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概论 Flashcards
变态心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内容
变态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的工作重点包括:
❶ 描述现象:描述心理障碍的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❷ 发现原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
❸ 治疗干预:探讨对心理障碍进行干预的不同理论观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广义的概念与精神障碍的内容是相似的。狭义的概念是指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外的那些更多地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变态心理学的正常/异常评价标准
1⃣️标准化区分 ① 医学标准(脑功能失调) ② 统计学标准(偏离均值) ③ 内省经验标准 ⑴ 患者的内省经验:患者自己主观感觉不良 ⑵ 观察者的内省经验: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 ④ 社会适应标准(行为不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
2⃣️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i.e, “病与非病”三原则——郭念峰) ①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②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知情意) ③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单被试实验设计
3⃣️流行病学方法
4⃣️案例研究
单被试实验设计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单被试实验设计在特殊障碍或症状者很少,无法进行组间实验研究时使用,可以为特殊障碍或案例提供资料,也可为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流行病学方法
流行病学方法用于了解不同人群中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与患病率。
案例研究的含义及其评价
案例研究是指对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内容可以包括个体的家庭、成长史、早期生活环境、重要生活事件等大量的资料。
1⃣️优势:
① 内容丰富翔实;
② 有机会记录下非常独特的个体的经验,对非常少见的案例可以进行详细的记载;
③ 有助于个体提供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有助于启发新的理论观点的产生。
2⃣️劣势:
① 研究往往来自个别的案例,其结果无法推广到更大范围中去;
② 不同的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有差异的,其结果无法重复;
③ 研究更多借助于访谈进行,被访谈者本身对其经历或体验的报告可能是有偏差的。
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进行分析、检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量化研究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调查和预测。
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是指以言语等非数字型的资料为分析对象,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然后借助于一些计算机软件进行文本数量化(编码)的过程。质性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主要形式,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区别
1⃣️复述各自概念
2⃣️二者的区别为:
① 二者所适用的范畴不同。
② 量化研究证实的是有关社会现象的平均情况,因而抽样总体具有代表性;而质性研究擅长对特殊现象进行探讨,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③ 量化研究以研究者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以对假设进行验证;而质性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
④ 量化研究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而质性研究重视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反思。
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都有哪些?
1⃣️生物医学模型 2⃣️心理动力学模型 3⃣️认知行为模型 ① 行为主义模型 ② 认知模型 4⃣️人本主义模型 5⃣️亚洲的理论和观点 ① 森田疗法 ② 认知领悟疗法
简述生物医学模型
生物医学模型对心理疾病的探索遵从医学对待躯体疾病的模式。首先,把同时出现的不同症状归为综合征,然后从不同的生理角度探索综合征的病因。
1⃣️神经解剖
① 脑叶及其功能(枕颞顶额)
② 大脑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下丘脑、杏仁核、海马、丘脑、基底神经核)
2⃣️生物化学
▫️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3⃣️基因
▫️遗传带来“易感性”,某些临床症候如精神分裂症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额叶的功能
与语言能力、精细的自主运动以及高级认知功能有关;使人评估自身的行为是否恰当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具有克服心理惰性的作用;是整合情感和认知的关键部位。
颞叶的功能
控制听觉和部分视觉加工系统,也在记忆中发挥作用,受损后通常出现记忆丧失。
顶叶的功能
顶叶是感觉的内在整合中心,并有调控运动和躯体感觉的功能。顶叶损伤通常导致空间定向障碍和粗大运动行为(如行走)能力丧失。
枕叶的功能
控制视觉的分辨和视觉的记忆。
下丘脑的功能
控制着动物和人的饥、渴、性方面的欲望,调节体温和参与情感唤醒状态。
杏仁核的功能
参与情感反应,包括正性反应(e.g, 热恋)和负性反应(e.g, 战斗或逃跑)。
ps. 普心:情绪控制、情绪记忆(主要是负性情绪)
海马的功能
长时记忆的存储和转换、空间定向。
丘脑的功能
①丘脑是个中继站:除嗅觉外,所有感觉信息都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感觉。
② 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因而对控制睡眠与觉醒也有意义。
基底神经核的功能
参与执行有计划的行为。
有哪些重要的神经递质?
① 乙酰胆碱(ACh) ② 多巴胺(DA) ③ 内啡肽(End) ④ γ-氨基丁酸(GAMA) ⑤ 去甲肾上腺素(NE) ⑥ 五羟色胺(5-HT)
乙酰胆碱(ACh)的作用
参与将神经冲动传至周身肌肉的过程;与睡眠和阿尔采默氏病有关。
多巴胺(DA)的作用
参与运动行为和与奖赏有关的活动的调控;过度的DA活动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内啡肽(End)的作用
作用于脑内的阿片受体;可以受到阿片或相关药物的影响。
γ-氨基丁酸(GAMA)的作用
阻止神经元激活,增加GAMA的活动可以抑制焦虑。
去甲肾上腺素(NE)
在植物性神经系统中,参与“战斗或逃跑”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激活对危险的警觉。
五羟色胺(5-HT)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5-HT与NE的不平衡可能与严重抑郁有关。
简述心理动力学模型
1⃣️人格结构模型 (本我、自我、超我) 2⃣️意识层次理论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3⃣️焦虑和防御机制 ① 焦虑(神经性/现实性/道德性) ② 自我防御机制 4⃣️性心理发展阶段和固着 ▫️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在任何一个阶段过多或过少的满足可能导致固着,即个体的一部分心理能量投射在该阶段,使得以后的行为具有该阶段冲突的特征。 5⃣️干预目的:揭示无意识动机,使之与意识相见。
6⃣️新弗洛伊德学派
▫️强调自我的力量;将儿童的社会关系看作正常或异常发展的决定因素;修正了心理发育的关键期,认为婴儿期或跨越成年的交接期是最关键的。
① 荣格
▪️荣格认为无意识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包括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的治疗目标是保持无意识和意识的平衡,使人变得更具有“整体性”。
② 霍妮
▪️霍妮将心理障碍看作基本焦虑的结果。由于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孩子对父母既依赖又敌视,这种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导致基本焦虑。
行为主义模型对心理障碍的看法
行为主义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从过去经验中习得的,心理障碍的症状是一种习得的非适应行为,或是由缺少可以习得的适应性行为而导致。因此,行为主义的治疗就是利用学习的基本原理,增加适应的行为,减少不适应的行为。
认知模型对心理障碍的看法
认知模型认为,人们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和情绪是由扭曲的认知过程决定的。要改变异常行为和情绪,必须找到扭曲的认知过程,并且对其进行纠正。在认知模型中,不同的理论学家强调认知的不同方面,如期望、归因、认知评估、图式等。
贝克归纳了思维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 ① 武断的推论:缺乏客观证据,仅凭主观感觉草率得出结论 ② 过度概括化:仅根据一个具体性事件就得到一般性结论 ③ 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个别具体细节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 ④ “全或无”的思维方式: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⑤ 夸大或缩小: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低自己的成绩、优点 ⑥ 个人化:在缺乏明确证据的基础上将外界消极事件归因于自己
人本主义模型对心理障碍的看法
人本主义学派/以人为中心疗法针对的是正常人,将人从残疾的假设和态度中解放出来,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治愈疾病或缓和障碍。在以人为中心疗法看来,不存在像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中那样一个个具体的独立的病种,适应障碍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没有种类的差别。所有障碍的根源都在于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的不一致:内部紊乱最严重的情况是整个精神结构解体,类似精神分裂症;紊乱程度稍轻的则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反应,类同于神经症。心理适应障碍的共同的、基本的特征在于这个人不能再有效地发挥其心理机能,这是因为自我异化使得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以致无法发挥潜能。与此同时,来访者中心疗法相信人具有强大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故而他们尊重人的潜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为促进来访者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条件。
临床心理评估
临床心理评估是指通过观察、会谈和测验等手段对来访者的心理或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分析描述的方法和过程。临床心理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法、会谈法和测验法。
在临床心理评估中,观察法的主要观察内容是?
① 外表
② 情绪
③ 言语和思维
④ 动作行为
按照会谈内容,会谈法可以分为?
1⃣️最初晤谈
▫️问候和关心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
2⃣️收集个案情况的会谈 ▫️需要了解收集的信息包括: ① 症状、病史和相关因素 ② 生理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 ③ 社会文化背景
3⃣️诊断性会谈 ▫️会谈重点是检查精神症状,可以按精神状况检查提纲进行会谈。精神检查提纲的检查内容包括: ❶ 有无感知觉障碍 ❷ 有无注意力和定向力障碍 ❸ 有无情绪高涨或低落 ❹ 有无异常行为的表现 ❺ 有无自知力 ▫️根据形式,可以分为: ① 非结构式会谈 ② 半结构式会谈 ③ 结构式会谈
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定量描述的一类方法。常用心理测验可以按功能归纳为以下几类: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临床评定量表和神经心理测验。
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
由于多数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缺乏实验室诊断手段,因此对精神障碍的分类,一般遵循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兼顾的原则进行。病因病理学分类与诊断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建立诊断;而症状学分类与诊断则是根据共同症状或综合征建立诊断。
心理障碍的等级诊断原则
1⃣️分析其心理活动是否异常,即是否可以用正常范围的变异来解释。
2⃣️确定异常后,通过症状分析和躯体检查等分析是否为器质性问题。
3⃣️排除器质性问题后,考虑是“功能”性精神障碍,分析其主导症状是什么,属于精神病性障碍还是非精神病性障碍。
4⃣️同时考虑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在进行完以上四步的分析后,按照最可能出现这一症状的疾病逐一鉴别,得出诊断。在诊断某一疾病时,一般应该有肯定诊断和排除其他诊断这两方面的依据。
精神病性障碍的特点
(i.e, 与非精神病性障碍的区分)
1⃣️丧失检验自我和检验现实的能力,把主观体验和外界客观现实混为一谈,具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
2⃣️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病,不愿求医。
3⃣️常伴有不能为社会接受的行为紊乱和冲动毁物行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ps. 非精神病性障碍虽然也可伴有行为障碍,并且社会功能也会受损,但不如精神病患者严重。)
美国APA从DSM-III起采用的多轴诊断系统,分为哪几轴?
轴I:临床障碍 轴II: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 轴III: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病 轴IV:心理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轴V:功能的全面评定,通过GAF量表以百分制评分
DSM-5对之前诊断体系所做的改变?
1⃣️弱化五轴诊断系统,在分类上向ICD-10靠拢。
2⃣️强调对严重程度的评估,改变了原有版本中以症状数量为唯一标准的特点。
3⃣️进一步增加精神障碍的分类数量。
4⃣️强调在诊断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考量。
强迫症(OCD)的核心症状是_________。
强迫观念
(强迫症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强迫观念是核心症状。)
惊恐障碍的核心症状是________。
惊恐发作(无明显诱因)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核心症状是__________。
漂浮不定的焦虑
焦虑与现实生活似有联系,但其担忧的内容及严重程度跟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不相称。GAD以持续存在(6个月)的过度焦虑和担忧为主要诊断特征。
恐怖症分为?
① 场所/广场恐怖症(害怕在这些场所出现恐怖感而无法逃离)
② 社交恐怖症
③ 特殊恐怖症(害怕这个特殊物体/情境可能导致的后果,如晕血是怕失血而亡、恐高是怕摔死、怕狗是怕被咬、怕坐飞机是怕坠机…)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是?
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闪回”、噩梦等,不需要相关引发物
如何用认知理论的观点解释抑郁?
1⃣️ 贝克的认知定势理论
▫️消极的图式和信念
▫️抑郁的认知三合一:对自己的消极看法、消极的当前体验、对未来的消极看法
▫️这些认知定势造成抑郁中的主导症状:意志瘫痪
2⃣️ 习得性无助(Seligman) ▫️Seligman认为,抑郁是一种由不可控制的负性事件引发的习得性无助状态(认知缺陷、情绪缺陷、动机缺陷) ▫️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发展: ❶ 归因风格理论:不可控的负性事件&抑郁型归因——无助感+不做反应 ❷ 无望感:对未来做消极预期的倾向(抑郁型归因风格和无望感分别是两种素质)
抑郁症、I型双相障碍、II型双相障碍的差异
抑郁症:只有抑郁发作;
I型双相:必有躁狂发作;
II型双相:必有且只有抑郁和轻躁狂发作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1⃣️阳性症状(妄想、幻觉、言语紊乱、明显的紊乱或紧张行为)
2⃣️阴性症状(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或意志减退)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有?
① 思维障碍(形式/言语紊乱、内容/妄想、体验/异己体验) ②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③ 情感平淡 ④ 紧张症(不自主的姿势和动作) ⑤ 自知力障碍
物质使用障碍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物质滥用和物质依赖/成瘾
物质滥用可发展为物质依赖/成瘾,后者的标准是耐受性、戒断症状、冲动性使用行为。
多动症(ADHD)的主要症状是_________。
注意障碍
在选择性地集中和保持注意上有困难,极易被环境中的无关刺激吸引,使注意力分散或转移。
孤独症/自闭症的核心特点是_______。
社交障碍
关于孤独症,Kanner三联征包括?
① 交往缺乏(情感互动缺陷)
② 沟通困难(言语、非言语交流的困难)
③ 行为刻板
人格障碍是否缺乏自知力?
人格障碍可缺乏自知力
人格障碍的三大类群
1⃣️ A型:行为古怪、奇异
▫️ 偏执型、分裂型、分裂样
2⃣️ B型:戏剧化、情感强烈、不稳定
▫️ 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
3⃣️ C型:紧张、焦虑行为
▫️ 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
“你们都故意针对我”,这属于哪一种人格障碍的表现?
偏执型
偏执、猜疑、对他人持久的不信任、社会隔绝
“我有特异功能”,这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分裂型
社会隔绝、行为古怪、多疑
冷、怪、独行侠,这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分裂样
i.e, 自闭型人格
哪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会被认为是“定时炸弹”?
边缘型
存在自我认同障碍,人际关系紧张且极不稳定,难以控制愤怒,表现出更多的冲动性行为,尤其是自伤行为,怀有对被遗弃的强烈恐惧,会为防止被遗弃而做出疯狂行为。
“我会被嘲笑和拒绝”,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回避型(i.e, 焦虑型人格障碍)
以长期和全面地脱离社会关系为特征,表现为回避、退缩、过度敏感、对自己缺乏信心(极度社恐)。
“顺从的小跟班”,这是指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
依赖型
临床表现为缺乏自信、依附于他人。
“沉浸在秩序中的人”,这是指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
强迫型
以过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严肃沉闷等为特征。此类病人还易于出现强迫症、抑郁症、身心疾病等。其与强迫症的区别在于:⑴ 强迫型人格障碍一般不会有侵入性的强迫思维以及毫无意义的刻板或仪式行为;⑵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对其症状是接受的,并且很少去改变。
“我是特别的”,这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
自恋型
以妄自尊大、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智慧和成功的幻想、自我中心为特征。不仅令他人难以忍受,也给病人自己带来适应不良的痛苦。
“我希望你们都看着我”,这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
表演型
以过分招摇、轻浮并引人注目为特征,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不良,难以维持人际关系。三项基本表现:① 需要情爱和注意;② 依赖性;③ 作弄他人的倾向。
根据DSM-IV,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❶ 偏执型 ❷ 紧张型 ❸ 青春型 ❹ 残留型 ❺ 未分化型 ❻ 单纯型(CCMD-3)
多疑敏感,存在妄想,有时伴有幻觉(幻听最常见)和感知觉综合障碍,这是在描述哪一种精神分裂症类型?
偏执型
思维内容荒谬、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表情做作、行为幼稚、愚蠢,做鬼脸,傻笑,常伴有兴奋冲动行为和本能意向亢进。这是在描述哪一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瓦解型/青春型
过去至少有1次发病,目前仍有个别症状,症状保持相对稳定,近一年来无明显好转或恶化。这是在描述哪一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残留型
症状不符合任何一种其他类型,或是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部分症状,又有明显的阳性症状。这是在描述哪一种精神分裂症类型?
未分化型
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言语贫乏、意志缺乏、社会退缩、生活懒散和情感淡漠),阳性症状不明显。这是在描述哪一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单纯型
多动症的典型症状
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