体智力高,晶体智力发展的好
b.对于晶体智力的发展,仅有流体智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作用。一个流体智力高的人,若生长在不良环境,其晶体智力的发展也不会高的。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所讲的智力。
2、操作能力是人们操作自己的四肢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3、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这一学说的提出马上被批评,研究发现,人们在完成认知作业时,其成绩具有明显相关。
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利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后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种因素构成的。
1、一般因素也成G因素,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2、特殊因素也叫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特定作业或活动所需的能力。
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需要两种因素共同参加,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各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
二因素说为研究智力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但斯皮尔曼只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可取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结构层次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等;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该理论是像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的。
群因素论
瑟斯顿认为个体的能力应该包括多重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每个人特殊的能力整体。他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7种心理基本能力: 1、语词理解:理解语词含义的能力 2、语词流畅:迅速正确地进行词义联想的能力 3、数字运算:迅速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4、空间关系:方位辨别及空间判断的能力 5、联想记忆:机械记忆的能力 6、知觉速度:借助知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 7、一般推理:根据经验做出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该包括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1、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材料。
2、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材料或对象引起的。其中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保持),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最好,最恰当,最普通的答案)和评价。
3、智力活动的产物是运用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可按类别处理,也可表现为关系、系统、转换和应用。
多元智力理论
由加德纳(Gardener)提出。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8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 1、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能力:包括数学运算和逻辑思考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3、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能力。 5、运动智力:支配肢体完成精密动作的能力。 6、人际智力:与人交往并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如辨别别人的情绪、行为、动机 7、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8、自然智力: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
智力的三元理论❤️
斯腾伯格提出。他认为智力理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和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刺激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并比较,负责进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和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和存储。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2、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是获得和情境相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统称为情境智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智力PASS模型
由达斯(戴斯)和纳格利尔里提出
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pla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
它包含三个认知系统和四个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位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智力活动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