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Flashcards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研究对象:定义+研究领域/产生与发展:阶段*5)
一、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弗里德曼(行为主义):研究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做出反应,以及我们怎么受所处环境影响等问题。
2、迈尔斯(社会认知):研究人们怎么想、怎么相互影响以及怎么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3、G.W.奥尔波特(个体):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三个研究领域
1、个体过程(个体):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2、人际过程(人与人相互作用):侵犯和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众、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3、群体过程(群体与宏观文化和社会环境):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1)奠定基础:1895年特瑞普利特(Triplett)——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
(2)真正建立:1908年麦独孤和罗斯——分别撰写《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社会心理学》
(3)引起广泛关注:1924年奥尔波特(Allport: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出版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第三本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正式开始
2、初步发展阶段(1935~1945)
(1)1936年,美国学者成立“社会问题的心理研究协会”(SPSSI)
(2)欧洲学者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
3、初步繁荣阶段(1946~1969)
(1)二战后,美国心理学既重视认知过程在个体解释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也开始关注文化等因素对人的影响
(2)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从个体的分析转到了对人际过程的分析
4、危机阶段(20世纪70年代)
从实验中获得的结果难以解释人类行为,对社会心理学的反应促使心理学专家开始从更广泛的因素去分析人类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对行为的影响。比如:将生态效度开成是衡量一个研究的主要标准。
5、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贴近现实,比如:韦纳(Weiner)的成就归因理论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研究假设与理论
(1)研究假设:是一种清晰的、可被检验的预测,它是对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系统预测。科学研究的假设需要可证伪、可量化、简洁清晰。
(2)理论:是一套有组织的原则,用它来对观测到的现象进行解释。通常情况下,评价理论好坏从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和广泛性四个标准出发。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通过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来理解行为/首要目标是预测行为/方式——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团体或社会的影响/通过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来理解行为/首要目标是描述行为/方法——调查和参与观察
3、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人际层面
(3)个人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7与(收集数据的)方法选择7
1、提出问题 (1)从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目的在于评价理论 (2)从实践中提出问题,目的在于收集更多有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阅读文献:查阅,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 3、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研究or实验研究 4、收集数据 5、研究设计:操纵自变量;考察因变量 6、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样本的代表性/注意避免实验者偏差和被试偏差/注意避免出现伦理问题 7、论文撰写:引言+方法+结果+结论(+标题、摘要、参考文献等)
【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行为的方法。【人种志:研究者在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观察来理解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方式的丰富和复杂性。(实地调查)】
优点:简便易行;具有现实性,可以在自然情况下获得真实材料,研究结果比较切合实际
缺点:难以观察很少发生或只会私下发生的行为;难以收集紧急事件的材料;局限于一个特定的团体、情境或某种活动;研究者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
【观察法的种类:参与观察(成为其中一员,难度较大)/非参与观察(一般观察法)】
(2)调查法: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
优点:可以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简单易行;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缺点:过分依赖自我报告,但有时候并不正确;有时候由于社会赞许等原因,人们的回答并不反映其真正的想法
【社会赞许:人们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而是选择社会上认为应该或正确的方式。】
二、方法选择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的种类】——
<1>实验室实验法:研究者在严格地控制较多的外部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能够控制实验变量,可以随机安排被试
缺点: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缺乏概括力;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去甚远;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
<2>自然实验法:介于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之间的方法。他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优点:大大减少了人为性;结论有较高的效度
缺点:实验控制不严;比较费时
<3>现场实验法:这种方法与自然实验法的不同在于它要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量,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情况。
优点:被试反应客观真实;可以控制自变量
缺点:很难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与安全
(4)档案研究法:通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结论的一种方法。
(5)元分析方法: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分析的方法。
(6)个案研究法:以个人或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临床心理学家用的最多。三个特征——强调“个案”;广集个案资料;兼采多种方法,如问卷法、测验法、身体检查等。
(7)跨文化研究法: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并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5
1、生物理论/本能理论(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
强调生物因素和遗传差异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认为生物特征与生俱来,决定行为的重要作用。
2、学习理论(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强调经验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任何情境下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多次学习之后成为习惯;以后相同或类似情景下会采取惯用的方式。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和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强调过去的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细节,假定行为主要由过去学习经验而来/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只解释外表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3、诱因理论:个体行为取决于对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依据——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选择行为时,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2)交换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3)需求满足论: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能满足人的某些需求或动机
4、认知理论:人的行为取决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分类: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分类
(2)聚焦: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5、角色理论(彼德尔B.J.Biddlle、托马斯Thomas)
强调个体的行为有其社会角色提高,角色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类似“社会认同理论”、“圈外人”、“圈内人”)。
第三章 自我
一、自我概念的概述(+影响因素*3)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1、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
詹姆斯(首先提出“自我意识”概念):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纯粹的自我。认为自我知觉具有二元性(宾我+主我)——自我既是有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的“宾我”;又是一个活跃的信息处理器“主我”。
2、投射自我
库勒: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是个人实体+社会产物——【投射自我或镜中自我:即人们不仅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人如何评价他们眼中的自己,以及人们会这些反射性评价的情绪反应】。
3、自我与社会经验
米德: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无社会经验,不产生自我。
4、自我发展与人际关系
沙利文: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自我概念在人与人关系中进一步发展。
5、自我与人格
弗洛伊德:自我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本我+超我)
6、自我与现象场
罗杰斯: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代表一个人看待自身的方式。
(二)自我概念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个人生理发展、年龄增长
2、心理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修养、他人的评价
3、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一)自我图式:个体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1、自我参照效应:希金斯(Higgins)——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等方面的作用,即人们在加工与处理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2、自我差异理论:希金斯——以此来进一步说明自我概念的内涵——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
(1)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个体对目标的追求;应该自我——使得人们回避一些目标。
(2)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自己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不能缩小实际自我VS理想自我——产生沮丧;实际自我VS应该自我——引发愤怒的情绪。
3、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方式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即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 (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即通过与别人相比较获得对自己更清楚的认识 (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即通过反省自己了解自己
(二)自我觉知: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公众自我觉知。
(1)内在自我觉知: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不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公众自我觉知: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害怕别人评价自己,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内容,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1、确立自尊的途径:
(1)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2)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2、提高自尊的方法: (1)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解释生活(自我安慰/归因) (2)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3)使用防御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 (4)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5)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到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四)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也叫自我美好或自我强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五)自我效能: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反映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力量。
(六)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是印象管理的核心,有以下几种策略: 1、自我抬高 2、显示 3、谦虚 4、恳求 5、恫吓 6、逢迎
(七)自我障碍: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后可以使别人不将失败归结于缺乏能力;成功了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八)自我检控: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高自我检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景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低自我检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景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态度。
(九)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如:罗森塔尔效应/人际期望效应——随机挑选一批学生,称为最有发展前途者,挑中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成绩提高。
(十)体像: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是指人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成某一情景的中心,并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
【透明度错觉:与焦点效应相对应,即人们认为自己隐藏的情绪一旦外露,就会被别人发现的错觉。】
(二)自利偏差:也称为自我服务偏见,是指当人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为自己的失败开脱+接受成功的荣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有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倾向。
(三)盲目乐观:是指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事件存在盲目的乐观倾向,相信自己总能逢凶化吉,对一些可能的失败不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四)虚假一致性:指个体过高估计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的想象。
虚假独特性: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智慧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
四、自我与文化(两种自我模型+文化差异+自我的三成分模型)
(一)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
马库斯(Markus)和北山(Kitayama)提出独立型/依赖型。美国文化——独立型自我;东亚文化——依赖型自我。
独立型自我的个体——通过关注自我并发现和表达自身独特的内在特质,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依赖型自我的个体——注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关注他人,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互动关系。
对于依赖型自我构念的个体——人际关系不是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其本身就是目的;在维持与他人的关系时,建立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个人自身目标也同时得到关注,互惠的、双赢的基础上,适时注意他人,关注他人的需要、愿望、目标等;对他人的关注是有选择性的,特别表现在对于团体内成员VS团体外个体的关注。
(二)东西方文化自我概念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自我描述、自尊、认知因素、情绪情感和动机等方面。
1、自我描述:东方——使用社会角色或社会类别来描述自我;西方——抽象的心理特征来描述自我。
2、自尊:东方——自我批评;西方——倾向于保持自我良好感觉。西方较东方而言——在自我知觉方面,更高程度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时间更高的可控感。
3、认知因素:东方——情境归因;西方——对他人行为做特质归因。
4、情绪情感:东方——更容易产生他人关系取向的情绪投射,即“我悲伤,别人同情”;西方——更容易进行自我中心的情绪投射,即“我悲伤,别人也悲伤”。
5、动机:(1)对于内在动机而言。东方——在他人,尤其是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为其做出选择时,表现出较高的内在动机,任务完成较好;西方——拥有自主权时。(2)对于自我提高的动机。东方——更关注失败任务,赋予较高的重要性,将更多的努力投入到之前失败的任务当中;西方——更关注成功的任务。
(三)自我的三成分模型
特里安迪斯(Triandis):自我=私人自我(个人对自己的特质、状态或行为的认识)+公共自我(他人对自我的观点的认识)+团体自我(团体内成员对自我的认识)。
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对自我的不同方面的信息取样的概率。集体主义文化——更多提取到团体自我的内容;个人主义文化——私人自我。
影响三种自我的取样概率——文化范式、文化松紧性、文化复杂性。
第四章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图式+法则)
(一)社会认知
又称社会知觉/由菲斯克和泰勒提出/是指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两点基本假设:一是把人看成是一个认知吝啬者,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不需要付出时绝不会轻易付出/二是认为人们通常努力形成对世界的准确印象,并且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做到。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根据图式对事物进行分类。
(二)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图式的种类 (1)个人图式:人们对某个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2)自我图式:人们对自己形成的,与自我概念有密切联系 (3)团体图式:对某个特殊团体的,也叫团体刻板印象 (4)角色图式:对特殊角色者的 (5)剧本: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2、图式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的处理大量信息。 (1)帮助个体解释新获得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推论 (2)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有知识的空白, (3)能使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期结构化,以便在将来做好心理准备。
(三)社会认知法则
1、便利法则/可得性启发:是指个体会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作出判断,马库斯(Markus)认为,个体对自己做的判断与其所能回忆起来的自己过去行为的例子的容易程度有关。
2、象征性法则/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成年人和儿童的推理都受到象征性法则的影响。
3、基础比例信息:是指按照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来作出判断。
4、锚定与调整法则,是指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
一、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IAT)
(四)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1、社会认知与寂寞
(1)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如果人们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极方面,会体验到更多的寂寞
(2)安德森(I.R.Anderson)提出,长期寂寞的人会经常陷入贬低自己的消极作用圈,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压抑,责备自己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把事物看成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等。
2、社会认知与焦虑:人们对焦虑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使人避免焦虑。
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个体对自己的情绪和紧张的认知与心脏病的发生、免疫系统受抑制和自主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
(五)社会认知研究中的内隐联想测验(IAT)
格林沃尔德(Greenwood)提出,是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
1、基本过程: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以反应时为指标,呈现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记录下来。
2、具体操作: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昆虫的名字、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两个联合任务,在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A键),对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B键)。在任务2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对昆虫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一、社会认知(影响因素)
(六)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
(1)价值观念:个体的人性观、宗教信仰不同,对他人的认知角度也就不同
(2)原有经验:社会认知的主体在过去一定的基础上已经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洁、明了
(3)情感状态:个人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4)认知偏见:个体的某些偏见(如光环效应)会影响认知过程的准确性,使社会认知发生偏差
(5)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主体,面对同一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关注点
2、认知对象因素
(1)显著性:注意会转向那些在知觉域中突出的方面——主题而非背景,这叫做主题背景原则
(2)知名度:知名度越高,社会评价越积极,对认知主体的认知活动影响越大
(3)自我表演: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3、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能够影响认知主体的社会判断,例如两个相互接近低声交谈的人,会被认为关系较为深入
(2)背景参考: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
二、个人知觉
(一)对他人的印象形成
个人知觉:是指根据有限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的过程。涉及三个方面——对他人的印象形成;采取什么线索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可能出现的偏差。
(一)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也叫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指:我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1、第一印象:是指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第一印象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
个体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
(1)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2)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3)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2、整体印象的形成
(1)平均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认为个体对他人片段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认为个体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最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是最常用的模型。
3、印象管理的策略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印象管理的策略,包括:
(1)保持形象的一致性——这是给人以良好印象的前提
(2)美化他人与自我表现,
美化他人(逢迎):是指采取一定策略性行为(如抬高他人)来影响别人,即通过对别人自我价值感的支持,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值得被人喜欢。
自我表现:采用相互支持、恫吓、自我抬高、恳求等策略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的印象。
(3)恰当的自我表露: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的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二、个人知觉
4、个人知觉中的偏差*8
(1)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高分特质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VS负晕轮效应/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低。
(2)正性偏差/慈悲效应:是指人们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3)负性效应:是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中,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负性特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比正性特质大。
(4)第一印象:在对他人的认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往往是交往双方今后是否继续交往的重要根据。
(5)近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感知更加强烈,新信息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借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
(6)社会刻板印象/内化原则:一般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生活在同一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就把这种相似性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并固定下来,形成了刻板印象。主要形式包括民族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7)信念固着偏见:是指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某种第一印象,以后不仅难以改变,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
(8)投射效应:是指知觉者容易把自己的特点和知觉推及到他人身上。
(二)个人知觉的线索*4
1、情绪:是我们知觉他人的首要线索。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
2、非言语线索
(1)人际距离:一般而言,当某人对另一人友善、亲密时,会选择较小的距离;而人们希望让他人觉得自己友善时,也会选择较小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从别人选择的距离来了解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霍尔认为人际空间距离可分为四种:【亲密区】——表现在夫妇、恋人之间;【个人区】——表现在朋友之间;【社会区】——表现在熟人之间;【公众区】——表现在陌生人之间或者一般公开的正式交往场合。
(2)身体姿势:身体的不同姿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在了解彼此交流的背景和文化的前提下,只要观察他人的身体移动姿势就能正确的推测他人的思想和语言。
(3)目光接触:意义随背景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减少或中断目光接触会被认为是不感兴趣的表现。
3、超言语线索:是指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以外的线索,表现为一句话有多种含义。同样一句话会因为重音不同、停顿不同或语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
三、归因
(一)归因理论(对他人行为*5)
归因:指人们推论他人行为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只有当有出乎意料的事情或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才会进行归因。
(一)归因理论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主要解决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
人有两种强烈需求——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两种强烈的动机,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事件发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内因(例如情绪、人格、能力、动机、态度等);二是外因(例如情境、天气、任务难度等)。
人们在归因时常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如果该原因不存在,结果也不出现,那么就可以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排除原则】——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那么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2)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归因的维度有: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 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的成就行为会产生影响,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后来,韦纳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在个人能力控制之外还是之内。 【三维度六因素模式】: 能力高低——稳定、内在、不可控(特指:特定的能力不可控) 努力程度——不稳定、内在、可控 任务难度——稳定、外在、不可控 运气好坏——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身心状况——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外界环境——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一)归因理论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5
(3)阿伯拉姆森(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
提出了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并把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抑郁型】的人把消极的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积极的事件——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
【乐观型】的人把消极的的事件——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
(4)凯利(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三个方面。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信息】——这个人是否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事物做同样的反应?
【折扣原则】,即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区别性,可以对人的行为做出相对正确的归因:【主要看哪个高——贯高本身;高高刺激;区高背景】
【一致性低、一贯性高、独特性低】——原因在于行为者本身
【一致性高、一贯性高、独特性高】——原因在于客观刺激物
【一致性低、一贯性低、独特性高】——原因在于环境背景。
(5)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
认为当个体的行为具有非期望性、非顺从性和自由选择性时,就可以把事件归因于该个体的人格、态度、心情等内在特质。
2、对自己的归因*3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一般人们认为,个体是靠自省以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也有实验表明,人们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反之则会降低其内在兴趣。另外施以外在威胁以避免个体从事某种行为,可能会增加个体对该行为的兴趣。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沙克特(Schachter)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唤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名称。为了得到这一认知名称,人们首先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环境。
(二)影响归因的因素*3
1、社会视角的影响: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有明显的不同。
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件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3、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刺激客体的原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还有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三)归因偏差的分类*3
归因偏差是指:归因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时,会存在偏差甚至错误,不能准确归因个人行为及结果的现象。
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的内在特征,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对基本归因错误的解释:
(1)情境因素:当个体试图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注意力会集中在人身上,而不会意识到周围的环境。
(2)心理理论:是指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测、理解对方的意图和心理状态的能力。当大脑中一系列与心理理论过程有关的脑区被激活时,往往预测人们进行着内部归因。
(3)文化背景:西方人强调人的因素,而东方人则强调环境的因素。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产生这种偏差的可能原因:
(1)行动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
(2)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3、自我服务偏差/自利偏差:是指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或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时,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其归因会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产生自我服务偏差的可能原因有:
(1)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2)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因此会低估别人的作用;
(4)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使了自我服务偏差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归因偏差,还有性别导致的归因偏差和因涉及个人利益而导致的归因偏差。
第五章 社会行为
一、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一)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1、环境论(华生)
2、遗传论(麦独孤:本能+经验;弗洛伊德:极端本能理论——性本能冲动)
3、遗传-环境相互作用论:环境与遗传共同决定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二)遗传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
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任何行为都有遗传基础/发挥重要作用
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心理特征与行为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特质上讲,基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对社会与人格特征的影响;从行为上看,遗传因素的影响随年龄增大而加大。
(三)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庭影响: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两种家庭影响——共同性(在家庭内部所有儿童共同面对的环境)&非共同性(家庭内部父母对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普罗明(Plomin)与丹尼尔斯(Daniels)指出,非共同性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影响更大。
2、文化影响:文化不仅向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目标与内容,而且通过社会化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过程。
(四)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提供生理上的基础,而环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二者相互影响。
二、人类的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定义+分类+生理基础)
1、侵犯行为的定义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对侵犯行为的界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没有实际伤害行为就不能算作侵犯行为;(2)从效果上,这种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反社会行为,但也有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比如愤怒。
2、侵犯行为的分类
(1)敌对性侵犯/报复性侵犯:一种源自愤怒的行为,目的是将痛苦或者伤害施加给别人
(2)工具性侵犯:是指为了得到利益而做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其中伤害只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而非给他人造成伤害
3、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
(1)生理器官:前额叶和一些边缘系统与侵犯行为有关,例如前额叶对侵犯行为具有调节作用,杏仁核和腹侧前额叶的连接与侵犯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2)化学成分:某些化学成分被证明会影响侵犯行为,例如复合胺对侵犯行为的产生起抑制作用
(二)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3
1、本能论
本能论认为人类的侵犯性行为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1)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是攻击性力量的来源,死本能——人体内部——自我惩罚的方式——极端程度就表现为自杀;死本能——转向外部——敌对、好战的形式。
(2)洛伦兹强调攻击本能的自发性,动物存在着内在的攻击需要,侵犯行为是动物天生的本能行为,是一种自然选择。
2、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学习理论强调,侵犯行为可通过学习获得,强化和模仿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3、挫折-侵犯理论
道拉德和米勒提出了挫折-攻击性假说。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提高其做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
挫折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是因果关系。但随着研究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的关系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会侵犯他人。
【道拉德:一对一/米勒:一对多/伯克维茨:挫折——侵犯引起的情绪(比如愤怒)——侵犯】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6
1、温度(天气因素)
研究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会增强,但是当超过这个温度范围。由于人们外出的意愿下降,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较少。
2、兴奋转移
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唤起可能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上,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
3、侵犯性线索
相关研究发现,情境中与侵犯有关的线索,如刀枪等器械;与死亡,邪恶等相连的颜色不仅会引发侵犯行为,而且会使已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武器效应)。
4、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5、饮酒
相关实验证明,过量饮酒的人易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6、社会赞许与模仿
当个体所尊重的人或组织表现出了攻击,特别是攻击行为受到认可或奖励时,将会对包括该个体在内的许多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产生对侵犯行为的认同或对侵犯行为进行模仿。
(四)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6
1、利用惩罚
惩罚能够减少一个人的侵犯冲动,减少侵犯行为发生的频率。但惩罚本身往往采用侵犯形式,那么惩罚者实际上是在对他想要压制的人示范侵犯行为,这将引发被处罚者的模仿行为。
对侵犯行为的实验室研究发现,惩罚实际上只能起到一种威慑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有在以下两个理想条件下才会成立——一是惩罚必须是迅速的,必须在侵犯发生之后马上发挥作用;二是惩罚是不可避免的。
最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
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密切联系,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是减少侵犯行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个体还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立场出发,体验他人的痛苦,自我反省等方面出发,学习抑制或控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3、替代性侵犯与宣泄
替代性侵犯是指个体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而非原有目标表现出侵犯的行为,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侵犯性冲动越强烈,所以只要提供场合和机会,让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行动就会减弱。
4、示范非侵犯行为
通过让儿童接触到那些被激怒时,能自制、理性和以令人佩服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人,以降低他们的侵犯行为。
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人们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批评与愤怒,如何在冲突时学会协调与妥协,以及如何对别人的需求更敏感地做出反应,以有效减少暴力行为。
6、培养同情心对抗去人性化
通过在人们之间建立同情心对抗去人性化,使侵犯行为难以实施。
(五)媒体暴力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原因*4
【负面】
1、去抑制
班杜拉认为,看到别人的暴力行为会降低人们在类似情境中对自己暴力行为的抑制。去抑制现象发生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情绪变得迟钝,或不敏感,不关心他人的感受与痛苦。
2、形成侵犯剧本
休斯曼(Huesmann)认为,儿童在观看暴力片的时候会发展出一套侵犯性的剧本。这个剧本表明了侵犯事件发生的顺序。他储存于记忆之中,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
3、认知启动
武器效应等侵犯性线索会引发侵犯行为,从而导致暴力行为,这些刺激对侵犯行为具有诱发作用,由这些刺激引发的暴力行为的现象叫做认知启动
【正面】
4、挫折-侵犯理论的替代性攻击——以网上攻击替代现实中侵犯。
三、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助人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有意图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个体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利他行为+助人行为(涵盖范围更大)=亲社会行为】
(一)利他和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5
1、进化心理学
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物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因此利他行为是遗传下来的特质,进化心理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
(1)亲缘保护:基因使人们愿意关心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
(2)群体选择:当群体间进行竞争时,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非利他的群体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2、社会进化论
认为助人与利他行为在进化中得到了提升,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1)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
(2)相互性规范/互惠规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要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3)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3、学习理论
西蒙(Simon)认为,个体在基因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程序,其中之一就是利他主义。
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4、社会交换理论
认为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我们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我们希望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和付出最小化的代价。按照这一理论,个体的助人行为,也是追求最大利益和最小付出的结果。
5、移情和利他主义
巴特森(Bateson)认为,人们的动机有时是纯粹的利他主义,个体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儿会使自己付出某种代价。
(二)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4+6+3)
1、情境因素
(1)文化差异
主要存在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间,——独立自我VS相互依赖、群体取向,有相互依赖观念的个体更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在所有文化中个体都更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团体内成员的人,而较少帮助被认为是团体外成员的人。
(2)他人的存在
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产生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责任扩散(法不责众):周围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担责任就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2>情境的不明确性: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影响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行为;
<3>评价恐惧: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3)环境因素
<1>天气条件:在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条件下,人们较为愿意地去帮助他人;
<2>社区大小:小城镇的个体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大城市的个体;
<3>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4)时间压力因素
研究发现,个体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别人,如果个体当前情境不是太紧急,个体就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
(二)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4+6+3)
2、助人者的特点
(1)助人者的人格
具有高社会赞许性需求、高道德感、场依存性等人格品质的个体,在一些情况下会表现出更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2)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好的个体更乐于帮助他人,即正性情绪增加人们助人的意愿。
(3)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是指个体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同情心关怀:是指同情心以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个体通过帮助他人以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或同情感。
(5)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从事志愿者时间花的时间更多。
(6)性别的影响
男性倾向于救助陌生人,而女性更倾向于对他们的朋友提供社会支持以及从事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工作。
3、求助者的特点
(1)是否受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因素的影响。
(2)是否值得他人的帮助(生病晕倒vs醉汉)
如果一个人是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而寻求帮助,人们更愿意帮助他;但如果是由于可控因素或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3)性别的影响
当潜在助人者是男性,女性求助者容易被帮助;当潜在助人者为女性,男女都容易被帮助。
(三)如何提高助人行为*3
1、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1)树立榜样:个体看到或读到他人的帮助故事时,会增加自己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2)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帮助行为能促进进一步的帮助行为;
(3)促进内在动机:警惕“过度辩护效应”,对他人的良好行为给予恰当好处的反馈,增加其助人行为的内在动机。
【过度辩护效应】:指的是当一种行为给予超过适度的反馈时,个体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于“奖励”这一外部反馈而非内部动机的现象(例如当爱好变成工作,内部动机就变成外部动机)
2、增加旁观者干预的可能性
通过普及旁观者效应的知识,以抑制旁观者效应的产生。
3、积极心理学与亲社会行为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产生移情时,他们更乐于助人而不顾及自己为了帮助他人所付出的代价。
【移情】:将别人的情感投射到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