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微生物(三) Flashcards
1
Q
- 消滅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A
清潔、抑菌、消毒、滅菌、藥物 (Antimicrobials)。
2
Q
- 抑菌的存放條件是什麼?
A
一般食物於4°C可存放3日,於-20°C可存放較長時間。
3
Q
- 物理消毒法的基本消毒條件是什麼?
A
在100°C煮沸10-15分鐘,延長至30-60分鐘。
4
Q
- 低溫消毒法的條件是什麼?
A
62°C,30分鐘或72°C,15秒,需保存於4°C。
5
Q
- 超高溫消毒法的加熱條件是什麼?
A
加熱至128-131°C,持續2-5秒,常用於奶類製品。
6
Q
- 過濾液的保存期限是多久?
A
只能保存2-3週。
7
Q
- 過濾法適用於哪些物質?
A
含血清、抗生素、蛋白質等不耐熱藥物或溶液。
8
Q
- 紫外線照射法的原理是什麼?
A
紫外線使核酸(DNA)被破壞,導致微生物突變,無法複製。
9
Q
- 石碳酸 (Phenol) 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A
破壞細胞膜。
10
Q
- 如何有效消滅孢子?
A
在高壓力下121°C蒸氣加熱約15分鐘以上可將其殲滅(autoclaving)。
11
Q
- 孢子是什麼?
A
一種耐熱且能抵抗化學物質的微生物結構。
12
Q
- 臨床上如何評估滅菌的有效性?
A
常以殺滅嗜熱脂肪胞桿菌或枯草桿菌的孢子作為標準。
13
Q
- 抑菌和消毒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A
抑菌減少微生物數量,消毒則殺滅大部分病原體。
14
Q
- 藥物 (Antimicrobials) 在消滅微生物中扮演什麼角色?
A
通過化學作用殺滅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15
Q
- 消毒過程中,為何需要延長加熱時間?
A
以確保所有病原體被有效消滅。
16
Q
- 何謂巴斯德消毒法?
A
使用低溫消毒法,特定溫度下短時間加熱以消滅病原體。
17
Q
- 物理消毒法有哪些常見方式?
A
煮沸、低溫消毒、超高溫消毒、過濾和紫外線照射。
18
Q
- 為何在消毒過程中會使用紫外線?
A
因其能有效破壞微生物的DNA,防止其繁殖。
19
Q
- 孢子為何被視為難以滅絕的微生物?
A
因其能耐熱和抵抗多種化學物質。
20
Q
- 如何確保滅菌過程的徹底性?
A
通過測試孢子的殺滅效果來評估滅菌是否成功。
21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