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系 Flashcards
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
- 亲承情—亲密(喜欢,理解,期待),承诺(发展稳定的关系),激情❤️🔥(性吸引力🧲 魅力)
- 3成分,7形式
- 喜伴空愚昧,迷浪漫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奥尔特曼和泰勒。
人与人在沟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有个性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主要成分)
- 定向阶段:交往对象的选择—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
- 情感探索:双方探索在哪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信任是情感探索了基础,也就是彼此之间建立安全感。
- 情感交流:情感卷入,实质性变化,私密领域,破裂,很大心理压力。
- 稳定交往:心理上的相容性更进一步,自我暴露更为广泛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们倾向于做出四种反应,分为两种交叉的纬度,一是主动被动纬度,二是建设性破坏性纬度。 1.忠诚等待,建设性的但被动的选择。 2.沟通。建设性的主动选择。 3.忽视。破坏性的被动选择。 4.退出。破坏性的主动选择。 情感关系从融洽走向终结需要经历5阶段收敛,冷漠,逃避,终止五个阶段。
人际关系的原则。
(真情 平价互换)
- 真诚 :最受欢迎
- 情境控制 想要别人从深处深处接纳我们必须保证别人在我们相处时,能够实现对情景的自我控制。保持自己的自由
- 平等 :前提
- 自我价值保护 :认同接纳
- 相互性 :相互重视支持,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喜欢他们
- 交换性:回报付出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
- 自我暴露,也叫自我表露、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 奥尔特曼和和泰勒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暴露对关系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渗透”过一个人的表面,对这个人的内在自我加深了解的过程。
- 社会渗透在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发生。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会暴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自我暴露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宽,人们会谈论更广泛的话题,-起进行各种活动。
-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探测器”,一般情况下, 关系越亲密,自我暴露越广泛、深刻,但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不愿意暴露的领域。
社会交换理论。
-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
-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积极或消极的程度取决于三点:①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回报;②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③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一个更积极关系的可能程度。总之,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3福阿(Foa)认为,人际交换有六种基本回报类型:金钱、物品、信息、服务、地位和情感。
4.这些回报可被归为两个维度:
①特定性维度,即回报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提供者。比如,爱是一种特定性的回报。相反,不管金钱来自于谁,它都是有用的,因此金钱是非特定性的或通用的回报。
②具体性维度,它区分了有形回报(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物品)和无形或象征性回报,例如建议或社会赞许。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1.舒茨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亲和需要)、控制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①包容需要是指个体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建立亲和关系。
②控制需要是指个体希望影响他人,控制他人的人际倾向。
③情感需要是指与特定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倾向,在亲密关系中个体可以爱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爱。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且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
3.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
- 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只有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
- 在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利他主义的特征和倾向
利他行为的特征(自愿帮助不奖损失)
(1) 自觉自愿。
(2)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3) 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4) 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利他行为的倾向
巴特森认为,利他行为有两种倾向: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
一种是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不安,而采取助人行为, 是为自我服务的,称为自我利他主义;
一种是受外部动机的驱使,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别人的痛苦,目的是他人的幸福,这叫纯利他主义。
利他、助人和亲社会行为
-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个体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 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观点
社会生物学观点认为,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一种本能。 (1) E.Wilson认为, 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然而对个体来说未必如此。
(2) R.Trivers从相互性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双向的或者相互的利他行为才能作为生物学上的基础。个体利他行为的潜在成本,必须经由得到来自他人帮助的可能性所抵消。
2. 社会进化论
社会进化论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 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很重要:
(1)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2) 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
(3) 社会公平规范。人们应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3.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人自己的生活中。
4.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人们希望获得最大 化的利益和付出最小化的代价。按照这一理论, 人们在助人行为中也试图追求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付出。助人行为的收益可以有多重形式,如得到赞扬、受到奖励,甚至对将来可能的回报的预期等都可以看做是助人收益。助人成本则包括时间、金钱和可能的责难等。
5.移情与利他主义
巴特森是人们常常纯粹出于善心而助人的观点的极力拥护者。他认为人们的动机有时候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人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会使自己付出某些代价。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境因素
1)他人存在:不帮,延迟时间长,旁观者效应
①责任扩散
②情境的不明确性
③评价恐惧:避免社会非难的情绪抑制助人行为
2.助人者特点
①人格
②心情
③内疚感
④个人困扰(别人受难自己不舒服→降低)与同情性关怀(同情心,替代性分担他人的苦难)
⑤宗教
⑥性别
3.求助者特点
①被喜欢
②值得帮助
③性别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培养🧫
1.概述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2.理论
(1) 社会生物学观点用“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
(2) 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3)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往往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4)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3.发展
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 利他行为培养
- 明确责任和增加互动
- 角色扮演训练
- 行为强化和自我概念训练
- 榜样作用
- 良好的社会氛围
侵犯行为的原因和理论
侵犯行为的含义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或暴力行为,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由侵犯行为、侵犯动机(直接原因)和社会评价(从效果上看,可能是亲社会行为或者反社会行为)
原因
- 本能论
(1)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死本能是自我破坏的倾向,人只要活着,死本能就会受到生本能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倾向转向外部,即侵犯行为。
(2)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要避免人类侵犯,可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方法,如发展冒险性体育活动。洛伦茨认为攻击行为更多是适应性的,而非自我破坏。
2.挫折一侵犯说
多拉德提出该理论,他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米勒对其进行了修正,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后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引起的情绪状态,如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
3.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认为,侵犯是习得的,其机制为联想、强化和模仿。他认为,对攻击行为的学习不仅发生在亲身体验其后果时;通过观察别人,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侵犯理论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影响因素
- 个人因素
(1) A型人格(爱冒险)。
(2) 敌意归因偏差(归因于对方有敌意)。
(3) 性别差异(男人身体攻击,女人言语攻击)。 - 情境因素
(1) 高温(冬天治安好,夏天治安差,但是温度过高攻击行为也可能减少)。
(2) 酒精和药物。
(3) 唤醒水平(兴奋更容易打架)。 - 社会因素
(1) 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当中容易从众做出破坏行为)。
(2) 媒体暴力(如古惑仔)。
控制与减少
- 侵犯行为的控制:社会制约、避免去个性化、提高道德发展水平。
- 减少方法与途径:建立社会公平,培养宣泄移情能力,培养成熟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