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 Flashcards
1
Q
荀子提倡人性本惡,與勸學本文有什麼關係?
A
透過學習改變本性,化性起偽
2
Q
學不可以[已]
A
停止
3
Q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意思是什麼
A
得著>憑藉–書/知識
4
Q
木直中[繩],,[車矛]以為輪
A
繩墨;屈曲
5
Q
金就礪則利←
A
提升能力
6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智;知識+品德
7
Q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A
片刻
8
Q
善[假]於物
A
利用/憑藉
9
Q
A
10
Q
荀子在《勸學》中用什麼比喻來說明人經過學習後的改變?
A
輮木為輪的比喻
比喻中木材經過火烤變彎,象徵人經過學習後能去惡從善
11
Q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若不及時糾正將會如何?
A
難以改變
這一觀點強調了及時教育的重要性
12
Q
荀子用「騏驥」和「駑馬」來論證什麼學習態度的重要性?
A
不舍
兩者的對比強調了堅持的重要性
13
Q
荀子認為要成為聖人需具備哪三種學習態度?
A
- 累積
- 不捨
- 專一
這些態度有助於改變人的善惡本質和提升心性
14
Q
在《勸學》中,荀子如何看待天資與努力的關係?
A
努力和專心比天資重要
例子中「駑馬」和「螾」的表現證明了這一點
15
Q
荀子提到的「駑馬」和「螾」各自有何特點?
A
- 駑馬跑得慢但能持續
- 螾沒有爪牙但能專心穿過土地
這些特點說明了努力的重要性
16
Q
在《勸學》中,哪一句話概括了前文的主要思想?
A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這句話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和持續性
17
Q
荀子對於改變人的本性的看法是什麼?
A
可透過學習和適當方法改變
這一觀點強調了教育的力量
18
Q
荀子在《勸學》中提到的「木造成車輪」比喻的意義是什麼?
A
強調學習能夠改變人的本性
這代表即使遭遇困難,透過學習仍能改變
19
Q
荀子在《勸學》中認為學習的成果依賴於什麼?
A
持續的努力和專注
這是達成成功的重要因素
20
Q
而聞者[彰]
A
明顯,清晰
21
Q
不積[跬]步
A
半
22
Q
[功]在不[舍]
A
成效、功勞;放棄
23
Q
蟹六[跪]而二[螯]
A
足;鉗
24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