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城市社会学 Flashcards
“社会学”这一名词的提出
法国哲学家 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
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点在于:
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类生态学
城市社区的划分
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
城市化
当代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结构功能主义
冲突理论
交换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社会学家 塔尔科特.帕森斯
社会学中历史最长的理论方法
通过对社会功能系统的假定以及人们行为系统和控制人们行动的系统分析,为整个社会达到均衡、稳定规划了一个模式。
冲突理论代表
列维斯.科赛尔 兰德尔 拉尔夫.达伦道夫 怀特.莫尔斯 认为社会不可能仅仅是平衡和谐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且长期存在着并非对社会只产生破坏作用的冲突,这是社会运行中的持续的必然现象
交换理论代表
美国乔治.霍曼斯 彼得.布劳 交换理论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 是一种从个人心理出发的围观社会学理论 中心论点是将人的社会行为视为相互酬劳的交换行为,包括物质的、权利的、精神的交换,其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商品化倾向假设
社会互动理论代表
库恩
布卢默
特纳
互动理论观点庞杂,有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现象互动论、本土方结论等
20世纪50年代后第十小组提出了?
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成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他们提出流动、生长、变化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其主旨是?
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
( ?)首先常识性地、有系统地将自然生态学基本理论体系运用于人类社会学的研究
人文生态学
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人类在空间中的集中与分离,由此而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社区,并促进了这些社区的分化与发展。
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
居住隔离
在城市社会中,(?)揭示了城市的内在结构
社会分层
职业、种族等因素
城市地区分析提出用来表征城市社会地域分化的三个指标是( ?)
城市化
社工会阶层
社会隔离
P.Davidoff的“规划选择理论”和倡导观点是:
主张规划就是要依据不同的阶层和社区的利益而提出方案,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扩大选择的范围,为各阶层和社区的发展服务
西方城市居住社区的隔离分布是由哪些因素影响叠加形成的
不同的经济地位 呈扇形沿交通轴线延伸
不同家庭结构 呈同心圆状
种族、民族因素 呈团状
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
制度性整合
功能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
他们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分别从社会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社会进行整合
城市更新强调的是?的过程
城市功能体系伤的重构与重组这一过程
社区一词,最初的涵义是指?
在传统的自然感性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
社区定义归纳成两代类:
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
地区性观点,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
社区的构成要素有?
地域
人口
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
地缘感
社区人口与社会人口不同之处在于?
它以同质性为主形成该社区的人口特点
社区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社区划分呈四种类型:流动性社区;村舍式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2,根据空间特征把社区划分成居住社区和精神社区
3,根据社区结构和特点把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衡量社区生活的质量是以?拥有度为主的
闲暇时间
公共服务设施
社会福利
城市社区管理,本质上讲是?
对社会系统的社会管理
社会运行的几大主题
需要
互动
管理与控制
变迁与进步
马斯洛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 分别是?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友爱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社会控制 一词由谁提出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社会是控制者
个人是被控制者
造成城市中文化异质性的原因主要是?
人口的异质性
专业化的活动,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其文化特点也是不同的。
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社会生态学派受?理论影响较大
社会生态学派与景观学派相对,其代表学派为芝加哥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古典经济理论的影响较大,认为不同社会集团在各种人类活动中的竞争结果,出现了有空间特色的结构。
农业区位论的特点是用接近性和低价负担能力等主要概念来说明?的形成机制
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型
?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
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
行为学派在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时,尤其注重?
购物和迁居行为
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空间结果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非工业化
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离心化
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生产、处理信息和只是的世界城市化
人口因素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家庭结构的变化
人口负增长
老龄化社会
影响城市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的力量主要有二
分散力
集中力
按联合国的规定,凡?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7%以上
人口老龄化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关系最为密切
什么是影响就业的主要社会因素(不是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 季节性工作 人口发展控制程度 劳动力流动 等
社会测量的尺度可分为
定类尺度
定序尺度
定距尺度
定比尺度
城市社会学研究往往要涉及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在测量人们的态度时用的最多的是?
赖克特量表
说明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的统计量是
平均数
社会统计分析可分为
描述性分析
说明性分析
统计分析中,?是被研究总体中频率最多的变量值,它表示的是某种特征的集中趋势
众数值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五个统筹包括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实现五个统筹,首先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当前最核心的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规划模式,实现城乡规划的统筹,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创造?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区自治的目的是?
使人民获得授权
城市更新的三种形式
重建或再开发
整建
保留维护
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三大类
人口自然结构
人口社会结构
人口地域结构
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的参与主体分为
政府
开发机构
规划师
公众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存在四个显著的特点
少子老龄化
轻负老龄化
长寿老龄化
快速老龄化
1快速增长下的社会结构
社会阶层分化是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中的特征之一
社会结构变化是当前城市增长中诸多矛盾的根源
2社会结构变化下的城市规划现状和价值取向
1客观上忽略了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
2承认社会利益均一使城市规划思想落后于社会发展现状
3个别利益群体或社会阶层的价值判断成为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规划决策中无可避免地包含个人或者特定利益群体的价值判断,对“经营城市”理念指导下的旧城改造的再认识,忽略价值判断的前提性更易激化社会矛盾
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成为我国规划学界的理想诉求。转型期我国城市规划是任然要坚持以社会理性或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为主导。
3我国城县规划的价值取向问题
1物质性城市规划过分强调经济职能,强调“规划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规划就是生产力”,而缺少对转型期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分析。城市规划的价值观“错位”是导致当前城市规划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2作为政府行为和政府的一项只能,城市规划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应坚持以社会理性为主导,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
3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规划是对空间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这种利益的“再分配”应该坚持规划的“人民性”,当前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而不应成为“强势集团”搜取更多利益的工具。
4
转型期我国社会的某些特征及其主要矛盾,要从“改革—发展—稳定”、“市场—政府”、“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和“地方政府—私有资本—市民”的角度解析我国城市规划价值观的变迁及取向问题。
5社会学调查方法与城乡规划的内在联系
1社会学调查是城乡规划作为实践性学科的本质要求
2社会学调查方法是城乡规划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6城乡规划社会调查的主要特点
方法性
实践性
综合性
7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城县规划中的应用
1社会调查是城乡规划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2社会调查是一项科学认识和研究活动
3社会调查是一种城乡规划的规划和策划方法
4社会调查是促进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得于实现的根本途径
8城市人口按其各种属性表现出的差别构成分为两类
1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
2城市社会结构,如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宗教结构、语言结构、职业结构、经济收入机构等
9就其性质特征而言,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三大类
人口自然结构
人口社会结构
人口地域结构
10一般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在?
92——106之间
11社区一词
最初的涵义是指在传统的自然感性一致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有机体,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
12如今对社区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两大类
功能主义观点
地区性观点
通常指一群人住在同一地域因而产生了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准则,那么这一群人及所居住的地区被称为社区。
1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
地域
共同纽带
社会互动
14城市居住社区的概念区别于城市居住区概念的最主要的地方是?
城市居住区基本表达的是一个空间实体居住地域概念;
而城市居住社区更将这种地域看作是一种以居住行为为核心的内在社会网络及社会互动的空间表现,因此它远比城市居住区的概念来得深刻与广义
15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为?
空间构成要素和社会构成要素
16(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空间构成要素
边界
中心
连续
这三者实质上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边界,自然谈不到内聚性;没有内聚性,边界也无法维持。失去了动力意向,动态结构自然消失。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区的存在
17(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社会构成要素
地域 人口 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 地缘感 1地域。地域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区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依托,也是社区控制感形成的基本条件。 2人口。人口的数量、集散的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每一个社区由于自己特有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因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特点,以区别于其他社区甚至邻近社区。 4地缘感。社区居民在情感或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18 《马丘比丘宪章》提出:?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