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英国势力入侵及统治下的马来亚和北婆罗洲 Flashcards
1
Q
英国对马来土邦的态度转变 ( 5 )
A
- 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使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重新加强,成为商船必经的水道,马来半岛也因此受英国重视
- 罐头食品工业的兴起,使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对锡的需求日增。生产锡的马来各邦如吡叻、雪兰莪等成为英国的首要目标
- 海峡殖民地是马来各邦货物的集散地,与各邦之间的经济关系密切
- 雪兰莪等土邦发生苏丹王位的争夺、土酋争夺税收、会党私斗等,影响在马来各邦投资的海峡殖民地华商和欧人资本家的利益
- 新总督克拉克上任,对纷乱的马来亚局势,得到英国殖民政府批准为了维持和平,可以采用积极态度,自行干预当地的纷乱
2
Q
华人两大会党
A
- 义兴公司
- 海山公司
3
Q
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和年份表示这英国正式干预马来土邦?
A
- 1874年
- 《 邦咯条约 》
4
Q
《 邦咯条约 》的内容 ( 5 )
A
- 承认拉惹阿都拉为霹雳苏丹
- 现任苏丹伊斯迈退位,仍为二王,给予土地和津贴作为补偿
- 霹雳接受一名参政司,可以过问除了马来宗教以外的一切事务
- 承认卡伊布拉欣在拿律的权力,拿律接受一名助理参政司,协助处理行政事务
- 割让天定和附近的岛屿给予海峡殖民地
5
Q
《 邦咯条约 》的影响 ( 3 )
A
- 化解了霹雳长期以来的政治纷争
- 恢复海峡殖民地与霹雳的商业关系
- 为英国殖民者正式取得干涉马来半岛土邦的权力
6
Q
拿律战争最初是由什么开始?
A
- 拿律矿物事件
7
Q
拿律战争华人会党的赢家
A
- 海山公司
8
Q
拿律战争的导火线
A
- 霹雳苏丹阿里在1871年的去世
9
Q
雪兰莪第一任参政司
A
- 戴卫逊
10
Q
英国以什么事件干涉雪兰莪内政?
A
- 英国商船被海盗袭击的事件
11
Q
英国以什么事件干涉森美兰内政?
A
- 拿督班达接受参政司制度
12
Q
英国以什么事件干涉彭亨内政?
A
- 英籍华人被杀
13
Q
瑞天咸对雪兰莪的贡献 ( 5 )
A
- 整顿雪兰莪的税务,让王室收入大赚
- 和马来酋长合作,引进英国司法和警察制度
- 利用原有的旧官职和行政单位,形成英式官僚体系
- 和华人合作,重建锡矿开采工作,鼓励农业种植
- 发展运输体系 ( 道路和铁路限制 )
14
Q
马来联邦成立的年份
A
- 1896年
15
Q
马来属邦成立的年份
A
- 1909 《 英暹条约 》( 《 曼谷条约 》)
- 1914 柔佛称为英国保护邦
16
Q
马来联邦成立的原因
A
- 彭亨财政濒临破产
- 统一各邦的税收、交通系统、法律制度
17
Q
马来属邦成立的原因
A
- 阻止西方列强( 美国,法国 )在半岛扩张
- 在1909年签订《 曼谷条约 》后分别接受顾问官
18
Q
马来联邦的成员
A
- 霹雳
- 雪兰莪
- 彭亨
- 森美兰
19
Q
马来属邦的成员
A
- 玻璃市
- 吉兰丹
- 登嘉楼
- 吉打
- 柔佛
20
Q
马来联邦的长官
A
- 参政司
21
Q
马来属邦的长官
A
- 顾问官
22
Q
马来联邦长官的权力
A
- 职权很大,可直接干涉各邦的政务
- 一切法令需要经过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钦差大臣同意才能生效
23
Q
马来属邦长官的权力
A
- 职权比较小,只有该邦最后的决定权力
24
Q
马来联邦的行政
A
- 统一四邦行政与发展,设立英人参政司为个土邦长官
- 治安不靖,经常发生争夺税收、锡矿、水源的械斗, 参政司直接参与行政,架空苏丹的权力,引起双方的紧张
25
Q
马来属邦的行政
A
- 没有统一行政,各成员各自为政,有较大自主权
- 治安较好,顾问官很少直接参与各土邦行政,宛如当一名顾问而已,只是听取苏丹的报告,偶尔给一下建议,所以各邦和英国关系较为和谐
26
Q
马来联邦法律的签署
A
- 一切法令须钦差大臣签准正式
27
Q
马来属邦法律的签署
A
- 名义上顾问官不直接参政,一切法令措施可由苏丹签署和颁布
28
Q
谁在哪一个年份推行“ 港主制度 ”
A
- 天猛公伊布拉欣
- 1825 年
29
Q
“ 港主制度 ” 的内容
A
- 在河流支流设立“港脚”(港区)
- 申请港区的华人获得天猛公发予“港契”,成为“港主
- 港主在港区有一定的权力,如采矿权、伐木权、铸币权、烟酒专卖权
- 无港契的港主,则只有土地使用权
- 港主的义务是每年奉贡金钱予天猛
公
30
Q
苏丹阿布 . 巴卡 的近代化
A
- 定都新山,建立皇宫
- 建立柔佛行政体系( 财务局,卫生局 ),聘请英国人
- 在境内开辟公路
- 在主要城镇建立邮局、医院、学校和法庭
- 创办锯木厂发展木材业
- 组织现代化马来军队负责治安和秩序
31
Q
谁被誉为 “ 柔佛现代化之父 ” ?
A
- 苏丹阿布 . 巴卡
32
Q
列出马来半岛的抗英事件 ( 4 )
A
- 霹雳 - 巴丝沙叻事件 ( 伯治 )
- 彭亨 ( 罗泽尔 )
- 吉兰丹 - 督央谷事件
- 登嘉楼 - 农民运动
33
Q
列出北婆罗洲的抗英事件
A
- 砂拉越 - 仁答事件
- 北婆 - 末 . 沙裂事件
- 砂拉越 - 石隆门事件
34
Q
北婆罗洲原本是什么国家的领地?
A
- 汶莱王国
35
Q
列出统治砂拉越布洛克家族的人
A
- 詹姆士 . 布洛克
- 查理士 . 布洛克
- 温纳 . 布洛克
36
Q
詹姆士 . 布洛克如何取得砂拉越?
A
1.协助拉惹穆达哈森平定伊班人叛变
37
Q
早期华人移居到马来半岛的方法
A
- “ 契约劳工制 ”
- 通过宗亲的移民网络
38
Q
什么条约的签订批准华人到海外工作
A
- 《 北京条约 》
39
Q
解释 “ 契约劳工制 ” ( 3 )
A
- 从赊账制度发展而来
- 为新客带路的客头、帆船船长或劳工代理商为那些希望移民却无能为力的人垫付船资
- 等他们到目的地就会被转卖到雇主手中,他们需要以劳动来还债,等还清才可以自由
40
Q
“ 契约劳工制 ” 过后的发展
A
- “ 苦力制度 ”
- “ 猪仔制度 ”
41
Q
华人社会组织的五大类
A
- 方言会馆
- 宗亲组织
- 同业公会
- 宗教团体
- 会党组织
42
Q
解释方言会馆 ( 3 )
A
- 方言会馆依靠共同的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建立联系与合作
- 成为同乡、同地域的人联络感情的地
- 推动本乡习俗文化和子弟教育,并制定规矩,以协助维持基层的法律和秩序
43
Q
最早的方言会馆
A
- 槟榔屿 - 嘉应会馆
44
Q
五大方言会馆
A
- 福建
- 广东
- 潮州
- 客家
- 海南
45
Q
解释宗亲组织
A
- 以家庙为主要单位
- 在保存华人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和风俗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46
Q
解释同业公会
A
- 主要指行业商会、行业公会或行业性联谊组织
- 建造业 - 鲁班行
- 饮食业 - 姑苏行
47
Q
解释宗教团体
A
- 马来亚华人的宗教信仰具多样性,往往诸神并祭。早期的马来亚华人祭祀各种的神祗,反映了漂泊海外,希望得到神灵保佑的情结
48
Q
解释会党组织
A
- 是我国早期华人社会早期具原始武装护卫性质的团体
49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