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Flashcards
營、連、排、班於城鎮戰鬥攻擊正面為何?
- 營正面約以3~6個街道方形區為主
- 連正面約以2~4個街道方形區為主
- 排正面約以1~2個街道方形區為主
- 班正面約以1~3棟家屋為主
城鎮作戰攻擊階段區分為何?
第一階段:奪取敵城鎮外圍地形要點或重要建築物,截斷其退路,阻止敵軍增援,以孤立敵人居踞守之村鎮。
第二階段:突穿(入) 敵方防禦第一線陣地後,即佔領瞰制地形或重要建築物,作為我繼續攻擊之支撐點。
第三階段:突入城鎮內近接戰鬥,肅清殘敵,奪取村鎮末端最後目標。
衛戍作戰區通常為國家中樞所在,具備城鎮作戰獨立防禦之特質,其特性為?
- 政治性
- 整體性
- 速決性
- 複合性
- 多元性.
何謂關鍵行動?
作戰參謀彙整各參提列之「特定、推斷」行動後,由參謀長與作戰參謀,檢視上級頒布計畫文件後,先確認賦予本部之「特定行動」,繼而預判產生「推斷行動」,然後經綜合分析兩者之必然性、重要性、時序性與限制因素等後,即可歸納得出攸關本次作戰成敗之「關鍵行動」
「部隊指揮程序」8項步驟?
- 受領預備命令
- 受領任務
- 擬定初步計畫
- 處置下列事項
- 實施偵查
- 完成計畫
- 命令下達
- 督導實施
何謂指揮關係?區分為何?
- 指揮官基於權責,對被指揮者所產生之責任關係
2. 指揮關係分為:建制、編配、配屬、作戰管制。
作戰計畫第一段「狀況」記述要領?
本段內容敘述以作戰環境為主,包含作戰地區、敵軍、友軍、兵力、假定事項等資料,本段僅記述狀況資料,不涉及指揮官之計畫或指示。
分析作戰地區作業要項為何?
- 天氣分析:天氣因素對軍事行動之影響程度較難以繪圖表示,故通常以表格方式說明。
- 地形分析:地形分析乃著重於圖表的使用,俾以描繪地形對地面及空中作戰之影響。
- 其他特性分析:主在以圖、表解方式,分析政治、經濟、社會、心裡及其他因素等,對作戰地區戰術行動之影響。
戰場情報準備作業之作業內容為何?
- 界定戰場空間:作戰地區、利害地區
- 分析作戰地區:天氣分析、地形分析、其他分析 社會 政治 經濟及心理
- 評估敵軍威脅:敵戰術運用分析、高價值目標、建立敵軍戰術資料庫
- 研判敵可能行動:敵可能行動分析及研判、徵候分析
研判敵可能行動之步驟?
- 研判敵任務、目的、手段及戰果
- 列舉敵可能行動
- 分析討論
- 調製敵可能行動圖解、文字說明及戰術運用分析表
- 調製徵候圖解及徵候分析表
排一般陣地防禦正面及縱深為何?
- 正面通常為一至兩個街道方形區,約200~400公尺。
2. 陣地縱深通常為一個街道方形區,約100~200公尺。
排於城鎮防禦陣地編成要領為何?
視城鎮村落大小及建築物分布狀況與兵力多寡、劃分警戒陣地、戰鬥陣地、
核心陣地。排通常為大部隊之一部,擔任警戒及戰鬥陣地防禦或於核心陣
地任預備隊。
排於城鎮戰鬥攻擊隊形運用要領為何?
1.排通常採三角隊形,以保持兵力運用之彈性,並隨時準備擊破敵之逆襲。
2.攻擊隊形並非一成不變,須視戰況靈活運用,始能發揮兵力與火力於所
望之處。
限制空間戰鬥要領為何?
1.隨時注意周遭環境2.果斷決定事情。3.避免單獨行動。4.威脅搜索順 序:活著的人、死去的人及空間死角。5不可背向未肅清之區域,並保持 360度警戒。6.只有完全估領區域才能算肅清完成。7.警戒危險區域就 如同與敵遭遇。8.每位隊員主動找隊伍縫隙做事並以團隊安全優先考量。 9.先完成自己的事再做沒人做的事隨時補位。10.隨時觀察隊友狀況並主動 提醒
研擬預備命令五段格式為何?
- 當前狀況與任務。2.作戰方式及作戰地區範圍。3.初步的時間規劃與管制。
4. 部隊的先期調動及偵蒐指示。5.作戰準備及要求程度。
何謂推斷行動?
係本部就支持「特定行動」達成與全般狀況考量,未於上級頒布之作戰計
畫(命令)文字中明確敘述,而由單位自行推斷產生者。
何謂確定「作戰地區(AO)」範圍?
「作戰地區」為上級所賦予之作戰範圍,亦為指揮官能運用其現有戰力,以
自行直接左右戰局進行之範圍。
何謂確定「利害地區(AI)」範圍?
「利害地區」乃基於地形五大要素與指揮官之作戰構想,包括作戰地區與其
鄰接地區,並延伸至敵我兵(火)力可涵蓋之區域。
評估敵軍威脅作業要領步驟為何?
1.更新或建立敵軍威脅模式:(1)調製「敵軍戰術圖解」。(2)分析敵軍戰術
戰法及其運用方式。(3)分析高價值目標。
2.分析敵軍能力及特、弱點。
何謂接近路線?
供某一適當大小與類型之部隊,以通達地形要點或目標之適切而便利的運
動空間,稱為接近路線。
敵可能行動之敘述應包括?
- 何事:敵軍作戰方式(例如攻撃、防禦、增援、撤退等)。
- 何時:可能開始行動時間。
- 何地:作戰地區、攻撃軸線、接近路線、目標等。
- 如何:採取行動之兵力大小。
界定作戰地區考量因素為何?
- 任務(M-Mission)。 2.敵情(E-Enemy)。
- 地形(T-Terrain)。 4.我軍作戰能力(T-0wn Troops)。
- 時間(T-Available Time)。 6.民事(戰略階層)(C-Civil Affairs)
連、營、旅級機動走廊之寬度為何?
1.連級:1公里 2.營級:2公里 3.旅級:6公里。
天氣哪些因素對軍事產生效應?
1.能見度。 2.風。 3.降水。 4雲。 5.溫度。 6.濕度。 7.海象。
排於城鎮戰鬥攻擊兵力編組?
突入前可編組警戒(支援)組、掩護(包圍)組及突擊組,各編組最少2 員以上,各任務編組要點如下: 1.警戒(支援)組: 佔領目標建物外圍要點,並能監控周邊狀況,能先期目視偵查回報敵情, 並能以火力支援突擊組及掩護組,阻斷外圍敵人進入目標建物,並適時 調整位置,編組人員可以機槍、狙擊或車輛為優先。 2.掩護(包圍)組: 先期在前隨突擊組進入,支配目標建物主要出入口、窗户等要點,隨突 擊組移動適當調整位置,肅清過程避免超越突擊組或直接出現在窗口造 成友軍誤擊。 3.突擊組: 通常為剩餘人員編組而成,待外圍形成包圍後依照限制空間戰鬥技巧突 擊建物,肅清過程避免直接出現在窗口造成友軍誤擊。
影響城鎮作戰地形因素為何?
1.盆地地形 2.沿海地形 3.丘陵地形 4.山地地形 5.河川因素
何為地形要點?
地形要點即任一地點或地區其攻占或固守,對敵我雙方任一方,具有顯著
利益者。
何謂特定行動?
舉凡由上級賦予、指派交由本單位執行之任務者,皆為「特定行動」。
作戰計畫第二段「任務」記述內容包括?
包括「何人」、「何時」、「何事(關鍵行動)」「何地」與「為何(目的)」
命令五段格式為何?
狀況、任務、執行、勤務支援、指揮與通資電。
戰傷救護區分哪三階段?
敵火下救護(Care Under Fire)、戰術野戰救護(Tactic Field Care)及醫
療後送(Enroute Care)這三階段。
戰術狀況下的救護要達到哪三個目的?
完成戰術任務、治療傷患、避免傷患二次傷害。
敵火下救護要點有哪七項?
- 還擊並尋找掩護。
- 在可能的情況下,要求傷者繼續戰鬥。
- 在可能的情況下,要求傷者自行移動至掩蔽物並自救。
- 避免急救者與傷者再受到傷害。
- 若傷者位於燃燒的建物或車輛中,應移至相對安全處並滅火。
- 傷者的呼吸道問題最好延至戰術野戰救護階段再處理。
- 戰術許可前提下優先處理危急生命的外部出血。
敵火下移動傷患之注意事項?
- 尋找距離最近的掩蔽地點。
- 如何將傷患移至掩蔽物最佳選項。
- 營救人員的風險。
- 營救人員與傷患的體重。
- 至掩蔽物的距離。
- 使用火力壓制或煙幕以爭取營救優勢。
- 可能的話讓傷患也取得武器
戰傷救護評估方式為何?
大量出血(Massive Bleeding)、呼吸道(Airway)、呼吸器官(Respiration)、
循環(Circulation)、失溫及頭部受傷(Hypothermia/Head Injury)
醫療後送階段可用資源以延續傷患要點?
1.戰術狀況許可,運用可用資源延續傷患生命徵兆。
2.運用傷卡等方式掌握傷患傷情,以利後續接管醫務人員掌握狀況。
3.如仍在進行戰鬥,可以和前來後送人員尋求支援補充各式裝備,以利任
務遂行。
4.傷患數量可能超過載具救護能量,需考量傷患狀況排定後送優先順序。