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4章:湿热的气候) Flashcards
什么是气候?
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什么是天气?
一个地区当天或几天内的阴、晴、冷、暖等大气变化的现象
马来西亚的气候类型
赤道型气候
马来西亚的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如何计算年均温
一年各月的月均温除以十二个月
如何计算年较差
全年最高和最低的月均温的相差
对流雨的形成
潮湿的地表受热-水分蒸发-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气流上升至某一高度遇冷-形成积雨云-造成降雨
对流雨发生的时间
炎热的午后
对流雨的特征
伴有闪电打雷,急骤降落,降雨区小,历时短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和地形因素
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温
纬度因素-马来西亚在低纬度地区,因靠近赤道,接受太阳的热能较为集中,气温自然较高
地形因素-地方的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高地的气温比平原低。(金马仑高原、福隆港、云顶高原气候凉爽,年均温约19摄氏度)
影响雨量的因素
风向因素和地形因素
为什么每年11月-翌年3月在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和砂拉越内陆地区的雨量特别多
东北季风期
每年6月-9月是———,但对我国影响不大。
西南季风期
为什么西南季风时期,我国的雨量较少呢
受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阻挡
什么是地形雨
湿润的海风遇到沿岸的山脉,便会被迫沿着山坡上升,遇冷凝结为云,所降的雨就成为地形雨
每年5-8月,巴生港口至新山地区晚上偶尔会发生强风暴雨,闪电打雷。这种现象称为——————
苏门答腊风暴
为什么每东北季风时期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和砂拉越内陆地区的雨量特别多?
东北季风时期,风从南中国海带来丰沛的水汽,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和砂拉越山区是向风坡,形成地形雨。
为什么每东北季风时期马来西亚西海岸雨量少。
西海岸受山脉阻隔,是背风坡,雨量较少,成为雨影区。
高温多雨的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
有利于种植油棕、橡胶、可可等热带作物,农业活动可以常年进行,为原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热带雨林对我国有何重要作用?
提供珍贵硬木,使我国成为主要热带木材出口国之一;但雨季林地湿滑,伐木活动困难。
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对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高原地区气候凉爽,有什么农业优势?
适合种植水果、蔬菜和花卉,也适合作为避暑胜地,如马仑高原和昆达山。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热带海岸气候如何促进旅游业?
阳光普照、景色怡人,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推动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的繁荣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热带海域的渔业有什么特点?
渔产丰富,可进行捕鱼活动,但东北季风时海浪大,会影响捕鱼。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
季风异常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可能带来大量雨水,导致地势低平地区发生水灾。
水灾的发生对农作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印尼林火如何影响我国?
烟霾飘入我国,危害人民健康并影响经济活动,尤其在西南季风期间。
林火的影响范围广泛,需采取跨国合作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