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奴兒》 Flashcards

1
Q

辛棄疾的這首詞,全詞以此_____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

A

「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辛棄疾的這首詞,全詞以此「愁」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感情____而又____,言淺意深。

A

真率,委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通過「____」、「___」,無愁、有愁的對比,以昔襯今,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

A

少年」、「而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通過「少年」、「而今」,_____、___的對比,以昔襯今,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

A

無愁,有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_____,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

A

以昔襯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以昔襯今,表現了他受_________的痛苦

A

壓抑排擠、報國無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以昔襯今,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____。

A

痛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________

A

中原淪陷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詞的上片,著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_____

A

愁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年少時親身經歷了________,親眼看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鬥爭精神的鼓舞,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

A

人民的苦難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年少時親身經歷了人民的苦難,親眼看見了______,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鬥爭精神的鼓舞,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

A

金人的兇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年少時親身經歷了人民的苦難,親眼看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____鬥爭精神的鼓舞,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

A

英勇抗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是上片的核心。辛棄疾生長在中原淪陷區,年少時親身經歷了人民的苦難,親眼看見了金人的兇殘,同時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鬥爭精神的鼓舞,有______的膽識和才略。

A

抗金復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加上少年時代,______,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因此,他不知何為「愁」。

A

涉世不深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加上少年時代,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_______。因此,他不知何為「愁」。

A

真切的體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他不知何為「愁」,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一點所謂「愁情」,他「愛上層樓」,_________。

A

無愁找愁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個「愛上層樓」,與首句呼應,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甚麼是憂愁,所以喜歡______。

A

登樓賞玩

17
Q

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個「愛上層樓」,後一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_______呼應,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詩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

A

「為賦新詞強說愁」

18
Q

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個「愛上層樓」,後一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呼應,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____,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

A

詩興

19
Q

詞的下片,著重寫自己現在_____。

A

知愁

20
Q

詞的下片,著重寫自己現在知愁。作者處處注意同上片進行對比,表現自己隨著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於這個「愁」字有了_________。

A

真切的體驗

21
Q

作者懷著_____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A

捐軀報國

22
Q

作者懷著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_____,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A

南宋

23
Q

作者懷著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____大業。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A

恢復

24
Q

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_______,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洩,可見其心中的愁悶痛楚。

A

報國無門

25
Q

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_____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洩,可見其心中的愁悶痛楚。

A

削職閒居

26
Q

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一腔____,無處發洩,可見其心中的愁悶痛楚。

A

忠憤

27
Q

但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洩,可見其心中的_______。

A

愁悶痛楚

28
Q

「而今識盡愁滋味」的「___」字,包含著作者複雜的感受,是此詞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

A

29
Q

「而今識盡愁滋味」的「盡」字,包含著作者_____的感受,是此詞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

A

複雜

30
Q

作者又連用兩句「欲說還休」,也採用_____形式,在結構用法上也與上片互為呼應。

A

疊句

31
Q

這兩句「欲說還休」包含有兩層不同的意思。前句緊承上句的「盡」字而
二十二來,作者過去________,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

A

無愁而硬要說愁

32
Q

這兩句「欲說還休」包含有兩層不同的意思。前句緊承上句的「盡」字而
二十二來,作者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_____

A

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

33
Q

後一個「欲說還休」則是緊連下文,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_______之愁。

A

憂國傷時

34
Q

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_____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天氣

A

投降派

35
Q

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_____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天氣

A

犯大忌

36
Q

因為作者胸中的憂愁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憂國傷時之愁。而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______

A

天氣

37
Q

「天涼好箇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______,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A

輕鬆

38
Q

「天涼好箇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輕鬆,實則十分_____,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A

含蓄

39
Q

「天涼好箇秋」。這句結尾表面形似輕鬆,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_____。

A

深沉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