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 Flashcards

1
Q

《逻辑研究》中意向性理论的概括版

(意向体验的三个组成)意向体验可分为实质的(reell)和意向的组成部分。前者是指对构成意向活动的那部分体验;后者则是指意向内容。意向 内容有三个相关的主题:( 1)意向对象;(2)意向活动的质料;( 3) 意向活动的意向本质。在现象学看来, 意向活动其实是一个意指活动, 当我们意向一个对象时, 这对象总是一个特定的“什么” , 就是说, 任何意向对象都有特定的意义。质料是就是意向对象得以区别自身的基本意义, 例如, 使水成其为水的东西, 就是质料, 胡塞尔有时把它称为“理解性意义” 。但构成意向活动的不但有质料, 还有意向活动的性质。意向活动的性质指的是意向活动的样式, 如希望、判断、怀疑等等, 它们也是事物被给予我们的样式。所谓意向活动的本质就是意向活动的质料与性质的结合, 它们共同决定了我们的意指活动。

(意义给予与意义充实)意指活动就是给予意义的活动, 也就是所谓的意义意向。但是, 纯粹使用语言表达式的意指意向还是空洞的, 它打开的意义空间有待直观加以充实, 这就是所谓的意义充实。意义意向与意义充实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概念形式和质料内容静态的相合或一致, 而是一个动态的统一。

认识就是意义意向的充实。

(知识与真理)充实活动是一个上升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充实行动将单纯意向越来越直接地带到事情本身, 这个上升过程最终就是认识对象充分的自我表现, 即思想与事物在直观中完全一致, 这也就是对象意义的最终充实, 即绝对知识。
明见是一个事物自我给予的体验, 即意向对象在直观中自我显现的体验。真理就是在这种体验中出现的, 所以胡塞尔又把明见叫做“真理的体验” 。在此意义上, 真理首先是对象性的东西, 它对应于明见。其次, 真理是事物与思想绝对的相应的观念, 这观念属于意识活动形式。第三, 我们也可把意向理想的充实称为真理、真或存在。胡塞尔的真理概念囊括对象化活动的全部领域, 所以存在也包括在真理的定义中。最后, 真理是意向的正确性。

(充实的过程——直观,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意义需要用直观来充实。感性直观比较好现解, 但感性直观只能在当下直接的、 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的知觉领域中起作用。可是, 意识不仅要把握事物, 还要把握事态、集合、分离等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包含了非感性的、范畴的因素, 处于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这就需要范畴直观来充实其意义。
范畴直观分为形式一范畴直观和质料一范畴直观。前者主要用来发现逻辑真理的意义, 而后者则是为了弄清本质的知识 , 所以胡塞尔也把它叫做本质直观。
本质直观是一种认识方式, 胡塞尔认为,凡受过现象学训练或进行过现象学还原的 人 , 都会有这种认识方式。本质直观向我们显现先天的东西。 但在现象学里, 先天之物的概念大大扩大, 它不仅与联结的形式有关, 也与联结的质料有关。所以直观也可以是范畴的, 不但形式可以是先天必然的, 质料也可以是先天必然的, 可以有以同样方式对所有人都必然而不能改变的内容因素。这是胡塞尔本质现象学的一大发明, 它将西方哲学本质主义的传统推到了极致。这样, 现象学不仅可以成为我们自然世界中一切经验内容的根据, 而且也是我们一切科学的基础。

A

《逻辑研究》中意向性理论的概括版

(意向体验的三个组成)意向体验可分为实质的(reell)和意向的组成部分。前者是指对构成意向活动的那部分体验;后者则是指意向内容。意向 内容有三个相关的主题:( 1)意向对象;(2)意向活动的质料;( 3) 意向活动的意向本质。在现象学看来, 意向活动其实是一个意指活动, 当我们意向一个对象时, 这对象总是一个特定的“什么” , 就是说, 任何意向对象都有特定的意义。质料是就是意向对象得以区别自身的基本意义, 例如, 使水成其为水的东西, 就是质料, 胡塞尔有时把它称为“理解性意义” 。但构成意向活动的不但有质料, 还有意向活动的性质。意向活动的性质指的是意向活动的样式, 如希望、判断、怀疑等等, 它们也是事物被给予我们的样式。所谓意向活动的本质就是意向活动的质料与性质的结合, 它们共同决定了我们的意指活动。
(意义给予与意义充实)意指活动就是给予意义的活动, 也就是所谓的意义意向。但是, 纯粹使用语言表达式的意指意向还是空洞的, 它打开的意义空间有待直观加以充实, 这就是所谓的意义充实。意义意向与意义充实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概念形式和质料内容静态的相合或一致, 而是一个动态的统一。
认识就是意义意向的充实。
(知识与真理)充实活动是一个上升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充实行动将单纯意向越来越直接地带到事情本身, 这个上升过程最终就是认识对象充分的自我表现, 即思想与事物在直观中完全一致, 这也就是对象意义的最终充实, 即绝对知识。
明见是一个事物自我给予的体验, 即意向对象在直观中自我显现的体验。真理就是在这种体验中出现的, 所以胡塞尔又把明见叫做“真理的体验” 。在此意义上, 真理首先是对象性的东西, 它对应于明见。其次, 真理是事物与思想绝对的相应的观念, 这观念属于意识活动形式。第三, 我们也可把意向理想的充实称为真理、真或存在。胡塞尔的真理概念囊括对象化活动的全部领域, 所以存在也包括在真理的定义中。最后, 真理是意向的正确性。
(充实的过程——直观,感性直观与范畴直观)意义需要用直观来充实。感性直观比较好现解, 但感性直观只能在当下直接的、 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的知觉领域中起作用。可是, 意识不仅要把握事物, 还要把握事态、集合、分离等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包含了非感性的、范畴的因素, 处于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这就需要范畴直观来充实其意义。
范畴直观分为形式一范畴直观和质料一范畴直观。前者主要用来发现逻辑真理的意义, 而后者则是为了弄清本质的知识 , 所以胡塞尔也把它叫做本质直观。
本质直观是一种认识方式, 胡塞尔认为,凡受过现象学训练或进行过现象学还原的 人 , 都会有这种认识方式。本质直观向我们显现先天的东西。 但在现象学里, 先天之物的概念大大扩大, 它不仅与联结的形式有关, 也与联结的质料有关。所以直观也可以是范畴的, 不但形式可以是先天必然的, 质料也可以是先天必然的, 可以有以同样方式对所有人都必然而不能改变的内容因素。这是胡塞尔本质现象学的一大发明, 它将西方哲学本质主义的传统推到了极致。这样, 现象学不仅可以成为我们自然世界中一切经验内容的根据, 而且也是我们一切科学的基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意向性

(就研究对象来说)“意向性”(intentionalit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哲学典籍之中,布伦坦诺使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心理对象的基本特征是被心灵所意向(包括感觉、思考、情愿、意愿等),它们不必像物理对象那样不依赖于心灵而存在。胡塞尔则用“意向性”来建立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象在内的一切现象。

(扎哈维的定义)在对经验结构的分析中胡塞尔特别关注以“意识到……”这样的结构为特征的经验,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对象—指向性这一属性——这一属性也被称为意向性。人们并不是纯粹地去爱、害怕、看见、判断;而是爱着所爱的害怕可怕的看见某个对象判断某个事态。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感知、思想、判断、幻想、怀疑、期待、还是回忆所有这些形式的意识都有这个特征,即这些意识总是意向着某些对象。如果不考虑它们的相关物,即那些被感知的、被怀疑的和被期待的对象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那些意识。

(第一人称视角出发的,人心理中的结构,作为人的先天认知结构)胡塞尔想就第一人称视角被给予的经验进行描述,并且例如我对一棵落叶橡树有所经验,但此时我头脑中发生什么却不是这个经验的一部分*:
对意识使用“排除法”去除属于个人心理的因素,剩余的排除不了的就是纯粹的意识。这种“纯粹”意识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只是意识的基本结构——意向性。

(意向性对实在的、想象的对象都有效;对象不内在于意识)胡塞尔主张1 意向性不仅是我们对实际存在对象的意识的特征,而且也是刻画我们的幻想、预测和回忆等等的特征。并且胡塞尔认为2 被意向的对象本身并不是意识的一部分也不被意识包含在内。

(意向性不是由对象引起的,而只是意识的内在特征,且不预设两种实体的分离)意向性并不是当意识受到对象影响才产生的外在关系,相反的它是意识的内在特征。意向性并不预设两个不同的实体——意识和对象的存在。意向性发生所需要的所有条件是:具有对象—指向性这一合理内在结构的经验的存在。

(对象的实在与否并不影响意向性的结构)Ps当主体指向对象并经验这个对象时,我们并不是在处理一个实在的关系,而是处理与真实的东西的意向性关系。在特定的情况下对象或许能够以一种实在的方式(因果地)影响我。但是如果这个对象不存在的话,那么这个真实的关系也不会存在,不过这个意向性关系却会保持其存在。如果这个对象存在的话,或许实在性的关系会补充那仅仅是意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特定情况下影响我的感觉器官,但这仅仅是心理生理学事实,因此丝毫不影响意向性关系的结构。

A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意向对象

被意向的对象本身并不是意识的一部分,也不被意识包含在内,不论是现实存在的还是幻想的对象,我们所指向和意向的对象都是超越的、外在于心灵的对象。区别只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所指是存在的,而在第二种情况中则不存在。

A

意向对象

被意向的对象本身并不是意识的一部分,也不被意识包含在内,不论是现实存在的还是幻想的对象,我们所指向和意向的对象都是超越的、外在于心灵的对象。区别只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所指是存在的,而在第二种情况中则不存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意向内容

质性

每个意向经验都是具体类型的经验,无论它是希望、欲望、回忆、肯定、怀疑、害怕还是其他类似的经验。胡塞尔将经验的这个方面称为经验的意向性质性。
同样的质料可以和不同的质料相结合,并且同样的质料可以和不同的质料相结合。想象“百合是白的”,怀疑“百合是白的”,或者去问是否“百合是白的?”都是可能的

质料

每个意向经验,无论是对一头鹿、一只猫或者一个数学事态的经验,都指向某物,并且关于某物。胡塞尔将这些确定经验是关于某物的这个成分称为经验的意向性质料。

虽然意识行为的质性和质料都是抽象的、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成分,胡塞尔仍然倾向于给予质料以优先性:根据胡塞尔,正是质料给行为提供了朝向对象的指向性,而质性只是规定了这个指向,却没有建立它。 胡塞尔偶尔也称行为的质料为行为的观念性意谓或者意义, 他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正是通过意谓关于对象的某些东西才意向着它。

正是意谓或者意义给意识提供了对象指向性。更具体地说,质料不仅规定了哪个对象被意向,而且也规定了这个对象是作为什么被理解和设想的。

质性与质料

意识特性与材料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特质的意识;如看见、想象、思考、回忆一棵树;同一特质的意识也可以有不同内容,比如知觉的材料多种多样瞬息变化。
意识的质料是实在的、杂多的、变化的,但保持着同一性,否则不同类别或不同时刻的意识没有同一内容,我们也不能思考或谈论同一事物。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表达借助于意义与对象相关联:
表达—意义—>对象
从意识的角度看意向行为通过意向内容指向对象:
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A

意向内容

质性

每个意向经验都是具体类型的经验,无论它是希望、欲望、回忆、肯定、怀疑、害怕还是其他类似的经验。胡塞尔将经验的这个方面称为经验的意向性质性。
同样的质料可以和不同的质料相结合,并且同样的质料可以和不同的质料相结合。想象“百合是白的”,怀疑“百合是白的”,或者去问是否“百合是白的?”都是可能的

质料

每个意向经验,无论是对一头鹿、一只猫或者一个数学事态的经验,都指向某物,并且关于某物。胡塞尔将这些确定经验是关于某物的这个成分称为经验的意向性质料。

虽然意识行为的质性和质料都是抽象的、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成分,胡塞尔仍然倾向于给予质料以优先性:根据胡塞尔,正是质料给行为提供了朝向对象的指向性,而质性只是规定了这个指向,却没有建立它。 胡塞尔偶尔也称行为的质料为行为的观念性意谓或者意义, 他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正是通过意谓关于对象的某些东西才意向着它。

正是意谓或者意义给意识提供了对象指向性。更具体地说,质料不仅规定了哪个对象被意向,而且也规定了这个对象是作为什么被理解和设想的。

质性与质料

意识特性与材料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特质的意识;如看见、想象、思考、回忆一棵树;同一特质的意识也可以有不同内容,比如知觉的材料多种多样瞬息变化。
意识的质料是实在的、杂多的、变化的,但保持着同一性,否则不同类别或不同时刻的意识没有同一内容,我们也不能思考或谈论同一事物。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表达借助于意义与对象相关联:
表达—意义—>对象
从意识的角度看意向行为通过意向内容指向对象:
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意向行动的被给予过程

意义给予:意向活动是意义给予的活动。在意向活动中即使最简单的表象也被给予了含义,无论这个表象多么非直观多么贫乏、模糊、不确定,也有一个简单的含义,并且围绕这个事物的可能情况被给予更丰富、更清晰的意义。在“意义给予”这一意向活动中,众多简单含义的部分组成一个复合含义整体,即概念。
胡塞尔的概念理论的独创性在于,扭转了传统的关于知觉和概念的关系,指出概念不是从个别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是意义给予活动从部分到整体的连续过程,而概念形成之后又反过来给予简单表象以意义。没有概念的意义也就没有表象作为“某物”的含义。

A

意向行动的被给予过程

意义给予:意向活动是意义给予的活动。在意向活动中即使最简单的表象也被给予了含义,无论这个表象多么非直观多么贫乏、模糊、不确定,也有一个简单的含义,并且围绕这个事物的可能情况被给予更丰富、更清晰的意义。在“意义给予”这一意向活动中,众多简单含义的部分组成一个复合含义整体,即概念。
胡塞尔的概念理论的独创性在于,扭转了传统的关于知觉和概念的关系,指出概念不是从个别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是意义给予活动从部分到整体的连续过程,而概念形成之后又反过来给予简单表象以意义。没有概念的意义也就没有表象作为“某物”的含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意向行动的充实过程(及其与被给予过程的联系)

在充实关系中,两个指向同一对象的意向以下面这种方式重合:一个纯粹意指的、概念的意向,在另一个指向同一个对象的直观的意向中充实“它自身”。原来被“仅仅”意谓(mean)的,现在却成为具有直观的充实性的“它自身”。
尽管空洞的意指意向和直观具有相同的意向性本质,后者却加上了对象的直观的充实性(Fülle)。充实性于直观行为中在场,在意指行为中缺席。

意义充实:意向活动给予的表象和概念的意义是空洞的、有待具体体验的刻画。意向活动是“意义给予”和“意义充实”的相互勾联。意义活动给予表象和概念的意义,经过亲身体验的材料的充实,意义被具体化,概念被客观化,成为关于一个事物或事态的完整现象。

意义充实活动的四个特征:
(性质)第一,它是直观活动,就是说用直观材料充实意义。
(动态的过程)第二,它是“连续上升”的过程,即“直观行为以越来越扩展和上升的图像性来表象对象”。
(以完全的充实为目标)第三,它有终结目标:“充实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完整的和全部的意向都达到充实”。
(最终达到的目标即真理)第四,一个意义被完全充实意味着达到了被意谓的对象的明见性:“它的客观相关物就叫做‘真的意义上的存在’或者也可以叫做‘真理’”。

A

意向行动的充实过程(及其与被给予过程的联系)

在充实关系中,两个指向同一对象的意向以下面这种方式重合:一个纯粹意指的、概念的意向,在另一个指向同一个对象的直观的意向中充实“它自身”。原来被“仅仅”意谓(mean)的,现在却成为具有直观的充实性的“它自身”。
尽管空洞的意指意向和直观具有相同的意向性本质,后者却加上了对象的直观的充实性(Fülle)。充实性于直观行为中在场,在意指行为中缺席。

意义充实:意向活动给予的表象和概念的意义是空洞的、有待具体体验的刻画。意向活动是“意义给予”和“意义充实”的相互勾联。意义活动给予表象和概念的意义,经过亲身体验的材料的充实,意义被具体化,概念被客观化,成为关于一个事物或事态的完整现象。

意义充实活动的四个特征:
(性质)第一,它是直观活动,就是说用直观材料充实意义。
(动态的过程)第二,它是“连续上升”的过程,即“直观行为以越来越扩展和上升的图像性来表象对象”。
(以完全的充实为目标)第三,它有终结目标:“充实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完整的和全部的意向都达到充实”。
(最终达到的目标即真理)第四,一个意义被完全充实意味着达到了被意谓的对象的明见性:“它的客观相关物就叫做‘真的意义上的存在’或者也可以叫做‘真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知识,真理

胡塞尔试图在充实模式的基础上理解知识、辩护和真理。只要我们作出的是意指性断言,我们所处理的就是纯粹的假设。然而,只有当我们的意向被充实时,这些假设才能被证实。

当直观到它时,我的信念被确认了。当对象正如我意向的那样被直观地给予时,我的信念得到了辩护,并且是真的,我于是就拥有了知识。更具体地说,知识能够被刻画为意向之物和被给予之物之间的认同或者综合,并且,真理能够被刻画为所意谓者与被给予者之间的同一。

A

知识,真理

胡塞尔试图在充实模式的基础上理解知识、辩护和真理。只要我们作出的是意指性断言,我们所处理的就是纯粹的假设。然而,只有当我们的意向被充实时,这些假设才能被证实。

当直观到它时,我的信念被确认了。当对象正如我意向的那样被直观地给予时,我的信念得到了辩护,并且是真的,我于是就拥有了知识。更具体地说,知识能够被刻画为意向之物和被给予之物之间的认同或者综合,并且,真理能够被刻画为所意谓者与被给予者之间的同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心理主义的立场:将逻辑归结为主观活动。
心理主义这是搞混了逻辑学与心理学对象的根本区别。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区分认识对象和认识过程。
人们能够重复同样的意义本身也就是对心理主义的反驳,心理主义必将导致自我怀疑。

胡塞尔所批判的是心理主义观点。心理主义的主要论证思路如下:认识论关注的是感知、信念、判断和认识的认知本性。而所有这些现象是心智现象,因此,研究和探索它们的结构显然是心理学的任务。对我们的科学和逻辑的推理也是如此,最终,逻辑学必须被看作心理学的一部分,逻辑规律也要被看作心理–逻辑规则,我们必须经验性地研究它们的本性和有效性。由此,心理学为逻辑学提供理论基础。

胡塞尔认为,这种观点犯了一个错误,即忽视逻辑学和心理学领域间存在的根本区别。逻辑学(也包括,例如,数学和形式本体论)并非经验科学,并且与事实上存在的对象根本不相关。相反,逻辑学研究观念性的结构和规律,逻辑学研究的特征是确定性和精确性。相比之下,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事实性性质的经验科学,因此,和所有其他经验科学的结果一样,心理学研究结果具有含混性和纯粹的概然性特征。因此将逻辑学还原为心理学是一个通常的范畴错误,完全忽视了逻辑规律的观念性、确然性(不可怀疑的确定性)和先天性(非经验的有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绝不能建立于心智的事实–经验的性质之上,也不能通过指涉心智的事实–经验性质被解释。

心理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没有正确地区分知识的对象和认识行为。认识行为是一个在时间内消逝,并有开始和终结的心智过程,但是,对于在该行为中被认识到的逻辑原则和数学真理而言,却并非如此。当某人说到逻辑规律或者数学真理、理论、原则、句子和证明时,他指的并不是具有时间延续的主观经验,而是某种非时间的、客观的和永久有效的东西。尽管逻辑原则是被意识所掌握和认识的,但我们仍然意识到某种观念的东西,这些观念的东西既不能被还原为认识的实在的心智行为,也和这些行为完全不同。

“没有真理是事实,即没有真理是由时间决定的。真理确实可以有‘某物存在,一种状态存在,一种变化正在进行’等意思。但是真理本身是超越时间之上的:也就是说,将时间性的存在归于真理,或者说真理产生和消亡,都是无意义的。”

在无数不同行为中重复同样意义的可能性,其本身就是反驳心理主义混淆观念性和实在性的充分论证。如果观念性真的可以还原为心智行为所具有的时间性、实在性和主观性等本性,并且受它们的影响的话,那么重复或者共享相同的意义就是不可能的,正如人们不可能重复在某时刻的具体的心智行为,更不用提与他人共享这一行为了。(我们确实可以进行一个相似的行为,但是相似性并非同一性。)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科学知识和日常的交流和理解也就不可能了。因此,胡塞尔可以认为,心理主义导致自否性的怀疑主义。将观念性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地还原为实在性的尝试,破坏了任何理论的可能性,包括心理主义本身。

A

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心理主义的立场:将逻辑归结为主观活动。
心理主义这是搞混了逻辑学与心理学对象的根本区别。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区分认识对象和认识过程。
人们能够重复同样的意义本身也就是对心理主义的反驳,心理主义必将导致自我怀疑。

胡塞尔所批判的是心理主义观点。心理主义的主要论证思路如下:认识论关注的是感知、信念、判断和认识的认知本性。而所有这些现象是心智现象,因此,研究和探索它们的结构显然是心理学的任务。对我们的科学和逻辑的推理也是如此,最终,逻辑学必须被看作心理学的一部分,逻辑规律也要被看作心理–逻辑规则,我们必须经验性地研究它们的本性和有效性。由此,心理学为逻辑学提供理论基础。
胡塞尔认为,这种观点犯了一个错误,即忽视逻辑学和心理学领域间存在的根本区别。逻辑学(也包括,例如,数学和形式本体论)并非经验科学,并且与事实上存在的对象根本不相关。相反,逻辑学研究观念性的结构和规律,逻辑学研究的特征是确定性和精确性。相比之下,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事实性性质的经验科学,因此,和所有其他经验科学的结果一样,心理学研究结果具有含混性和纯粹的概然性特征。因此将逻辑学还原为心理学是一个通常的范畴错误,完全忽视了逻辑规律的观念性、确然性(不可怀疑的确定性)和先天性(非经验的有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绝不能建立于心智的事实–经验的性质之上,也不能通过指涉心智的事实–经验性质被解释。
心理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没有正确地区分知识的对象和认识行为。认识行为是一个在时间内消逝,并有开始和终结的心智过程,但是,对于在该行为中被认识到的逻辑原则和数学真理而言,却并非如此。当某人说到逻辑规律或者数学真理、理论、原则、句子和证明时,他指的并不是具有时间延续的主观经验,而是某种非时间的、客观的和永久有效的东西。尽管逻辑原则是被意识所掌握和认识的,但我们仍然意识到某种观念的东西,这些观念的东西既不能被还原为认识的实在的心智行为,也和这些行为完全不同。
“没有真理是事实,即没有真理是由时间决定的。真理确实可以有‘某物存在,一种状态存在,一种变化正在进行’等意思。但是真理本身是超越时间之上的:也就是说,将时间性的存在归于真理,或者说真理产生和消亡,都是无意义的。”
在无数不同行为中重复同样意义的可能性,其本身就是反驳心理主义混淆观念性和实在性的充分论证。如果观念性真的可以还原为心智行为所具有的时间性、实在性和主观性等本性,并且受它们的影响的话,那么重复或者共享相同的意义就是不可能的,正如人们不可能重复在某时刻的具体的心智行为,更不用提与他人共享这一行为了。(我们确实可以进行一个相似的行为,但是相似性并非同一性。)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科学知识和日常的交流和理解也就不可能了。因此,胡塞尔可以认为,心理主义导致自否性的怀疑主义。将观念性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地还原为实在性的尝试,破坏了任何理论的可能性,包括心理主义本身。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悬置

不管是悬置也好,还原也好,都只是要使我们“回到事物本身”。关于“回到事物本身”这个口号。首先,这个“事情本身”决不是指自然事物,胡塞尔说的“事情本身”,既指在意识中被意指的东西,也指使这种意指可能和构成被意指物意义的意识的种种功能。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要突破经验科学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的种种成见和误解,回到我们原始的直观经验。“每一种原初给予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给予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予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予的限度之内被理解。 ”胡塞尔把这称为“原则之原则”。这样,内在和超越处在了同一个现象学的平面上,它们的区分只是对我们表现的方式不同,而无存在论上的区别。作为现象,它们的地位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意向的对象。这样,传统精神与事物,内在与超越的鸿沟,就此消弭于无形。
胡塞尔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自然态度去想象、去判断、去感觉、去意愿。但是,现在现象学要求我们把这一切想法都悬置起来,但“这并不是设定转为反设定,把肯定转为否定:也不是将设定转化为猜测、假想、未定状态和某种怀疑。 而只是将它们悬置起来,对它们终止判断。在把我们的自然态度和自然信念用括号括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本质的世界了。但这还不是胡塞尔的目的,他关心的是意识的本质。他要通过悬置获得一个新的存在领域,这就是先验意识的领域,也就是先验现象学的专门领域。先验意识是悬置过后的现象学剩余,悬置不但要使本质得以在直观中显现出来,而且也要直接导向先验意识。
A

悬置

不管是悬置也好,还原也好,都只是要使我们“回到事物本身”。关于“回到事物本身”这个口号。首先,这个“事情本身”决不是指自然事物,胡塞尔说的“事情本身”,既指在意识中被意指的东西,也指使这种意指可能和构成被意指物意义的意识的种种功能。回到事情本身,也就是要突破经验科学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的种种成见和误解,回到我们原始的直观经验。“每一种原初给予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给予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予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予的限度之内被理解。 ”胡塞尔把这称为“原则之原则”。这样,内在和超越处在了同一个现象学的平面上,它们的区分只是对我们表现的方式不同,而无存在论上的区别。作为现象,它们的地位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意向的对象。这样,传统精神与事物,内在与超越的鸿沟,就此消弭于无形。
胡塞尔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自然态度去想象、去判断、去感觉、去意愿。但是,现在现象学要求我们把这一切想法都悬置起来,但“这并不是设定转为反设定,把肯定转为否定:也不是将设定转化为猜测、假想、未定状态和某种怀疑。 而只是将它们悬置起来,对它们终止判断。在把我们的自然态度和自然信念用括号括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本质的世界了。但这还不是胡塞尔的目的,他关心的是意识的本质。他要通过悬置获得一个新的存在领域,这就是先验意识的领域,也就是先验现象学的专门领域。先验意识是悬置过后的现象学剩余,悬置不但要使本质得以在直观中显现出来,而且也要直接导向先验意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本质还原的方法(本质直观)

本质还原是用对事实状态的贴近描述从事实状态回到它的本质结构,本质还原的方法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的规律为目标的认识方法。它的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获得直接的给予。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必须遵循这样的步骤:首先将有关认识对象的存在的信念悬搁起来,然后在对个别东西的直观的基础上使其共相清楚地呈现在我们意识面前。

只有通过中止判断,我们才能够不做任何假定而将目光集中于什么是事物向我们直接显现的方面,才能达到纯粹现象。

在直观的过程中,以在纯粹现象中以具体的例子为基础,通过具有明证性的步骤发现事物的基本规定性,发现使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边界”,从而把握本质。纯粹现象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向我们呈现出来的具体现象。本质直观是在丰富的事例和关系中把握本质。本质直观所把握的不是现实的事物的类和规律,而是作为可能性的事物的区域范畴和逻辑、数等形式范畴。因此,本质直观不是经验概括,而是对可能性的认识。

胡塞尔认为通过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我们可以进入到先验意识的领域中去,可以构成作为可能性的事物的区域范畴和数、逻辑等形式范畴,从而使得“本质科学”与“经验科学”严格区分开来,克服心理主义的嫌疑,澄清逻辑、数的客观有效性的问题。

(正如把握经验的共相是以殊相为出发点的,本质还原也以殊相为出发点:在本质还原中把现实的或想象的个别对象当作例子,并且在自由想象的变更中进一步产生对于把握共相所必要的多种多样的例子。在产生这些变项以后,必须把这些变项当作一个整体来注视。在这个整体中我们看到,一切变项是相互有关的,它们相对于某些规定性而言具有一致性,相对于另一些规定性而言又具有区别性。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所有在这些变项中不变地保留下来的规定性揭示出来,它们是这些变项所共同具有的必然的东西。这样的规定性之总和就是这些变项的本质。)
A

本质还原的方法(本质直观)

本质还原是用对事实状态的贴近描述从事实状态回到它的本质结构,本质还原的方法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的规律为目标的认识方法。它的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获得直接的给予。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必须遵循这样的步骤:首先将有关认识对象的存在的信念悬搁起来,然后在对个别东西的直观的基础上使其共相清楚地呈现在我们意识面前。

只有通过中止判断,我们才能够不做任何假定而将目光集中于什么是事物向我们直接显现的方面,才能达到纯粹现象。

在直观的过程中,以在纯粹现象中以具体的例子为基础,通过具有明证性的步骤发现事物的基本规定性,发现使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边界”,从而把握本质。纯粹现象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向我们呈现出来的具体现象。本质直观是在丰富的事例和关系中把握本质。本质直观所把握的不是现实的事物的类和规律,而是作为可能性的事物的区域范畴和逻辑、数等形式范畴。因此,本质直观不是经验概括,而是对可能性的认识。

胡塞尔认为通过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我们可以进入到先验意识的领域中去,可以构成作为可能性的事物的区域范畴和数、逻辑等形式范畴,从而使得“本质科学”与“经验科学”严格区分开来,克服心理主义的嫌疑,澄清逻辑、数的客观有效性的问题。

(正如把握经验的共相是以殊相为出发点的,本质还原也以殊相为出发点:在本质还原中把现实的或想象的个别对象当作例子,并且在自由想象的变更中进一步产生对于把握共相所必要的多种多样的例子。在产生这些变项以后,必须把这些变项当作一个整体来注视。在这个整体中我们看到,一切变项是相互有关的,它们相对于某些规定性而言具有一致性,相对于另一些规定性而言又具有区别性。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所有在这些变项中不变地保留下来的规定性揭示出来,它们是这些变项所共同具有的必然的东西。这样的规定性之总和就是这些变项的本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先验还原的方法

按照胡塞尔的观点,世界(这里指意识的意向的对象的总和)的本源是先验的主体,世界是由先验的主体构成的。先验还原是指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而存在的观点。先验的还原是一条通向先验的主观性的道路。
要回答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在存有方式上的关系的形而上学问题必须进行完全的中止判断:将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的存在问题都悬搁起来,避免在研究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时作出预先假定;然后以本身清楚的、没有疑问的东西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可靠的认识体系。
纯粹意识就是本身清楚、没有疑问的东西。胡塞尔认为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怀疑途径所得出的不应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还没有完全摆脱经验特性的“我”和“我的思”,而应是先验的自我和先验的意识(即经过彻底的现象学的中止判断而剩余下来的纯粹的自我和纯粹的意识)。
胡塞尔的整个思路是:首先肯定意识活动、意向性结构、作为意识活动执行者的自我的自明性,然后说明意识活动如何构成意识活动的对象。 内感觉是不可怀疑的,而超越的知觉是可怀疑的。
按照胡塞尔的观点,客观地在时空中存在的物的概念也是由意识活动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物是超越于它的意识的现实显现的。物超越于它的现实的给予,但并没有超越于它的潜在的给予。超越物的世界不管怎样,只是我们意识的设定,所以说它是完全依存于意识的,是偶然的。这就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还原为意识的存在。经过这番先验还原后,剩下的就只有“作为世界消除之剩余的绝对意识”了。
胡塞尔对认识论问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否定对象在意识之外作为自在之物独立存在,认为一切对象归根到底都由意识活动构成。
A

先验还原的方法

按照胡塞尔的观点,世界(这里指意识的意向的对象的总和)的本源是先验的主体,世界是由先验的主体构成的。先验还原是指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而存在的观点。先验的还原是一条通向先验的主观性的道路。
要回答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在存有方式上的关系的形而上学问题必须进行完全的中止判断:将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的存在问题都悬搁起来,避免在研究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时作出预先假定;然后以本身清楚的、没有疑问的东西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可靠的认识体系。
纯粹意识就是本身清楚、没有疑问的东西。胡塞尔认为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怀疑途径所得出的不应是笛卡尔意义上的、还没有完全摆脱经验特性的“我”和“我的思”,而应是先验的自我和先验的意识(即经过彻底的现象学的中止判断而剩余下来的纯粹的自我和纯粹的意识)。
胡塞尔的整个思路是:首先肯定意识活动、意向性结构、作为意识活动执行者的自我的自明性,然后说明意识活动如何构成意识活动的对象。 内感觉是不可怀疑的,而超越的知觉是可怀疑的。
按照胡塞尔的观点,客观地在时空中存在的物的概念也是由意识活动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物是超越于它的意识的现实显现的。物超越于它的现实的给予,但并没有超越于它的潜在的给予。超越物的世界不管怎样,只是我们意识的设定,所以说它是完全依存于意识的,是偶然的。这就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还原为意识的存在。经过这番先验还原后,剩下的就只有“作为世界消除之剩余的绝对意识”了。
胡塞尔对认识论问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否定对象在意识之外作为自在之物独立存在,认为一切对象归根到底都由意识活动构成。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生活世界(Lebenswelt)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认识到:“作为科学的哲学,作为真正的、严格的,甚至是无可置疑地严格的科学的哲学——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了。”他终于认识到,科学的最初的前提是事先给予的、事先存在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前提的科学是不可能的。 他企图把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世界还原为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即指出科学和哲学的理念是生活世界中的理论的和技术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然后说明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是与人的意识活动密切相关的。他把“经由生活世界”作为他的先验还原的一条途径。他认为“经由笛卡尔式怀疑”的先验还原的途径太简略,而“经由生活世界”的先验还原的途径则更加丰满。

“生活世界”(Lebenswelt)概念的提出,是他思想发展的产物。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现象学还原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一传统所设定的前提。如果真正做到无前提,那么需要悬置的不仅是自然态度所认可的客观存在,而且应包括在历史中形成的理论、概念,其结果是回到一个前科学时期,不受任何理论、传统、习惯的影响,直接面对“生活经验”。就是说,经过一个“历史的还原”,我们最终达到的是一个“生活世界”。然而,生活世界的经验不可能具有由必然的普遍的命题表达出来的客观性,它本身是一个不能再被还原的最后的“剩余”,是不可超越的前提。
生活世界只能是主观的经验,但主观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胡塞尔既承认生活世界的多重性、多元性,又力图指出,每一个生活世界都有其特有的结构或风格。现象学应该以生活世界为研究的起点,在形式逻辑、形式本体论、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生活经验的结构及其演变。以生活世界为主题的现象学并不是经验的,它仍然是先验的,它超越了特殊的现有世界,面向无限可能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被一个生活主体从他的角度所体验的世界。它们当然是主观的、相对的;但是,这却是科学惟一可能的起点,客观性来源于主观经验。	胡塞尔考察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他指出,自伽里略始近代科学的数学化的自然科学模式是经过选择的理想化的产物,可供选择的对象是众多的生活世界。但是,科学却忘记了它的起源和基础,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与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自然主义的科学把价值规范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就是欧洲科学面临的危机。 胡塞尔呼吁:“人们难道不能改变原有的心态,对生活世界按其本来面貌加以考察,认识它的活动性、相对性,使其成为一种普遍的科学的课题。” 当然,这样的要求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放弃早年的“严格科学”的理想,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这就是,他不再仅仅在纯粹意识的范围内论证科学的基础,而是转向了构成科学背景的生活世界。这一转变使得他能够从更加广阔的精神视野来审视、批评欧洲人面临的精神危机。
他指出,哲学史上许多体系把一个时代的科学思想理解为一个松散的总体,并把它当作该时代的精神。他说这些体系实际是对生活世界的特殊处理和总结。真正的哲学应该致力于改善人类,而不是只关心与人类具体福利有关的科学真理。
胡塞尔的现象学从“严格科学”开始,终结于“生活世界”。这不仅是他的个人历程,也反映了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走向。我们将看到,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所关注的,实际上都是他所谓的生活世界。

自然态度的科学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的直接联系,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是欧洲科学的危机。
胡塞尔承认,“我们”及“为我们而存在的世界”,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不能再被还原的“文化构成物”,是不可超越的先验前提,是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生活世界只能是特定人群的主观经验,但主观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偶然性。胡塞尔既承认生活世界的多重性、多元性、历史性,又力图指出,以生活世界为主题的现象学并不是经验的,它仍然是先验的,它超越了特殊的现有世界面向无限的、可能的生活世界。
A

生活世界(Lebenswelt)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认识到:“作为科学的哲学,作为真正的、严格的,甚至是无可置疑地严格的科学的哲学——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了。”他终于认识到,科学的最初的前提是事先给予的、事先存在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前提的科学是不可能的。 他企图把科学和哲学的观念世界还原为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即指出科学和哲学的理念是生活世界中的理论的和技术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然后说明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是与人的意识活动密切相关的。他把“经由生活世界”作为他的先验还原的一条途径。他认为“经由笛卡尔式怀疑”的先验还原的途径太简略,而“经由生活世界”的先验还原的途径则更加丰满。

“生活世界”(Lebenswelt)概念的提出,是他思想发展的产物。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现象学还原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一传统所设定的前提。如果真正做到无前提,那么需要悬置的不仅是自然态度所认可的客观存在,而且应包括在历史中形成的理论、概念,其结果是回到一个前科学时期,不受任何理论、传统、习惯的影响,直接面对“生活经验”。就是说,经过一个“历史的还原”,我们最终达到的是一个“生活世界”。然而,生活世界的经验不可能具有由必然的普遍的命题表达出来的客观性,它本身是一个不能再被还原的最后的“剩余”,是不可超越的前提。
生活世界只能是主观的经验,但主观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胡塞尔既承认生活世界的多重性、多元性,又力图指出,每一个生活世界都有其特有的结构或风格。现象学应该以生活世界为研究的起点,在形式逻辑、形式本体论、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生活经验的结构及其演变。以生活世界为主题的现象学并不是经验的,它仍然是先验的,它超越了特殊的现有世界,面向无限可能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被一个生活主体从他的角度所体验的世界。它们当然是主观的、相对的;但是,这却是科学惟一可能的起点,客观性来源于主观经验。	胡塞尔考察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他指出,自伽里略始近代科学的数学化的自然科学模式是经过选择的理想化的产物,可供选择的对象是众多的生活世界。但是,科学却忘记了它的起源和基础,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与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自然主义的科学把价值规范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就是欧洲科学面临的危机。 胡塞尔呼吁:“人们难道不能改变原有的心态,对生活世界按其本来面貌加以考察,认识它的活动性、相对性,使其成为一种普遍的科学的课题。” 当然,这样的要求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放弃早年的“严格科学”的理想,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这就是,他不再仅仅在纯粹意识的范围内论证科学的基础,而是转向了构成科学背景的生活世界。这一转变使得他能够从更加广阔的精神视野来审视、批评欧洲人面临的精神危机。
他指出,哲学史上许多体系把一个时代的科学思想理解为一个松散的总体,并把它当作该时代的精神。他说这些体系实际是对生活世界的特殊处理和总结。真正的哲学应该致力于改善人类,而不是只关心与人类具体福利有关的科学真理。
胡塞尔的现象学从“严格科学”开始,终结于“生活世界”。这不仅是他的个人历程,也反映了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走向。我们将看到,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所关注的,实际上都是他所谓的生活世界。

自然态度的科学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的直接联系,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是欧洲科学的危机。
胡塞尔承认,“我们”及“为我们而存在的世界”,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不能再被还原的“文化构成物”,是不可超越的先验前提,是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生活世界只能是特定人群的主观经验,但主观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偶然性。胡塞尔既承认生活世界的多重性、多元性、历史性,又力图指出,以生活世界为主题的现象学并不是经验的,它仍然是先验的,它超越了特殊的现有世界面向无限的、可能的生活世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者之间隔着一道先验还原的界限。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也不同:在胡塞尔看来,前者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也是造成科学“危机”与人的“危机”的根源;后者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
首先生活世界作为科学的前提,在三重意义上先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在历史上先于;生活世界是普遍给予的而科学世界不是;生活世界具有创造次序上的优先性。胡塞尔考察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他指出,自伽里略始近代科学的数学化的自然科学模式是经过选择的理想化的产物,可供选择的对象是众多的生活世界。
但是,科学却忘记了它的起源和基础,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与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自然主义的科学把价值规范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就是欧洲科学面临的危机。科学危机是生活危机的表现:生活意义的丧失。它的具体表现是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自然主义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来对待一切,包括人的生命。而历史主义则用偶然的世界观来把一切有永久价值的东西相对化。总之,科学失去了其真正的基础——生活世界。现象学既然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那么,它就必须揭示这个基础,并将各门科学奠定在这个基础上。生活世界的问题不解决,“我们迄今所从事的全部哲学研究都是缺少基础的。” 因此,生活世界的问题不是局部的问题,而是哲学的普遍问题。现象学最终应该是生活世界的现象学。
因此,胡塞尔认为哲学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恢复对我们日常关于生活世界的直观理性的信任。我们必须表明科学对自然的叙述总是依赖日常经验的明见,科学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是无限的,生活世界必须恢复它的基本权利。现象学对人类意识的分析早已表明,科学的量化方法和化约论方法对于真实的生命来说是完全不合适的。只有现象学这个“先验哲学的最终形式”才能克服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

要将生活世界作为哲学的普遍问题来研究,也必须用悬置的方法,先将客观的科学悬置起来,然后再将自然的生活态度悬置起来。“纯粹从自然的生活世界出发,提出关于世界是如何预先给予的问题。”世界如何预先被给予的问题,其实和事物是如何被给予的一样,在胡塞尔那里就是它如何表现出来的问题。而世界和事物如何表现出来的问题,离开主体的意向性是无法解释的。这是现象学的基本立场,胡塞尔的这个基本立场一直没有变。“直接将一切实践构成物(甚至作为文化事实的客观科学的构成物,尽管我们克制自己不对它们发生兴趣) 吸收到自身之中的生活世界,在不断改变的相对性中当然是与主观性相关联”。
因此,生活世界的问题最终仍要通过还原到惟一绝对的自我才能得到解释。世界当然在我们之前就存在着,我们无法决定它,而是它能决定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这是常识的态度,或自然的态度。但现象学要求我们通过悬置向前追溯,一直追溯到自我的明见性。这个自我是人类的自我,尽管悬置后他成了先验的自我,成了它的活动,习惯和能力的自我极。它的成就,或者说主体性系统的成就,就是世界。“这个在给予方式的不断变化中永远为我们存在着的世界,是一种普遍的精神获得物,它在作为这样的东西生成的同时,作为精神形态的统一,作为意义的构成物一作为晋遍的主体性的构成物一继续发展。这里本质上属于这种构成世界的成就的,就有主体性将自己本身客观化为人的主体性,客观化为世界中的组成部分。” 
很清楚,生活世界最终仍只是先验自我的一个成就。因此,生活世界只有相对的历史性和多元性。但他仍认为不同的生活世界有共同的一般结构,这个一般结构本身不是相对的,因为它的根据是普遍的、无历史的先验性。这样,我们就可看到,作为科学基础的生活世界,本身也是相对的,绝对的是那不变的普遍的先验主体性。
我们看到,正是通过这种悬搁和还原,生活世界的另一种含义——即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才被显现出来。胡塞尔认为,只有诉诸于对生活世界的这种主观先验的理解,才有可能从根子上消除孳生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基础,从而有可能彻底克服科学和人的危机。
A

1)首先,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分析,是对科学理论和前科学的实践取向的经验之间的关系的阐明。这个阐明将质疑当今广泛蔓延开来的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2)第二,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可以被看作对先验现象学还原的一个新的导论,或者进入它的方式,这个方式彻底地质疑了胡塞尔思想中许多笛卡尔式的动机,并且,其对于主体性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完全不同于《观念I》的方式。3)最后,只要诸如历史性、生成性、传统和常态性被给予重要的先验哲学意义,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分析就可以被看成他对主体间性分析的彻底化。

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者之间隔着一道先验还原的界限。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也不同:在胡塞尔看来,前者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也是造成科学“危机”与人的“危机”的根源;后者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
首先生活世界作为科学的前提,在三重意义上先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在历史上先于;生活世界是普遍给予的而科学世界不是;生活世界具有创造次序上的优先性。胡塞尔考察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他指出,自伽里略始近代科学的数学化的自然科学模式是经过选择的理想化的产物,可供选择的对象是众多的生活世界。
但是,科学却忘记了它的起源和基础,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与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自然主义的科学把价值规范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就是欧洲科学面临的危机。科学危机是生活危机的表现:生活意义的丧失。它的具体表现是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自然主义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来对待一切,包括人的生命。而历史主义则用偶然的世界观来把一切有永久价值的东西相对化。总之,科学失去了其真正的基础——生活世界。现象学既然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那么,它就必须揭示这个基础,并将各门科学奠定在这个基础上。生活世界的问题不解决,“我们迄今所从事的全部哲学研究都是缺少基础的。” 因此,生活世界的问题不是局部的问题,而是哲学的晋遍问题。现象学最终应该是生活世界的现象学。
因此,胡塞尔认为哲学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恢复对我们日常关于生活世界的直观理性的信任。我们必须表明科学对自然的叙述总是依赖日常经验的明见,科学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是无限的,生活世界必须恢复它的基本权利。现象学对人类意识的分析早已表明,科学的量化方法和化约论方法对于真实的生命来说是完全不合适的。只有现象学这个“先验哲学的最终形式”才能克服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

显然,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最终是奠基于自然态度之中,归根到底是自然态度的极端化。既然如此,那么要想彻底克服由近代科学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造成的科学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要想克服危机,关键就在于对诱发危机的自然态度本身进行反省(首先是悬搁),对被自然态度视为客观自在的生活世界进行“还原”。

要将生活世界作为哲学的普遍问题来研究,也必须用悬置的方法,先将客观的科学悬置起来,然后再将自然的生活态度悬置起来。“纯粹从自然的生活世界出发,提出关于世界是如何预先给予的问题。”世界如何预先被给予的问题,其实和事物是如何被给予的一样,在胡塞尔那里就是它如何表现出来的问题。而世界和事物如何表现出来的问题,离开主体的意向性是无法解释的。这是现象学的基本立场,胡塞尔的这个基本立场一直没有变。“直接将一切实践构成物(甚至作为文化事实的客观科学的构成物,尽管我们克制自己不对它们发生兴趣) 吸收到自身之中的生活世界,在不断改变的相对性中当然是与主观性相关联”。
因此,生活世界的问题最终仍要通过还原到惟一绝对的自我才能得到解释。世界当然在我们之前就存在着,我们无法决定它,而是它能决定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这是常识的态度,或自然的态度。但现象学要求我们通过悬置向前追溯,一直追溯到自我的明见性。这个自我是人类的自我,尽管悬置后他成了先验的自我,成了它的活动,习惯和能力的自我极。它的成就,或者说主体性系统的成就,就是世界。“这个在给予方式的不断变化中永远为我们存在着的世界,是一种普遍的精神获得物,它在作为这样的东西生成的同时,作为精神形态的统一,作为意义的构成物一作为晋遍的主体性的构成物一继续发展。这里本质上属于这种构成世界的成就的,就有主体性将自己本身客观化为人的主体性,客观化为世界中的组成部分。” 
很清楚,生活世界最终仍只是先验自我的一个成就。因此,生活世界只有相对的历史性和多元性。但他仍认为不同的生活世界有共同的一般结构,这个一般结构本身不是相对的,因为它的根据是普遍的、无历史的先验性。这样,我们就可看到,作为科学基础的生活世界,本身也是相对的,绝对的是那不变的普遍的先验主体性。
我们看到,正是通过这种悬搁和还原,生活世界的另一种含义——即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才被显现出来。胡塞尔认为,只有诉诸于对生活世界的这种主观先验的理解,才有可能从根子上消除孳生客观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基础,从而有可能彻底克服科学和人的危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