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Flashcards
第二章 心理发展学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3 二、行为主义*3 三、维果茨基*4 四、皮亚杰*4 五、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六、生态系统理论
一、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1、本我: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快乐原则。原始的、本能的/寻求能满足机体需要的对象。获得满足/不管是否允许。年龄越小,作用越大。
2、自我:心理成分/现实原则。从本我中分化、发展出来/现实基础上满足需要。二级过程思维。
3、超我:社会/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个体为之奋斗。
自我和本我:骑士和马
超我和自我:人格的控制系统(本我)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人有追求快乐的本能/性本能/力比多
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 ——吮吸、吞咽、咀嚼满足婴儿饥饿;提高性快感
2、肛门期:1~3 ——排泄;儿童学会如何获得爱和赞赏的关键时期;不正确对待/残留恐惧、内疚和蔑视/强迫行为且尖酸刻薄
3、性器期:3~6 ——外生殖器/最重要的性欲阶段;行为上有性别之分;模仿同性/爱恋异性(恋母/恋父情结);获得行为风格/把父母亲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自己的超我
4、潜伏期:6~11 ——性的发展停滞或潜伏;生活被其他兴趣填满(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同伴交往)
5、青春期:11或13以后 ——对异性产生兴趣/两性活动;对成人抵触或冲动;摆脱依赖/独立;“自恋”转为“异性恋”,持续一生不发生根本变化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与弗洛伊德的区别:承认生物影响+文化和社会因素;自我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主导和整合
8个阶段(阶段 年龄 发展任务 体验实现 积极的成果)
1、婴儿期:0~2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希望;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2、儿童早期/学步期:2~4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和疑虑感;意志;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3、学前期/游戏期:4~7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的;掌握新任务和主动性。游戏执行自我功能;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
4、学龄期:7~12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创造力的发展和掌握技能。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可追溯此
5、青年期:12~18 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忠实;自我同一感能力的发展。“合法延缓期”。
6、成年早期:18~25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情;亲密。共享的同一性=美满爱情=获得亲密感=满意地进入社会
7、成年中期:25~50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关怀;关怀后代(繁殖:生殖力+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
8、老年期:50~死亡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智慧。(完善感:长期形成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
弗洛伊德VS埃里克森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人格发展局限三角关系/早期经验;埃里克森强调自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社会文化
2、弗洛伊德只划分到青春期;埃里克森扩大至个体一生
3、埃里克森理论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修订和扩展
二、行为主义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心理的本质:行为 s-r公式
华生:环境决定论者
1、否认遗传的作用
理由: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构造差异不能证明机能差异;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遗传不可控。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认为:个体构造差异和幼年时期训练差异足以说明;教育万能论;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遗传不可控。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2个行为、3个原则)
与华生的区别: 1、应答性行为:s-r 2、操作性行为:无s下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 1、塑造:强化——基础;强化多,行为出现概率多。 2、强化与消退:得不到强化易消退;只练习不强化,不会巩固和发展。 3、及时强化 强化可以增加反应的概率——积极强化 vs 消极强化:刺激加入 vs 刺激排除。/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强化的积极作用。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作用)
1、观察学习:观察他人(榜样)行为及结果而进行的学习。4个过程(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3个强化/动机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4
(1)攻击性:合乎社会/社会不容许的方法表现攻击性(球赛/打幼小儿童)=奖励/惩罚。观察/注意/模仿。
(2)性别化:社会化形成过程(模仿)获得性别品质。儿童观察学习两性行为——社会强化——从事仅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停止对异性模式细致的观察。
(3)自我强化: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达到标准后——增强、维持行为。
(4)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帮助和利他主义)靠训练、强制的命令无用;只有正确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才有用,而且持续时间长。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理论)
1、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
2、工具的使用——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
3、说明制约人类心理发展规律的,不是生物进化规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二)发展的实质、标志和原因
1、实质: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受人类文化历史制约。物质工具/精神工具。具有随意性、主动性。
2、标志:随意/抽象概括/个性化/形成心理结构
3、原因:受社会规律制约/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形成新质的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三个重要问题)
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帮助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儿童凭借成人的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两种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表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智力发展的速度。
3、学习的最佳期限(关键期):最佳年龄/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四)内化学说
1、维果茨基:最早推出人之一。指出:教学最重要的特质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为自身的内部财富。
2、内化学说的基础:工具理论——人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是各种符号/早年不会使用——心理活动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掌握语言后——转变为间接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后内化,在头脑中“默默的”进行。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理论、因素+结构、阶段观点、阶段/四大结构、四大阶段、四大原因(因素)】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1、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2、心理、智力和思维来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外部动作/内化的思维动作)
3、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达到平衡。适应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发展的结构
1、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2、结构: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最先来自遗传/低级通过同化、顺应、平衡构成新的);同化(量变);顺应(质变);平衡。
(三)皮亚杰关于发展阶段的观点
阶段理论的要点*6: 1、连续&阶段性 2、独特结构/标志/可提前或延后 3、各阶段:次序&交叉 4、必要条件/基础/质的差异 5、两个阶段之间:有交叉 6、新水平由许多因素融合而成/组成整体
(四)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4
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 感知运动手段、水平/形成客体永久性/直观动作思维。
【客体永久性】:儿童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他们仍然是存在的。
2、前运算阶段:2~7 表象思维、水平/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三山实验)/未掌握守恒(物体体积、质量改变)/泛灵论(物体存在生命)/具体形象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2 摆脱知觉局限,达到守恒(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具体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可以提出假设/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抽象逻辑思维。
五、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证明: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三个观点:
1、发展是成熟的因素。
2、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发展质量的好与坏——有序地交替
3、儿童的身体类型与个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
格赛尔认为:成熟是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每个年龄阶段有自己的特点和主导任务。/没有成熟作为先决条件的学习是徒劳的。
【双生子爬楼梯】:让一对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段学习爬楼梯,一个在出生后第48周开始学习,一个在53周开始,结果两者爬楼梯水平一样好。推广到其他年龄段和其他实例,结论相似。说明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最佳教育期”。
六、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者+5个系统)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强调发展的个体镶嵌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中:(*5) 1、微观系统: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家庭、学校)/不断变化发展。 2、中间系统: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以实现最优化。 3、外层系统:个体未直接参与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父母的工作环境)。 4、宏观系统:个体所处的大的或者亚文化的环境,包括文化价值观、法律、习俗等。 5、时间系统:是模型中的时间维度,强调生态环境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种研究设计+优缺点)
一、横断研究设计
1、定义: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研究设计。【同时——横向】选取生理成熟度不同/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某一特定发展领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状况。
2、优点:(1)短时发现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2)同时调查,信息量大,经济且省时(3)不存在重复测量
3、缺点:(1)年龄效应可能与代群效应(同辈效应)混淆(2)难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
【代群效应】: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1、定义: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研究设计,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2、优点:了解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
3、缺点:(1)样本流失(2)影响某些数据的可靠性(3)花费大且耗时,造成变量的增大(4)存在时代变迁效应/跨代效应/同辈效应,即时代-历史的混淆。
三、聚合交叉设计(先横向,再纵向)
1、定义:融合横断和纵向。不同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具有两种方法单独实施无法取得的效果。
2、优点:(1)纵向的系统、详尽+横断的大面积测查(2)动态和静态结合,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3、缺点:(1)存在理论是否可推广到其他群体的问题。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快速的纵向设计,例: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在短时间内重复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者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的研究设计。短时间/实时变化(非常短的、快速变化的发展期)。
五、行为遗传学和基因研究设计——双生子实验
1、定义: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某种行为特征上的相似性——探索遗传和环境对这种行为特征的影响程度。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2、优点:(1)同卵双生子基因相同,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于环境的作用(2)异卵双生子的基因不同,但是所处的环境有许多相似性,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3、缺点:(1)只孤立的考虑了环境和遗传的作用,未考虑动态的交互作用(2)不能人为的制造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双生子,因此难找到合适的被试。
第四章 胎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胎教的作用机理
【胎教的作用机理】: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使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伸展出更多的树突,促进他们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触联系。胎教的实质:在产前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环境的干预,目的是促进胎儿大脑神经网络的丰富化。 影响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异常的因素: 1、遗传 2、表现遗传:非DNA序列改变引起 3、环境因素 4、母体因素 5、父源因素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动作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重要意义)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发展顺序: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攀。
2、遵循规律:头尾/近远/大小原则——从整体性动作到分化性动作;从上身到下身;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先抓后捏);从躯干到四肢。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机能发展的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是重要里程碑,末期变得熟练自如——被动转为主动;行动主动性;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二)影响因素 1、成熟: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与学习,成熟由遗传决定;学习是后天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2、学习与教育:学习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刺激与经验/促进或阻碍作用。 3、营养与健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儿童生理上的影响会直接表现在动作发展上。 4、环境因素:表现在形成和发展与特定气候、文化背景等相适应的行为作用。
(三)重要意义
1、动作发展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动作是个体不断内化的基础。
3、动作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1)对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2)使个体对刺激和变化更加警觉,感知觉精确化;(3)使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重建;(4)动作改变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促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深刻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
二、婴儿认知的发展(实验+实验范式*2)
(一)视崖实验
1、吉布森、沃克——证明婴儿深度知觉。
2、“视崖”装置:一张由隔板分为两半且上表面透明玻璃的桌子,隔板一侧,图案在玻璃底下,类似于“浅滩”;另一侧为具有一定深度的“悬崖”。将能爬行的婴儿置于视崖上,多数婴儿表现出逃避悬崖“的倾向。
3、证明: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对于”悬崖“感到害怕;而小于6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注意到深和浅的差别,但不害怕。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
1、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2、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刺激感兴趣,说明差异辨别的存在和偏好的存在(对新异刺激的偏好)。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理论4+发展阶段5)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解释HOW在短短几年内掌握非常复杂的语法规则的理论
1、先天论:转化生成说【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提出转化生成说,观点:
(1)语言利用规则理解和创造,非模仿和强化而来;
(2)语言是生成的。婴儿先天拥有一种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
(3)每个句子都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化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评价: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
2、后天论
(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起重要作用。
(2)模仿说:奥尔波特——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简单翻版。班杜拉——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获得言语能力,大部分没有强化。怀特赫斯特——“选择性模仿”(创造+选择)。
3、认知学说:皮亚杰——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作的发展与协调导致逻辑的产生——产生语言——语言有逻辑所构成。
4、相互作用论
强调内部经验与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言语的发展——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婴儿言语发展阶段(”兔兔“~“妈妈坐腿”~“爸爸穿新衣服”~“你看我跳舞”)
1、前言语阶段(0~12月):从出生到第一个词产生之前的时期/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与姿态交流(统称为前言语现象或前言语行为)。
2、言语的产生(大约1岁):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具有很强的场合限制性(“妈妈”、“爸爸”)。
3、单词句时期(1~1.5岁):发展对言语的理解,一词代表一个句子(多叠词,“球球”、“抱抱”)。
4、简单句时期(1.5~2岁):词汇量迅速增加,说出不完整的双词句或多词句——电报句(“椅椅,妈妈坐“)。19~21个月出现“语词爆炸现象”。
5、复合句时期(2~3岁):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时期,简单句日益完整/复合句开始发展,36个月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