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L12C Flashcards
輸血的主要治療目的有哪些?
恢復血液容積、改善缺氧情形、增強抵抗力、補充凝血因子及控制出血。
何時需要進行輸血?
貧血、出血及造血功能有缺陷的病人。
輸血前需要進行哪些護理措施?
核對醫囑、詢問病人血型、評估過去輸血反應、取得同意書。
輸血前為何需要核對病人和血袋資料?
確保病人身份無誤,避免輸錯血。
輸血時應使用什麼樣的針頭?
使用較粗的針頭(18-20號),以避免血球損壞。
輸血前應如何準備輸血裝置?
使用0.9%生理鹽水注滿Y型輸血裝置,過濾有害物質。
輸血開始前應測量什麼?
測量病人的生命徵象作為基準。
開始輸血的前15分鐘應如何操作?
緩慢滴注,速度約為每分鐘20-40滴。
若輸血後15分鐘未出現不良反應,應如何調整輸血速度?
可加快輸血速率至每分鐘80-100滴。
輸血期間應如何監測病人?
嚴密觀察生命徵象及反應,記錄輸血的開始時間等。
輸血後應如何處理余血?
緩慢滴注生理鹽水,將殘餘的血液輸送病人。
輸血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血液需在4小時內輸完,不可添加藥物於血袋。
全血成分包含哪些?
含紅血球、血漿及失去活性的白血球和血小板。
紅血球濃厚液的適應症是什麼?
用於貧血病人、心臟衰竭等。
洗滌紅血球的主要目的為何?
減少發燒及過敏反應。
血小板濃厚液的適應症有哪些?
嚴重出血、白血病、骨髓移植等。
新鮮冷凍血漿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含所有凝血因子,無血小板及白血球。
冷凍沉澱品主要用於治療什麼?
缺乏第13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的病人。
發熱反應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病人的血液與捐血者的白血球或血小板產生反應。
溶血反應的臨床表徵有哪些?
寒顫、頭痛、心跳過速、血尿等。
過敏反應的處置措施是什麼?
停止輸血,保持靜脈導管通暢,及時通知醫生。
循環過度負荷的原因是什麼?
病人有腎衰竭或心衰竭,短時間內輸血過量。
輸血後如何評估病人的反應?
評估生命表徵及反應,記錄相關數據。
為什麼不可以同時給藥與輸血?
可能會干擾血液輸注及引起不良反應。
輸血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如何處置?
停止輸血,保持靜脈導管通暢,通知醫生。
輸血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立即停止輸血,維持靜脈通暢,監測生命徵象。
輸血後需進行哪些藥物治療?
依醫囑給予利尿劑及其他相關藥物。
如何預防輸血反應的發生?
正確核對病人資料,仔細監測輸血過程。
為何要在輸血後記錄時間和反應?
以便跟踪病人狀況及評估輸血效果。
輸血時應使用何種生理鹽水?
使用0.9%生理鹽水。
在什麼情況下應立即停止輸血?
出現不良反應,如過敏或溶血反應。
輸血後的觀察重點是什麼?
觀察病人的生命徵象及任何不適反應。
輸血過程中如何保持病人安全?
定期評估病人的生命徵象,密切監視。
為什麼要使用過濾器?
過濾有害的血凝塊及徵粒,保護病人。
輸血的有效期限為何?
血液必須在4小時內輸完。
醫護人員在輸血前需確認哪些病人信息?
確認姓名、血型、Rh因子及醫囑。
為何要在輸血前詢問病人過去的輸血反應?
評估病人是否有不良反應的風險。
輸血後應如何處理輸血記錄?
紀錄輸血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病人的反應。
如何處理低血壓的情況?
按醫囑給予液體及電解質治療。
醫生在輸血過程中需要監督什麼?
監督病人的生命徵象及反應。
為什麼要在輸血後給病人氧氣?
提供額外氧氣以改善缺氧情況。
如何確保輸血過程的無菌操作?
嚴格遵循無菌技術,避免污染。
輸血後如何評估治療效果?
通過生命徵象及血液檢查評估。
在輸血過程中如發現血袋有異常,應如何處理?
停止使用該血袋,並報告給醫療人員。
醫護人員需如何與病人溝通輸血信息?
清楚解釋輸血的目的、過程及可能的風險。
輸血前病人需簽署什麼文件?
需簽署輸血同意書。
輸血後病人可能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發熱、頭痛、呼吸困難等。
輸血過程中如何應對突發事件?
按照急救流程立即處理,確保病人安全。
為什麼要避免在輸血時添加其他藥物?
可能會導致血液反應或影響輸血效果。
為什麼輸血時要保持靜脈導管通暢?
確保輸血過程順利,及時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