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rl 2024 Flashcards

1
Q

命运把人带到哪里就到哪里,天若有道,自不会让人分离,天若无道,就该遵循天命。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离开是因为还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定有亏欠。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你。缘灭,我看见你在人群中。​

A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塔西托陷阱 :

A

既然他不公布,那就往最坏的情况去估计
向最保险最保守的方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冰箱里的半盒牛奶,窗台上随风摇曳的绿萝,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A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Learn everything you can, anytime you can, from anyone you can; there will always come a time when you will be grateful you did. (Sarah Caldwell)

A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只要呼吸 ~ 就好
要學海棉寶寶在浪濤上保持平靜,
而不是當一個只會鬼吼鬼叫的章魚

A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怎么才能让奴隶干活有积极性?

答案是给他们一个逃脱循环的窗口

A

学习的时候要避免这种情况,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学一点就足够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A

其实,房价,养老,医疗,消费,教育等问题是环环相扣的。
我们从房地产说起。中国房地产的崩溃和婚姻制度的崩溃是同步的。
我出生地 结婚彩礼钱30w人民币 外加三金也就是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 外加车和房子。结婚起步资金就得六十万起。对男性的压迫丧心病狂 也正是因为婚恋和房价挂钩 中国房价才一直稳着。彩礼不是形式,你可以理解为”养老基金“。他们就是卖女儿换取养老和社保。
因为政府不作为这部分国家应该负责的东西全压在小年轻身上 更多的是压在年轻男性身上。不是那么简单的面子问题 在中国你敢不付彩礼 女方都会说我爹妈给我养那么大不能一点回报都没有。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我爹妈给我养那么大 你娶我你得养我爹妈”。这只是第一层。
而第二层就是,国内男女矛盾很尖锐。很多女性婚后都不愿意工作而是依附于男性。结婚之后,这个养老不相当于是这个家庭的事吗?女性呢就会以自己是弱势群体,自己有那个生育职责,拒绝承担责任。最后所有的责任都会到男生的头上。所以在中国,一个男性要承担养老 房贷,车贷家庭供养一系列负债。
在中国房子是婚姻的标配 这是以前房价不垮的根本,也是造成购房是“刚需”的原因。
这时候你会说,那为什么不管管这种彩礼的恶习呢?别说管了,江西之前还有彩礼贷呢,口嫌体正直,做的事儿全是支持彩礼。这不是最奇葩的,最奇葩的是房地产接力贷。买房子一般是最多三十年分期,但是房价太高分三十年也买不起不仅如此,很多地方还有“接力贷”或“合力贷”。就是分期个六七十年,你还不完儿子还,儿子还不完孙子还。
中国的银行都是国有,他出台彩礼贷禁止这种恶习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生活没保障。就是因为政府在民生的个个方面没有让人民的基本盘得到保障,没有形成一个福利社会,所以才让房地产这么坚挺,而这么坚挺就导致房价一直上涨。只不过当下年轻人连就业都困难才开始选择躺平,不结婚,不买房。
而且不光是婚姻制度的问题,中国还有“学区房”的存在,很多政策是和购房捆版的,这就不得不说户籍制度了。为了促进房屋销售,各地方的身份入籍,都是和购房绑定的,学区房就是为外地学生量身定做的,没入本地籍,那你就要买房才能让孩子上学。

而且在中国的城市和城市之间也是有阶级之分的,从超一线到6线城市,每个等级的城市得到的财政拨款和资源投入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政策充满了歧视和阶级制度。再加上户籍制度,导致了发达城市的公民有一种优越感,比如上海和北京人对外地人非常的蔑视,人家不蔑视都难,因为入籍的待遇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入籍了,从政策层面上,就是高人一等 (很多时候大家会骂中国人本性就是如此,但其实是被这些政策和环境逼得,换成你在这种环境里,你也会如此)。

国内不是经常说要“先富带动后富”?所以资源全都在发达城市。而没入籍的外乡人,在这些大城市失去很多权利。上海最值钱的不是房子,是身份。如果你说你是上海人而且用上海话说:唔噶上海滴伐。 那个女的大概率会无条件奉献给你。你知道暂住证么?外地人在上海 经常会被三更半夜抓起来拍照登记 那些人会直接上门采样,这种就是外来人口登记,这种属于流民。暂住是上海市允许你暂时居住上海。你如果有暂住证的话,你就可以小孩子在这边上学,而且还可以驾驶机动车辆。意思就是说,如果说你是外地人,你连在这个地区开车的资格都没有,然后还有办理出入境啊之类的。

但是暂住证的要求非常高。第1、是你要有这个学历证明还有专业技术的证明,然后这还有你个人收入的证明,他这个个人收入多少我忘掉了,还有就是你的配偶只要达到就是就是有这个交叉东西这个证件,还有就是人家上海有公司聘请你6个月以上,而且得要有劳务合同,你知道现在很多上海是没有劳务合同的。要不然你就在上海投资,其实最最操蛋的是啥呢?最操蛋的是你还要在上海买房,上海房子老贵了,那一般外地人根本买不起的。我上面说的全部条件都要达成了才能获得暂居在。
上海人口有2000多万,但是大部分是流民,大部分这些人连那个暂住证都没有的。北京有句话叫一砖头砸死十个副处,意思就是当官的多如牛毛。随便一个拉倒其他省都是吆五喝六的存在。

有时候 阶级特权比外国的阶级平权更吸引人,因为在上海你爬上去了可以压别人一头。还有就是上学,上海北京之类的大城市考试分数可以比我们安徽少一百甚至两百分被录取。而且录取比例还不一样。国内有个网红叫张海峰 他是东北人考入河南大学 和他同寝室的河南人比他录取分高出两百三十分。河南人考河南的大学要比外地高两百多分。而且教育资源比北京上海拉跨太多,我小时候我学校都没有标准操场,更没有化学实验课。但是我高考实验课和体育加试就得还比有操场的上海和北京多考百分,相当于上海人白一张语文卷和历史卷照样可以和安徽满分的人上一个学校,而且考试难度也不一样,上海试卷非常简单。更不必说公务员考试啦之类的,要是在上海混的好都不必公务员考试,走关系就能当官。

中国的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问题。你可以看得出来政策都是环环相扣的。从政治制度的弊端延伸出种种不良政策,进而导致百姓越来越卷,因为不卷就没饭吃。从制度影响到政策再到百姓,百姓被迫为这套环环相扣的政策注血,所以越走越极端。导致最后转不动了。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