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Flashcards

1
Q

记忆是什么?

A

人脑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人类记忆三级加工模型

(阿特金森、谢夫林)

A

感觉记忆被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被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长时记忆的分类

A

分类⑴:根据提取时是否有意识参与(编码时无需意识努力)
①外显记忆
②内隐记忆

分类⑵: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特点
①陈述性记忆(图尔文:情境记忆/语义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注意:若问记忆的分类,还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一分类方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自我参照效应

A

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记忆效果优于其他编码条件。

(外显记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情境记忆(episodic memory)

A

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具有自传体性质。受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难以储存且不易提取,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A

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且容易提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____(记忆)是最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

A

动作记忆(程序性记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外显记忆

A

外显记忆,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内隐记忆

A

内隐记忆,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图尔文提出的,用于解释多重记忆系统之间关系的理论是_________?p206

A

记忆的SPI理论

五种记忆系统:
❶程序记忆系统(非陈述性记忆)
❷知觉表征系统(启动效应)
❸语义记忆系统(一般记忆)
❹初级记忆系统(工作记忆、短时记忆)
❺情景记忆系统(个人-自传体-事件记忆)
*前三内隐提取,后二外显提取。
Tips:盛起知羽初轻
五种记忆系统的关系:
发生发展有顺序,加工过程有联系
⒈编码串行(Serial)
⒉存储并行(Parallel)
⒊提取独立(Independent)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中,语义编码的特征是________。

A

串行加工

(图尔文SPI理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记忆的脑学说有

A

整合说(拉什利)

定位说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与记忆相关的大脑组织(定位说)

A
1⃣️颞叶
(潘菲尔德电刺激引发对往事的鲜明回忆)
2⃣️海马
(长时记忆编码/*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LPT、空间记忆保持;损伤引发顺行性遗忘)
3⃣️杏仁核(情绪记忆)
4⃣️前额叶
(在情境记忆、工作记忆、空间记忆、时序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纹状体
(习惯的形成和刺激-反应联结的基础)
6⃣️小脑(程序性记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前额叶在记忆过程中的偏侧化

A

左前额叶:言语记忆

右前额叶:非言语记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A

反响回路
突触结构
长时程增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_______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A

反响回路

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回路。当刺激作用于神经回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在回路中往返传递一段时间,起着维持短时记忆的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_________

A

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是________

A

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长时程增强机制 LTP

(long-term potentiation)

A

高频刺激可引发突触后细胞的持久增强反应。这是一种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持久的增强现象,是突触强度改变的表现之一。由于记忆被认为是经由突触强度的改变来编码的,LTP被普遍视为构成学习与记忆基础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A

当刺激物不再呈现时,感觉痕迹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短暂的保持就是感觉记忆。
由于它像登记一样把输入的信息记录下来,故又称感觉登记。
感觉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感觉记忆的特点

A
① 容量较大
② 保持时间极短
③ 根据信息的物理特性编码
④ 鲜明的形象性
⑤ 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Sperling用_______(法)证明了图像记忆的容量为______个;保持时间为______s。

A

部分报告法

容量:9个

保持时间:1s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声像记忆的容量和保持时间

A

容量:5个

保持时间:4s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短时记忆的含义

A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被注意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短暂存储的信息经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
5s~1min Peterson等人的(阻止复述)实验说明,如果得不到复述,短时记忆在20s左右就会被迅速遗忘。
26
短时记忆容量
相当有限,7±2个组块(米勒)
27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以听觉编码为主(康拉德听觉编码实验),但也存在视觉编码(波斯纳视觉编码实验:先听后视)和语义编码(威肯斯语义编码实验)
28
短时记忆的特点
``` ① 信息保持时间短(不超过1min) ② 容量有限(7±2个组块) ③ 有意识、可操作* ④ 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⑤ 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⑥ 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 ⑦ 遗忘原因主要是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 ``` ①时间: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 ②容量:容量有限.为7+2个单元.若用组块的方式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③编码: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在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 觉编码,之后逐渐向听觉编码过渡; ④提取:短时记忆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 ⑤遗忘:遗忘的原因可能是信息的自然消退或信息的干扰作 用; ⑥存储:通过复述,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
29
在人类记忆三级加工模型中,唯一一个处于意识下的记忆是_______
短时记忆
30
影响短时记忆编码效果的因素
觉醒状态 加工深度 组块水平 tips:水太深
31
组块化
在编码过程中,将较小的单元归并成一个较大单元的过程(i.e, 刺激的组织和再编码)
32
复述分为
1⃣️机械复述 ▫️不断地简单重复,又叫保持性复述。 2⃣️精细复述(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 学习材料在复述的作用下,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转移。
33
_______的短时记忆遗忘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其他信息的干扰。
沃 & 诺尔曼
34
证明反响回路的实验是
小白鼠跳台
35
_________的记忆扫描实验说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________(扫描)
扫罗·斯腾伯格 完全系列扫描
36
扫罗·斯腾伯格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加因素法(加法反应时)
37
工作记忆的含义
工作记忆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38
工作记忆 VS. 短时记忆
功能:存储&处理 VS. 存储 信息来源:长时记忆&感觉记忆 VS. 感觉记忆 信息去向:用过则废 VS. 长时记忆 信息形式:陈述性记忆 VS. 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
39
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暂时的储存和加工,并且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记忆是__________。
工作记忆 | (短时记忆不加工信息)
40
Baddeley工作记忆模型的四成分
巴德利和希奇提出,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 一般使用阅读广度测验测量工作记忆的容量。 包括四个成分: ❶语音环路:用于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分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语音相似的信息回忆效果较差,证明了语音存储装置的存在;词长效应证明了发音复述过程的存在。 ❷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信息。干扰范式证明了视觉空间模板的存在。 ❸情景缓冲器:容量有限的空间,用来整合来自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信息。有助于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建立联结。 ❹中央执行系统: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有协调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注意资源的分配与控制、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41
长时记忆的特征
① 保持时间很长(>1min,可持续终生) ② 容量无限 ③ 内容会发生重构 ④ 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 tips:咸鱼够长
42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1. 语义编码 2. 语言特点中介编码(发音字形等) 3. 其他: ▫️主观组织(学习无关材料时,如果既不能分类也无法进行意义联想,个体倾向于自行在项目间建立联系以便使其进入长时记忆/e.g, 珠算口诀、节气歌、gas-“该死”记成“煤气中毒而死) ▫️表象编码(双重编码理论)
43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
❶ 编码时的意识状态(有意编码>自动编码) | ❷ 加工深度(Craik 加工水平理论:意义加工 > 语音加工 > 字形结构的加工)
44
长时记忆的编码特异性
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
45
系列位置效应
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近因效应),然后是开头呈现的材料(称为首音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差。
46
如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❶背景区辨性(在一系列记忆项目中,背景越独特的记忆项目,记忆效果越好) ❷前后材料的影响(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❸ 间隔时间(末尾的材料从识记到回忆的间隔时间最短)
47
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具有消退、概括化、完整化、具体化的特点。体现在: ❶量的方面:随时间推移,保持量逐渐减少。 ❷质的方面: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逐渐消失;内容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内容更加具体,或更为夸张和突出。如卡米克尔听名称记图形的研究。 (巴特利特Bartlett的记忆实验/“幽灵战争”)
48
记忆恢复现象
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多,即延缓回忆比即时回忆效果要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将逐渐消失。
49
优化信息存储的方法
⒈组织有效复习 (及时复习/时间分配/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⒉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⒊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50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形式有____和____
再认和回忆
51
再认有两种水平,分别是
⒈感知水平 (压缩形式,迅速直接,无意识过程) ⒉思维水平 (展开形式,依赖于再认线索,有意识过程)
52
再认的影响因素
``` 间隔时间 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 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的相似程度 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个性特征 ``` 口诀:再认几个建材公司
53
回忆的影响因素
``` ❶联想(回忆的基础) ❷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❸表象(表象和词语的双重线索可提高回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❹暗示和再认(有助于提取) ❺干扰(舌尖现象可能是干扰引起的) ``` 口诀:回忆词表干扰诗人定性联想
54
回忆的分类
1⃣️根据有无目的性 ①有意回忆(苦思冥想) ②无意回忆(触景生情) 2⃣️根据有无中介因素参与 ①直接回忆 ②间接回忆(e.g, 见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间接回忆难度更大)
55
长时记忆提取的线索
❶外部情境(情境依存性记忆) ❷身心状态(状态依存性记忆) 在进行记忆活动时,可以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
56
舌尖现象 | (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 TOT)
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但就是无法忆起。是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导致的。
57
遗忘的含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的现象,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分为可以再认的不完全遗忘和不能再认的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的临时性遗忘和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的永久性遗忘。
58
艾宾浩斯以_______为材料对记忆进行研究
无意义音节 | (开人工实验材料之先河)
59
艾宾浩斯采用_______(方法)对记忆进行研究
节省法(节省的学习时间) 将本来的二分变量(记得/不记得)升级为等比变量,重大创新
60
简述“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不均衡 | 时间推移渐稳定
61
遗忘进程的影响因素
``` 1⃣️时间 (先多后少,先快后慢)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性质:具体/抽象,有/无意义,语义/动作) (数量:同等难度的材料,识记越多遗忘越快)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4⃣️学习的程度 (过度学习/150%最佳>恰能背诵>低度学习) 5⃣️识记者的态度 (不重要的、不感兴趣的容易遗忘) ``` 口诀:食材兴数洗,学成忘态度
62
遗忘的原因/理论
衰退说 干扰说 压抑说(情绪、动机的压抑) 提取失败说(缺乏适当提取线索)
63
内隐记忆的经典测量方法
残词补全 词干补笔 知觉辨认 倒序词(准确说是乱序词)
64
内隐记忆 VS. 外显记忆
``` 对外显记忆有影响的: 情绪状态 加工深度 时间间隔 记忆负荷 干扰因素 ``` 对内隐记忆有影响的: 呈现方式(感觉通道效应) Tips:情绪干扰师傅加工,呈现方式与之不同
65
元记忆的提出者
弗拉维尔
66
元记忆的主要成分
元记忆知识 元记忆监测 元记忆控制
67
元记忆的相关概念中,哈特提出了
“知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