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Flashcards
能力是什么?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心理条件。平时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个体在某项任务或活动上现有的成就水平,也包括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技能: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能力: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心理条件
知识和技能都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技能,才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发展慢;知识获得快。
动作技能形成的具体特征
速度
准确性
灵活性
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多种能力相互联系,保证了某种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如音乐的才能是唱歌、谱曲、演奏等能力的结合。
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它能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
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智力就是一般能力 (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2⃣️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4⃣️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能力(i.e, 情绪智力)
一般能力
(G因素/General Intelligence)
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会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
(S因素/ Special Intelligence)
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__采用____的方法将智力分为G因素和S因素。
斯皮尔曼;因素分析
(二因素理论)
______将一般智力(G因素)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卡特尔
晶体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晶体智力是需要经过教育培养,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它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如词汇识别、言语理解、数学知识等。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25岁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流体智力
(fluid intelligence)
流体智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智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内容,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发展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能力的理论
最早:独立因素说(桑代克)
1⃣️传统理论 ① 二因素理论(斯皮尔曼) ②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阜南) ③ 群因素理论(瑟斯顿) ④ 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
2⃣️新理论 ①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 ② 三元智力理论(罗伯特•斯腾伯格) ③ 成功智力理论(罗伯特•斯腾伯格) ④ 智力的PASS模型(戴斯)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认为,任何活动都有两种因素的共同参与,活动中包含的____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越高。
G因素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阜南)
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像生物分类系统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阜南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智力的最高层次为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为大因素群,包括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和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群因素理论(瑟斯顿)
瑟斯顿认为,个体的能力包括多种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每个人独特的能力整体。 他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7种基本心理能力/一阶因素: ❶ 语词理解 ❷ 语词流畅(迅速、正确地进行词义联想的能力) ❸ 数字运算 ❹ 空间关系 ❺ 联想记忆(机械记忆能力??) ❻ 知觉速度(迅速辨别事物异同) ❼ 一般推理 Tips:礼留匴空知连理
后来,瑟斯顿发现7个基本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说明存在某种一般因素。于是他修改了各因素独立的看法,提出了二阶因素的概念(在彼此相关的一阶因素基础上再度因素分析提取得到的高阶共同因素),这样,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与斯皮尔曼二因素理论就趋于融合了。
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该包括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⑴ 智力活动的内容: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
⑵ 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其中包括认知(理解、再认)、记忆(保持)、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答案或思想)、聚合思维(对一个问题寻找最好、最适当、最普通的答案)和评价(对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做出某种决定)。
⑶ 智力活动的产物:运用上述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可以类别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由于三个维度和每个维度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理论上可以区分为5×5×6=150种。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
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❶ 言语智力 ❷ 逻辑-数学智力(数学运算、逻辑思考) ❸ 空间智力 ❹ 音乐智力 ❺ 运动智力(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❻ 人际智力 ❼ 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❽ 自然智力(认知、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
三元智力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此外,斯腾伯格还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
1⃣️智力成分亚理论/成分性智力 🌀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 ① 元成分(核心):计划、控制、决策、协调 ② 操作成分:执行元成分的决策,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信息 ③ 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存新信息 2⃣️智力经验亚理论/经验性智力 🌀智力包括两种能力: ⑴ 整合过去经验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的能力 ⑵ 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并用于复杂问题解决的能力 3⃣️智力情境亚理论/情境性智力 🌀智力是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成功智力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
成功智力与传统IQ测验中所测量和体现的学业智力有本质的区别。学业智力是一种“惰性化智力”,它只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部分预测,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较少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稳固不变的智力,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 1⃣️分析性智力(智力测验所反应的) 🌀提供了人们可以应用于生活中许多熟悉任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技能。有三种成分对信息加工至关重要:①知识获得成分;②操作成分;③元认知成分。 2⃣️创造性智力 🌀人们处理新异问题的能力。 3⃣️实践性智力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的PASS模型
智力的PASS模型是由纳格利尔里和戴斯在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体现了脑科学对智力研究的影响。
四种认知过程: P (planning) /计划 A (arousal) /唤醒 S (simultaneous) /同时性加工 S (successive) /继时性加工
鲁利亚三个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基础层次):动力系统-唤醒(整个系统的基础)
第二机能系统(中间层次):信息处理-同时性/继时性加工
第三机能系统(最高层次):行为调节-计划
三个系统之间存在动态联系,协调合作、相互影响。
创造力测验 VS. 智力测验
智商和创造力分数之间存在较低的正相关。一般能力测验得分高是创造力测验得分高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智力低,创造力不可能高;智力高,创造力可能高可能低。
创造力测验和智力测验的主要区别是:
① 智力测验有固定的答案,测量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记忆、理解和一般推理能力。
② 创造力测验答案不唯一固定。它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强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超乎寻常的独特性。
情绪智力的概念
1⃣️梅耶&萨洛维:
情绪智力是精确地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智力是横跨认知系统和情绪系统的操作,这种操作通常是以整体方式进行的。
2⃣️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的理论
1⃣️情绪智力结构的四维模型(梅耶&萨洛维)
2⃣️情绪胜任力模型(戈尔曼)
3⃣️情绪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巴昂)
梅耶和萨洛维提出情绪智力结构的四维模型的四个维度分别是:
⒈ 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⒉ 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⒊ 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⒋ 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
____提出了“情商”的概念:情商(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
巴昂
______的__________一书使得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语。
戈尔曼 《情绪智力》
工作EQ(戈尔曼)的内容包括:
① 自我察觉
② 自我管理
③ 社交察觉
④ 人际关系管理
______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提出了智力测量的四个重要思想。
高尔顿
⒈ 智力水平可以数量化
⒉ 智力的个体差异成正态分布
⒊ 智力可以由客观测验测得
⒋ 两套测验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由统计分析来确定
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___________
比内-西蒙量表
斯坦福大学教授____将比内-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修订为斯坦福-比内量表。
推孟
斯坦福-比内量表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使用比率智商/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IQ)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存在的问题是?
IQ = MA(智龄) ÷ CA(实龄) × 100
只适用于儿童智力的测量。对于成人来说,达到某一年龄后,其智龄不会再发生变化,将导致测得的IQ越来越低,这与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按照比率智商的测算结果,哪一区间属于智力正常的范围?
90~109
__采用离差智商(deviation IQ)度量智力水平,涵盖全年龄段,并且可以追踪时间上的发展。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IQ = 100+15Z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有两个分量表,分别是:
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
列举三个特殊能力测验
西肖尔编制的音乐能力测验
德雷克音乐能力倾向测验
音乐能力倾向剖面图(MAP)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13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负加速变化(i.e, 年龄增长,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2⃣️人的智力在18~25岁达到顶峰(也有人认为是40岁),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4⃣️成年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在25~40岁,人们常完成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到达顶峰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到达顶峰时间早。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结构的差异
4⃣️能力性别的差异(特殊智力因素)
能力的影响因素
1⃣️遗传的影响 2⃣️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前教育) PS.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可塑的范围大,环境能够造成的影响大;遗传潜势较差的人,他的遗传条件限制了智力的发展,环境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有限了。 3⃣️实践活动的影响 4⃣️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tips:施主,已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