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偏见 高频考点 Flashcards
态度概况——态度的定义与功能
1.态度的定义
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
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
弗里德曼(Freedman)的态度定义中认为态度包含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3.态度的心理功能
(1)效用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体寻求酬赏与他人赞许,形成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2)知识功能:态度有助于个体组织有关的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
(3)自我保护功能:态度有助于个体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态度概况——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研究发现,态度的特殊性水平越高,即指向群体或个体越特殊,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的强度
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5.态度的可接近性
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可接近性越大,越容易被个体意识到,对行为的影响也越大
6.行为的主动性水平
主动的行为一般指那些针对态度对象需要付出努力而且明显直接的行为,而被动的行动则指那些隐蔽、间接、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的行为。
认为,当个体的态度所指向的行为与被测量的行为在主动性上匹配时,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会升高。
7.心境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快乐心境的条件下,内隐态度可以很好地预测行为。而在悲伤心境的条件下,内
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很小
8.情境的作用
当环境给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指引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果明显降低。相反,当外部指
引较小时,态度将极大地影响行为。
态度形成——(一)学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1.霍夫兰(Hovland)的态度学习理论
霍夫兰的态度学习理论,个体的态度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他认为,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1) 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2) 强化:指受到的奖励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3) 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自己的态度。
2. 凯尔曼(Kelman)态度的形成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态度形成与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社会过程有关、
(1) 服从:人们由于担心受到惩罚或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2) 认同:因为从心理上认可榜样,所以使自己的态度与榜样的一致。
(3) 内化:个人把态度当作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
态度形成
(二)情感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时候个体对他人的态度形成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被曝光效应。曝光
效应是指个体或事物的态度会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
态度形成——(三)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认知影响态度形成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有计划行为理论按照这一理论的思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在有计划行为理论中,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二是对这些信念的评价。
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对来自于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即该不该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考虑。它也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感受到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二是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对于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
态度形成——(四)文化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下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不同。在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可能更多地基于对自己的关
注,而在东方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则更多基于对自己在社会团体(如家庭)中的地位的关注
态度改变——(一)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 Heider)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并用P0X模型说明这一理论。
在P—0—X模型中,P代表一个人,0代表另一个人,X代表一件事物。模型中的箭头表示主体P对0、X的态度以及客体0对X的态度,模型中的正负号代表态度的肯定与否定,当模型中的符号相乘为正号时,系统时处于平衡状态的;当模型中的符号相乘为负号时,系统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
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的几种评价、态度、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就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处于不平衡时就会力求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者添加新的认知。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当个体的态度之间或态度和行为之间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我出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
(1) 改变态度:使态度和行为相一致;
(2) 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和态度一致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4) 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
(5) 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态度改变——(二)支持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
1.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
实验发现,未拥有理由的个体经历最大程度的认知失调,并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而具有充足理由的个体没有产生认知失调,态度的改变最小
2.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
当人们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有选择的个体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也大;而无选择的个体体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3.努力与认知失调:
实验发现,努力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必然带来较高的认知失调,个体为了减少失调,只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即从不喜欢变得喜欢。
4.决策后失调:
实验证明,个体在做出任何一个决策之后均会产生失调,即决策后失调决策后失调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5.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研究发现,大脑背侧前扣带回和前脑岛在认知失调的过程中被激活。
说服
说服是指通过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
说服
【睡眠效应】
是指低可信度的说服者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现象。
说服——(一)说服模型
1.霍夫兰(Hovland)的说服模型
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模型主要说明了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按照他们的观点,只有当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的改变。
2.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1)说服的中心途径
当人们有动机和能力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会更多地使用说服的“中心路径”,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说服;如果信息包含无力的论据,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驳倒它。
(2)说服的外周途径
当人们不花太多的时间去推敲信息的内容,这时采用的是“外周路径”的说服。关注那些使人不经较多考虑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本身是否令人信服。当人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或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标新立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3.西尔斯(Sears)的说服模型
西尔斯( Sears)等人发展了霍夫兰的说服模型,提出了一个包括四个因素的说服模型,这四个因素分别为: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过程和结果。该模型涵盖了所有与说服效果有关的因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谁对谁说了什么以及效果如何。
说服
说服——(二)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 说服者因素
(1) 专家资格
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2)可靠性
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靠性,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
(3)受欢迎程度
人们经常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致。
- 说服信息的因素
(1) 态度差异
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但是如果说服者的可信度高,他能产生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之后,那么人们可能会采取防御措施,否定该威胁的重要性,无法理性地思考该问题,因而态度不发生改变。
(3)信息的呈现方式
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说服所使用的媒介以及单面与双面说服。
从媒介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交谈的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传媒。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不生动的媒介的效果好;而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
从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来看,当他人同意一件事时只提供正面信息即可,而当他人反对一件事情时,最好的策略是既提供赞成的信息,也提供反对的信息。
(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关联性
顺序性:先呈现的信息有可能成为评判后续信息的推断依据,从而影响说服过程。
关联性:先后呈现的信息存在关联的前提下当后续的论据能强有力驳斥之前信息时,这些新
论据将会引导人们形成相反的态度。
3被说服者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
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如自尊心较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
之处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易被说服。
(2)被说服者的心情
心情好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人说服性的观点。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卷入是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4)被说服者的动机水平
在低动机水平下,被试将直接使用先行论据来形成自己的态度判断,在高动机水平下,先行论
据会影响之后的论据加工过程,从而影响最后的态度形成。
(5)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6)个体差异
影响说服效果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快
①认知需求:是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任务,他们会分析
1
情境,对认知活动作出细微的区分;
②自我监控:被说服者的自我监控程度也影响说服的效果,高自我监控的人对外界的线索敏感,而
低自我监控的人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更加关注;
③年龄差异:处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这一阶段的个体容易对他人的说服敏感,并容易接受他人
观点。
(7)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自己寻找说服原因要比说服者提供原因更有效。
- 情境因素
(1) 预先警告
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
预先的警告会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
众学简快网校www www.jkclass.cn.cn
(2)分散注意
的
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偏
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等同于态度。
偏见——(一)态度、偏见和歧视的关系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1.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刻板
印象可能对,也可能错。
- 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
- 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上,人们对某些人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负面的,所以在行为上用不公正的方式
对待他们
【歧视】指不公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
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