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ity Psychology Flashcards

0
Q

人格研究中,资料来源有哪些?

A
「客觀」(1)生活资料(L)
  指个体的生活史资料,用以了解个体的生活经历
(2)观察资料(O)
  指由一些观察者对个体进行观察后所得出的资料
(3)测试资料(T)
  指通过一些测试或实验程序,获得被试在测试中、或实验情景里的一系列反应纪录
「主觀」(4)自我报告资料(S)
  当事人通过对自己的评判而得到的资料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
Q

人格的基本特徵

A

人格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它们是人格的「內部」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外部」社会性。
(1)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协调一致地进行活动的。
(3)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
(4)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人格是社会人所特有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A

「對內」(1)人格的结构。人格心理学家用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差异。如用“特质”和“类型”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
(2)人格的动力。通过对人格动力的研究了解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原因。
「對外」(3)人格发展。对个体自出生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以及随着年龄、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4)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大五”指哪五项因素?各指什么?

A
(1)神经质,指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
(2)外向性,指内向或者外向。
(3)求新性,指对经验开放,探求态度。
(4)随和性,指乐于助人、可信赖或者怀有敌意、为人多疑。
(5)尽责性,指自律、自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艾森克将人格特质分为哪些维度?各指什么?

A

(1)外倾-内倾,指皮质唤醒水平。外向者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向者低。
(2)神经质,指情绪的易变与坚定。高分特征是情绪易变,低分特征是情绪很少动摇。
(3)精神质,高分者特征是自我中心、攻击性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冷酷的,低分特征表现为温柔、善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什么是特质?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哪些类型?健康人格具有哪些特点?

A
特质作为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特质等值于动机或意向,具有动力性
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两大种
健康人格具有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人格特质理論的研究

A

奧爾波特 理論:健康人格 結構:個人特質與共同特質
卡特爾 結構:卡特爾十六項個性因素測驗(人格十六因素)
艾森克 結構:人格三維度(內-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大五"人格特质:神经质、外向性、求新性、随和性、尽责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人格发展理论

A

弗洛伊德 早期
埃里克森 青春期
荣格 中年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什么是社会风格?社会风格分为几种类型?

A

阿德勒的社会风格是每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的、追求优越的方式
类型包括:
(1)统治-支配型(dominant-ruling),倾向于支配别人,别人必须听他的观点
(2)索取-依赖型(getting type),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切,竭力通过对别人的索取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回避型(avoiding type),总是回避问题,以这种应答方式来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往往抱着碌碌无为的态度,避免失败,以这样的方式来赢得他们的人生
(4)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正视问题,努力积极地寻求一种创造性的、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简述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A

阿德勒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他指出,“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而是一种知觉到较低的位置发展到较高位置,从感觉到不足到感觉到增强,通过追求能力、控制、完美从而克服自卑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A

自我同一性不仅仅是青少年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时空中存在的一致性、连续性的事实知觉,而且是对自我品质的知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A

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每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转折期,个体都面临着重要的生活任务,都可能遭遇成长的危机,教养环境直接关系着危机是否能够得到积极解决。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就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不能顺利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恐惧)。在出生到1岁的孩子(对环境的评估)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岁到3岁左右的孩子,形成自主或自我怀疑(自我能力评估)
(3)主动性对内疚。4岁至6岁左右的儿童,发展出主动性或进取心,则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价值感(抚养者对自己的评估)
(4)勤奋对自卑。6岁至11岁的少年。如果勤奋感占优势,其人格就形成了能力的品质,否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能感。(教育者评估)「四评估为了在同一性混乱时回答:我是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至20岁左右的青年,如果能顺利解决发展危机,则具备忠诚「对自己的看法」的品质,否则在青年人格中形成不确定感。「对内整合」
(6)亲密对孤独。20岁到24岁的成年早期。能成功解决发展危机,则形成爱的品质,否则会导致混乱的亲密关系。「对外整合」
(7)繁殖对停滞。25岁到65岁成年期。如果繁殖感高于停滞感,在其人格中形成关心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私的品质。
(8)自我完善对绝望。65岁到死亡。若自我整合胜过失望,则具有智慧的品质特质,反之则会导致无意义感与失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有哪些

A

基本焦虑的体验会带给人们无能和恐惧的消极感受,那么人们就会设法将这种体验降到最低程度。对此,霍妮提出了十种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她称这些策略为精神病症倾向,也称精神病症需要
「克服孤独」1、2「克服孤独和无能」6、8、7、10「克服无能」3、9、4
(1)对友爱和赞许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获得爱和赞美
(2)对求助于人生伴侣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需要依附于某个保护他免遭危害,满足他所有需要的伴侣
(3)对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非常保守,为了避免失败而无所欲求
(4)对权力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崇拜强权、蔑视弱小
(5)对剥削别人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害怕别人占他的便宜,但把自己得到的好处视为理所当然
(6)对社会成人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最高目标是获取威望
(7)对个人景仰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被人奉承与恭维。他们希望别人对他的评价与他们理想化的自我意向一致
(8)对抱负与个人成就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对成名、发财、地位均有极大的兴趣,甚至不顾后果
(9)对自足和独立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极力回避对任何人承担责任,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不惜一切代价免受他人奴役。
(10)对完善和完美无瑕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力图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而对批评极为敏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霍妮认为人际交往的类型有哪些?

A

(1)趋向人的活动,依从型。往往通过压抑自己的敌意,需要以降低自己的焦虑感
(2)反对人的活动,敌对型。这类人认为,如果他们拥有权利就不会受到伤害
(3)避开人的活动,分离型。他们认为,离群索居就不会受到伤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沙利文

A

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
沙利文用人格意象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意象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或是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个体在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对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沙利文认为,人格意象的形成开始于婴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埃里克森 八階段理論

A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