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法 Flashcards
給藥的目的有哪些?
預防疾病、治療疾病、減輕症狀、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協助診斷。
藥物動力學包括哪些過程?
吸收、分佈、生物轉換/代謝、排泄。
吸收的定義是什麼?
藥物如何進入血液的過程。
影響藥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藥物的分子大小、脂溶性、解離度、給藥方式、藥物劑型、生理狀況。
藥物分佈的過程是什麼?
藥物進入血漿蛋白形成不活性型式,游離型式結合受體產生藥效。
影響藥物分佈的因素有哪幾個?
血流循環狀況、血漿蛋白結合率、脂溶性。
生物轉換的目的為何?
使藥物失去活性,促進排泄,減少藥物蓄積造成毒性反應。
藥物的排泄主要由哪些器官進行?
腎臟。
藥物的作用目的是什麼?
治療作用。
副作用是指什麼?
治療以外對組織產生的不良作用。
交互作用包含哪些類型?
相加作用、加合作用、協同作用、拮抗作用。
耐受性指的是什麼?
長期服用藥物後需增加劑量才能維持藥效。
過敏反應的定義是什麼?
身體免疫系統對某致敏物的防禦性反應。
立即性過敏反應的發生時間是什麼?
服藥數分鐘後至24小時之內。
藥物的化學名是什麼?
依藥品的化學組成來命名。
學名或公定名的定義是什麼?
由製藥公司命名,經法定單位認可後的名稱。
藥物的來源有哪些?
合成來源、植物來源、微生物來源、礦物來源、動物來源。
治療劑量的定義是什麼?
能期待其治療效果時之劑量。
治療指數指的是什麼?
半數致死劑量與半數有效劑量的比值。
常見的固體劑型有哪些?
膠囊劑、錠劑、栓劑。
液體劑型的例子有哪些?
乳劑、糖漿劑、懸浮劑、溶液劑。
藥物處方的縮寫 P.O. 代表什麼?
口服 (by mouth)。
藥物處方的縮寫 S.L. 代表什麼?
舌下的。
皮下注射的縮寫是什麼?
S.C. 或 S.Q.
藥物劑型中的氣態劑型包括哪些?
氣化噴霧劑、噴鼻劑。
影響用藥劑量的因素有哪些?
年齡、性別、體重、排泄率、給藥途徑、給藥時間、給藥目的、身心狀況、敏感性。
藥物管理原則有哪些?
庫存給藥系統、單一劑量系統、個人藥櫃系統、自我給藥系統。
藥瓶的標籤要求是什麼?
必須有蓋且外貼正確明顯的標籤。
藥物變色或變質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不可再使用,應交回藥房。
藥櫃的管理要求有哪些?
應有足夠空間、定期檢查、上鎖。
護理人員在給藥時的職責是什麼?
熟悉給藥指引,核對醫囑,認識藥物種類,評估病人狀況,執行給藥技術。
給藥的三核是什麼?
第一核:取出藥瓶時;第二核:取出藥物後;第三核:放回藥瓶時。
給藥的五對是什麼?
病人姓名、藥物名稱、藥物劑量、給藥時間、給藥途徑。
口服法的優點有哪些?
簡單、方便、經濟、安全。
口服法的缺點有哪些?
藥效較慢、吸收不規則、不適用於某些病人。
給藥前應評估哪些病人狀況?
藥物史、過敏史。
給藥後應立即記錄在何處?
MAR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Record)。
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哪些?
輕者皮膚出現局部搔癢、水腫等。
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導致哪些情況?
喉頭水腫、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
特異反應的定義是什麼?
身體對某些藥物發生異常反應。
藥物的商品名是什麼?
藥廠對新藥的商品命名。
藥物的劑量應如何計算?
根據病人的需求及醫囑。
何謂藥物的「交互作用」?
藥物之間相互影響的現象。
藥物的「依賴性」指的是什麼?
長期服用後,生理或心理上的依賴。
在藥物治療中,如何防止錯誤給藥?
報告和記錄給藥,預防和報告錯誤。
使用氧氣治療時,應避免哪些物品的接近?
可燃物品。
藥物的「穩定性」是指什麼?
藥物在儲存過程中的變化情況。
在給藥過程中如何確保安全?
評估病人狀況,執行給藥的三核五對。
藥物的「使用期限」是什麼?
藥物在有效期內應保持其療效。
藥物的「劑型」對療效有什麼影響?
不同劑型的藥物吸收速度和效果不同。
藥物的「批號」有何重要性?
可追蹤藥物來源和安全性。
如何評估給藥後病人的反應?
觀察病人的症狀和副作用。
為何要對疑慮的醫囑進行澄清?
確保給藥的安全性和正確性。
使用藥物時,為何需了解病人的過敏史?
防止引發過敏反應。
藥物的「保存條件」是什麼?
根據藥物的性質,存放於適宜的環境中。
哪些藥物需要存放於冷藏條件?
油質藥物、疫苗、稀釋後的抗生素。
給藥的「時間」有何重要性?
影響藥物的療效和病人的健康。
為什麼某些病人不適合口服藥物?
持續嘔吐、吞嚥困難等原因。
藥物的「生物轉換」主要在哪裡進行?
肝臟。
藥物的「排泄」主要通過什麼方式?
通過腎臟、皮膚、腸胃道或肺部。
藥物的「副作用」如何影響病人?
可能產生不適或危及健康。
給藥的「途徑」有哪幾種?
口服、注射、吸入等。
給藥過程中,如何確保病人理解用藥?
教育病人及家屬正確使用藥物。
如何處理過期或變質的藥物?
不可使用,應交回藥房。
藥物的「劑量」如何影響療效?
劑量過高可能導致毒性,過低則無效。
藥物的「使用方法」應如何說明?
包括劑量、給藥途徑和頻率。
何謂「給藥的目的」?
確保藥物能有效達到治療效果。
為何要注意藥物的有效日期?
確保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藥物的「預防性使用」是指什麼?
使用藥物來預防疾病。
藥物的「療效」應如何評估?
觀察病人的症狀改善與否。
給藥時,如何確保病人的隱私?
在私密的環境中進行。
藥物的「毒性」如何影響用藥?
需謹慎使用,避免中毒風險。
藥物的「劑型」如何選擇?
根據病人的需求和病情。
說明「生物轉換」對藥物的影響。
影響藥物的活性和排泄。
為何要定期檢查藥櫃?
防止藥物過期或變質。
藥物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療效?
可能增強或減弱藥物效果。
如何管理危險藥物?
放在雙層上鎖的藥櫃內,定期檢查。
藥物的「給藥方式」有何不同?
每種方式影響藥物的吸收和效果不同。
藥物的「副作用」如何處理?
需報告醫生並觀察病人反應。
藥物的「名稱」有哪幾種?
化學名、學名、商品名、編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