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term Flashcards
分離焦慮的三⼤大特徵
- 破壞門或床
- 隨地便溺
- 會叫
玩垃圾不是,那是分離快樂(生活太無聊)
護食行為正常嗎?
正常,所以進食睡覺的時候不要打擾牠
貓舔毛是一種______問題
情緒問題
行為發展的三大要素
- 基因
- 環境
- 學習
The origin of dogs
Southeast Asia 33,000 years ago (evidence of the first domesticated dog).
狗的演化
他祖宗是?
歐亞灰狼
至少15,000年前
400個品種
馴化的過程會改變動物的___與____
外觀與個性
行為問題多的犬品種前三名
- 柴犬
- 邊境牧羊犬
- 柯基
老大理論的來源
瑞士行為學家 Rudolgh,美國 David Mech 用狼來做實驗得到的結果。養的是狗又不是狼,所以利用老大理論來訓練狗是錯的!狗的教育應避免使用處罰。
狗跟狼的比較
狗比狼有社交認同的觀念,有能力跟人建立溝通模式,比狼更依賴人。狼群之間可以合作,但是不認同人類,缺乏跨物種合作的能力。
狗在演化過程中產生的改變
Neoteny/幼態持續: 頭骨較⼩,短⿐,垂⽿,⼤眼。社交⾏為:玩,追跑,⽤口⿐頂碰⼈類伴侶。 發展社交⽣態(察⾔觀⾊)。
Domestication vs. Habituation
Domestication/馴化:基因的改變,先天
Habituation/習慣,融入:學習,經驗,後天
轉移⾏為 Displacement Behaviour
The dog wants to do something (bite you), but he is suppressing the urge to do it. He displaces the suppressed behavior with something else such as a lick.
為正常⾏為但是出現在不正常的情況下 。
擁有⾼度動機,卻面臨互相衝突的行為。
轉移行為在正面或負面情緒下都可產生,例如:
正面:貼耳,搖尾巴,露肚子等向對方表示無害的社交性轉移行為。
負面:舔舌,打哈⽋,抓癢,甩⾝體,轉頭,嗅聞地板,抬前腳,騎乘等表示不安或是緊張的衝突性轉移行為 (Aggression Precursor)。
“Whale eyes”=半月眼=翻白眼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feeling anxious and may become aggressive.
紅綠燈理論
情緒影響行為
綠:可思考,行為是成熟可預測的。
黃:思考及學習被情緒影響,對刺激的反應較強烈,行為較難預測。
紅:fight or flight 對抗或逃避,對刺激極度敏感,行為不成熟,完全無法預測。
Aggression ladder
Green: 打哈欠,眨眼,舔鼻子,轉頭,趴下。
Yellow: 貼耳,拱身,縮尾,翻肚。
Red: 低吼,空咬,開咬。
The 4Fs: how dogs navigate their negative emotion
Fight 對抗: 低吼,開咬
Flight 迴避: 撇頭,離開
Freeze 抑制: 定格,捲縮(抑制行為)
Fiddle 緩和: 舔鼻,尋求關切
正確的護食矯正訓練方法
狗狗吃飯的時候,主人經過就拿點心給他。
貓的馴化
馴化時間比⽝隻晚:個性獨⽴
⾏為上保有 較多原始物種的特徵
貓的馴化為“⾃發性”的過程,主動參與⼈類⽣活(控制鼠患)。
Distancing signals of cats
貓是獨居動物 不同於狗,缺乏appeasement behavior (information gathering) 屬性:被動 ⾃主性迴避,不主動挑釁 Last Resort: 肢體衝突 貓不善於化解衝突,因此『保持距離』很重要。
TACTILE 肢體接觸
發⽣於同⼀社會結構中的成員
:貓咪之間的關係
Allorubbing 磨蹭:表示有正向社交意願
會錯意的主⼈:磨蹭=討食,造成貓咪肥胖 Allogrooming 互舔:表示衝突後想要和好或是社交嬉戲之前導⾏為
OLFACTORY SIGNALING 嗅覺
摩⽖,磨蹭,糞尿
效⼒ depends on 時間性,空間性 sender 和 receiver不需要同時在場。 貓隻密度⾼的地區:空間問題,或是想尋找繁殖伴侶(結紮vs.未結紮)
VOCAL SIGNALING 聲⾳
目的:為了維持或是增加彼此之間的距離。 1. 閉口: purring 呼嚕:⾃我安慰,療癒 trill 抖動聲:尋找同伴,友善,撒嬌(cat trilling) 2. 開-閉口: 長⾳喵:整天沒看到主⼈ 母貓&公貓繁殖季節的叫聲 (mate calling) 3. ⾼強度呼叫聲: 多為負⾯情緒所引導出的聲⾳(尖叫,哈氣,噴口⽔等)。
當貓⾯對緊迫時會有兩種表現
家裡有新貓也是緊迫
- 被動表現:
活動⼒降低,變得嗜睡。迴避,抑制⾏為表現(定格,⽯化)負面情緒導致體能及社交活動的減少。主⼈鮮少察覺。 - 主動表現:
外顯性的活動表現:vocal/發聲, marking/標記。易造成飼主誤解,實為fight response
貓咪感到壓⼒或威脅時,通常會選擇哪些應對⽅式︖
A. 逃跑,躲藏,迴避 B. 對抗,哈氣,抓咬 C. 完全不敢動,⾶機⽿,眯眼,身體壓低平貼在桌上 D. 以上皆是 Ans=D
下列何者屬於狗狗不安時會出現的轉移⾏為︖
A. 打哈⽋,撇頭,舔⿐⼦,眨眼
B. 騎乘,僵直,⾶機⽿,瞪視
C. 以上皆是
An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