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 Flashcards

1
Q

古之學者必有師。 「之」的意思是什麼?

A

之: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的意思是什麼?

A

學者:求學的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的意思是什麼?

A

師:老師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的意思是什麼?

A

所以:用來…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的意思是什麼?

A

傳:傳授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的意思是什麼?

A

道:道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的意思是什麼?

A

受:通假字:授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業」的意思是什麼?

A

業:學業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解」的意思是什麼?

A

借:解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的意思是什麼?

A

惑:疑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的意思是什麼?

A

知:懂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之」的意思是什麼?

A

之:知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孰」的意思是什麼?

A

孰: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無」的意思是什麼?

A

無:沒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從」的意思是什麼?

A

從:跟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其」的意思是什麼?

A

其:那些

17
Q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為」的意思是什麼?

A

為:成為

18
Q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終」的意思是什麼?

A

終:最終

19
Q

整篇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A

古之學者必有師。

20
Q

開篇第一句有什麼作用?

A

《師說》的第一句是「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話的作用是開門見山地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1),即古代的學者一定會有老師(2)。這為後文的論述奠定了基礎(1),強調從師學習的重要性(2),並引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具體作用(5)。

21
Q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說明了什麼?

A

說明老師的職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2
Q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3
Q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個句子和下文的哪個句子互相呼應?說明了什麼道理?

A
  1. 上文提及老師職責為解決疑惑,下文「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士大夫產生疑惑,正是因為沒有從師學習,因此疑惑不能得到解決。
  2. 下文「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中,士大夫為子擇師學習句讀,能達到上文所提及老師教授學業的職責。但僅限於小問題。
  3. 下文「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中郯子等人教授孔子專業門術業,同樣達到老師教授學業職責,真正發揮從師學習之效。
24
Q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了什麼?

A

說明要跟從老師學習的原因及不從師學習的後果,點明從事學習的重要。

25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說明了什麼?
反問 作用:引起讀者思考,加強語氣,強調從師的必要。 暗引 (是引用的一種):『人非生而知之者』 引用了孔子的話。
26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頂真
27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乎」的意思是什麼?
乎:在
28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其」的意思是什麼?
其:他
29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聞」的意思是什麼?
聞:懂得
30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固」的意思是什麼?
固:本來
31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先」的意思是什麼?
先:...早
32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從」的意思是什麼?
從:跟從
33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而師」的意思是什麼?
而師:以...為師
34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的意思是什麼?
師:學習
35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的意思是什麼?
庸:豈
36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知」的意思是什麼?
知:理會
37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年」的意思是什麼?
年:年齡
38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乎」的意思是什麼?
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