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首 Flashcards

1
Q

明月松間照。

A

皎潔(1 分)的月亮在松林間照耀。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2
Q

獨酌無相親。(《月下獨酌》)(2分)

A

獨個兒自斟自飲(1 分)身旁沒有一個親近的人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3
Q

花近高樓傷客心。(《登樓》) (2分)

A

繁花在高樓近處(1 分)盛放,我在這裏作客,觸景傷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4
Q

王維抒述了甚麼情懷?他又怎樣抒述這種情懷?試綜合全詩分析說明。

A

作者抒述了他對世俗官場的厭倦,樂意歸隱山林的情懷。 (1 分)詩中描寫山間秋夜雨後的景色,描寫了浣女洗衣回來發出喧鬧聲,漁舟駛過使蓮
葉擺動, (1 分)表現鄉間生活的純樸可喜,流露出他對恬淡寧靜的山居生活的喜愛,有意歸隱的情懷。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5
Q

《山居秋暝》如何運用反襯描寫山間晚上的幽暗和寂靜。

A

皎潔的月亮在松林間照耀。
以明月在松林間灑下的明亮月色,反襯山間晚上的幽暗。(2 分)

竹林裏傳來喧鬧聲,是洗衣服的女子回來了。(2 分)
以竹林傳來婦女洗衣回來時的喧鬧,反襯山間的寂靜。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6
Q

《山居秋暝》中「浣女」和「漁舟」的熱鬧情景,與全詩的清靜氣氛並不協調,你同意嗎?

A

我不同意。竹林間傳來洗衣女子的喧鬧聲,既寫出山村女子天真活潑和無拘無束,也反襯出山村的幽靜。蓮葉因漁舟划過而搖動,寫出了水中蓮
葉的繁盛茂密,同時也捕捉到山村的動態景色,突顯山村恬淡自然而不冷清,這些情景都與詩中清靜氣氛協調。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7
Q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情感起伏?

A

意氣昂揚。
作者想像與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作伴暢飲,氣氛變得
熱鬧。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8
Q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白情感起伏?

A

悵惘低沉。作者發覺月和影根本不解人意,因而感到寂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9
Q

《月下獨酌》中「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現實中的月亮、影子是怎樣的?為甚麼詩人邀請它們結伴同樂?

A

現實中月亮和影子是沒有感情的事物。但詩人在花前月下獨酌無味,身邊沒有朋友 , 故幻想與這些無感情的死物結伴同樂 , 才不浪費良辰美景, 及時行樂,排解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0
Q

繁花在高樓近處盛放。流露什麼感情?

A

想起正值國家多難之時,更覺傷感。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1
Q

玉壘山的浮雲在不斷變幻 。流露什麼感情?

A

想起古今世事的變遷,引起對時局的擔憂。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2
Q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兩句,杜甫如何藉劉禪和諸葛亮這兩位歷史人物抒發個人情懷?

A

前句寫昏庸的後主劉禪死後仍有祠廟供奉,杜甫藉此暗諷當時在位的代宗與後主一樣昏庸,導致吐蕃入侵,以表達對國事的憂慮; 後句則引用諸
葛亮隱居隆中時喜歡吟誦《梁甫吟》的典故,寄託自己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及懷才不遇的感慨,暗示希望自己能像諸葛亮般獲重用,為國效力。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3
Q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的「來」字及「變」字,如何體現杜甫詩以煉字著稱的特點?

A

「來」字:指錦江兩岸的春色鋪天蓋地而來,營造出動感、宏大的場景和懾人的氣勢。
(2) 「變」字:一方面指玉壘山的浮雲變幻,另一方面指古今世事變幻莫測,一語雙關,既寫眼前景物,也寫歷史變化。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4
Q

《月下獨酌》和《登樓》中均提到「花」,作用是否相同?

A

「花」在兩首詩中作用相同,皆有反襯作用。(1 分) 《月下獨酌》中,李白身處繁花盛放的良辰美景,但他卻心情低落,孤獨一人在飲酒,「花」正好反襯他鬱悶的心情; (2 分)《登樓》中,杜甫以春天百花盛開,到處生氣勃勃,反襯國家多難及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5
Q

李白的《月下獨酌》和杜甫的《登樓》都是寫春天景色,兩位詩人在詩中所寫對春天的感受,與一般人是否相同?

A

一般人對春的感受是充滿喜氣、生機處處;而《月下獨酌》和《登樓》的寫作背景雖是在春天,但李白和杜甫在詩中流露對春天的感受與一般人不同。 李白身處繁花盛開、明月高照的優美環境,但卻孤身一人,只能幻想與月、影對飲,因此春天的美麗景色令他更感孤獨和苦悶; 杜甫看到繁花盛放和錦江一帶的美麗春色,他卻想起國難當前、內憂外患,因此倍感悽愴。

How well did you know this?
1
Not at all
2
3
4
5
Perfectly
16
Q

杜甫的《登樓》與李清照的《聲聲慢‧秋情》都描寫眼前的景象以襯托個人感受,你認為何者表達情感的效果更佳?

A

我認為《登樓》表達情感的效果更佳,首兩聯以「花近高樓」、「錦江春色」描繪春臨大地,大自然生氣勃勃, 「玉壘浮雲」寫山上的浮雲, 一般
人登高臨遠,看到美景應感到快樂,但杜甫卻無心欣賞,只是牽掛國難、擔心世情變動, (1 分)以樂景反面襯托其哀情,使哀情更突出,充分表達他悽愴的心境。
相比之下, 《聲聲情‧秋情》寫庭園中黃花落下、雨打梧桐,以哀景正面襯托作者的愁緒,雖能營造清冷淒涼的氣氛,但不若運用反襯的《登樓》突出。

我認為《聲聲慢‧秋情》表達情感的效果更佳,上片寫「乍暖還寒」、「晚來風急」 、「雁過也」 ;下片寫「滿地黃花堆積」 、 「梧桐更兼細雨」 、「點點滴滴」 ,從觸覺、視覺和聽覺上寫庭園的寥落, 具體勾勒出作者在冷清的庭園中獨自感歎的景象,以秋雁南歸、黃花落下引起對國破家亡、年華老去的感慨, 上下片均寫哀景,以正面襯托作者的哀情,突出作者難以排遣愁緒。雖然《登樓》以樂景反襯哀情能突出作者的愁緒,但《聲聲慢‧秋情》全詞描繪清冷寥落的景象,有助營造氣氛,使讀者更易感受詞中難以排解的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