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魚我所欲也》 Flashcards

1
Q

為什麼晏子要以「魚和熊掌」為喻?你認為這個比喻貼切嗎?

A

1)生和義都是為人喜愛,又難以取捨
2)在不可以兼得的情況下,要在兩者之間進行抉擇
3)貼切:-魚和熊掌都是人知道的食物
-採用日常事例,由淺入深
-形象地說明義的價值高於生命
4)不貼切:-不了解與和熊掌價值的分別,則無從理解作者的選擇
-不能有效說明捨生取義的道理,削弱文章的說服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為什麼孟子選擇熊掌?

A

1)魚比喻生命
2)熊掌比喻義
3)從而帶出捨生取義的道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捨生取義是什麼?

A

1)人的本心,「是心」每個人都有
2)義的本性
3)想得到義多於生命,厭惡不義多於死亡的心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捨生取義的原因

A

1)人的本性:「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甚於死者」
2)人的本性:視義比生命重要,在面對生與義的取捨時,會捨身取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賢者與普通人有何異同之處?

A

1)同:具有本心,既捨生取義的本性
2)不會喪失捨生取義的本性VS 會喪失捨生取義的本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第1段的正反論證

A

1)正面論證:論實人不能苟且偷生,不能無原則地避開死亡的禍患
2)反面論證:論述面對生死考驗時,不是所有人都會因求生避死而不擇手段
3)結論:「賢者能勿喪耳」面對生死考驗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因求生避死而不擇手段、不顧禮儀。而且不單是賢者才會有如此反應,可見源於善性的「義」是人人都有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正反論證: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
(提示:中心論點,正面論述,反面論述)

A

1)中心論點:義的價值比生命高,兩者不可兼得時,人應捨棄生命選擇義
2)正面論述:義大於生命:因此不會苟且偷生
3)反面論述:生命大於義:理應為求生被死而不擇手段,代表有人卻委曲求生,因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A

1)承上啟下
2)作者在前文論證人最重要的並非生死,而且有捨生取義之心,這句概括前文,有承上的作用
3)下文以「行道之人」、「乞人」即使餓死也不會接受呼喝着給予或踐踏過的食物為例子,論證捨生取義之心是「人皆有之」的,可見這句也有引入下文,啟下的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從「一簞食,一豆羹」的例子,可見詩語者的態度是怎樣的?

A

-輕蔑傲慢,不合禮義
-「嘑爾」:大聲呼喝着
-「蹴爾」:用腳踐踏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從何可見人有禮儀[羞惡]之心?

A

-一簞食、一碗湯:可以活下去
-飢餓的過路人:不會接受呼喝着給予他的食物
-乞丐:不會接受踐踏給予他的食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作者以「一簞食、一豆羮」為例說明了什麼道理?

A

-人天生有羞惡之心,從而阻止自己接受不合禮儀的「嗟來之食」,說明若接受「嗟來之食」,將陷自身於不義,並說明了即使普通與路人,低賤與乞丐也有這高尚的行為。
-賢者:沒有喪失羞惡之心的人,而路人和乞人都能死也不接受施捨,可見他們的羞惡之心勝過於求生慾望,沒有喪失本心,所以不獨賢者有禮儀之心,人皆有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孟子對人受不住誘惑而離棄義有什麼看法?

A

-認為這些人失其本心。失其本心指見利忘義:受物欲虛榮引誘,利慾熏心
-引誘:優厚的俸祿、華美的居室、妻妾的侍奉、施因為而得到貧困者的感激
-忘卻禮之心:這些都是不問是否屬於禮儀,欣然接受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作者指出有些人「鄉為生死而不受」,後來卻「為之」、其「不受」及「為之」的原因是什麼?

A

-不受的原因:接受不易的食物是對人格的侮辱
-為之的原因:受物欲的引誘和蒙蔽,失掉本心
-從而強調物欲及外在環境會影響人本性的善,使人為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作者在段二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並帶出什麼道理?

A

-對比論證
-以「一筐飯,一碗湯」對比「萬鐘侍祿,妻妾之奉,宮室之美,所識窮乏者得我」
-「仁道之人」和「乞人」為了堅守禮儀原則,甘願捨棄生命
-卻有人見利忘義
-從而突顯見利忘義的人的荒謬可笑

-並以「鄉為」對比「為之」
-帶出有人為了堅守禮儀原則,甘願捨棄生命,卻有人見利忘義
-從而帶出利慾薰心,失卻本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不喪失本心和喪失本心的分別

A

-中心論點:義的價值比生命高,兩者不可兼得時,人應捨棄生命選擇義
-保持初心:義大於生命,指出保持初心的人不接受不義的食物
-失其本心:利大於義,指出失其本心的人不辨禮儀而受之,名利和物欲使人失去本心,做出不易的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