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Flashcards
*中藥炮製
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製劑的不同要求,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
水飛法
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利用其粗细粉在水中的悬浮性不同而分离倾取细粉的方法。
*飲片
狹義—切製成的片、絲、段、塊等形飲片狀的中藥。廣義—中醫理論指導下,供中醫臨床調配處方或生產中成藥用的中藥.包括霜、油、片、絲、段、塊
*從制(相資為制)
即"相資為制",是指用藥性相似的輔料或藥物來增強被炮制藥物的療效。如用蜜炙百合以增強潤肺止咳作用、用鹽水炙知母,引藥入腎,增強滋陰降火作用
看水性
檢查藥材在水處理過程中的軟化程度,即檢查藥材的吸水量
煅淬法
將藥物按明煅法煅燒至紅透後,趁熱投入規定的液體輔料(淬液)中浸淬,使之酥脆
*火候
指藥物炮製的時間和程度,是藥物受熱程度、加熱時間、火力大小的綜合概念,即指在一定工藝條件下藥物炮製的品質要求。
炒炭存性
指炒炭药物应炒至药物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保留药物原有的性味。质地坚硬的药物保持原形;质地疏松的片、花、叶类、全草类等药,炒炭后应清晰可辩其原形。
*淨制
中藥材在切制、炮炙或調配、製劑前,選取規定的藥用部分,除去非藥用部位、雜質、黴變品、蟲蛀品及灰屑等,使藥物達到藥用純度標準的處理方法。
中藥炮製學
專門研究中藥炮製理論、工藝、規格、品質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
*修事("炮炙"、"修治"、"炮制")
又稱"炮炙"、"修治"、"炮制",是制備中藥飲片的一門傳統制藥技術,也是中醫藥學特定的專用制藥術語。
*炙法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
*發芽法
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古称“蘖法”。
*燀法
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发酵法
药物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扣锅煅法(闷煅、煅炭、密闭煅、暗煅)
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又称闷煅、煅炭、密闭煅、暗煅。
煅法
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
复制法
药物净制后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蒸法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辅料(加辅料蒸\拌料蒸)或不加辅料(清蒸)置于蒸制容器内水蒸汽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煮法
药物净制后置锅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加适量清水共煮的方法。
制霜法
药物经过处理制成松散粉末或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烘焙法
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用文火直接 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
煨法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或热砂中,或将药物与麦麸一同缓缓加热,并适当翻动,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的炮制方法统称为煨法。
*提净法
某些溶于水的矿物药,经过溶解,过滤,重结晶等处理,以除去杂质的方法。
干馏法
将药物置于适当的容器内,用火烤灼,产生汁液的方法。
*生理灰分
將乾淨而無任何雜質的合格飲片高溫熾灼,灰化至恒重,所殘留物的重量百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