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Flashcards

1
Q

第二章 心理发展学理论

A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3
二、行为主义*3
三、维果茨基*4
四、皮亚杰*4
五、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六、生态系统理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一、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A

1、本我:人格中的生物成分/快乐原则。原始的、本能的/寻求能满足机体需要的对象。获得满足/不管是否允许。年龄越小,作用越大。
2、自我:心理成分/现实原则。从本我中分化、发展出来/现实基础上满足需要。二级过程思维。
3、超我:社会/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个体为之奋斗。
自我和本我:骑士和马
超我和自我:人格的控制系统(本我)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A

人有追求快乐的本能/性本能/力比多
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 ——吮吸、吞咽、咀嚼满足婴儿饥饿;提高性快感
2、肛门期:1~3 ——排泄;儿童学会如何获得爱和赞赏的关键时期;不正确对待/残留恐惧、内疚和蔑视/强迫行为且尖酸刻薄
3、性器期:3~6 ——外生殖器/最重要的性欲阶段;行为上有性别之分;模仿同性/爱恋异性(恋母/恋父情结);获得行为风格/把父母亲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自己的超我
4、潜伏期:6~11 ——性的发展停滞或潜伏;生活被其他兴趣填满(探索自然环境、知识学习、同伴交往)
5、青春期:11或13以后 ——对异性产生兴趣/两性活动;对成人抵触或冲动;摆脱依赖/独立;“自恋”转为“异性恋”,持续一生不发生根本变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A

与弗洛伊德的区别:承认生物影响+文化和社会因素;自我在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主导和整合
8个阶段(阶段 年龄 发展任务 体验实现 积极的成果)
1、婴儿期:0~2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希望;身体舒适和安全感
2、儿童早期/学步期:2~4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和疑虑感;意志;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3、学前期/游戏期:4~7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的;掌握新任务和主动性。游戏执行自我功能;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
4、学龄期:7~12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创造力的发展和掌握技能。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可追溯此
5、青年期:12~18 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忠实;自我同一感能力的发展。“合法延缓期”。
6、成年早期:18~25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情;亲密。共享的同一性=美满爱情=获得亲密感=满意地进入社会
7、成年中期:25~50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关怀;关怀后代(繁殖:生殖力+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
8、老年期:50~死亡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智慧。(完善感:长期形成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弗洛伊德VS埃里克森

A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人格发展局限三角关系/早期经验;埃里克森强调自我/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社会文化
2、弗洛伊德只划分到青春期;埃里克森扩大至个体一生
3、埃里克森理论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修订和扩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二、行为主义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A

心理的本质:行为 s-r公式
华生:环境决定论者
1、否认遗传的作用
理由: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构造差异不能证明机能差异;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遗传不可控。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认为:个体构造差异和幼年时期训练差异足以说明;教育万能论;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遗传不可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2个行为、3个原则)

A
与华生的区别:
1、应答性行为:s-r
2、操作性行为:无s下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
1、塑造:强化——基础;强化多,行为出现概率多。
2、强化与消退:得不到强化易消退;只练习不强化,不会巩固和发展。
3、及时强化
强化可以增加反应的概率——积极强化 vs 消极强化:刺激加入 vs 刺激排除。/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强化的积极作用。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作用)

A

1、观察学习:观察他人(榜样)行为及结果而进行的学习。4个过程(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3个强化/动机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4
(1)攻击性:合乎社会/社会不容许的方法表现攻击性(球赛/打幼小儿童)=奖励/惩罚。观察/注意/模仿。
(2)性别化:社会化形成过程(模仿)获得性别品质。儿童观察学习两性行为——社会强化——从事仅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停止对异性模式细致的观察。
(3)自我强化: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达到标准后——增强、维持行为。
(4)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帮助和利他主义)靠训练、强制的命令无用;只有正确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才有用,而且持续时间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文化历史理论)

A

1、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
2、工具的使用——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
3、说明制约人类心理发展规律的,不是生物进化规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二)发展的实质、标志和原因

A

1、实质: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受人类文化历史制约。物质工具/精神工具。具有随意性、主动性。
2、标志:随意/抽象概括/个性化/形成心理结构
3、原因:受社会规律制约/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形成新质的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三)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三个重要问题)

A

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帮助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差异/儿童凭借成人的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两种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表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智力发展的速度。
3、学习的最佳期限(关键期):最佳年龄/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四)内化学说

A

1、维果茨基:最早推出人之一。指出:教学最重要的特质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为自身的内部财富。
2、内化学说的基础:工具理论——人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是各种符号/早年不会使用——心理活动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掌握语言后——转变为间接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后内化,在头脑中“默默的”进行。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理论、因素+结构、阶段观点、阶段/四大结构、四大阶段、四大原因(因素)】

(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A

(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1、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2、心理、智力和思维来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外部动作/内化的思维动作)
3、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达到平衡。适应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发展的结构

A

1、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2、结构: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最先来自遗传/低级通过同化、顺应、平衡构成新的);同化(量变);顺应(质变);平衡。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三)皮亚杰关于发展阶段的观点

A
阶段理论的要点*6:
1、连续&阶段性
2、独特结构/标志/可提前或延后
3、各阶段:次序&交叉
4、必要条件/基础/质的差异
5、两个阶段之间:有交叉
6、新水平由许多因素融合而成/组成整体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四)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4

A

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
1、感知运动阶段:0~2 感知运动手段、水平/形成客体永久性/直观动作思维。
【客体永久性】:儿童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他们仍然是存在的。
2、前运算阶段:2~7 表象思维、水平/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三山实验)/未掌握守恒(物体体积、质量改变)/泛灵论(物体存在生命)/具体形象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2 摆脱知觉局限,达到守恒(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具体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可以提出假设/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抽象逻辑思维。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7
Q

五、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A

【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证明: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三个观点:
1、发展是成熟的因素。
2、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发展质量的好与坏——有序地交替
3、儿童的身体类型与个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
格赛尔认为:成熟是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每个年龄阶段有自己的特点和主导任务。/没有成熟作为先决条件的学习是徒劳的。
【双生子爬楼梯】:让一对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段学习爬楼梯,一个在出生后第48周开始学习,一个在53周开始,结果两者爬楼梯水平一样好。推广到其他年龄段和其他实例,结论相似。说明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最佳教育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8
Q

六、生态系统理论(提出者+5个系统)

A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强调发展的个体镶嵌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中:(*5)
1、微观系统: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家庭、学校)/不断变化发展。
2、中间系统: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以实现最优化。
3、外层系统:个体未直接参与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父母的工作环境)。
4、宏观系统:个体所处的大的或者亚文化的环境,包括文化价值观、法律、习俗等。
5、时间系统:是模型中的时间维度,强调生态环境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9
Q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5种研究设计+优缺点)

A

一、横断研究设计
1、定义:某一特定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研究设计。【同时——横向】选取生理成熟度不同/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某一特定发展领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状况。
2、优点:(1)短时发现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2)同时调查,信息量大,经济且省时(3)不存在重复测量
3、缺点:(1)年龄效应可能与代群效应(同辈效应)混淆(2)难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
【代群效应】: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

二、纵向研究设计
1、定义: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研究设计,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2、优点:了解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
3、缺点:(1)样本流失(2)影响某些数据的可靠性(3)花费大且耗时,造成变量的增大(4)存在时代变迁效应/跨代效应/同辈效应,即时代-历史的混淆。

三、聚合交叉设计(先横向,再纵向)
1、定义:融合横断和纵向。不同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具有两种方法单独实施无法取得的效果。
2、优点:(1)纵向的系统、详尽+横断的大面积测查(2)动态和静态结合,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3、缺点:(1)存在理论是否可推广到其他群体的问题。

四、微观发生学设计(快速的纵向设计,例: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在短时间内重复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者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的研究设计。短时间/实时变化(非常短的、快速变化的发展期)。

五、行为遗传学和基因研究设计——双生子实验
1、定义: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某种行为特征上的相似性——探索遗传和环境对这种行为特征的影响程度。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2、优点:(1)同卵双生子基因相同,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于环境的作用(2)异卵双生子的基因不同,但是所处的环境有许多相似性,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3、缺点:(1)只孤立的考虑了环境和遗传的作用,未考虑动态的交互作用(2)不能人为的制造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双生子,因此难找到合适的被试。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0
Q

第四章 胎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胎教的作用机理

A
【胎教的作用机理】: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的刺激,使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伸展出更多的树突,促进他们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触联系。胎教的实质:在产前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环境的干预,目的是促进胎儿大脑神经网络的丰富化。
影响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异常的因素:
1、遗传
2、表现遗传:非DNA序列改变引起
3、环境因素
4、母体因素
5、父源因素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1
Q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动作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重要意义)

A

(一)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发展顺序: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攀。
2、遵循规律:头尾/近远/大小原则——从整体性动作到分化性动作;从上身到下身;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先抓后捏);从躯干到四肢。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机能发展的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是重要里程碑,末期变得熟练自如——被动转为主动;行动主动性;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二)影响因素
1、成熟: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与学习,成熟由遗传决定;学习是后天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学习依赖于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 
2、学习与教育:学习为个体提供必要的刺激与经验/促进或阻碍作用。
3、营养与健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儿童生理上的影响会直接表现在动作发展上。
4、环境因素:表现在形成和发展与特定气候、文化背景等相适应的行为作用。

(三)重要意义
1、动作发展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动作是个体不断内化的基础。
3、动作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1)对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2)使个体对刺激和变化更加警觉,感知觉精确化;(3)使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重建;(4)动作改变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促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深刻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2
Q

二、婴儿认知的发展(实验+实验范式*2)

A

(一)视崖实验
1、吉布森、沃克——证明婴儿深度知觉。
2、“视崖”装置:一张由隔板分为两半且上表面透明玻璃的桌子,隔板一侧,图案在玻璃底下,类似于“浅滩”;另一侧为具有一定深度的“悬崖”。将能爬行的婴儿置于视崖上,多数婴儿表现出逃避悬崖“的倾向。
3、证明: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对于”悬崖“感到害怕;而小于6个月的婴儿已经开始注意到深和浅的差别,但不害怕。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广泛使用于婴儿认知研究的实验范式)
1、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2、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刺激感兴趣,说明差异辨别的存在和偏好的存在(对新异刺激的偏好)。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3
Q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理论4+发展阶段5)

A

(一)言语发展的理论——解释HOW在短短几年内掌握非常复杂的语法规则的理论
1、先天论:转化生成说【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提出转化生成说,观点:
(1)语言利用规则理解和创造,非模仿和强化而来;
(2)语言是生成的。婴儿先天拥有一种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过程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
(3)每个句子都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化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评价: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

2、后天论
(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起重要作用。
(2)模仿说:奥尔波特——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简单翻版。班杜拉——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获得言语能力,大部分没有强化。怀特赫斯特——“选择性模仿”(创造+选择)。

3、认知学说:皮亚杰——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作的发展与协调导致逻辑的产生——产生语言——语言有逻辑所构成。

4、相互作用论
强调内部经验与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言语的发展——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婴儿言语发展阶段(”兔兔“~“妈妈坐腿”~“爸爸穿新衣服”~“你看我跳舞”)
1、前言语阶段(0~12月):从出生到第一个词产生之前的时期/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与姿态交流(统称为前言语现象或前言语行为)。
2、言语的产生(大约1岁):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具有很强的场合限制性(“妈妈”、“爸爸”)。
3、单词句时期(1~1.5岁):发展对言语的理解,一词代表一个句子(多叠词,“球球”、“抱抱”)。
4、简单句时期(1.5~2岁):词汇量迅速增加,说出不完整的双词句或多词句——电报句(“椅椅,妈妈坐“)。19~21个月出现“语词爆炸现象”。
5、复合句时期(2~3岁):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时期,简单句日益完整/复合句开始发展,36个月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4
Q

四、婴儿的气质(气质的类型*6个学说)

A

(一)气质的类型
气质类型: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类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1、传统的四类型说
(1)胆汁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郁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2)多血质: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3)黏液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4)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2、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强,不平衡		   胆汁质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  黏液质
弱					   抑郁质

☑️3、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最有代表性)
(1)容易型: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一般有愉快的情绪,爱玩,对成人的交往反应积极。
(2)困难型:生理机能缺乏规律;接受新环境、新事物比较慢;情绪不好,难以接受成人的爱抚,亲子关系疏远。
(3)迟缓型:活动水平低,反应弱;逃避新事物、新刺激,适应变化慢。

☑️4、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巴斯、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划分:
(1)情绪性婴儿: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
(2)活动性婴儿:坐不住,爱活动
(3)社交性婴儿: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在社交中反应积极
(4)冲动性婴儿: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消失都很快。

☑️5、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1)抑制型: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
(2)非抑制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

☑️6、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1)活泼型:常常等不及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
(2)安静型:从出生起就不活跃,安静、动作柔和、缓慢、很少哭。
(3)一般型:介于二者之间,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

25
Q

四、婴儿的气质(气质的两个特征;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A

(二)婴儿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相对稳定性/先天+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稳定性与可变性&连续性与不连续性
1、稳定性:禀性难移
2、可变性: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可以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教育的意义(~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气质一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儿童认知发展、情绪控制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不同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相同。
(1)容易型婴儿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但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产生。因此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容易型婴儿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应对这类婴儿提出适当的期望和管教标准,能够让他们不仅内化父母的期望还能够留有余地,而不是十分严格的遵循内化的规则系统,导致遇到观念冲突而无所适从,进退两难。
(2)对于困难型,父母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家长只有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的对待这类的孩子,全面考虑他气质特点,积极采取适合他们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方式,才能够使这些孩子健康、良好地适应、发展。
(3)对于迟缓型婴儿的教养,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如果给他们施加压力以催促他们尽快地适应环境,则只会强化或诱导其本本能的反应倾向——回避。另外,他们也确实需要鼓励或机会去尝试新经验,适应新环境,他们更需要长时过程中的热情帮助与具体指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的更加积极良好。
总之,每个婴儿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世界上,气质无好坏之分。父母要做的就是提供合适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以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

婴儿气质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环境并非总是支持某种气质类型——托马斯、切斯提出:拟合优度模型来描述气质与环境共同作用,对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结果。——提示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带着……成长的挑战)
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
【拟合劣化】:父母教育和孩子的气质不一致。——助长孩子的抵抗性与充满冲突的人格。

26
Q

五、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一)情绪社会化4
(二)依恋及发展阶段
4

A

(一)婴儿的情绪社会化
1、社会性微笑: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的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大人的声音、面孔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发展阶段:
(1)0~5周:反射性微笑,不是社会性微笑;
(2)5周~3.5个月: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3)3.5个月及以后:有差别、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陌生人焦虑:婴儿能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
3、分离焦虑: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分离会伤心、痛苦,拒绝与之分离。
4、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婴儿处于陌生、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会从成人面孔上搜索表情信息,再采取相应的行为或反应。/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二)婴儿的依恋及发展阶段【关于依恋:恒河猴研究】
【依恋】:婴儿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无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有区别/有选择/更偏爱母亲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对母亲更加关切,离开时哭喊,回来时高兴/对母亲的依恋明显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考虑对方需要、调整自己的目标/与母亲空间上的邻近性变不重要。

27
Q

(三)依恋类型:婴儿/成人

A

1、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陌生情景研究法】
(1)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感到安全,积极操作和探索,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母亲离开表现苦恼、不安/母亲回来立即解除,易安抚安静。——良好的、积极的依恋
(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不安全型的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3)反抗型/矛盾型依恋:母亲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离开时非常苦恼、极度反抗/回来时态度又矛盾,既寻求又反抗接触。——不安全型的依恋/消极、不良的依恋

2、成人依恋的类型
【成人依恋】: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与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鲍尔贝——三种不安全型依恋:
(1)强迫给予照顾型:取悦和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获得他人的接纳/童年被迫扮演母亲的角色
(2)强迫寻求照顾型:与童年时期长期害怕丧失或被遗弃有关/心理上被遗弃/过分渴望爱与支持
(3)强迫自我依赖型:与(2)相反/不信任、避免亲近、保护免受被遗弃/由早年被遗弃的体验导致

另一种分类:
(1)安全型:在人际中舒适,积极,既亲近又自主
(2)先占型/多虑型:高焦虑、情绪化/对自己消极看法和感受,对他人积极/对人过分依赖
(3)拒绝型/超脱型:对自己积极,对他人消极/崇尚独立,拒绝与他人亲近
(4)恐惧型:充满焦虑、不信任/害怕遭到拒绝
28
Q

(四)早期的同伴交往

(五)婴儿的自我发展

A

(四)早期同伴交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集中在玩具或者物品上/互不理睬
2、简单交往阶段: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
3、互补性交往阶段:行为趋于互补/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影响持续时间更长/相互间模仿普遍
【社交指向行为】:婴儿意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发出行动时伴随对同伴的注意,得到同伴的反应。

(五)婴儿自我的发展
詹姆斯认为:自我=主体我+客体我。
【主体我】:认知者的自我/主体内、主观上构成的自我(先)
【客体我】:把主体作为客体存在的个体来认识的自我/主体通过客体反映、客体评价而认识的自我(后)
现代:婴儿在镜子前是否产生自我指向行为或自我指向行为是否增加——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阿姆斯特丹:黑猩猩自我再认的“红点子”方法——婴儿是否拥有将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的能力
哈特: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模式——将婴儿自我认知发展分为5个阶段:
1、主体我的发展
(1)5~8个月:对镜像兴趣/未意识到区别——还未萌生自我认知
(2)9~12个月: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产生了主体我
(3)12~15个月:将自己和他人的镜像区分开来——主体我等到明确发展
2、客体我的发展
(1)15~18个月:将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
(2)18~24个月: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我“、”你“)——已经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29
Q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3~6、7岁)

一、幼儿的游戏(早期/当代理论+特点3+作用6+种类)

A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口诀:伙夫洗净;飙乐歌声;扎鱼剥熟】
霍尔					复演说
席勒&斯宾塞			精力过剩说
彪勒夫妇				机能快乐说
格罗斯					生活准备说
拉扎勒斯&帕特里克  娱乐放松说
博伊千介克			成熟说
帕特里克				能量匮乏论
巴特森					游戏元交际理论

(二)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潜意识/无意识成分;补偿愿望、克服创伤性事件
埃里克森:游戏——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2、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游戏——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游戏时——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之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

3、学习理论
桑代克:游戏——学习行为;遵循练习律和效果律;受社会文化(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三)游戏的特点
1、社会性:社会活动的初级模拟形式;反映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2、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
3、儿童主动参与,伴有愉悦体验

(四)游戏的作用
1、体验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儿童运动器官的发展
3、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4、表达和控制情绪,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
5、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6、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游戏的种类
目的性分类——
1、创造性游戏: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有利于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角色游戏、建筑性游戏、表演游戏等。通过多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氛围,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2、教学游戏:结合一定教育目的而编制。对于未来生活的准备和适应现实的一种手段。
3、活动性游戏:体力;发展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适应形式。提高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类——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
帕滕:儿童社会性发展——无所用心的行为(什么也不做)/旁观者行为(看、指导但不参与)/单独游戏/平行游戏(2~4岁高峰)/联合游戏(4岁以上高峰)/合作游戏(出现领袖,5岁以后有规则的组织化游戏)

30
Q

二、幼儿言语的发展(词汇、语法、口头表达能力)

A

(一)幼儿词汇的发展表现
词汇发展:有先后顺序/情境依赖性强/发展不均衡,阶段性。
1、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期增加最快,直线上升,3~4岁最快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概括性和抽象性增加;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丰富和深刻
3、词类范围的扩大:先后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对虚词掌握交往、较少、没有明确增加
4、积极词汇的增长:【积极词汇:理解+正确使用】【消极词汇:不能理解/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

(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语法的掌握——句子的长短&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
(1)简单句/单句~复合句/复句
(2)陈述句~多种形式的句子
(3)无修饰句~修饰句
(4)不完整句~完整句

2、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快速期:3~5岁/重要标志: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
(1)独白言语:3岁以前主要对话言语;幼儿期发展独白言语;幼儿晚期能较清楚讲述事件或故事
(2)连贯言语:幼儿初期,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年龄增长情境言语比重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上升。

31
Q

三、幼儿认知的发展(记忆+思维)

A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1、记忆容量的增加:成人——(7+-2)个组块,7岁前未达到标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2、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初期无意识记占优势;幼儿晚期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发展,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一个质变。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语词的发展速率高于形象;形象一直优于语词效果。
4、自传式记忆的发展:3岁以后有一定准确性,逐步提高;但婴幼儿对于事件的记忆易被误导,虚构/强加。
【自传式记忆: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5、记忆策略的形成:不断发展。年幼儿童自发运用有困难,但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
弗拉维尔——三个阶段:(1)0~5岁,无策略(2)5~7岁,不能主动运用,需要诱导(3)10岁以后,可以主动自觉运用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6、元记忆的形成: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3~4岁的儿童也知道人的思维有限,有些信息更易学习和保存。
【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二)幼儿思维的特点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具体形象性思维】: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具体形象的联想;❌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理解。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幼儿初期更多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并非彼此孤立和相对立,他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言语作用:行动的总结~伴随行动进行~行动计划;
思维活动:依靠行动进行~依靠言语进行+带有逻辑的性质。
32
Q

三、幼儿认知的发展(皮亚杰的研究*3+心理理论)

A

(三)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2~7岁:前运算阶段/表象性思维/思维基本特点:相对具体性、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和刻板性。】
1、三座山实验——自我中心: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
实验过程:三座山以不同颜色区别,分别有房屋、红色十字架、白雪,让孩子坐在桌子的一边,桌上放着模型。
实验一:把娃娃放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
实验二:向儿童出示不同角度拍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看到的那张。
实验三: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要儿童按娃娃多见把三座山排好。
结果: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大部分以自己观察角度来选择或搭建。
结论: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
【博克——农场景观模型,测量结果更好,说明:场景熟悉、问题容易理解——幼儿能考虑别人的观点。】

2、守恒
【守恒: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有关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液体守恒实验:3~4岁只能注意杯子高度/5~6岁同时注意高度和粗细,但比较时,同时考虑两个维度有困难/8岁左右达到守恒。

3、类包含
【类包含: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例: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红花多还是花多”?,答“红花多”);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像什么和实际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
【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控制。

(四)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主要标志:“错误信念”任务的测试。
【错误信念】:信念对世界的错误表征,也是人们不能正确地表征他人对现实的表征。
【信念】: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及人们关于某事或某物是正确的思想,因人而异,且可能与现实不符,其心理表征引导个体行为。

33
Q

四、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5

A
1、轻信他人评价~自己独立评价
2、对外部行为评价~对内心品质评价
3、笼统~细致
4、主观情绪性~初步客观
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4
Q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念*2

A

(二)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
1、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第二阶段/他律性是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
【对偶故事法;用于研究儿童对过失行为、说谎和社会公正的道德推理的发展。评定故事:不小心打碎15个杯子vs为吃果酱打碎一个杯子 谁犯的错误更大?为什么?】
(1)前道德阶段(0~4、5岁)
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行为受其结果支配。/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他律道德阶段/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
认为规则固定不变、由权威给予/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判断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结果,而不是主观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道德相对论阶段(10岁以后)
更多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判断好坏/认识到规则可协商改变/形成自己的内化了的道德标准。

35
Q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念*2

A

2、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采用横向研究,提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应该这么做吗?应该判刑吗?】
(1)前习俗水平(4~10岁)
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关注自身的具体结果/服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
1‘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行为的惩罚后果】
缺乏是非善恶/专注于行为后果,服从规则以逃避惩罚(例: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死;不合理~因为被抓住会坐牢)
2’ 第二阶段:天真的利己主义/相对功利定向【自己可以获得什么】
行为好坏在于结果/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给予的回报考虑服从原则/遵从习惯以获得奖励(例:赞成偷药~妻子过去洗衣做饭,现在病了,该去偷;老板是对的~药店老板发明药是为了赚钱)
(2)习俗水平(10~13岁)
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主要满足社会期望/服从法则以取悦他人或维持秩序
3‘ 第三阶段:”好孩子“的定向【动机/行为是否被允许】
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不该偷药~动机不坏但算行为违法)
4’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要求自己和别人都遵纪守法】
开始考虑社会体系和良心、自己的责任/遵从权威,避免收到谴责/判断是非时,初具法治观念(不该偷药~偷药救妻子合乎情理,但是偷窃行为被法律禁止)
(3)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
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道德观完全内化
5‘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最好依法行事】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重视多数人意愿和社会福利(对此表示同情,并愿出庭为其辩护,请求减刑)
6’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从道德的本质去思考】
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的尊严,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受到自我良心的约束/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行事(对偷药表示赞许~是对药店老板牟取暴利的一种反抗,为救人而蒙难是高尚的)

36
Q

(三)攻击行为(理论5+控制4)

(四)亲社会行为(理论5+训练5)

A
(三)攻击行为/侵犯行为:有目的地伤害,被伤害者试图回避。/身体、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特点:(1)被害者知觉为不友好的、消极的;(2)攻击者有意实施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1、攻击行为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死本能是根源/有时指向内部(自杀、自残)
(2)生态学理论:人有基本的攻击本能/洛伦兹:进化的产物、结果
(3)新行为主义:挫折的结果/减轻挫折的痛苦,痛苦信号:二级强化物
(4)社会学习理论: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可矫正
(5)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强调认知/反应取决于怎样加工和解释信息
2、攻击行为的控制
(1)消除对攻击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2)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3)移情训练
(4)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四)亲社会行为/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或趋向(帮助、捐助、分享、赞扬)
1、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观点:“族内适宜性”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
(2)精神分析观点:良好的亲子关系/认同
(3)社会学习理论: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4)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影响对亲社会行为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5)社会规范理论: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引导作用
2、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1)角色扮演训练
(2)行为强化训练
(3)自我概念训练
(4)榜样示范
(5)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7
Q

(五)性别角色(理解+社会化过程)

(六)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和发展

A
(五)性别角色
1、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特定性别的适当位置+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1)以性别标准划分
(2)决定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3)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对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
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1)理解性别(性别认同)
(2)获得标准(性别角色标准)
(3)取得认同(性别角色认同)
(4)形成偏爱(性别角色偏爱)

(六)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和发展
1、同伴关系的作用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被同伴接纳+建立友谊+收到赞许和尊重
(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伴榜样/模仿并同化
(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获得不能从成人那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
(4)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面临陌生或恐怖情景时,好友在场可起到与父母一样的作用来消除紧张和压抑

2、同伴关系的发展
(1)婴儿期,最松散意义上的存在/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2)幼儿园,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主动寻求同伴
(3)3~4岁,依恋同伴的强度和建立友谊的数量显著增长/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语言发展使交往更有效
儿童早期的友谊脆弱易变,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38
Q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学习活动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A

1、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产生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和锻炼意志力/个性发展
2、掌握知识和技能/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3、共同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有助于儿童发展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还有助于掌握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

39
Q

(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4

A

1、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仍有很大的具体性
2、具体~抽象有明显的关键期:四年级(10~11岁)
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4、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40
Q

(三)角色采择(发展阶段*5)

A

角色采择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儿童采取他人观点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随年龄发展,与社会经验有关/低于同类人会产生过失行为或不良行为/训练可提高
【赛尔曼——两难故事法:“荷妮”被父亲禁止爬树,有一天朋友的小猫被困在树上只有荷妮可以救它,但是她想起了对父亲的保证。Q:荷妮知道朋友对小猫的感情吗?父亲发现爬树会怎么样?会如何对她?】
1、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按照自己喜好选】
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以自己的经验做出反应。(儿童自己喜欢猫~认为会救猫~父亲会开心~因为“他喜欢小猫”)
2、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差异的原因。认为他人所做的就是他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父亲不知道爬树原因会生气~知道了就会不生气)
3、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
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的观点和他人也会有冲突。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但是不能同时考虑自己的和他人的观点。(儿童认为父亲会理解荷妮的行为不惩罚她,但当问爸爸是否希望她爬树时会回答“不会”~已能推测父亲想法:担忧女儿)
4、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
逐渐能同时考虑自己的和他人的观点,并且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么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身份来解释和反应。(荷妮救小猫,因为她喜欢小猫,但她知道父亲不喜欢她爬树/父亲知道荷妮保证不爬树,不知道小猫的事情,所以可能会惩罚她)
5、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25岁)
能用社会系统的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依赖于父亲是否看重孩子的服从)

41
Q

(四)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特点

A
1、交往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
2、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更善于利用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为
4、更善于协调自己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5、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42
Q

(五)儿童友谊发展阶段

A
1、第一阶段(3~7岁)
没形成友谊概念/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及邻近性相联系/不稳定
2、第二阶段(4~9岁)
单向帮助阶段/对方服从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就是朋友
3、第三阶段(6~12岁)
双向帮助,但不共患难/对交互性有一定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
4、第四阶段(9~15岁)
亲密的共享阶段/从品质方面描述朋友/共同兴趣/共享和双方利益为目的建立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5、第五阶段(12岁开始)
最高阶段
43
Q

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变化的表现/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冲击/心理发展矛盾性的表现)

A

(一)青少年身体和生理机能变化的主要表现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三个方面急剧变化:
1、外形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部面部变化/第二性征出现)
(1) 第一个高峰 第二个高峰 加速期 生长高峰
身高/体重 一岁 青春期 12岁(男)/10岁(女) 14岁(男)/12岁(女)
(2)童年的中性状态~两极分化
2、体内机能的增强:心血管系统/肺活量/肌肉和骨骼/脑和神经系统/青少年的兴奋和抑制
3、性的发育与成熟:女性10~16岁初潮;男性12~18岁首次遗精

(二)青少年的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产生的冲击
1、成人感~进入成人/摆脱童年/新的的行为准则/新的社会角色/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意义——困惑
2、性的成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与性联系的新的情绪体验/性的渴望但无法公开——冲击和压抑

(三)青春期少年心理发展矛盾性的表现
矛盾/不平衡状态——心理水平:半成熟半幼稚性——成熟性: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幼稚性:认知能力、思想方法、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
1、反抗性与依赖性:独立意识/不愿顺从/与成人抵触vs内心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依赖方式有变化
2、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外界的不信任与不满意vs因为孤独寂寞不断寻找朋友
3、勇敢与怯懦:某些情况下很强的勇敢精神vs有时在公共场合不够坦然和从容,表现较怯懦
4、高傲与自卑:偶尔的成功会沾沾自喜vs偶尔的失利会自卑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否定vs眷恋童年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及宣泄情绪的方法

44
Q

二、青少年思维的发展(特点*5+青少年自我中心思维vs幼儿的区别+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

A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基本模式: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思维逐步符号化;具体表现:
1、思维的概括能力增强
2、能使用假设检验和更加一般的逻辑规则进行思考,不再借助于具体事物和事件
3、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成分增多,思维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明显提高
4、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看问题不再那么绝对化
5、思维的创造性也在迅速发展

(二)青少年自我中心思维与幼儿自我中心思维的区别
【自我中心:主体思考问题或进行判断时受到自己需要或情感强烈影响的倾向。】
幼儿阶段的自我中心是因为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区分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是不能明确的区分自己关心的焦点与他人关心的焦点不同

(三)青少年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能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不能区分关心的焦点不同
1、假想的观众: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
2、独特的自我:初中生将别人如此关注他们的原因解释为自身的“与众不同”。将思想集中在自己的情感上/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认为独一无二/只有自己能感受到极度的痛苦与狂喜。

45
Q

三、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A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表现:青少年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
青年早期(青少年的第二个阶段)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独立的愿望
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3、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个性是否完善
4、自我评价的成熟: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自我评价达到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5、有较强的自尊心:言行受到肯定会满足;反之会挫折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发展,并趋于成熟。
46
Q

(二)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4

A
【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身体外观形态上的特点——影响自我概念的积极或消极程度
2、认知水平: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及成熟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特点——更恰当、更稳定的自我概念
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是同方向的
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47
Q

(三)自我同一性(理论*2+影响因素)

A

【自我同一性: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1、埃里克森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理论
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期的关键期/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为获得同一性——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2、玛西亚/马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探索(危机)”和“自我投入(承诺)”两个维度/四种方式:
(1)同一性扩散/弥散/混乱(无探索、无投入)
无同一性危机;无生活上的尝试和选择/不行动,不探索;或认为这样做太危险、太困难
(2)同一性早期封闭/早闭/停滞/拒斥(有投入、无探索)
人生选择往往由权威的父母、教师做出,而不是自己探索出的
(3)同一性延缓(有探索、无投入)
处于同一性危机中/未作出选择和行动/仍在探索和积累,参加各类活动,希望找出引导生活的价值观和目标
(4)同一性完成/达成/实现(有探索、有投入)
经历同一性危机后,经过探索选择后,把已经明确的价值观和目标付诸行动,他们心理健康,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
3、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1)认知发展水平:对形式运算逻辑思维掌握牢固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
(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
(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
(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
48
Q

(四)情绪特点(情绪表现的两极性3+心境的变化3)

A

1、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隐蔽性vs表演痕迹)

2、心境的变化
(1)烦恼突然增多: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
(2)孤独:霍林沃斯——青春期到青年早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脱离父母的保护和依恋,变得独立/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产生对亲密感的需求,但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陷入孤独时,常难以自拔。
(3)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易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原因包括——愿望本身不切实际/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自尊心受到打击+有争强好胜的冲动——矛盾压抑

49
Q

(四)情绪特点(反抗心理:产生原因;产生情景;具体表现)

A

3、反抗心理: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1)产生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过激想法,认为其行为的障碍来自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对刺激过于敏感,反应过于激烈);独立意识。
(2)产生情景:独立意识受到障碍: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个性伸展受到阻碍;当成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
(3)具体表现: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但情绪消失的也快);漠不关心,冷漠对待(性格内向/固执性);反抗的迁移性(某方面引起反感时会迁移到方方面面,甚至全部否定这个人)。

50
Q

(五)初中生人际交往发展的特点*5

A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交友注重共同志向与相互理解,友谊关系稳定而持久/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特征/交往内容从外向内发展
2、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这个时期是结交知心朋友的的高峰期。认为朋友应该同甘共苦/等到支持和帮助。重新认识朋友关系,感情重心转向知心朋友;心理接近衷心;朋友的多元化(满足多种需要与兴趣);朋友呈现出性别差异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性别问题并对对方产生兴趣/最初阶段以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或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或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试图摆脱依赖,一方面转移情感重新寄托;另一方面开始反抗父母的干涉控制。表现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的脱离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5、与教师的关系:不再盲目接受,开始品评、批判分析不同类型的老师

51
Q

四、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3

A

(一)成瘾行为
1、吸烟成瘾
2、游戏成瘾:沉迷电子游戏会表现出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容易产生一系列社交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家庭矛盾。暴力游戏还可能引发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3、网络成瘾
(二)内部失调:情绪上的困扰,包括自卑、焦虑、孤独和抑郁。其中焦虑比抑郁在青少年中表现更为普遍。不加以治疗会对成年后的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
(三)外部失调:包括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比其他年龄阶段更普遍。

52
Q

第九章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般特征/思维优势/同一性的确立)

A
一、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
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生理/心理/性格/生活方式/社会职业
2、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辩证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
3、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4、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二、成年早期的思维优势
1、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佩里——思维转变过程三阶段——二元论、相对性和约定性。
2、后期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三、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埃里克森:15~18岁/其他研究:大学期间
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重要发展任务
【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刚步入成年期的青年,由于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缓所有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时青年期又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53
Q

第十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发展)

A

一、成年早期智力发展
(一)智力发展模式: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1、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2、机械性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型智力则不断增长

(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1、智力活动的性质
(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具有适应意义。需要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
(2)智力的主要成分——与学术、生活及社会有关的能力
(3)智力操作方式/内部特征——辩证性、相对性、反省性、整合性以及不确定性

2、智力与专长:成年人智力发展的重心——日常生活问题解决有关的智慧+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专长
【智慧:成年期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年人应对压力、处理问题、发展自我的重要资源。】
【专长:主要受个体后天知识经验影响的人类智能成分,也可理解为胜任某一领域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二、成年中期的个性发展
(一)自我调节与控制理论
1、自我意识——自我发展的四种水平:(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2)公平水平/良心水平;(3)自主水平:(4)整合水平(最高水平)
2、控制理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基本假设——人类总是想做好一些事情,留下自己生存的痕迹,便对其生存的环境进行控制,贯穿一生。

(二)成年中期个性特点的稳定性与变化
1、稳定性:个性结构的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2、变化:宜人性和谨慎性——更高;外向性、神经质和开放性——更低

54
Q

第十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具体问题)

A

三、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休珀根据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以及对职业角色的适应性特征,划分5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开始发展自我概念,逐步建立职业角色意识,两者相联系。/主要任务:发展自我形象与对工作的态度,了解工作的意义,并积累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能力。
2、探索阶段(15~24岁)
更多的认识自我,尝试做出职业决策。/主要任务: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将职业期望变成事实。
3、建立阶段(25~44岁)
已经进入特定的工作领域,努力掌握此领域中职业发展的信息,开辟自己在职业中的发展道路,把基本上适应的职业确定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主要任务:统整各种信息,保持稳定并追求上进。
4、维持阶段(45~59岁)
取得一定地位,一般不寻求新的职业领域,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主要任务: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衰退与脱离阶段(60岁以上)
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开始淡化职业角色,脱离工作岗位,考虑退休安排。/主要任务:适应退休生活,发展新的角色或探寻合适的活动来补充退休后的空闲,同时维持自身的能力水平。

四、成年中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1、职业成熟度: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是重要概念。
2、工作满意度:工作者对其工作及工作相关因素评估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性反应。
3、职业倦怠:三个维度——衰竭(心理资源的损耗)、工作怠慢(对自己的工作不关心并有距离感)以及专业自我效能感降低(对自己的职业成就做出消极评价)。

55
Q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老年心理发展观(*2+评价)

A

(一)传统发发展观:老年期=丧失期,只有衰退没有发展。
主要的理论依据:
1、将人看作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将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
2、心理的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3、年龄(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并且普遍适用
评价:
符合个体心理发展总趋势/过于看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对心理变化的影响/以个体生物机体的成熟期作为临界点,从而否定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不符合事实,不可取。

(二)毕生发展观【德国·巴尔特斯】: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衰老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人们可以采取某些干预或措施来改善成年晚期的心理状态或延缓心理衰退。
1、个体的发展贯穿一生
2、发展形式多样
3、任何一种心理或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4、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
5、心理发展是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过程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
评价:
正确的、乐观的、应充分肯定的/强调心理发展贯穿一生、连续性/未对成年晚期心理变化总趋势衰退或下降予以足够的重视。

56
Q

二、成年晚期的认知(感知觉3、记忆6、思维、智力)

A

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退行性变化(总的趋势是减退或老化而不是增长或发展);二是持续性(增长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是在持续进行,如高级认知机能思维、晶体智力等);三是差异性(不同的心理机能老化的早晚和速度不同/个体差异)
(一)感知觉:变化最明显。到了晚期感知觉显著减退,个体要产生和以前同样的主观感受就需要越拉越强的刺激。
1、视觉减退:视力下降、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延长,对颜色的辨别力下降。
2、听觉减退:听力下降,对声音的辨别力下降、对言语的理解力下降
3、味觉、嗅觉和皮肤觉迟钝

(二)记忆:有减退又仍有优势
1、再认回忆好于回忆成绩
2、内容有关联的记忆和有意义的记忆成绩好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成绩
3、初级记忆成绩好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成绩
4、日常生活的记忆成绩好于实验室记忆成绩
5、内隐记忆的年龄差异小于外显记忆
6、语义记忆的年龄差异小于情境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个体差异也会增大。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个体因素、特定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加工速度减慢和工作记忆容量变小四个方面的影响。

(三)思维:老年人有强于青年人的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且这些能力不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但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较青年人有所减退。

(四)智力:流体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减退,而晶体智力不减退、有所增长,在70、80岁以后才略有减退。智力——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

57
Q

三、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4

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2

A
三、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
1、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抑郁感、孤独感、衰老感和自卑感
2、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道德感、美感
3、情绪表达方式较为含蓄
4、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专业、健康、容貌、配偶等的丧失是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亲密感:诶里克森认为亲密感是一种对他人坦诚性爱、情感及道德承诺的能力。出现在恋爱关系和朋友关系中/牺牲个人偏好/社会亲密感、质量/步入成年,会选择能够提供给自己情绪上的支持的个体,以保护自己对亲密感的需要。
2、再生力:那些建立适当亲密关系的人有能力将注意力转向再生力。超越自己对家庭、工作、社会或下一代的承诺/30~40岁至关重要/建立心理健康的感觉、弥补对年轻的渴望。本质——努力成为一个“关注他人”的人——关注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58
Q

五、认知老化机制的代表性观点*5

六、临终心理的阶段*5

A

五、认知老化机制的代表性观点
【认知老化:限制老年人工作活动能力和降低其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感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五官刺激能力减弱,现场依赖性增强等。】
(一)加工速度理论:最为成熟和影响力最大的一种理论。认为——加工速度减慢是认知功能年老衰退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记忆理论:工作记忆容量随增龄而变小是导致认知功能年老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抑制功能理论:有效的加工不但需要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同时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往往就是由于不能有效的抑郁无关信息所致。
(四)感觉功能理论:认知老化归于老年人的各种感觉功能衰退。
(五)执行功能减退假说:认知功能的年老衰退与额叶(尤其前额叶,是老化最敏感的一个脑区)皮层功能或执行功能的减退关系密切

六、临终心理的阶段
1、否认
2、愤怒
3、交易/讨价还价:表现随和,与医生进行交易,取得同情、谅解和帮助
4、抑郁
5、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