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Flashcards

1
Q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研究对象:定义+研究领域/产生与发展:阶段*5)

A

一、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弗里德曼(行为主义):研究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做出反应,以及我们怎么受所处环境影响等问题。
2、迈尔斯(社会认知):研究人们怎么想、怎么相互影响以及怎么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3、G.W.奥尔波特(个体):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三个研究领域
1、个体过程(个体):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2、人际过程(人与人相互作用):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众、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3、群体过程(群体与宏观文化和社会环境):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1)奠定基础:1895年特瑞普利特(Triplett)——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
(2)真正建立:1908年麦独孤和罗斯——分别撰写《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社会心理学》
(3)引起广泛关注:1924年奥尔波特(Allport: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出版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三本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正式开始

2、初步发展阶段(1935~1945)
(1)1936年,美国学者成立“社会问题的心理研究协会”(SPSSI)
(2)欧洲学者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

3、初步繁荣阶段(1946~1969)
(1)二战后,美国心理学既重视认知过程在个体解释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也开始关注文化等因素对人的影响
(2)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从个体的分析转到了对人际过程的分析

4、危机阶段(20世纪70年代)
从实验中获得的结果难以解释人类行为,对社会心理学的反应促使心理学专家开始从更广泛的因素去分析人类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比如:将生态效度开成是衡量一个研究的主要标准。

5、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贴近现实,比如:韦纳(Weiner)的成就归因理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

1、研究假设与理论
(1)研究假设:是一种清晰的、可被检验的预测,它是对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预测。科学研究的假设需要可证伪、可量化、简洁清晰。
(2)理论:是一套有组织的原则,用它来对观测到的现象进行解释。通常情况下,评价理论好坏从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和广泛性四个标准出发。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通过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来理解行为/首要目标是预测行为/方式——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团体或社会的影响/通过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来理解行为/首要目标是描述行为/方法——调查和参与观察

3、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人际层面
(3)个人层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7与(收集数据的)方法选择7

A
1、提出问题
(1)从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目的在于评价理论
(2)从实践中提出问题,目的在于收集更多有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阅读文献:查阅,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
3、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研究or实验研究
4、收集数据
5、研究设计:操纵自变量;考察因变量
6、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样本的代表性/注意避免实验者偏差和被试偏差/注意避免出现伦理问题
7、论文撰写:引言+方法+结果+结论(+标题、摘要、参考文献等)

【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行为的方法。【人种志:研究者在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观察来理解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方式的丰富和复杂性。(实地调查)】
优点:简便易行;具有现实性,可以在自然情况下获得真实材料,研究结果比较切合实际
缺点:难以观察很少发生或只会私下发生的行为;难以收集紧急事件的材料;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团体、情境或某种活动;研究者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
【观察法的种类:参与观察(成为其中一员,难度较大)/非参与观察(一般观察法)】

(2)调查法: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
优点:可以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简单易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缺点:过分依赖自我报告,但有时候并不正确;有时候由于社会赞许等原因,人们的回答并不反映其真正的想法
【社会赞许:人们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而是选择社会上认为应该或正确的方式。】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二、方法选择

A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的种类】——
<1>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在严格地控制较多的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能够控制实验变量,可以随机安排被试
缺点: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缺乏概括力;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去甚远;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
<2>自然实验法:介于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之间的方法。他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优点:大大减少了人为性;结论有较高的效度
缺点:实验控制不严;比较费时
<3>现场实验法:这种方法与自然实验法的不同在于它要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
优点:被试反应客观真实;可以控制自变量
缺点:很难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与安全

(4)档案研究法:通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结论的一种方法。

(5)元分析方法: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分析的方法。

(6)个案研究法:以个人或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临床心理学家用的最多。三个特征——强调“个案”;广集个案资料;兼采多种方法,如问卷法、测验法、身体检查等。

(7)跨文化研究法: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5

A

1、生物理论/本能理论(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
强调生物因素和遗传差异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认为生物特征与生俱来,决定行为的重要作用。

2、学习理论(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强调经验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任何情境下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多次学习之后成为习惯;以后相同或类似情景下会采取惯用的方式。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和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强调过去的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细节,假定行为主要由过去学习经验而来/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只解释外表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3、诱因理论:个体行为取决于对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依据——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选择行为时,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2)交换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3)需求满足论: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能满足人的某些需求或动机

4、认知理论:人的行为取决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分类: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分类
(2)聚焦: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5、角色理论(彼德尔B.J.Biddlle、托马斯Thomas)
强调个体的行为有其社会角色提高,角色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类似“社会认同理论”、“圈外人”、“圈内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第三章 自我

一、自我概念的概述(+影响因素*3)

A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1、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
詹姆斯(首先提出“自我意识”概念):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纯粹的自我。认为自我知觉具有二元性(宾我+主我)——自我既是有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的“宾我”;又是一个活跃的信息处理器“主我”。

2、投射自我
库勒: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是个人实体+社会产物——【投射自我或镜中自我:即人们不仅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人如何评价他们眼中的自己,以及人们会这些反射性评价的情绪反应】。

3、自我与社会经验
米德: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无社会经验,不产生自我。

4、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
沙利文: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自我概念在人与人关系中进一步发展。

5、自我与人格
弗洛伊德:自我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本我+超我)

6、自我与现象场
罗杰斯: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代表一个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二)自我概念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个人生理发展、年龄增长
2、心理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修养、他人的评价
3、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A

(一)自我图式:个体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1、自我参照效应:希金斯(Higgins)——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等方面的作用,即人们在加工与处理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2、自我差异理论:希金斯——以此来进一步说明自我概念的内涵——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
(1)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个体对目标的追求;应该自我——使得人们回避一些目标。
(2)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自己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不能缩小实际自我VS理想自我——产生沮丧;实际自我VS应该自我——引发愤怒的情绪。

3、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方式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即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
(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即通过与别人相比较获得对自己更清楚的认识
(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即通过反省自己了解自己

(二)自我觉知: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公众自我觉知。
(1)内在自我觉知: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不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公众自我觉知: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害怕别人评价自己,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内容,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1、确立自尊的途径:
(1)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2)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2、提高自尊的方法:
(1)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解释生活(自我安慰/归因)
(2)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3)使用防御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4)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5)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到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A

(四)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也叫自我美好或自我强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五)自我效能: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反映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力量。

(六)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是印象管理的核心,有以下几种策略:
1、自我抬高
2、显示
3、谦虚
4、恳求
5、恫吓
6、逢迎

(七)自我障碍: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后可以使别人不将失败归结于缺乏能力;成功了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八)自我检控: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高自我检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景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低自我检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景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态度。

(九)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如:罗森塔尔效应/人际期望效应——随机挑选一批学生,称为最有发展前途者,挑中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成绩提高。

(十)体像: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三、自我偏差

A

(一)焦点效应:是指人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成某一情景的中心,并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
【透明度错觉:与焦点效应相对应,即人们认为自己隐藏的情绪一旦外露,就会被别人发现的错觉。】

(二)自利偏差:也称为自我服务偏见,是指当人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为自己的失败开脱+接受成功的荣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有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倾向。

(三)盲目乐观:是指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事件存在盲目的乐观倾向,相信自己总能逢凶化吉,对一些可能的失败不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四)虚假一致性:指个体过高估计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的想象。
虚假独特性: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智慧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四、自我与文化(两种自我模型+文化差异+自我的三成分模型)

A

(一)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
马库斯(Markus)和北山(Kitayama)提出独立型/依赖型。美国文化——独立型自我;东亚文化——依赖型自我。
独立型自我的个体——通过关注自我并发现和表达自身独特的内在特质,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依赖型自我的个体——注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关注他人,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互动关系。
对于依赖型自我构念的个体——人际关系不是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其本身就是目的;在维持与他人的关系时,建立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个人自身目标也同时得到关注,互惠的、双赢的基础上,适时注意他人,关注他人的需要、愿望、目标等;对他人的关注是有选择性的,特别表现在对于团体内成员VS团体外个体的关注。

(二)东西方文化自我概念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自我描述、自尊、认知因素、情绪情感和动机等方面。
1、自我描述:东方——使用社会角色或社会类别来描述自我;西方——抽象的心理特征来描述自我。
2、自尊:东方——自我批评;西方——倾向于保持自我良好感觉。西方较东方而言——在自我知觉方面,更高程度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时间更高的可控感。
3、认知因素:东方——情境归因;西方——对他人行为做特质归因。
4、情绪情感:东方——更容易产生他人关系取向的情绪投射,即“我悲伤,别人同情”;西方——更容易进行自我中心的情绪投射,即“我悲伤,别人也悲伤”。
5、动机:(1)对于内在动机而言。东方——在他人,尤其是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为其做出选择时,表现出较高的内在动机,任务完成较好;西方——拥有自主权时。(2)对于自我提高的动机。东方——更关注失败任务,赋予较高的重要性,将更多的努力投入到之前失败的任务当中;西方——更关注成功的任务。

(三)自我的三成分模型
特里安迪斯(Triandis):自我=私人自我(个人对自己的特质、状态或行为的认识)+公共自我(他人对自我的观点的认识)+团体自我(团体内成员对自我的认识)。
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对自我的不同方面的信息取样的概率。集体主义文化——更多提取到团体自我的内容;个人主义文化——私人自我。
影响三种自我的取样概率——文化范式、文化松紧性、文化复杂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第四章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图式+法则)

A

(一)社会认知
又称社会知觉/由菲斯克和泰勒提出/是指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两点基本假设:一是把人看成是一个认知吝啬者,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不需要付出时绝不会轻易付出/二是认为人们通常努力形成对世界的准确印象,并且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做到。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根据图式对事物进行分类。

(二)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图式的种类
(1)个人图式:人们对某个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2)自我图式:人们对自己形成的,与自我概念有密切联系
(3)团体图式:对某个特殊团体的,也叫团体刻板印象
(4)角色图式:对特殊角色者的
(5)剧本: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2、图式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的处理大量信息。
(1)帮助个体解释新获得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推论
(2)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有知识的空白,
(3)能使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期结构化,以便在将来做好心理准备。

(三)社会认知法则
1、便利法则/可得性启发:是指个体会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作出判断,马库斯(Markus)认为,个体对自己做的判断与其所能回忆起来的自己过去行为的例子的容易程度有关。
2、象征性法则/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成年人和儿童的推理都受到象征性法则的影响。
3、基础比例信息:是指按照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来作出判断。
4、锚定与调整法则,是指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一、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IAT)

A

(四)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1、社会认知与寂寞
(1)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如果人们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极方面,会体验到更多的寂寞
(2)安德森(I.R.Anderson)提出,长期寂寞的人会经常陷入贬低自己的消极作用圈,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压抑,责备自己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把事物看成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等。
2、社会认知与焦虑:人们对焦虑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虑。
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个体对自己的情绪和紧张的认知与心脏病的发生、免疫系统受抑制和自主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

(五)社会认知研究中的内隐联想测验(IAT)
格林沃尔德(Greenwood)提出,是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
1、基本过程: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以反应时为指标,呈现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记录下来。
2、具体操作: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昆虫的名字、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两个联合任务,在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A键),对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B键)。在任务2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对昆虫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一、社会认知(影响因素)

A

(六)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1)价值观念:个体的人性观、宗教信仰不同,对他人的认知角度也就不同
(2)原有经验:社会认知的主体在过去一定的基础上已经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洁、明了
(3)情感状态:个人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4)认知偏见:个体的某些偏见(如光环效应)会影响认知过程的准确性,使社会认知发生偏差
(5)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主体,面对同一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关注点
2、认知对象因素
(1)显著性:注意会转向那些在知觉域中突出的方面——主题而非背景,这叫做主题背景原则
(2)知名度:知名度越高,社会评价越积极,对认知主体的认知活动影响越大
(3)自我表演: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3、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能够影响认知主体的社会判断,例如两个相互接近低声交谈的人,会被认为关系较为深入
(2)背景参考: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二、个人知觉

(一)对他人的印象形成

A

个人知觉:是指根据有限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过程。涉及三个方面——对他人的印象形成;采取什么线索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可能出现的偏差。
(一)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也叫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1、第一印象:是指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个体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
(1)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2)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3)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2、整体印象的形成
(1)平均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认为个体对他人片段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认为个体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最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是最常用的模型。

3、印象管理的策略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印象管理的策略,包括:
(1)保持形象的一致性——这是给人以良好印象的前提
(2)美化他人与自我表现,
美化他人(逢迎):是指采取一定策略性行为(如抬高他人)来影响别人,即通过对别人自我价值感的支持,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值得被人喜欢。
自我表现:采用相互支持、恫吓、自我抬高、恳求等策略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的印象。
(3)恰当的自我表露: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的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二、个人知觉

4、个人知觉中的偏差*8

A

(1)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高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VS负晕轮效应/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低。
(2)正性偏差/慈悲效应:是指人们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3)负性效应:是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中,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4)第一印象:在对他人的认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往往是交往双方今后是否继续交往的重要根据。
(5)近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感知更加强烈,新信息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借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
(6)社会刻板印象/内化原则:一般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生活在同一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就把这种相似性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并固定下来,形成了刻板印象。主要形式包括民族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7)信念固着偏见:是指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改变,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
(8)投射效应:是指知觉者容易把自己的特点和知觉推及到他人身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二)个人知觉的线索*4

A

1、情绪:是我们知觉他人的首要线索。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
2、非言语线索
(1)人际距离: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人友善、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而人们希望让他人觉得自己友善时,也会选择较小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从别人选择的距离来了解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霍尔认为人际空间距离可分为四种:【亲密区】——表现在夫妇、恋人之间;【个人区】——表现在朋友之间;【社会区】——表现在熟人之间;【公众区】——表现在陌生人之间或者一般公开的正式交往场合。
(2)身体姿势: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在了解彼此交流的背景和文化的前提下,只要观察他人的身体移动姿势就能正确的推测他人的思想和语言。
(3)目光接触:意义随背景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减少或中断目光接触会被认为是不感兴趣的表现。
3、超言语线索:是指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以外的线索,表现为一句话有多种含义。同样一句话会因为重音不同、停顿不同或语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三、归因

(一)归因理论(对他人行为*5)

A

归因:指人们推论他人行为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只有当有出乎意料的事情或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才会进行归因。
(一)归因理论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主要解决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有两种强烈需求——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两种强烈的动机,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事件发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内因(例如情绪、人格、能力、动机、态度等);二是外因(例如情境、天气、任务难度等)。
人们在归因时常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如果该原因不存在,结果也不出现,那么就可以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那么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2)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归因的维度有: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
	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的成就行为会产生影响,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后来,韦纳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在个人能力控制之外还是之内。
【三维度六因素模式】:
能力高低——稳定、内在、不可控(特指:特定的能力不可控)
努力程度——不稳定、内在、可控
任务难度——稳定、外在、不可控
运气好坏——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身心状况——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外界环境——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一)归因理论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5

A

(3)阿伯拉姆森(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
提出了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并把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抑郁型】的人把消极的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积极的事件——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
【乐观型】的人把消极的的事件——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

(4)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三个方面。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信息】——这个人是否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事物做同样的反应?
【折扣原则】,即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区别性,可以对人的行为做出相对正确的归因:【主要看哪个高——贯高本身;高高刺激;区高背景】
【一致性低、一贯性高、独特性低】——原因在于行为者本身
【一致性高、一贯性高、独特性高】——原因在于客观刺激物
【一致性低、一贯性低、独特性高】——原因在于环境背景。

(5)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
认为当个体的行为具有非期望性、非顺从性和自由选择性时,就可以把事件归因于该个体的人格、态度、心情等内在特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2、对自己的归因*3

A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一般人们认为,个体是靠自省以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也有实验表明,人们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反之则会降低其内在兴趣。另外施以外在威胁以避免个体从事某种行为,可能会增加个体对该行为的兴趣。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沙克特(Schachter)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唤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名称。为了得到这一认知名称,人们首先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环境。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二)影响归因的因素*3

A

1、社会视角的影响: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有明显的不同。
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件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3、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刺激客体的原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还有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三)归因偏差的分类*3

A

归因偏差是指:归因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时,会存在偏差甚至错误,不能准确归因个人行为及结果的现象。

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的内在特征,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对基本归因错误的解释:
(1)情境因素:当个体试图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注意力会集中在人身上,而不会意识到周围的环境。
(2)心理理论:是指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测、理解对方的意图和心理状态的能力。当大脑中一系列与心理理论过程有关的脑区被激活时,往往预测人们进行着内部归因。
(3)文化背景:西方人强调人的因素,而东方人则强调环境的因素。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产生这种偏差的可能原因:
(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3、自我服务偏差/自利偏差:是指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或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时,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其归因会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产生自我服务偏差的可能原因有:
(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因此会低估别人的作用;
(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使了自我服务偏差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归因偏差,还有性别导致的归因偏差和因涉及个人利益而导致的归因偏差。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第五章 社会行为

一、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A

(一)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1、环境论(华生)
2、遗传论(麦独孤:本能+经验;弗洛伊德:极端本能理论——性本能冲动)
3、遗传-环境相互作用论:环境与遗传共同决定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二)遗传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
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任何行为都有遗传基础/发挥重要作用
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心理特征与行为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特质上讲,基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对社会与人格特征的影响;从行为上看,遗传因素的影响随年龄增大而加大。

(三)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庭影响: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两种家庭影响——共同性(在家庭内部所有儿童共同面对的环境)&非共同性(家庭内部父母对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普罗明(Plomin)与丹尼尔斯(Daniels)指出,非共同性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影响更大。
2、文化影响:文化不仅向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目标与内容,而且通过社会化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过程。

(四)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提供生理上的基础,而环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二者相互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二、人类的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定义+分类+生理基础)

A

1、侵犯行为的定义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没有实际伤害行为就不能算作侵犯行为;(2)从效果上,这种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反社会行为,但也有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比如愤怒。

2、侵犯行为的分类
(1)敌对性侵犯/报复性侵犯:一种源自愤怒的行为,目的是将痛苦或者伤害施加给别人
(2)工具性侵犯:是指为了得到利益而做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其中伤害只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给他人造成伤害

3、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
(1)生理器官:前额叶和一些边缘系统与侵犯行为有关,例如前额叶对侵犯行为具有调节作用,杏仁核和腹侧前额叶的连接与侵犯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化学成分:某些化学成分被证明会影响侵犯行为,例如复合胺对侵犯行为的产生起抑制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二)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3

A

1、本能论
本能论认为人类的侵犯性行为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1)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是攻击性力量的来源,死本能——人体内部——自我惩罚的方式——极端程度就表现为自杀;死本能——转向外部——敌对、好战的形式。
(2)洛伦兹强调攻击本能的自发性,动物存在着内在的攻击需要,侵犯行为是动物天生的本能行为,是一种自然选择。

2、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学习理论强调,侵犯行为可通过学习获得,强化和模仿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挫折-侵犯理论
道拉德和米勒提出了挫折-攻击性假说。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提高其做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
挫折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是因果关系。但随着研究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的关系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会侵犯他人。
【道拉德:一对一/米勒:一对多/伯克维茨:挫折——侵犯引起的情绪(比如愤怒)——侵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5
Q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6

A

1、温度(天气因素)
研究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会增强,但是当超过这个温度范围。由于人们外出的意愿下降,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较少。
2、兴奋转移
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唤起可能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上,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
3、侵犯性线索
相关研究发现,情境中与侵犯有关的线索,如刀枪等器械;与死亡,邪恶等相连的颜色不仅会引发侵犯行为,而且会使已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武器效应)。
4、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5、饮酒
相关实验证明,过量饮酒的人易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6、社会赞许与模仿
当个体所尊重的人或组织表现出了攻击,特别是攻击行为受到认可或奖励时,将会对包括该个体在内的许多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产生对侵犯行为的认同或对侵犯行为进行模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6
Q

(四)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6

A

1、利用惩罚
惩罚能够减少一个人的侵犯冲动,减少侵犯行为发生的频率。但惩罚本身往往采用侵犯形式,那么惩罚者实际上是在对他想要压制的人示范侵犯行为,这将引发被处罚者的模仿行为。
对侵犯行为的实验室研究发现,惩罚实际上只能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有在以下两个理想条件下才会成立——一是惩罚必须是迅速的,必须在侵犯发生之后马上发挥作用;二是惩罚是不可避免的。
最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
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密切联系,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是减少侵犯行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个体还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立场出发,体验他人的痛苦,自我反省等方面出发,学习抑制或控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3、替代性侵犯与宣泄
替代性侵犯是指个体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而非原有目标表现出侵犯的行为,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侵犯性冲动越强烈,所以只要提供场合和机会,让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行动就会减弱。
4、示范非侵犯行为
通过让儿童接触到那些被激怒时,能自制、理性和以令人佩服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人,以降低他们的侵犯行为。
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人们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批评与愤怒,如何在冲突时学会协调与妥协,以及如何对别人的需求更敏感地做出反应,以有效减少暴力行为。
6、培养同情心对抗去人性化
通过在人们之间建立同情心对抗去人性化,使侵犯行为难以实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7
Q

(五)媒体暴力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原因*4

A

【负面】
1、去抑制
班杜拉认为,看到别人的暴力行为会降低人们在类似情境中对自己暴力行为的抑制。去抑制现象发生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情绪变得迟钝,或不敏感,不关心他人的感受与痛苦。
2、形成侵犯剧本
休斯曼(Huesmann)认为,儿童在观看暴力片的时候会发展出一套侵犯性的剧本。这个剧本表明了侵犯事件发生的顺序。他储存于记忆之中,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
3、认知启动
武器效应等侵犯性线索会引发侵犯行为,从而导致暴力行为,这些刺激对侵犯行为具有诱发作用,由这些刺激引发的暴力行为的现象叫做认知启动
【正面】
4、挫折-侵犯理论的替代性攻击——以网上攻击替代现实中侵犯。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8
Q

三、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助人行为的定义

A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有意图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个体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利他行为+助人行为(涵盖范围更大)=亲社会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9
Q

(一)利他和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5

A

1、进化心理学
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物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因此利他行为是遗传下来的特质,进化心理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
(1)亲缘保护:基因使人们愿意关心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
(2)群体选择:当群体间进行竞争时,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非利他的群体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2、社会进化论
认为助人与利他行为在进化中得到了提升,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1)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
(2)相互性规范/互惠规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要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3)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3、学习理论
西蒙(Simon)认为,个体在基因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程序,其中之一就是利他主义。
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4、社会交换理论
认为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我们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我们希望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和付出最小化的代价。按照这一理论,个体的助人行为,也是追求最大利益和最小付出的结果。

5、移情和利他主义
巴特森(Bateson)认为,人们的动机有时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个体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儿会使自己付出某种代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0
Q

(二)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4+6+3)

A

1、情境因素
(1)文化差异
主要存在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间,——独立自我VS相互依赖、群体取向,有相互依赖观念的个体更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在所有文化中个体都更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团体内成员的人,而较少帮助被认为是团体外成员的人。
(2)他人的存在
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产生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责任扩散(法不责众):周围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担责任就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2>情境的不明确性: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影响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行为;
<3>评价恐惧: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3)环境因素
<1>天气条件:在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条件下,人们较为愿意地去帮助他人;
<2>社区大小:小城镇的个体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大城市的个体;
<3>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4)时间压力因素
研究发现,个体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别人,如果个体当前情境不是太紧急,个体就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1
Q

(二)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4+6+3)

A

2、助人者的特点
(1)助人者的人格
具有高社会赞许性需求、高道德感、场依存性等人格品质的个体,在一些情况下会表现出更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2)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好的个体更乐于帮助他人,即正性情绪增加人们助人的意愿。
(3)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是指个体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同情心关怀:是指同情心以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个体通过帮助他人以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或同情感。
(5)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从事志愿者时间花的时间更多。
(6)性别的影响
男性倾向于救助陌生人,而女性更倾向于对他们的朋友提供社会支持以及从事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工作。

3、求助者的特点
(1)是否受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因素的影响。
(2)是否值得他人的帮助(生病晕倒vs醉汉)
如果一个人是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而寻求帮助,人们更愿意帮助他;但如果是由于可控因素或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3)性别的影响
当潜在助人者是男性,女性求助者容易被帮助;当潜在助人者为女性,男女都容易被帮助。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2
Q

(三)如何提高助人行为*3

A

1、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1)树立榜样:个体看到或读到他人的帮助故事时,会增加自己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2)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帮助行为能促进进一步的帮助行为;
(3)促进内在动机:警惕“过度辩护效应”,对他人的良好行为给予恰当好处的反馈,增加其助人行为的内在动机。
【过度辩护效应】:指的是当一种行为给予超过适度的反馈时,个体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于“奖励”这一外部反馈而非内部动机的现象(例如当爱好变成工作,内部动机就变成外部动机)

2、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
通过普及旁观者效应的知识,以抑制旁观者效应的产生。

3、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产生移情时,他们更乐于助人而不顾及自己为了帮助他人所付出的代价。
【移情】:将别人的情感投射到自己的身上。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3
Q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
一、态度概况
(一)态度的定义与功能(定义+心理成分及关系+心理功能)

A

1、态度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2、组成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
弗里德曼的态度定义中认为,态度包括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事实、信念、观点、知觉、理解】
(2)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评价、情感、情绪】
(3)行为倾向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他不等于外显行为。【意向、倾向、偏好】

3、态度的心理功能
(1)效用功能/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体寻求酬赏与他人赞许,形成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2)知识功能:态度有助于个体组织有关的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
(3)自我保护功能:态度有助于个体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4)价值表达功能:态度有利于个体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34
Q

(二)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8

A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水平越高,即指向群体或个体越特殊,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态度的稳定性: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时间长了,有可能改变态度)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的强度:与弱的强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5、态度的可接近性: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可接近性越大,越容易被个体意识到,对行为的影响也越大。
6、行为的主动性水平:主动的行为一般指那些针对态度对象需要付出努力,而且明显直接的行为;而被动的行动则指那些隐蔽、间接、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的行为。研究者认为,当个体的态度所指向的行为与被测量的行为在主动性上匹配时,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会升高。
7、心境的影响:在快乐心境的条件下,内隐态度可以很好的预测行为。而在悲伤情境的条件下,内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很小。
8、情景的作用:当环境给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指引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果明显降低。相反,当外部指引较小时,态度将极大的影响行为。

35
Q

二、态度形成(学习/情感因素/认知因素/文化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A
(一)学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1、霍夫兰(Hovland)的态度学习理论
	个体的态度是后天习得的。他认为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1)联结:是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2)强化:是指受到的奖励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3)模仿:是指通过模仿榜样任务的态度而形成自己的态度。

2、凯尔曼(Kelman)态度的形成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态度形成与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社会过程有关。
(1)服从:是指人们由于担心受到惩罚或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2)认同:是指因为从心理上认可榜样,所以使自己的态度与榜样的一致;
(3)内化:是指个人把态度当作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

(二)情感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时候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形成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是指个体或事物的态度会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

(三)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认知影响态度形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计划行为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的思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在有计划行为理论中,【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对来自于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感受到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于完成行为是容易或困难的知觉。
【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到的控制感——行为意图——实际行为】

(四)文化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下,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不同。西方文化——人们的态度可能更多的基于对自己的关注;东方文化——人们的态度则更多基于对自己在社会团体(如家庭)中的地位的关注。

36
Q

三、态度改变(理论2+支持证据5)

A

(一)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Heider)的平衡理论【三角形】
海德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并用P-O-X模型。
P代表一个人;O代表另一个人;X代表一件事物。箭头表示主体P对O、X的态度以及客体O对X的态度;模型中的±代表态度的肯定与否定。当模型中的符号相乘为+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处于不平衡状态。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的几种评价、态度、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就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处于不平衡时,就会力求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者添加新的认知。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最小费力原则】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当个体的态度之间或态度和行为之间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理由时,会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
(1)改变态度:使态度和行为相一致;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和态度一致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二)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
1、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未拥有理由的个体经历最大程度的认知失调,并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而具有足够理由的个体没有产生认知失调,态度的改变最小。
2、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当人们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有选择的个体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也大;而无选择的个体体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3、努力与认知失调: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个体为了减少失调,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
4、决策后失调:个体在做出任何一个决策之后,均会产生失调,即决策后失调。决策后失调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5、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研究发现大脑背侧前扣带回和前脑岛在认知失调的过程中被激活。

37
Q

四、说服

(一)说服模型*3

A

【说服】:是指通过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
【睡眠效应】:是指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

(一)说服模型
1、霍夫兰(Hovland)的说服模型
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模型主要说明人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按照他们的观点,只有当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的改变。

2、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1)说服的中心途径:当人们用动机和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会更多的使用说服的“中心路径”,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他很可能被说服;如果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驳倒它。
(2)说服的外周途径:当人们不花太多的时间去推敲信息的内容,这时采用的是“外周路径”的说服——关注那些使人不经较多考虑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本身是否令人信服。当人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或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标新立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3、西尔斯(Sears)的说服模型
西尔斯等人发展了霍夫兰的说服模型,提出了一个包括四个因素的说服模型。这四个因素分别为: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过程和结果。该模型涵盖了所有与说服效果有关的因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谁对谁说了什么以及效果如何】。

38
Q

(二)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3+4+7+3)

A

1、说服者因素
(1)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2)可靠性: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那么人们就会怀疑它的可靠性,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太会相信。
(3)受欢迎程度: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致。

2、说服信息的因素
(1)态度差异【威信好,差异大,改变差异大;威信低,差异始终,态度变化大】【倒U型】
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但如果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倒U型】
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之后,那么人们可能会采取防御措施,否定该威胁的空游戏重要性,无法理性的思考该问题,因而态度不发生改变。
(3)信息的呈现方式
包括说服所使用的媒介以及单面与双面说服。
从媒介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交谈的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传媒。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不生动的媒介的效果好;而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
从单面与双面成像信息来看,当他人同意一件事时只提供正面信息即可,而当他人反对一件事情时,最好的策略是既提供赞成的信息也提供反对的信息。
(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关联性
顺序性:先呈现的信息有可能成为评判后续信息的推断依据,从而影响说服过程。
关联性:先后呈现的信息存在关联的前提下,当后续的论据能强有力驳斥之前信息时,这些新论据将会引导人们形成相反的态度。

39
Q

(二)影响因素

A

3、被说服者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
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如自尊心较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易被说服。
(2)被说服者的心情
心情好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说服性的观点。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卷入是种动机状态,他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4)被说服者的动机水平
在低动机水平下,被试将直接使用先行论据来形成自己的态度判断;在高动机水平下,先行论据会影响之后的论据加工过程,从而影响最后的态度形成。
(5)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6)个体差异
影响说服效果的个人因素包括:
<1>认知需要:是个体参加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活动,他们会分析情境,对认知活动做出细微的区分;
<2>自我监控:被说服者的自我监控程度影响说服的效果,高自我监控的人对外界的线索敏感;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更加关注;
<3>年龄差异:处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阶段的个体容易对他人的说服敏感,并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7)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自我寻找说服原因要比说服者提供原因更有效。

4、情景因素
(1)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接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会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讨厌的信息。
(2)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3)重复:中等频率。

40
Q

五、偏见

(一)态度、偏见和歧视的关系

A

【偏见】是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偏见与态度有关,但不等于态度。
(一)态度、偏见和歧视的关系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认知——刻板印象】、【情感——偏见】和【行为倾向——歧视】。
1、与态度的认知成分对应的是刻板印象,代表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可能对;可能错。
2、偏见则是与情感因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
3、行为成分体现歧视,人们对某些人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负面的,所以在行为上用不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们。
【歧视】:指不公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为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41
Q

(二)偏见产生的理论*5

A

1、团体冲突理论
认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具体表现。
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了偏见是何时发生的,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种权益却没有得到,这时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2、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习得对其他人的偏见。

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示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4、心理动力理论
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心理动力理论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把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认为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其中最有名的是阿多诺(Adorno)对权威性人格的研究。【权威性人格特征】,包括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5、人格理论
埃特米耶(Altermeyer)发展了阿多诺的理论采用“右翼权威性(RWA)量表”测量为权威性人格中的保守主义、攻击性和服从,发现RWA能有效预测偏见和自我中心行为,
西达尼乌斯(Sidanius)提出的社会支配取向(SDO)量表则发现,可以有效预测社会政治和群体现象。
多克特(Duckitt)的双加工动机理论(DPM)模型认为,RWA和SDO,分别在开放型和宜人性对偏见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

42
Q

(三)偏见的影响2及消除偏见的方法4

A

1、偏见的影响
(1)对知觉的影响:偏见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知觉;
(2)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影响:个体持有的偏见会影响个体自己的行为和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对他人实际行为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自证预言”中。

2、消除偏见的方法
(1)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要对这一过程加以控制。尤其是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
(2)受教育程度:接受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的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3)直接接触: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有效的减少偏见。
(4)自我监控:由于偏见自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偏见。

43
Q

第七章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A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和依赖上。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特勒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四个阶段。
1、定向交往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个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心和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交往模式上。
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双方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沟通内容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很多方面。
4、稳定交往阶段:人们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更加广泛和深刻,人们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44
Q

二、人际吸引

原因2+基本原则3+影响因素*5

A

【人际吸引】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
(一)人际吸引的原因
1、天生具有的亲和动机
阿特金森——两个动机:(1)亲和需求,指个体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2)亲密需求,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合称亲和动机,即个体和他人在一起,不断发展亲密关系的动机。
2、克服寂寞
为了克服寂寞而与他人交往。【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可分为(1)【情绪性寂寞】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恋而引起的寂寞。(2)【社会性寂寞】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同事或朋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人们喜欢能给予自己酬赏的人,讨厌给自己惩罚的人。人们喜欢对自己做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给自己做消极评价的人。
2、社会交换: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和某个人交往时对成本及收益的评价,如果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就会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反之,交往就有可能中断,对交往的评价也低。
3、联结原则: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体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历联结在一起的人。

(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熟人相互接近】
1、个人特质【*真诚】
(1)个人的温暖:温暖是影响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对他人持积极态度时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比较受欢迎。
(2)能力:表现优异、聪明的人更受欢迎,犯了一点小错误时,比毫无失误时更受欢迎。(犯错误效应)
(3)外表吸引力: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欢。(晕轮效应/漂亮的辐射效应:即漂亮的人,朋友也漂亮)
2、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和背景以及人格上与自己相似的人。
3、互补性: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尤其是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
4、熟悉性:彼此越了解,越容易引发喜欢。最常见现象是【曝光效应】,某个人常出现,能增加喜爱度。但必须一开始的态度至少是中性或喜欢时,见的越多才越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讨厌,见的越多反而越讨厌。
5、接近性:物理距离越近,越可能成为朋友,引起喜欢。

45
Q

三、亲密关系

(一)亲密关系概述(特点+依恋:类型3、影响3)

A
【亲密关系】是指两个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程度很高的关系。
1、亲密关系的特点
(1)两人有长时间频繁的互动;
(2)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活动及兴趣;
(3)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2、亲密关系中的依恋: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是婴儿和父母之间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
(1)依恋类型
安斯沃斯(Ainsworth)把依恋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父母对孩子的欢乐、悲伤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这种情感促使他们关爱孩子,从而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相互喜爱、重视,孩子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2>逃避型依恋:父母经常远离孩子,逃避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学会了逃避与父母接触,抑制自己的依恋需要。
<3>焦虑/矛盾型依恋: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经常不一致,有时候很关心,有时候却不感兴趣。由于这种不一致的爱,使得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回报时,显得暴躁和焦虑。
在生活的早期,这些不同的依恋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他可能决定着孩子的生活风格和以后的人际取向。

(2)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1>安全型依恋方式的个体很容易接近,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且亲密关系的持续时间长。
<2>逃避型的个体不易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不信任他人,在人际关系中与他人保持距离。
<3>焦虑/矛盾依恋方式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感到不满,他们容易建立亲密关系,持续时间短暂。

46
Q

(二)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2

A

【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1、增进人际亲密关系
阿特曼(Altman)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的亲密关系上的作用。
按照社会渗透理论的说法,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的关系也有一般向亲密转化。而渗透式的自我展露使人们避免了由于揭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
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即自己的展露水平与他人的展露水平相对应,他人展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展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

2、疏远人际亲密关系
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控制自我展露的深度和广度从这种关系中退出;也可以通过减少讨论的话题,增加自我展露的深度等来达到退出的目的。

47
Q

(三)亲密关系的维持*4

A

1、平等:平等是亲密关系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按照公平理论,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付出应该与收益成正比,一旦在关系中出现明显的不平等,这种关系就容易出现问题。

2、归因:布拉德伯里(Bradbury)等人发现,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把对方良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把对方不好的行为归结到情境中去),使人们对亲密关系感到满意;相反,做【抑郁式】归因(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是幸运,把其不好的行为归于人格特质),会使人们对亲密关系感到不满。

3、沟通:沟通越多,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绪,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使关系更加持久。

4、嫉妒:【嫉妒】是指当与个体自我概念有关的重要关系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威胁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在亲密关系中。嫉妒一方面是浪漫爱情健康的标志,反映了个体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常常引发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使关系受到损害。

48
Q

(四)亲密关系的终结*3

A

1、对待不满的策略
当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失去其价值的时候,人们往往采用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
(1)真诚:表现为被动的弥补出现的裂痕,采用这种策略的人由于害怕对方的拒绝行为,所以很少说话,往往是耐心等待、祈求,希望自己的真诚能使人回心转意。
(2)忽视:故意忽略对方,与对方在一起时,经常在与探讨问题无关的话题上挑剔对方的缺点。
(3)退出: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它是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
(4)表达:双方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并尽力维持亲密关系,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方式。

2、关系破裂所造成的情感伤痛
亲密关系破裂往往会给双方造成情感上的伤害。为了应对这种伤害,男性和女性经常用自我安慰的话语来平息自己的伤痛。

3、利用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当人们失去亲密关系的时候,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往往会成为应付紧张的缓冲器。

49
Q

四、爱情*7种形式【三元理论】

A
斯腾伯格(Sternberg)认为,爱情由激情(热情)、亲密、承诺三种成分构成。【激情】是指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承诺】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3种成分组合构成了7种爱情形式。
1、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2、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3、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4、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5、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6、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7、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具有。
50
Q

第八章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一、社会交换(理论基础+思路+证据)

A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1、酬赏与成本
(1)酬赏:是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事物对人是否具有酬赏作用因人而异,在一个人看来重要的东西,别人可能认为一文不值。
(2)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成本是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必须付出的。

2、交换结果的评价方式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个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且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的有力利(酬赏大于成本)与不利(酬赏小于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为【交换的总体结果=获得的酬赏-付出的成本】。

3、公平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在觉得社会关系很公平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利用,也不希望占别人的便宜。该理论有三个假设:
(1)假设彼此有关系的一群人总是企图使他们的行为结果获益最大;
(2)假设团体会发展出一套如何将酬赏依比例公平的分给所有相关人员的规则,以使团体酬赏达到最大;
(3)假设当个体觉得某一人际关系不公平时,会感受到某种压力,促使他采取行动已恢复公平。
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平等原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三)社会交换理论的证据
1、囚徒困境
在囚徒困境中,尽管双方都知道合作的结果最好,但人们并不合作。这是因为信任在合作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双方存在信任,那么合作就能形成;而如果缺乏信任,双方之间的合作不可能产生。

2、货运游戏
在货运游戏中,尽管参加者清楚地知道他们采取的最佳策略是双方相互合作轮流通过单行线,但是被试之间却很少合作,常常互相争夺单行道的使用权,并且当对方使用该线路时常常关闭自己控制的门,阻碍对方通过,结果造成双方都失去分数。
研究者还发现,当双方使用威胁时,双方获得的总收益最少;一方有权使用威胁时,有权的一方收益稍微大一些,但总收益较少;只有在双方合作的情况下,各自以及总收益都最大。

51
Q

二、社会影响

(一)社会影响的定义(社会影响+社会力量*7)

A
【社会影响】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上改变他人的态度或行为的现象。
【社会力量】是指影响者用以引起他人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各种力量。
	社会力量的来源既包括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各种权力,也包括源于被爱和受尊敬的影响力,费伦奇(French)等人总结了六种社会力量的来源:
1、奖赏权:指人们向他人提供奖励的能力;
2、强制权:指与拥有权力的人提供惩罚的能力;
3、参照权:指让他人参考的权力;
4、法定权:指与一定地位相联系的权力;
5、专家权:指与某些特长相联系的权力;
6、信息权:指了解某些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而拥有的影响力。
52
Q

(二)社会影响理论

A

拉塔内(Latane)指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他人的数量:周围他人的数量越多,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也越大。
2、他人的重要性(他人的强度):他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权威性越强,他的社会影响力越大。
3、他人的接近性:他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个体越接近,他对个体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

53
Q

(三)社会影响的表现*4

A

1、社会促进(社会助长)
(1)含义: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他人旁观的情况下,个人的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现象。社会促进可分为结伴效应与观众效应。
【结伴效应】:是指人们结伴活动时,会感受到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的现象。
【观众效应】:是指他人在场不参加同样的活动,只是作为观众,从而促进个体活动的效率的现象。

(2)社会促进产生的原因
<1>简单在场
他人的出现会使人们的唤起增强,而这种生理唤起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的【优势反应】。在简单任务中,他人的出现对完成工作起促进作用;而在复杂任务中,他人的出现对完成工作起阻碍作用。
【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思考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2>评价恐惧
在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唤起,并进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他人只是出现了,而没有对他人的工作表现加以注意,他们的出现不会产生社会促进的效果。

<3>分心冲突
当个体在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这种冲突使得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从而唤起增强,导致社会促进效果。

54
Q

(三)社会影响的表现*4

A

2、社会懈怠(社会惰化):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1)产生的原因
<1>社会评价的减弱(责任分散影响)
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中,所以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2>社会作用力的分散
拉塔内的社会作用力理论认为,在一个群体中,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界的影响,每个成员仅仅是外界影响的目标之一,外界的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群体规模越大,每个成员接受的外界影响力就越小,感受到的压力就越低,因此,付出的努力也随之降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责任分散。
<3>社会认知的偏差
在群体中的个体,往往认为其他成员不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不太会努力。

(2)减少的措施
<1>提高成员的认识
<2>科学评价与考核
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业绩,而且公布每个成员的业绩,让成员感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是可以被单独评价的。
<3>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责任心
明确成员个人工作和责任,使成员相信自己在群体中无可替代,让每位成员都认识到自己在团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55
Q

(三)社会影响的表现*4

A

3、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也叫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的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去个体化的原因:
(1)匿名性:是引起去个体化的关键,团体成员越隐蔽,他们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2)自我意识降低:在某些情境中,个体会丧失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群体的一部分,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做出不道德与反社会的行为。
(3)责任分散:在群体行为中,因为该行为的责任被分散到群体的每个人身上,所以个体对行为的责任感几乎为零。
(4)服从团体的压力:当个体与团体从事同一行为时,即使个体对团体行为不愿遵从,也会因为团体给予个人的压力而服从。

56
Q

三、从众、顺从与服从

(一)从众(原因)

A

【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1、从众的原因:从众的经典研究
(1)团体规范的形成
谢里夫(Sherif)利用自主运动现象(错觉光点移动)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情况。证明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团体规范会对个体的判断产生影响。

(2)阿希(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
线条判断实验仅有一人为真被试,其他6人为实验者的实验助手(也叫同谋)。在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判断三条直线中哪一条和标准直线一样长。该实验本身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但结果发现至少有33%的被试会从众,即选择与实验助手一样的错误答案。而在整个实验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发生。
在阿希研究的基础上,多伊奇(Deutsch)和杰拉德(Gerard)对从众的原因作了说明。根据他们的观点,促使人们从众的团体压力有两个来源:
<1>规范性的社会影响:发生在人们想要获得奖励与逃避惩罚时。为了获得社会接纳,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
<2>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发生在个体希望从他人或其他团体那儿获得精确的信息时,当情景模糊不清或处于危机中时,人们有可能将他人视为指导自己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

57
Q

2、影响从众的因素(3+6+1)

A

(1)情景因素
<1>团体的规模: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也越常发生。但这个人数有一定极限,即不能超过3~4个人,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人数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2>团体的凝聚力:在一般情况下,团结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
<3>团队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通过降低规范性社会影响而减少人们的从众行为。

(2)个人因素
<1>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所以从众的可能性更大。
<2>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要: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3>个人控制愿望:心理抗拒理论认为,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
<4>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反之,社会地位越高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低。
<5>个性特征:一般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较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从众。
<6>预先的承诺: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

(3)文化:与个人主义国家的人们相比,集体主义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而作出反应。

58
Q

(二)顺从

1、促进顺从的因素

A

【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在做出顺从行为的时候,人们可能私下同意他人的请求,也可能私下不同意他人的请求,或者没有自己的主意。
1、促进顺从的因素
(1)积极的情绪: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要求他人做出亲社会的助人行为时。

(2)顺从的互惠性:互惠规范强调,一个人必须对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予以回报,如果他人给了我们一些好处,我们必须相应的给他人一些好处,即可能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

(3)合理原因:当他人能给自己的请求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个体顺从的可能性也越大。

(4)易得性:越是被限制的、不容易得到的选择,越容易促使人们去争取。个体在争取过程中,可能就会有意无意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

59
Q

2、增加顺从的技巧*4

A

(1)“登门技巧”/“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登门技巧是一种“得寸进尺”的策略,指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之后,再向其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此时对方满足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增加。
登门技巧起作用的原因在于:接受小的要求改变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这改变减少了其对以后类似行为的抗拒。【两个要求之间要有时间间隔,无直接联系】

(2)“门前技巧”(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门前技巧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指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时候小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增加。
门前技巧必须满足三个前提:首先,最初的要求必须很大,当人们拒绝该要求时不会对自己产生消极的推论;其次,两个要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过长义务感就会消失;第三,较小的请求必须由同样的人提出,如果换了他人,该效应不出现。
门前技巧的发生与互惠规范有关,当个体知觉到他人的让步时,就会感到来自互惠的压力,即对他人的让步做出回报,从而接受他人的第二个要求。

(3)“折扣技巧”/易得性原则(折扣)
折扣技巧是指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把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与”门前技巧“相比,在这种技巧中不给对方拒绝初始大要求的机会。

(4)“滚雪球”
滚雪球是指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又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或价码。【要求接受但未完成】

60
Q

(三)服从(研究+原因)

A
【服从】是指:在为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1、服从的经典研究——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电击实验】
	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研究了人们的服从倾向。实验的大致过程是:被试和实验者助手同时来到实验室,实验者告诉真正的被试他和另外一个人参加一项惩罚对于字词学习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真正的被试将扮演“老师”角色,另一人(实际上是实验者助手)将扮演“学生”的角色,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老师”会被实验者要求对其实施“电击”。
	实验中发现四个因素会影响服从:
(1)命令者的权威性:有权威的实验者比普通人引起服从的比例更高。
(2)他人支持与服从:实验中他人服从的比例越大,个体服从的可能性也越大。
(3)权威的靠近程度:实验者与被试之间的距离越近,服从的比例越大。
(4)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实验中“老师”和“学生”间距离越小,其服从的比例也越小。

2、服从的原因
(1)规范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的社会压力,使得人们很难拒绝,只好继续实验。
(2)信息性社会影响:当人们处于一个令人困惑的情境中,无法确定自己该做什么时,他们就会求助于他人来弄清状况。当环境模糊不清时,信息性社会影响的威力尤其强大。
(3)对错误规范的遵守:一旦人们开始服从某一规则,要在中途改变是很困难的。
(4)被试的自我辩解:当做出服从的行为时,人们往往会在心中找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61
Q

第九章 团体心理与行为
一、团体概述
(一)团体(定义+心理功能*3)

A

1、团体的定义: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之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团体的心理功能
(1)归属感:是指成员所具有的一种属于自己团体的感觉。人们正是因为具有团体归属感,才会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情感。

(2)认同感:是追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个体往往把团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尤其当情景不明确的时候,团体的认同感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具有的影响更大。

(3)社会支持: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团体的要求时,团体往往会加以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与行为,得到团体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62
Q

(二)团体规范(定义+作用*3)

A

1、团体规范的定义:是指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所具有的,制约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要求团体成员严格遵守的准则。

2、团体规范的作用
(1)保持团体一致性
团体规范一方面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又从内部为成员提供了彼此认同的依据。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促使成员与团体保持一致。
(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团体规范能为成员提供衡量自己与他人言行统一的标准,这一标准成为成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共同心理参照系。
(3)规范的惰性作用
团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他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者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霍桑实验。

63
Q

(三)团体凝聚力(影响因素3+作用4)

A

【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他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1、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需要的满足:一个团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大。
(2)团体目标: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团体的凝聚力高。
(3)团体活动和领导者:如果团体成员被团体的活动所吸引,团体的凝聚力也就越高。在决策中允许成员参与的民主型的领导能导致较高的团体凝聚力。

2、凝聚力的作用
(1)对成员稳定性的影响:凝聚力越大,对成员再问吸引力就越大,成员也不愿意离开该团体,团体也越稳定。
(2)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高凝聚力的团体对成员的影响越大,导致对团体更高的从众。
(3)对自尊的影响:高凝聚力团体的成员有更高的自尊心以及更低的焦虑。
(4)对成员产出的影响:高凝聚力的团体中,如果团体规范倡导高效,生产效率就会提高。

64
Q

二、团体内部沟通

(一)团体内部沟通的特性*2

A

1、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
在团体讨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两个人主导讨论的场面。实验证明,三个人数分别为4、6、8人的团体在沟通时的规律是:每个团体中总会有一个人发言最多,第二个人的发言次数就少得多,依次按照对数的规律递减。在8个人的团体中,前两位成员说的话占所有发言的60%,第三个人占14%,其他五个人占26%。

2、领导的主导作用
心理学家发现,团体成员的发言情况与其是否是领导有密切的联系:领导在团体中说话最多。

65
Q

(二)团体沟通的网络形态*4

A

1、圆型:在圆型的沟通中,所有成员的沟通机会均等,每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人交流,不能与其他人交流。

2、链型:在链型的沟通中,处在两端的两个人只能与相邻的一个人沟通,其他三个人可以同时与两个人沟通,但最中间的那个人似乎最重要。

3、Y型:Y型由链型发展而来。在Y型的沟通中,端点的三个成员只能和另一名成员沟通,夹在中间的两个人中,一名可与两个人交流,另一名可与三个人交流。

4、轮型:在轮型的沟通中,一名成员可以与所有的成员交流,其余四人只能与处在中间的这名成员交流。

66
Q

(三)团体冲突解决的方式*3

A

1、托马斯(Thomas)的冲突解决方式
托马斯从【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两个维度对个体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五种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
(1)对峙:采用对峙的人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而对他人漠不关心;
(2)逃避:采用逃避的人常常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他们尽可能的避免与他人接触,这些人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漠视他人的存在;
(3)顺应:采用顺从处理冲突的人比较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不关心自己的需求;
(4)妥协:采用妥协处理冲突的人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协商,直到达成一种妥协。妥协双方对自己与他人的关注均处于中等水平;
(5)合作:采用合作的人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合作的双方既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

2、协商式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协商来解决人际冲突,有效的协商被看成是解决冲突最好的工具。

3、利用中间人进行沟通
有时候冲突双方裂痕太大,面对面协商无法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求助中间人来调节。协商中的中间人常常是中立的,并且双方都能够接受。中间人的调解能够使双方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做出更大的让步。

67
Q

三、团体决策
(一)团体决策的规则3
(二)团体极化(定义+原因
2)

A

(一)团体决策的规则
1、一致性规则:在做出最终决策之前,所有的团体成员必须同意此选择。
2、优势取胜规则:某个方案被50%以上的团体成员认可时选择该方案。
3、多数取胜规则:在没有一种意见占优势时选择支持人数较多的方案。

(二)团体极化
1、团体极化的定义
团体极化是指通过团体讨论,使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向极端的现象。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团体讨论后将更加趋于保守;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团体讨论后将使结果更加冒险。
【风险(冒险)转移】:即某问题在群体决策中比在个人决策中更冒险的现象

2、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在团体讨论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到底如何。在决策过程中,如果自己的观点与社会要求不一致,因为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社会规范性的影响),那么个体就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从而促进团体决策趋于极端。

(2)说服性辩论
说服新辩论的思路认为,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论点对决策选择更为重要(信息性社会影响)。因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某些论点,个提议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

68
Q

(三)团体思维(定义+产生条件5+克服方法5)

A

1、团体思维的定义
团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的时候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性,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作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常常导致灾难事件的发生。

2、产生的条件
(1)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
(2)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
(3)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
(4)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都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
(5)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3、克服团体思维的方法
(1)领导者应该鼓励每一个成员踊跃发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加以质疑;
(2)领导者在讨论中应保持公平,在团体所有成员表达观点后,领导才能提出自己的期望;
(3)最好先把团体分为若干个小组独立讨论,然后一起讨论以找出差异;
(4)邀请专家参与团体讨论,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出批评;
(5)在每次讨论的时候,指定一个人扮演批评者的角色,向团体的主张挑战。
69
Q

(四)团体决策的方法*5

A
1、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常常给团体一个特定的题目,要求团体成员在较短时间内想出尽量多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寻求整合与改进。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有:
(1)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反对意见必须放在最后提出;
(2)鼓励自由想象,想法越多越好,不限制他人的想象;
(3)重量不重质,即为探求大量的灵感,任何一种构想都可被接纳;
(4)鼓励利用别人的灵感加以想象、变化、组合等以激发更新更新的灵感;
(5)不准参加者私下交流,以免打断别人的思维活动。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叫专家评估法,其基本步骤是:
(1)要求团体成员对某个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2)专家对团队成员的意见加以整理,并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成员;
(3)全体成员在得到反馈以后,重新就刚才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4)专家再整理并提出反馈,直到团体就此问题达成一致。
3、具名群体技术
	具名群体基础的基本步骤是:
(1)出主意,由成员单独提方案,越多越好;
(2)记录方案,把每个人提出的所有方案全部列出,不能选择;
(3)对方案加以分类,团体讨论并记下每个方案;
(4)对方案加以表决,每人从12~20个备选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5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4、阶梯技术
阶梯技术是指团体的成员一个一个加入,等前面已有的成员的观点达到一致时,再加入下一个成员,直至最终整个团队获得一致性的方案。

5、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将个人的观点输入电脑程序,并在聊天室内与其他人匿名讨论这些观点,保留讨论的记录以备需要时查看。

70
Q

第十章 健康心理学(定义)

A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心理健康属于健康的范畴,是指个体能够积极的、正常的、平衡的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者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还能够与社会相和谐。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致力于研究人们怎样保持健康,研究内容包括人们患病的原因,人们生病后的反应以及健康预防等。

71
Q

一、健康模式的发展阶段*3

A

1、生物医学模式:持有者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并把身体看成是一个机械系统,尽管心理活动可能包含着不同的精神层面。

2、心身医学模型: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上的相互作用。生物因素并不必然导致人们患上某些疾病,心理因素才是更重要的。

3、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io psychosocial model ):认为社会环境、社会变化、社会压力等都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完整的人——可联系:马斯洛需要理论】

72
Q

二、心身疾病(定义+特点4+致病因素4)

A
心身疾病属于躯体疾病,但其产生、发展、治疗与预防都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也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常见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溃疡和哮喘等。
1、心身疾病的特点:
(1)是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发的疾病;
(2)患者身上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3)患者躯体变化与正常情绪反应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持久和强烈;
(4)心身疾病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后两者没有气质上的异常。

2、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1)人格因素:心身疾病往往和个体的一些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比如癌症患者习惯自我克制,比较内向,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且多愁善感。
(2)生理因素:根据器官选择理论,在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发育较弱的器官首先受到伤害。
(3)心理元素: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互适应的,心理紊乱必然引发生理的不适。如果这种紊乱是短期的,还可以调整过来,但如果长期混乱,必然会引发身体器质性的变化。
(4)社会文化因素: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人影响最大、也是现在研究最多的是生活事件。

73
Q

三、压力*5

A

1、生活事件:是指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它表明了生活变化对个体健康的价值。

2、对压力的知觉:个体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诠释引发的压力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从而使人生病。

3、控制感:是指人们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和控制周围环境的感觉,至于结果是好是坏,则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方式。对生活持久的控制感能够减轻个体的压力,改善个体的健康状况。

4、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以达成期望目标的信念。常常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一个人从事健康行为的可能性。一是影响个体的做事毅力和努力程度;二是影响个体在追求目标时的生理反应。

5、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与全面的因素时所带来的悲观状态。而对负性事件采取比较乐观的解释,就不太会造成情绪低落,并且在很多任务上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74
Q

四、应对方式*5

A

1、应对与应对方式
【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身体内外、超过自身资源的生活事件时,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的反应方式,研究表明,在应激事件与健康之间,应对方式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2、性别与应对方式
研究表明,男性面对应激事件时多采取接受挑战或者逃跑的方式;而女性在面对压力时,他们需要做好保护自己以及保护孩子的准备,通过趋向和表现友好的方式,创建一个社会关系网,从而使自己和孩子远离危险。

3、人格与应对方式
(1)乐观与悲观
	乐观者能够对压力做出较好的反应,而且也比悲观者更健康。
(2)A型人格和B型人格
	A型人格者通常争强好胜、缺乏耐心、带有敌对情绪,有侵略性、控制欲强;
	B型人格者则较有耐心、轻松自在、而且不好竞争。
(3)疾病倾向型和自我治疗型
	根据个体的压力易感性,可以把个体分为疾病倾向型和自我治疗型。
	疾病倾向型的个体往往对压力非常敏感,常常以强烈的消极情绪和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对压力作出反应。
	自我治疗型的个体可以很好地控制压力,他们保持健康的行为,避免生病,对生活充满热情,情绪稳定,关心他人。
4、积极的应对方式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增加积极的情绪和控制好自己;
(3)敞开心扉,倾吐心事;
(4)寻求社会支持。

5、健康行为的塑造
(1)说服中的信息策略
一般来讲,在促进健康行为的说服中,人们使用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强调从事某种健康行为的好处,这种策略对预防行为最有效;另一个是强调如果不这样做的坏处,这种策略对检查行为最有效。
(2)利用认知失调改变不良行为
改变个体的行为最好的方式是利用认知失调改变他们对行为与社会情境的诠释方式。
(3)增进健康行为的HAPA模型
<1>行为改变必须包括两个重要万面:基于某种信念的改变意图;这些改变必须在一个有计划的框架之中进行(借鉴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思路)。
<2>三个认知因素对改变不健康行为有重要作用:风险意识(评估行为风险):行为信念(行为后果预期);自我效能。
<3>改变不健康行为的步骤:计划(把目标转化为可以实施的行为);坚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抵制诱惑,寻求支持)。

75
Q

第十二章 积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定义+要澄清的问题*7)

A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能研究如何正确把握幸福人生的科学。他关注人生的整个过程,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高峰与低谷——既有美好的经历,也会有挫折和消沉的经历,正是这些高峰和低谷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2、积极心理学要澄清的问题
(1)研究对象:积极的特质、性格和促进幸福生活的社会因素。
(2)积极心理学不是常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对常识的矫正,它试图从司空见惯的常识之中寻找机理与途径。
(3)目的:研究积极体验、积极特质、自主制度,并描述和解释客观事实,使得人们可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追求怎样的目标。
(4)关注点:既关注人类美好的一面,也关注人类病态的一面。
(5)本质:对研究问题的重新聚焦,是使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范式研究新领域中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
(6)涉及的学科:比如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应用临床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等。
(7)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社会关系。

76
Q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积极的主观体验*4

A

(1)快乐
快乐是最常见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人们关注此时此刻的快乐,同时也体验过去和未来带给我们的快乐。
卡尼曼(Kaheman)提出的峰-终理论认为,人们对过去体验的总体评价主要反映了体验过程中感受最强的时刻以及体验结束的时刻,而不是每个阶段的平均。
人们在预测未来的快乐时最典型的错误是“持续时间”偏差,即会过高的估计自己反应持续时间。【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
(2)福流 flow
【福流】是指人们高度参与某些活动时所伴随的一种心理状态。处于幅流状态的个体,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作为社会角色的自我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个体觉得自己充满活力。
处在福流状态中的人是没有感情和意识的,人们把福流描述的非常快乐,不过是事后的判断而已,在活动过程中快乐的感觉并没有显现出来。

77
Q

2、积极的个人特质

A
(1)积极的思维特质:乐观
	乐观-成就假设认为,人们觉得当一个人具有乐观的思维,他就会在追求目标时有更好的表现,从而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2)积极的人格
	彼得森(Peterson)和塞林格曼(Seligman)把积极的性格分为24类,可以归为6种美德,每一种美德包括几种积极的性格:
<1>智慧与知识(创造力、好奇心、爱学习、开放头脑和洞察力)
<2>勇气(真实性、勇敢、恒心和热忱)
<3>人道(友善、爱和社会智力)
<4>正义(公平、领导力和团队合作)
<5>节制(谦虚、审慎和自我调适)
<6>超越(对于美和优秀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和灵性)
78
Q

3、积极的价值感

A

价值观是一种偏好某些目标的持久信念。它有以下分类:
(1)奥尔波特(Allport)的基本价值观: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
(2)罗克奇(Rokeach)的价值观:终极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
(3)英格尔哈特(Inglehart)的价值观分类体系:生存价值观和自我表达价值观。
(4)西瑟拉·博克(Sissela Bok)的价值观:相互关心和对等的积极责任;反对抛弃、欺骗以及背叛的消极命运;积极责任和消极命令冲突之间平等与正义的规范。
(5)施瓦兹(Schwartz)的价值观:成就感、善心、一致性、享乐主义、力量、安全感,自我定向、鼓励、传统和普遍性。

79
Q

4、积极的人际与社会关系

A

(1)积极的人际关系:包含的范围很广,有人类的友谊、爱情等。

(2)积极的社会关系:包括的特征有公平、好运、正义、耐心、远见和安全。

80
Q

三、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

A

幸福就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这个也叫主观幸福感(SWB)。
1、幸福与生活满意度
一般来说,那些对生活的某个方面感到满意的人也会对其他方面感到满意,并且在总体上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2、影响幸福的因素
(1)统计学变量:年龄、性别、种族、教育和收入等与幸福的相关程度比较低;
(2)人际因素:朋友的数量、婚姻状况、外向性等与幸福呈中等相关;
(3)人格特质:乐观、外向性、尽责性、自尊、内部性等都与幸福有中等或高水平的相关。

3、如何提升幸福
	Sheldon等人给出了一个公式:幸福=界点+生活情境+意志活动。其中,【界点】是一个常数,主要和遗传有关。【生活情境】则包括那些在我们控制之外的社会环境因素。【意志】引导个体做更多的事情,产生更多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感有以下方式:
(1)给自己有恩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2)每天快要结束时,写下一天中三件比较顺利的事情。
(3)帮助他人。
81
Q

4、幸福悖论

A

从横断研究来看,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即富裕的国家(的居民)普遍比贫穷的国家(的居民)更幸福,富人普遍比穷人更幸福;从时间序列(通常指10年及以上)来看,二者无关,即一个国家(或社会)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幸福感并不会随之增长。这种横断研究和时间序列研究结论上的不一致又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或【幸福-收入之谜】。
幸福悖论现象主要从定点理论、适应理论、相对效用理论等理论来解释:
(1)相对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幸福感取决于相对收入,幸福取决于他人的收入或者自己过去的收入相比较的结果。增加所有人的收入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相对位置,因此不会增加人们的幸福感,指出了社会比较的消极效应。
(2)定点理论认为,人们的幸福度由基因或是遗传决定,很少受到社会经济地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解释意味着某些种族或个体天生就具有更高水平的幸福度。
(3)适应理论认为,短期内收入增长会使幸福感上升,但是对比和习惯使人们产生了适应,随后幸福感逐渐回落,因此额外的收入只能暂时提高人的幸福感。
(4)欲望理论认为,收入增长的同时人的物质欲望也在增长,增长的欲望削弱了收入增长对幸福感的效应。
(5)位置跑步机效应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收入增长过程中的竞争是一种零和游戏,仅仅导致个人相对位置的调整,成功者得到的被失败者失去的抵消,总的幸福感并不会增加。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