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L5 大腸癌 Flashcards
大腸癌最常發生在哪些部位?
大腸癌好發於乙狀結腸及直腸。
大腸癌的臨床表徵有哪些?
當腫瘤長到相當程度才會出現症狀,如排便習慣改變、血便和黏液便。
右側結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什麼?
右側結腸癌最常見為腹痛、貧血、噁心、嘔吐及無力。
左側結腸癌的主要症狀是什麼?
左側結腸癌最常見為大便習慣改變,並出現急後重和筆狀大便。
腸道手術前應採取什麼護理措施?
提供高熱量、高蛋白質及低渣食物,並手術前24小時採取清流質飲食。
手術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是什麼?
按醫囑給予抗生素可降低腸道內的細菌數目。
手術前應該進行什麼準備?
手術前一晚灌腸以清潔腸道,並在午夜後禁食。
腸道手術後應注意哪些護理措施?
密切監察病人的生命表徵,保持傷口敷料完整和乾燥。
如何評估手術後傷口的狀況?
注意傷口有否出現紅、腫、熱、痛等感染症狀。
若有腹腔引流管,應該觀察什麼?
需觀察及記錄引流液的顏色、質地及量。
如何促進腸蠕動的恢復?
評估腸鳴音,當腸蠕動恢復正常可按醫囑給予流質食物。
腸阻塞的病理生理是什麼?
腸阻塞引起腸腔壓力升高,導致液體和電解質流至腹膜腔,造成腹脹。
高位性小腸阻塞的臨床特徵有哪些?
劇烈腹部疼痛、嚴重嘔吐(噴射式嘔吐)、電解質失衡。
低位性小腸阻塞的症狀是什麼?
明顯腹脹、嘔吐物含糞便及持續性腹部絞痛。
腸阻塞可能引發哪些併發症?
包括絞扼、穿孔、腹膜炎及傷口感染。
如何監測病人的水分及電解質平衡?
監測輸入輸出量、電解質水平及體重變化。
急性期應如何處理嘔吐及腹脹?
維持禁食,放置鼻胃管以減少腸道刺激及壓力。
病人出現水分及電解質失衡的症狀時應如何處理?
應盡早通知醫生,並按醫囑給予靜脈輸液以補充流失的體液及電解質。
病人若突然再嘔吐或疼痛加劇,應如何應對?
立即通知醫生以進行進一步評估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