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Flashcards
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
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法增加)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其他
符合以上条件之一的,即使其能力再优秀,也不得
不予录用、取消录用和辞退
被淘汰的考生,不予录用,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诉)
‼️新录用的但试用期🈵️不合格,取消录用,⚠️内部人事管理,可以复核申诉但不可诉。
辞退:转正后但没能力、不听话的公务员。
也属于内部人事管理,可以复核申诉
公务员录用体检项目和标准
具体方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
公务员聘任中的批准与备案
须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但是聘任合同无须批准,报请备案即可。
批准与备案
批准:整个聘任工作的启动,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
备案:聘任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
可以对专业性强的职位和辅助性的职位实行聘任制。前款职位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实行聘任制。
聘任制公务员都是签1-5年的合同,为了获得报酬而从事某种公务,
专业性和辅助性岗位可以聘任。但是涉密的岗位🙅♂️❗️
聘任制公务员实行协议工资制
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聘任制公务员合同期限为1-5年
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1个🈷️-12个🈷️
公务员的交流制度
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和参照本法(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和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
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本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的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挂职不属于公务员交流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采取挂职方式选派公务员承担重大工程、重点任务或者其他专项工作。
公务员在挂职期间,不改变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调任、转任、挂职
调任:属于交流,由外到内,长期、改变原人事关系
转任:属于交流,从内到内,长期、改变原人事关系
交流:不属于交流,从内到内,临时性、不改变人事关系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机关外兼职的具体规定
1⃣️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兼职报酬
⚠️:前提条件-工作需要
⚠️:在外兼职的情况,不需要向社会公示
聘任合同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程序上:采取签合同的方式,而不是常态的公开考试录用。
争议解决
一般公务员可以 通过申请复核或申诉的方式来解决。
但是聘任制公务员只能通过:人事争议仲裁的方式解决。
⚠️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
任职回避包括:地域回避和近亲回避
地域回避:不得在自己成长的地方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包括乡级机关、县级机关以上机关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
地域回避的例外: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务员担任相应职务,可以不受地域回避的限制。
任职回避
简洁版:
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属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三个要求
1⃣️不得担任隶属于同一领导的职务(例如在公安局里同时担任两个科室的科长)
2⃣️不得相互直接领导(例如一方担任局长,另一方不得担任受其领导的科长,但是可以担任普通科员)
3⃣️一方担任领导,另一方不得担任本单位管人、管权、管钱的职务。
公务回避
适用范围很广,只要存在影响公务员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情形都属于违法公务回避。
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
按照程序降低一个职务或职级层次,任职
对非领导成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所以在年度(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才能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以前可以随便“挂职锻炼”
现在不可以了❌,只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任务或其他专项工作的需要,才能选派公务员挂职‼️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
4⃣️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也可以不经过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之内直接提出申诉
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必须要试用期,试用期是1年
由《公务员法》规定
不是由某个单个的行政机关决定
取消录用和不予录用的可诉性
取消录用:典型的人事处理,是内部行政行为,不具有外部性。不可诉🙅♂️
不予录用:针对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是外部行政行为。🉑️诉!
参加培训
是公务员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1⃣️未满法定的最低服务年限
2⃣️未满脱密期限
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应当由本人继续处理
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调查、监察调查或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5⃣️其他
引咎辞职:辞职的是“领导职务”而不是“公职”
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的严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不得辞退
1⃣️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3⃣️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
4⃣️其他
辞退决定
1⃣️书面形式+送达+说明理由and依据
2⃣️可以领取辞退费or失业保险
辞职、免职等区别
1⃣️辞职:公务员+主动+书面=离开公务员队伍,解除人事关系
2⃣️免职:中性词。可能是因为工作需要,也可能是因为工作需要任而被问责,免去领导职务;但是还有公务员身份和级别,还可以被任用。
3⃣️撤职:严重的处分种类,期限24个🈷️。丧失领导职务,降低级别和工资,但还具有公务员身份,处分解除之后还可以“从头再来”
4⃣️降级:较为严重的处分种类,期限24个🈷️。级别和工资降低,但一般不涉及职务变化
5⃣️开除:最严重的处分种类。被清理门户,解除人事关系,丧失公务员身份
6⃣️罢免:问责制。选任制公务员在任职期内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人们会用投票的方式将其选下来。失去领导职务,但还有公务员身份
7⃣️辞去领导职务:中性词。可能因公、自愿等,也可能是因为失职渎职造成的重大影响而被问责,要求其辞去领导职务,还具有公务员身份
8⃣️引咎辞职:问责制。领导人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职务的,鉴于自身的过错而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还具有公务员的身份,只是“中场休息”,往往有机会“东山再起”
引咎辞职
是行政问责。对领导的问责,而不是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公务员职级
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公务员只有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
才予以辞退
机关违法
并不必然导致机关负责人被处分,只有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才给予处分。
另外处分的对象是: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而不是机关负责人。
应当减轻处分的情形
主动交代+采取措施有效避免or挽回损失
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公务员处分中“从轻”和“减轻”的区别
从轻:主动交代or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害或立功(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且情况属实)——缩短处分期限
减轻:主动交代+采取措施有效避免or挽回损失——减轻处分种类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纪违法,已经别立案调查
并非一律【暂停其履行职务】,而是:只有”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任免机关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责
在被立案调查的期间
不得:交流(转任和调任)、出境、辞去公职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可以挂职
只有警告期间期间可以【涨】工资
其他的处分: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都不可以涨工资⚡
解除处分之后
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
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职级、职务】!
处分的效果对比
1、降级和撤职都会影响级别
2、撤职还会影响职务(丧失领导职务)
3、开除:开除公职,失去了公务员的身份!
剩下的不会影响到职务和职级、级别
处分期间工资变化
只有【警告】,在处分期间,还可以涨工资。其他都不可以!
具体:
1、两种工资要下降的:降级和撤职
2、两种保持不变的:记过和记大过
解除处分后是否还能晋升
都可以晋升。
其中的特殊之处在于:降级和撤职,晋升不代表恢复【原职务、职级、级别】!
公务员处分中的数错并处和新账旧账
无论怎么处罚,最高期限不得超过:48个🈷
数错并处:同时多个违法行为,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1)不同种类,吸收,重吸轻
(2)同个种类:限制加重,跟刑罚一样的套路。
新账旧账:旧处分期内新违法行为:先减后并。(跟刑法不太一样,这个计算更加简单)
在复核、申诉期间
不停止执行处分
任何处分的期间
都不能晋升职务、职级、级别
受到【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
在处分期间参与【定期考核】,但是不评定等级、不享受年终奖!
对公务员的处分决定
均必须是书面,即使是【警告】,也不可以口头
公务员处分的生效时间
【作出】生效
行为生效时间的总结
1、公务员处分:作出生效
2、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送达生效;个别的附条件生效
3、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生效
4、行政诉讼一审裁判:送达后,判决15日;裁定10日,不上诉则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