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维 Flashcards

1
Q

米德的自我论

A

社会互动中扮演他人 置身他位

  1. 模仿 玩耍 准备 不能独立运用符号,无意识模仿
  2. 游戏 多人角色🎭 形象
  3. 博弈 社会角色扮演 最高 概化他人 形成整体的印象 遵从规则 内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拉皮儿态度行为研究

A

美国对中国人有偏见,一对中国夫妇入住250家酒店,只有1.2家没有接待他们,一段时间后对接待他们的酒店发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0%的酒店不愿意接待中国夫妇。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态度

A

态度: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事物,观念,他人)稳定的比较持久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

A
1.来自态度本身的因素
①稳定性:是否持久,从出生就是这种态度。
②重要性:涉及利益关系
③来源:是否一手资料,直接接触
④强度:中等强度可改变
2.来自态度对象的因素
亲和力,外貌等
3.来自自我的因素
①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比较高,内在准则,公众自我意识,外在
②心境的影响
悲伤的时候精细加工,外显态度和行为一致性更好,头脑中可以意识到。积极情绪自动化加工,内隐态度,直觉。
4.情境的因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费斯汀格 自我概念在社会比较中

A

1.人都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多出正确的评价。
2.在缺乏评价标准时,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进行做评价。
3.人一般倾向于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
①上行社会比较:通过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上行,社会比较来激励自己,满足自我进步的欲望,但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感觉。如果比较对象的标准可以达到,是激励性的比较,反之为打击性比较。
下行社会比较:(大鱼小池塘效应)通过将自己优秀的方面与不足自己的人进行下行,社会比较。来进行自我强化。如果没有合适的比较对象,也会同自己进行比较。

深度加工任务与自我参照效应:被试回忆最多的是与自我有关的单词。

嫉妒:重新评价和改变比较对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自我的含义

A

1.是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
2.自我意识又叫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以社会角色的认知
3.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8月—3岁),社会自我(3-14岁)心理自我(14岁—成年中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自尊

A
1)定义。
自尊( 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 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2)自尊的确立。
①让个体获得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②获得积极的评价。
(3) 提高自尊的方法。
①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②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③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④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⑤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上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主我和客我

A

詹姆斯认为,自我包括主我和客我。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客我制约主我的活动。

詹姆斯还把自我(这里指客我)分为物质(生理)我、社会我和心理我。物质我是指与自我有关的物体、人或地点。社会我是指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心理我是我们的内心自我,它由一切自身的心理因素构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希金斯的自我差异理论

A

自我差异是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是一种稳定,有意义,有情绪的认知结构。
1.理想自我:他人和自己,希望自己在理想情况下成为什么样的人。
2.应该自我:自己和他人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3.现实自我: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是个体关注目标和成就真个体对目标的追求,应该自我是个体,则关注责任和义务。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以及回避消极目标。
每种类型的自我差距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消极心境。
现实生活与理想自我不一致,会抑郁,沮丧。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不一致时,会焦虑,愤怒。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社会知觉偏差

A

1.首因与近因
2.晕轮效应:倾向性印象
3慈悲效应:正向评价多于负性评价
4.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5.认知启发:代表性,可得性,锚定调整
影响因素:投射作用,情绪的泛化,情感的卷入,内隐人格理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罗特控制点

A

1.想法💡调节行为
2.增加行为频率的不是奖励,而是对什么事情将带来奖励的想法💡
3.个体对强化的偶然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成为控制点
4.内控:个体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个性决定
外控:个体之外的因素决定。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阿伯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

A

阿伯拉姆森提出抑郁型和乐观型两种归因风格,并将它们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前者把消极的事情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上,
把积极的事情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局部的因素上,
所以经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而乐观型归因风格正好相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海德的归因

A
(业务会归因控制环境一贯控制内外)
1.每个人都是业务的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归因系统,用自身理论进行归因,预见控制环境
2.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3.人有两种强烈的需求,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的理解以及控制环境
4.内因和外因
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内控
外因:压力天气,情境难度→外控
5.共变与排除
特定的原因在于许多不同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原因不存在,特定结果也不出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A

该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件归因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当人们认为一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两个条件:

(1) 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2)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A
凯利借鉴了海德的共变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
(1)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
(2)归因时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①一致性信息一其 他人也如此吗?.强调不同个体的差异
②一贯性信息一这 个人经常如此吗?强调不同的时间和场合
③独特性信息一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及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
凯利还指出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
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协变原则:个体在归因的时候像科研专家一样,想要寻求一个效应背后的各种规律性的协变,协变是最全面的原则。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归因偏差

A
基本归因错误:他人,内部稳定
自我服务偏差:好居功,欠妥否定责任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
17
Q

基本归因错误
自我服务偏差
活动观察者效应

A

1.基本归因错误称主要归因错误,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原因:
(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已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2.自我服务偏差
自利偏差,是指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对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人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人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原因:
(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
(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利偏差。
(5)印象管理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使对方给自己较高的评价。

3.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
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着眼点不同,信息来源不同

18
Q

费斯延格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A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最早由费斯廷格( Festinger)提出。所谓的认知失调就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原因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可能会改变态度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①条件

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A.违背逻辑。
B.文化价值有冲突。
C.观念层次有冲突。
D..新旧经验有矛盾。

②减少和消除

A.改变态度
B.增加认知
C.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D.减少选择感
E.改变行为
19
Q

海德的平衡理论( balance theory)。

A
  1. 海德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2. P-o关系最重要,三条关系线上正负号相乘终得负者,为不平衡状态,得正者为平衡状态
  3. 海德用p-0-X模型说明这一理论,其中P代表-一个人,O代表另一个人,X代表一件事物。从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P、0、X之间的关系有八种组合。
  4. 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即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轿
20
Q

态度转变的方法

A

劝说宣传法
角色扮演法
团体影响法
活动参与法

21
Q

偏见的特点,原因,克服

A

1.含义:与不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偏见所包含的认知成分比较少,情感成分比较多。较大的受情感因素的影响。
2.特点4:①有限的,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②认知成分为刻板印象。③过度类化的倾向④先入为主的判断。
3.原因(知心社团)
①认知理论。用分类图示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内团体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②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因素解释偏见。即偏见是个体内部发生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为替代性攻击,另一种形式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和病变。
③社会学习理论。文件是偏见持有者学习导致的。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起重要的作用。
④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夺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产生偏见。即把自己与获得利益的团体作比较时,产生了相对剥夺感。
4.克服(教会侄子)
①受教育②社会化:青少年的偏见是社会化过程产生③直接接触:地位平等,亲密接触,内部有合作,也有支持平等的规范。④自我监控。

22
Q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A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会把获得的各种关于认知对象的具体信息进行综合,按照保持 逻辑-致性和情感-致性原则, 形成总体印象。具体而言,有四种模式:

1 )加法模式

人们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2)平均模式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

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和维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依据加权平均数。

4)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些次要的 、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等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等是消极的中心品质。

23
Q

谢里夫和霍弗兰德的社会判断理论

A

1.人们在对他物进行判断时,如果他们自己已经持有某种判断的参照标准.
2.对比效应:在实际的判断过程中,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相差越大,则人们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比实际上相差的更大,如把逃课的人和摔婴儿的人相比,会得出逃课的人不坏的结论;
同化效应:若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比较相似,则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更加相似的。
3.谢里夫认为,个体所持态度是不能用量表测量尺度上的某一个点来代表的,而应该用一段区域来表示。这段区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和拒绝的区域。
4.当个体遇到某一个劝说信息或新的观点和看法时,首先弄清其在个体自身的态度区域中位于哪个位置,然后才可能根据上述原则作出改变态度或拒绝不变的反应。

24
Q

框架效应

A

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 效应的经典实验为“ 亚洲疾病问题”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美国正准备对付一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

( 1)针对第一 .组被试(N=152):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将生还;如果采用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生还。

(2)针对第二组被试(N=155):如果采用C方案,400人将死去;如果采用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死去。

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72%的人选择了A方案,第二组被试中78%的人选择了D方案。这说明,上述小小的语言形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认知参照点发生了改变,由第一组的收益心态到第二组的损失心态。面临收益时,人们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人们甘愿冒风险,倾向风险偏好。

25
Q

内隐自尊

A

(四)内隐自尊

内隐自尊是针对同自我相关或不相关的事物做出评价时,通过内省不能确认的一-种 自我态度效应,并且效应的方向通常是:当事物与自我建立了联系,个体就会对这些事物产生积极的评价。

  1. 实验性内隐自尊
    ( 1 )说服中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导致某种偏好倾向。
    (2)单纯所有权:对自己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物体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
    (3)小群体效应:对群体内个体的评价高于群体外的相应人员。

2.自然形成的内隐自尊
( 1 )相似性吸引。
(2)认知性的说服反应:在说服中,新观点同个人已有观点越- -致, 越容易接受。
(3)决策后效应:对自己曾选择过的事物给予较高评价。

  1. 次级内隐自尊效应
    (1) 判断中的肯定自我倾向。
    (2) 内隐攀附和疏离:攀附有吸引力的人,疏远无吸引力的人。
    (3) 转移的自尊:人们喜欢先接受批评,后接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