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分析题 Flashcards
意识的能动性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这种反作用也即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具有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 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 自然界是大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
(2) 人类通过实践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如果人类用正确的实践方式改造自然,会实现“人类同自然和解”,如果用错误的实践方式改造自然,最终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
(3)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两者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4) 要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 人们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应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联系的观点
联系:
(1)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2)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的观点
发展:
(1) 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即斗争性,统一即同一性。(2)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矛盾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性是包含了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5) 两者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即: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可以相互转化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可以造成事物的量变、可以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 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不平衡原理
(1) 在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矛盾可分为主、次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2) 在每一对矛盾中,矛盾可分为主、次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3)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3) 既要理论符合实际,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同时做到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又要坚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相统一,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认识的发展过程
(1) 人们的认识经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2)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性因素是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具有指导、预见、解释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具有控制、激活、驱动作用。
(3) 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也永无止境。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1) 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 -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2) 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3)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真理的绝对性。
(4) 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真理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3) 两者相互依存。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无所谓真理;两者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变成谬误,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4) 第一,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第二,在遇到失败时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1) 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2) 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4) 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科学技术的作用
(1)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 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应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1)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 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变化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
(3)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4) 要坚持内外因相统一。(我国既要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又要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