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聚落 Flashcards
1
Q
聚落依据什么分类?( 3 )
A
- 人口数量
- 建筑结构
- 生产方式
2
Q
聚落的分类( 2 )
A
- 乡村聚落
- 城市聚落
3
Q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人口数量的区别
A
- 乡村聚落
- 人口数量少
- 城市聚落
- 人口数量多
4
Q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人们的互动的区别
A
- 乡村聚落
- 关系密切
- 城市聚落
- 关系没像乡村聚落密切
4
Q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的基本设施区别
A
- 乡村聚落
- 缺乏基本设施
- 城市聚落
- 基础设施完善
4
Q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人口密度的区别
A
- 乡村聚落
- 人口密度低
- 城市聚落
- 人口密度大
4
Q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经济活动的区别
A
- 乡村聚落
- 以第一级产业为主
- 城市聚落
- 以第二级和第三级产业为主
4
Q
比较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生活水平的区别
A
- 乡村聚落
- 生活水平低
- 城市聚落
- 生活水平高
4
Q
影响城市聚落的自然因素 ( 5 )
A
- 地形
- 平坦的地形可以减少道路建设成本
- 有利于农业耕种
- 气候
- 城市多分布在温暖湿润等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 水文条件
- 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 早期重要的交通运输网
- 海岸线
- 有些地区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也适合发展成为港口城市
- 资源
- 资源丰富地区,也是兴建城市的理想地点
5
Q
乡村聚落形成的原因的分类( 2 )
A
- 自然发生聚落 ( 热带雨林的原住民 )
- 规划设定的村落 ( 紧急状态时的新村 )
6
Q
影响城市聚落的人文因素 ( 4 )
A
- 教育文化
- 教育文化丰富的地区,孕育了以大学为中心而发展的城市
- 宗教
- 交通
- 交通便利地区,易达性高
- 工、商和服务业竞相发展,带动城市发展
- 历史因素
7
Q
什么是城市化?
A
- 指人口从乡村搬到城市的过程
8
Q
城市化的特征 ( 4 )
A
- 人口大量移入
- 城市的工、商和服务业发达,提供许多就业机会,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 土地利用多元化
- 城市土地利用多由农业转为工商业、住宅、文教和交通用地
- 建筑物密集
- 城市人口增加,市区平房改建为高层楼房以容纳更多居民且建筑物之间紧密相连
- 基本设施完善
- 经济活动种类繁多,人口集中,交通系统和水电供应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好、教育机构充足
9
Q
什么是郊区化?
A
- 指城市在交通革新后,人口和产业活动过度集中,导致地价高涨,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口和产业活动开始外扩张的现象
10
Q
城市发生郊区化的原因( 3 )
A
- 交通拥挤
- 住屋短缺
- 居住环境恶劣
11
Q
郊区化的好处 ( 2 )
A
- 缓解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
- 提高生活环境品质
12
Q
什么是逆城市化?
A
- 指城市在发展到一个极限时,城市中心机能开始衰退,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外移,城市中心机能开始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分散的现象
13
Q
逆城市化的例子
A
- 美国底特律
14
Q
什么是城市机能?
A
- 指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
15
Q
如何判别城市的机能?
A
- 通过城市居民的就业结构
16
Q
什么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A
- 城市内部形成各种功能的土地利用
- 商业区
- 工业区
- 住宅区
16
Q
常见的城市机能( 2 )
A
- 行政机能
- 政府机关集合一地
- 工商业机能
- 工商业发展兴起,形成各自的特色
16
Q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模式( 3 )
A
- 同心圆模式
- 扇形模式
- 多核心模式
16
Q
同心圆模式的每一圈( 5 ,1为中心,5为最外围 )
A
- 中心商业区
- 过渡带 ( 工业区 )
- 低阶住宅区
- 高阶住宅区
- 通勤带
- 无法负担城市内的高额房价,每天通勤于城市和郊区之间
17
那一圈的环境质量较差和贫民窟的地点?
1. 过渡带
- 工人阶级薪金较低,无法负担较多交通成本
18
扇形模式的影响
1. 交通易达性
2. 高低对机能区的影响
19
选择多核心模式的因素( 2 )
1. 发生城市扩张导致城市兼併
2. 经过城市规划或城市更新
20
城乡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1. 农业时代的城乡关系
2. 工业时代的城乡关系
3. 全球化下的城乡关系
21
解释乡村和城市在农业时代的关系 ( 3 )
1. 乡村把生产的粮食运输到附近城市售卖
2. 城市为乡村提供日常生活货品的商业服务,也提供行政服务
3. 交通系统还未充分发展,乡城居民来往不多
22
哪一个阶段处于低水平城乡关系?
1. 农业时代
23
哪一个阶段在经济上较依赖乡村?
1. 农业时代
24
解释乡村和城市在工业时代的关系 ( 4 )
1. 乡村的生产量增加,提高粮食和工业原料等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大量运销到城市
2. 乡村由于生产机械化,乡村所需的劳力减少,让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的工商业提供劳力来源
3. 乡村的环境也为城市人休闲度假的场所
4. 城市为乡村提供的服务更多元( 教育,行政,娱乐,文化,资讯等 )
25
城市的问题( 4 )
1. 环境与生活质量不佳
2. 住宅不足
3. 交通拥挤
4. 产业空洞化
25
解释乡村和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关系 ( 4 )
1. 乡村可以使用冷藏和冷冻技术,把农产品销售到全球的市场,赚取外汇,增加利润
2. 易达性高和流动性强的乡村会逐渐走向城市化
3. 相反的,乡村会逐渐没落,出现废村危机
25
哪一个阶段城市数量大量增加?
1. 工业化时代
26
为什么城市会出现环境与生活质量不佳的问题? ( 6 )
1. 城市的住宅密度极高,会造成采光、通风、日照和绿地等条件不足外
2. 家庭活动发出的声响也会影响邻居,干扰生活作息和隐私
3. 生产活动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过大也会形成噪音污染
4. 工业活动发达、交通工具普及,会让空气严重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生活和工作
5. 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和家庭废水直接排入河川,会污染河川生态,让河水发黑变臭,影响市容
6. 城市每天也会生产许多固体垃圾,对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耕地都容易造成污染,进一步危害健康
27
为什么城市会出现住宅不足的问题?( 2 )
1. 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导致房屋供不应求
2. 低收入人民没有能力买房或租屋,只能
居住在卫生条件差、环境复杂的贫民窟
28
为什么城市会出现交通拥挤的问题? ( 2 )
1. 城市车辆多,繁忙时段的街道常出现交
通阻塞问题
2. 随着人口增加,车辆数量远比停车位多,
造成停车困难
29
为什么城市会出现产业空洞化的问题?( 2 )
1. 城市的过度发展,会破坏环境、地价高涨和交通拥挤的问题,造成产业外移的现象
2. 产业外移会让工作机会变少,人口搬离,空屋率增加
30
环境与生活质量不佳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 妥善规划城市土地,避免过度发展,如绿化城市、建立休闲公园、保留城市绿色带,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31
住宅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法
1. 兴建廉价组屋,让低收入者也有能力买屋、租屋和贷款,解决贫民住屋问题
32
交通拥挤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4 )
1. 拓展市区道路
2. 兴建高速公路
3. 加建高架桥
4. 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如轻快铁
32
常见的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法( 4 )
1. 管制城市计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
- 使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与分布
2. 发展生态城市
- 如增加绿地,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并维持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平衡。
3. 加强公共设施规划及交通管理
- 强化公共交通和住宅的建设,以调节交通流量和房价
4. 进行城市更新和开发卫星市镇
- 以分散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