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Flashcards
研究的类型
一、自然观察
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和准实验
四、发展研究
自然观察
自然观察是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研究类型,它通过对自然发生的活动的系统观察或调查,分析和研究有关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自然观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研究的对象是在自然发生与发展中的现象,并非人为的创设的情景;
二是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或操纵某些因素,使所进行的观察尽可能不引人注意而影响正常活动。
自然观察变式
自然观察有许多变式,其中最常用的是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 1、个案研究 一般来说,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关键环节是取样的代表性和调查问卷设计的质量。
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
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一个主要弱点,是这些研究一般是描述性的,不容易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
个案研究的另一个弱点是难以重复研究,再现原有结果,并且容易受研究者现有的理论假设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偏向;
此外,个案研究一般取样比较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
一种个案研究的变式,称为“偏差个案分析”,它通过对两个背景相似而结果不同的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较好的克服了个案研究不易做因果关系推论的问题。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根据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宗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对象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的研究。
最常用的研究指标是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相关研究的适用范围比较广。相关系数本身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这是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特别注意的。
实验和准实验
实验和准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实验是对环境进行系统的操纵,从而观察这种操纵对于行为的效应的研究形式。实验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对研究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决定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了因变量的差异,作出有关心理现象的因果解释。
准实验是现场条件下经常运用的研究设计,它与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准实验中没有运用随机化程序进行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最常用的准实验设计有“不等同对照组设计”和“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发展研究
发展研究是从心理活动或事件的过程研究它们的发展变化,影响事件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发展研究的类型
(1)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从时间纵深的发展过程来考察研究对象。
(2)横切面研究
横切面研究是指在较短时间间距中对不同的对象样本进行观察和测定,从而对各类对象作出总体分析的研究类型。
(3)趋势研究
趋势研究又称预测研究,它是在有关对象的先前情况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某种预测模型,并在进一步的多次观察与测量中作出检验。
对发展研究的评价
发展研究的三种主要类型各有其优缺点。
纵向研究在一段时间里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周密考察,因而适合于确定引起某些特征变化的因素,建立某种因果关系。
横切面研究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研究效率比较高,成本较低,费时也较少。
趋势研究的实际意义大,但要进行这种研究,需要相当水平的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各阶段的要求比较高。
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一般来说,心理学研究包括以下步骤:
课题与变量的选择,研究设计的确定,研究方法和程序的制定,研究的实施,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结果的总结与报告。
研究课题与变量的选择
1、课题的选择
2、概念和构思
3、常见的变量
4、变量的操作定义
课题的选择
(1)课题的类型 (2)课题选择的标准 判断研究课题的优劣,有几条标准: 所研究的问题应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 所研究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明确具体; 具有通过实际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概念和构思
概念是把不同来源的几种成分结合为单一观念的一种看法。
构思则是由于特定科学研究目的而有意识提出或采用的概念。
常见的变量
(1)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自变量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变量一般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观察。
中介变量是与有机体有关的不可观察的过程或状态,用以帮助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常作为假设的构思,从可观察到的测定作出推论。
还有另一类变量称作“控制变量”,这是指实验期间保持恒定的某些潜在的自变量。
(2)干涉变量
当一个变量的系统变化可能改变其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这个变量就称为干涉变量。
变量的操作定义
变量的操作定义是有关构思的可观察指标的具体陈述。
作出操作定义包括两个程序:
(1)确定与心理学构思有关的具体测量指标;
(2)在实际研究或实验中产生并观察该变量指标的变化,进行测量与检验。
确定研究设计
1、研究设计的目的和控制原则
2、研究设计的标准
3、研究的计划
研究设计的目的和控制原则
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回答所研究的问题;二是控制研究中的变异量。 研究设计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这种控制的统计学原则是:
(1)使系统变异最大;
(2)控制外源的系统变异;
(3)使差异变异最小。
研究设计的标准
(1)研究设计回答了研究问题并准确的检验假设;
(2)研究设计通过不同程度的随机化,较严格的控制自变量;
(3)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研究的计划
(1)研究目的的理论框架;
(2)以往研究的考察;
(3)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研究的方法
(1)研究被试的取样方法:明确研究的总体、样本的大小、取样的手段等;
(2)实验处理的方法:自变量的操纵和控制方式、实验处理的实施、仪器的配备和程序的安排等;
(3)收集数据的方法:确定测量指标及其测定方法,设计相应的量表,规定数据的记录方式等;
(4)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数据的特征,选择研究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检验方式。
研究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按照研究设计行事,并随时记录研究中发生的情况。
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统计分析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后,就可以作出研究的结论。在作出结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单一研究的局限性 2、作结论时决策差误 3、研究的结果与理论的发展 4、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元分析
元分析是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总体分析,也有人称为“总分析”。
元分析的特点
(1)元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
(2)元分析是一种全面的评价
(3)元分析寻求普遍性的结论
元分析的步骤
元分析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主要包含四个基本步骤: 1、以往研究的检索 2、研究的分类和编码 3、研究结果的测定 4、分析与评价
元分析的应用
1、有关心理疗法效应的元分析(施莱辛格)
2、有关学校班级大小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元分析(格拉斯与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