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学 Flashcards
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简称阈限,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绝对阈限(RL)指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差别阈限(DL)指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
阈限的操作定义:
绝对阈限是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差别阈限是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最小差异法)等,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序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转折点,即阈限的位置。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4个)
(1) 刺激按系列依次呈现,被试作觉察与否(或大小)判断;
(2) 系列起始位置随机,各刺激强度间差异要小,以保证精确性;
(3) 递增和递减系列的数量相等,交替呈现多用ABBA法控制;
(4) 求阈限的方法是对每一系列先分别求阈限随后以所有系列的阈限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阈限值,它符合“50%觉察”的阈限操作定义。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误差类型
第一类包括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第二类包括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习惯误差
习惯误差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导致当刺激和感觉发生变化时仍保持先前判断的倾向。
若产生习惯误差在递增系列中,测得的阈限值会偏高;在递减序列中,测得的阈限值会偏低。如果在递增系列中求得阈值显著大于递减序列,则表示存在习惯误差。
期望误差
期望误差与习惯误差相反,是指被试由于期望目标刺激尽快到来,而导致当刺激和感觉还未发生变化时就提前作出相反判断的倾向。
若产生期望误差,在递增系列中,测得的阈值会偏低;在递减系列中,测得的阈值会偏高。
如果在递增系列中求得阈值显著小于递减序列,则表示存在期望误差。
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
交替呈现递增系列和递减系列,保证两种系列次数相同;
并且随机选择每个系列的起点,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被试形成习惯或期望。
练习误差
练习误差是由于多次重复实验,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或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练习误差可能导致阈限降低。
若前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均值比后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均值大,且差异显著,则可判定存在练习效应。
疲劳误差
疲劳误差与练习误差正好相反,是指由于多次重复实验,被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随实验进程逐步发展,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这可能导致阈限升高。
若前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均值比后一半实验中测定的阈限均值小,且差异显著,则可判定存在疲劳效应。
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的方法
通过使递增、递减系列按ABBA的顺序交替呈现可以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递增和递减各自所用的次数要相等,且在前后的机会也要均等。
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称固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等多种心理值。
恒定刺激法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觉察到每个刺激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 只采用少数固定刺激,根据被试做有无和大小的判断反应的频数来确定阈限大
- 刺激按事前定好的随机顺序呈现,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次到200次;
- 阈限值用直线内插法求得,完全符合限操作定75%差别限除外)
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又称均误法、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
其基本程序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
- 刺激不再是一系列间隔相等的强度序列,而是由与标准刺激明显不同的起点开始,向调整的最后结果连续变化;
- 被试主动参与刺激的调节;
- 以平均差误法求得的差别阈限是一个估计值并不完全符合阈限的操作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