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文言字詞 Flashcards
1
Q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A
停止
2
Q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A
靛青色,一種顏料
3
Q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A
蓼藍,草名
4
Q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A
凝結
5
Q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A
符合
6
Q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A
墨線
7
Q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A
用火烘烤,使木彎曲
8
Q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A
圓規
9
Q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A
即使
10
Q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A
再、又
11
Q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A
枯乾
12
Q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A
曬乾
13
Q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A
挺直
14
Q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A
經過
15
Q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A
金屬製作的刀劍
16
Q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A
接近、靠近
17
Q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A
磨刀石
18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廣泛地學習
19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檢驗、檢查
20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反省、省察
21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智慧
22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聰明、明達
23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行為
24
Q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A
過失
25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曾經
26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片刻
27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抬起腳跟而腳尖著地、踮起腳
28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更、更加
29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著彰。
大、宏亮、嘹亮
30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著**彰**。
清楚
31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借、利用、借助
32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車
33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善於
足:走路
利足:行走快速
34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達到、到達
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楫:船槳
舟楫:船隻
3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善於游泳
3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橫渡
38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本性、天性
39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在這裡、在哪裡
40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深水之處、深潭
41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善行
42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最高的智慧、神志從容
43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自然達到心智澄明的境界
44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聖人的心志
45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具備
46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半步
47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駿馬、良馬
48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劣馬、鈍馬
49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十天的路程
50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成功
51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放棄、捨棄、停止
52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雕刻
53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腐朽、腐爛
54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折斷
55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雕刻
56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蚯蚓
57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銳利、鋒利
58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強健
59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向上
60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土壤
61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向下
62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地下的泉水
63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心思
64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專一
65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蟹腳
66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蟹鉗
67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鱔
68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居住
69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浮躁、不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